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姝,吴松阳
(牡丹江师范学院西方语言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人才培养质量是英语专业教学管理的首要关注重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调整是较为普遍的教学改革重点,但评价方式的改革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内容,评价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发展的指挥棒。学分制本身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自由基础上的一种教育理念,表现为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进程方面的自由。同时,它也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测量手段,对学生学习效果和观念也存在一定的反拨效应。结构学分是指某门课程的整体学分由不同部分组成,是对学分制的纵深拓展。
该评价机制的理论基础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者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也就是说,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通过学习者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索与分析研究,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发现规律以及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因此,学习目标、内容、方法、过程、评价应是学习者自身统筹安排的事情[1]16。
此外,学习资源的有效开发同自主学习所蕴含的学习自由理念有直接关系。受教育者,尤其是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独立学习能力,能够有效地判断自己需要的知识,进而自觉地履行学习义务、享受学习权利。通过将学习任务和预定目标分解并将其传达给学生,学生可以在进入学习状态之前就了解自己应该达到的预定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行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保持一定的学习节奏,从而使学习本身变成一套适应学生自己需求和特征的常规性工作。并在履行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发掘和寻求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来实现自己的学习权利,养成并发挥学习自主性,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除学习内容、方法外,学习时间和空间也是学习资源的主要元素。如果课程教学中,学生仅是教师指令的执行者,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很少,其学习自由度就会降低。但如果给予学生清晰明确的、内容丰富的学习指令,学生就能获得足够的时间,并开拓课堂以外的任何可能空间来学习,以完成教学指令规定的内容,实施自主学习[2]。
结构学分的两个重要特征是多元性和过程性。在将此评价模式应用到基础英语I课程中时,我们细致讨论并精心设计了其具体实施方法,以最大化地夯实学生语言基本功、保证其语言技能(包括交际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严谨的学风和自主学习意识,完善个人价值观为最终的落脚点。
多元性评价在基础英语I中的具体表现是多元化的形式、内容和评价主体。从形式方面来说,评价方法包括课堂评价,如笔试、课堂监测、笔记检查、作业成果课堂演示等等,此外还增加了口试项目,此项目不在课程授课过程中,体现了对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全面关注,是对英语专业学生多元化交际能力的整体评价。在评价内容方面,各类考评方式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教材内容、基于教材内容学生所持观点及表述能力、课外经典文选、学生对社会热点话题的思考和探索。以语言学习为切入口,提升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述自身价值判断能力[3]。在评价主体方面,教师和学生多元主体间的共同体验评价是该评价模式的最终准绳。教师和学生自身对该生每一节课的课堂表现、每次作业、每次测试均作以评价。此外,每位同学还要负起为其学习伙伴课前预习情况打分的责任。要求各评价主体务必以严谨的态度实施评价,教师与学生自评如出现不吻合的现象,在经过师生讨论后确定责任归属。若为教师疏忽,为学生重新打分;若属学生虚报,需扣除该生部分分数,以示惩戒,以培养学生务实的精神和责任感,以及严谨的评价之风,以便其更好地完成生生互评的任务,同时也为将来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奠定基础。
结构学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其重点在于考核评价的过程化。基础英语I考核的过程化体现在授课过程本身和口试的过程化。学生在基础英语课程的每一节课的出勤、预习、回答问题、参与讨论、背诵情况都在严格的监测之下。学生每节课都依据自己的上课状态而获得确切具体的分数。所学各单元被分成三部分进行阶段性测试,测试的内容包括教材内容和课外能突显学生能力的题目,其中最后一次测试覆盖面较广。作业是以小组合作方式,就社会热点话题实施社会调查,赋予语言知识和运用以具体有趣的语境,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另设进步分,需综合以上各节课、各阶段的得分情况给分。除以上课堂评价外,口试也是分成三次进行考核,每次占30%,另设10%的进步分。并设计专门的表格,方便考核教师将学生每次背诵具体情况记录下来,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和进步状况,以便进行及时的调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基础英语I结构学分改革在牡丹江师范学院英语教育系一年级学生中进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调查问卷中100%的支持率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本学期笔者所教授课程的年级及格率高达99.1%,所教授班级更是全员过关。由于本项实践的应用对象是一年级上半学期的学生,没有学期纵向比较的可能,因此只能将学生入学和各阶段的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学生成绩有所提高,部分同学学习态度和积极性有了明显的转变,班级形成了积极向上、学习进步的良好势头,该评价模式的实效性可见一斑。
首先,最突出的变化是教学质量有所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明显提高。过程性考核对每节课、每个阶段学生学习效果的关注,使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成为可能,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具体的指导提供了基础。随学随考、随学随评,有利于学生始终保持紧张而有序的学习状态,细致消化所学知识直至掌握牢靠。
其次,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风和务实的精神。通过监测自身学习状况的变化,学生能获得及时反思、调整或寻求相应帮助的自然动力,并逐渐形成习惯,从而避免了期末突击,为应付考试而开夜车的情况,减轻了学生考试周的压力。这对学生保持持续性发展是十分关键的,有益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学习动机、态度和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此外,转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考核与被考核的矛盾关系,使学习和考核本身成为学生自己的事。课程成绩的获得过程是全程公开的,而且学生自身也参与其中,公平性是可以得到保障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关系,教师成为学生寻求自身问题解决和进步的得力帮手,深化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了情感,使课堂气氛更为融洽、更为自由。
基础英语I结构学分评价模式的应用实践为学生创建了宽松的学习环境,明确了学习目标,树立了积极的学习态度,提供了有力的、学生信赖的教学帮助,学生语言能力的进步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深入探索研究,促进基础英语I课程评价体系的科学发展,给这门英语专业最为综合的基础课程注入新的活力和巨大的创造力,使之成为英语专业教学体系发展的坚固基石。
[1]赵祥凤.继续教育英语课程结构学分评价模式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9,(8):16 -17.
[2]薛成龙,邬大光.论学分制的本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7):138 -192.
[3]梁中贤.推广结构学分教学评价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N].中国教育报,2011-11-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