关税同盟理论研究综述

2013-04-12 22:06:02罗黎明刘东旭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关税同盟贸易条件成员国

□文/罗黎明 刘东旭

(新疆财经大学 新疆·乌鲁木齐)

一、前言

关税同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形式,是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同时,建立起统一对外关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从德意志关税同盟开始至今,世界各地陆续出现了不同发展程度、组织形式的关税同盟。与此同时,关税同盟理论也得到日益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集团和宏观经济主体的区域化合作趋势进一步加强。在此过程中,中国经济亦在全球化和区域化的交错发展中逐步融入国际社会。

二、关税同盟理论演化过程

1950年雅各布·维那创立了关税同盟的基础理论,后来米德、科普赛和科登等人对关税同盟理论进行了发展与完善。

(一)起源。在次优理论提出之前,传统上认为关税同盟是值得鼓励的,其理由在于既然关税同盟是向自由贸易迈进了一步,那么关税同盟即使没有实现福利最大化,也会提高世界的福利水平。李斯特认为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可以在某一时期与意向相同的国家结成同盟,以反抗与它们利益相冲突的国家。真正开始系统地对关税同盟进行的研究是在战后。1950年,维纳在其代表性著作《关税同盟理论》中系统地提出了关税同盟理论。传统理论认为,关税同盟一定可以增加成员国的福利。维纳指出了这些早期关税同盟理论的非准确性,提出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概念,认为建立关税同盟得益与否,取决于这二者的实际成果,从而将定量分析用于对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的研究,奠定了关税同盟理论的坚实基础。

(二)形成与发展。建立关税同盟并不等于向自由贸易靠拢。因为它在成员国之间实现自由贸易的同时,也对非成员国实施差别待遇的保护贸易。而这种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结合就会产生“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种效应。通过局部均衡分析,维纳得出结论:“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种效应的相对强度就决定了关税同盟是否应该得到提倡。目前,西方探讨关税同盟贸易效应的观点按照逻辑关系分成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关税同盟的利益来源;二是关税同盟的产生原因;三是最优对外关税的决定。

1、“消费效应”的提出。“消费效应”指征收关税后由于价格上升,使得国内消费量减少。英国经济学家米德在维纳关税同盟理论的基础上补充性地提出了“消费效应”。米德认为,关税同盟形成后,商品的相对价格会发生变化。

2、动态效应的研究

(1)竞争促进效应。经济学家西托夫斯基认为,竞争的加强是影响欧共体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在关税同盟形成前,各成员国多已形成了垄断的市场结构,长期以来几家企业瓜分国内市场,攫取超额利润,阻碍技术进步,因而不利于各国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组成关税同盟以后,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成本的下降,增进社会利益。

(2)规模经济效应。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认为,“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则关税同盟越大,其对世界总体潜在利益越大,关税同盟国间市场越扩大,带给这些国家和世界的利益越增大。”对那些国内市场狭小或严重依赖对外贸易的国家而言,建立关税同盟最大的动态效应是它能带来规模经济效应。

(3)资源配置效应。关税同盟带来的各国市场的相互开放,提高了市场的透明度,市场趋于统一。一个较大的区域规模,一般拥有较大量的区域生产要素,在关税同盟的影响下,必然会诱发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集聚与扩散,使资源得到重新配置。这些都将使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提高要素利用率,降低要素闲置的可能性,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4)刺激投资效应。关税同盟通过撤销贸易壁垒带来的区域市场扩大将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的改善既可以吸引成员国厂商的投资,又可以使非成员国企业为绕过贸易壁垒的限制到关税同盟国内投资设厂,以享受大市场的益处。

3、贸易条件的效应分析。1970年,皮尔斯在其所著的《国际贸易》中认为,全球多数国家尤其是贸易小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无法通过改变贸易条件改善自身在国际贸易中的被动地位。贸易小国组成关税同盟后,贸易创造效应出现,这相应就保证了成员国出口的快速稳定增长。另外,一体化也提升了同盟整体进口量在世界进口总量中所占的份额,而进口规模的扩大使得成员国具备影响世界价格的能力。同时,贸易转移使成员国减少了从同盟外第三国的进口,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第三国下调其出口价格。而贸易条件的改善使世界收入向着市场规模大且具有一定垄断地位的关税同盟转移,这对原本是贸易小国的成员国而言肯定是有益的。

4、国内对关税同盟效应研究小结。董丽萍(2000)总结了关税同盟理论体系的观点,认为关税同盟具有以下五种福利效应,即生产效应,发生于生产领域;消费效应,发生于消费领域,与消费者的福利有关;规模经济效应,对于小国的收益递增或成本递减行业来说;贸易条件效应,关税同盟由若干国家构成,相当于一个庞大的关税区;动态经济效应,关税同盟的成立使成员国原本各自独立的国内市场融合成为一个大市场,推动了各国的经济增长,加速了技术创新进程。从以上对关税同盟五种福利效应的分析可以看出,关税同盟对全球福利的提高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杨新荣、郭峰(2006)通过对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贸易转移进行图形分析,指出关税同盟给成员国带来的不是绝对的福利净损失或净收益,而是分为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两种影响,从而认为贸易创造会带来福利绝对增加,而贸易转移在不同的情形下其结果是不同的。其原因在于,同盟国与第三国之间的价格之差越小,则会给成员国带来消费者剩余增加量大,而关税损失少。

(三)理论尚不完备之处。维那效应的提出及以后的发展对于正确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效果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其理论假定至今距离现实较远,因此还不能全面地解释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主要表现在:

1、基本假定中未动态地研究同盟形成及扩大对同盟外国家的影响。随着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变化,多极化的格局正在形成。因此,基于20世纪五十年代经济体系的小国假定应做出修改,必须考虑到经济一体化集团对外部国家的影响,考虑关税同盟的经济辐射力和外溢效应。

2、分析关税同盟的经济效果不全面。科普赛曾指出,关税同盟福利或损失来源于生产专业化,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规模经济;贸易条件变化;由于外来竞争增加引起的效率变化;经济增长率的变化五方面。但是,目前关税同盟理论仍根植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忽视货币因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引入宏观经济变量。

3、一贯强调适用于发达国家的理论假定。许多研究对发展中国家的关税同盟分析仍停留在20世纪六十年代进口替代时期,如将贸易条件完全忽略,单纯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偏好等。

三、总结

众所周知,在关税同盟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西欧。而随着西欧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向前发展,关税同盟在欧共体逐渐获得成功,如今更成为欧盟的重要基石。正因为实践的支撑,关税同盟理论在一体化理论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进入20世纪七十年代,皮尔斯、克鲁格曼、赫尔普曼等经济学家从规模经济、贸易条件、不完全竞争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发展了关税同盟理论,使其日益成为一体化理论中较为完善的部分。

即便如此,关税同盟理论仍需要进一步的发展。目前,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正在世界各地处于程度不等的发展过程中,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理论也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之中。关税同盟理论对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改革开放有很重要的启示。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尤其是东盟和俄白哈关税同盟建立后,世界主要经济体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我国的外贸形势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而且我国现正与巴西和东盟各国进行自由贸易谈判,目前我国的区域合作需要在合作领域、合作形式和合作手段上同时进行转变,争取获得以经济利益为主的各种利益,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的影响力。

[1]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经济体系[M].商务印书馆,1961.

[2] 皮尔斯.国际贸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3] Jacob Viner.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M].New York,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1950.

[4] 杨新荣,郭峰.关税同盟静态效应研究[J].商业时代,2006.1.

[5] 王峰.西方关税同盟贸易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08.2.

猜你喜欢
关税同盟贸易条件成员国
欧盟敦促成员国更多地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研究
梅“脱欧提案”遭上院否决
环球时报(2018-04-20)2018-04-20 04:12:34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环球时报(2015-04-13)2015-04-13 18:13:26
什么是意向创始成员国?(答读者问)
环球时报(2015-04-07)2015-04-07 14:53:45
成为欧佩克成员国条件
石油知识(2015年3期)2015-04-04 12:54:26
入世以来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化原因的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基于SITC2分类的分解研究
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我国是否面临“贫困化增长”陷阱
开放导报(2009年2期)2009-05-25 02: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