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颖
浅谈化学语言“碳与炭”、“氨、铵与胺”的区别与运用
孙 颖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蒙古族高级中学卓南分校辽宁朝阳122300)
中学化学学习中常常遇到的“碳与炭”、“氨、铵与胺”,你能完全准确的说出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吗?你知道如何正确的应用吗?这些字一旦被混用,意思将表达不清,甚至导致误解。
碳与炭;氨;铵与胺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据估至今为止中文文字共有120000个以上。这么多的文字,不光在汉语言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样,文字在化学学习中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看似不经意的一两个字,却很可能对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中学化学学习中常常遇到的“碳与炭”、“氨、铵与胺”,你能完全准确的说出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吗?你知道如何正确的应用吗?这些字一旦被混用,意思将表达不清,甚至导致误解。本文就两道重点例题,来学习这几个文字在化学学习中的区别和运用,认识其重要性。
“碳”是化学元素C的中文名称,左旁的“石”字表明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它代表原子序数为6的一类原子。由它组成的单质有非晶态碳、石墨、金刚石等;而由它组成的化合物则比较多,常见的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无机化合物和所有有机化合物。所以,“碳”是一个与化学的“元素”密切相关的概念,是20世纪初西方近代化学传入我国创造出来并开始流行使用的。
“炭”是概括性的工业用词,如木炭、煤炭和焦炭等,它们的化学成分不纯,是随着原料及制备工艺和条件不同而形成的无恒定组成及性质的含碳物质。木炭随所用木料和烧制工艺和条件的不同,其化学组成和化学性质也不同。
与化学有关的名词:如碳水化合物、碳酸盐、碳化、渗碳、脱碳、碳素钢、碳链、碳环、碳化物等应用的都是“碳元素的碳”;而混合物类的炭,除上述所说的木炭,还有活性炭、炭砖、骨炭、血炭、动物炭、炭精电极等,这里所应用的则是“木炭的炭”。二者在化学上的使用有严格的区别,在说明碳元素时一律用碳表示;在说明碳元素物质名称时则必须用炭。因而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二者的区别,万不可混淆。
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降低煤炭消耗,提倡低碳生活”中两个不同的“[tàn]”所包含的化学涵义。
“氨[ān]”——氨气或氨水的简称。氨气是一种氮和氢的化合物(NH3),在自然界可以独立存在。它的分子结构呈三角锥形,其中氮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氨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臭味,易溶于水;可以用作制冷剂,也是生产硝酸和氮肥的主要原料;氨水是氨气溶于水得到的一种弱碱性水溶液,是化学实验中一种重要的试剂,最浓的氨水含氨35.28%。常用化学词语:氨气、氨水、氨基、亚氨基、氨基酸等,此外,“氨”字还可以用于氨解反应、氨合物、氨碱法和氨化作用等。
“铵[ǎn]”用于表述含有铵根的盐类。铵是从氨衍生所得的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原子团,相当于正一价金属阳离子,凡是含NH4+的盐都叫铵盐。铵根的化学式为NH4+,其中氮氢原子间形成了一条配位键,四个N-H键的键长、键能、键角完全相同,该离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型。常用化学词语:硝酸铵、氯化铵、硫酸铵等。
“胺[àn]”指氨分子中的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烃基代替后而生成的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可以独立存在。常用化学词语:伯胺、仲胺、叔胺。氨分子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分别称为第一胺(伯胺)、第二胺(仲胺)和第三胺(叔胺),它们的通式为:RNH2——伯胺、RRˊNH——仲胺、RRˊRˊˊN——叔胺。注意,没有季胺,因为氨分子中总共只有三个氢原子可以被烃基取代,所以不可能生成季胺;如果铵离子中的四个氢原子都被烃基取代,则生成的化合物就是季铵盐,其通式为RRˊRˊˊNX,此时它表现出的是铵根的化学性质,而不再像有机物,故我国统一规定用“铵”字,这也是很多教师和学生不解和常用错的地方,应多加注意。氨基是胺的一个官能团,如:***氨基、***酰胺基等,绝大多数药物都含有胺的官能团——氨基;蛋白质、核酸、多种激素、抗生素和生物碱中,都含有氨基,是胺的复杂衍生物。
综上所述,“碳与炭”和“氨铵胺”这几个字音义皆有不同,故要求学习者化学的教与学过程中能够注意把握细节,准确用词,切不可张冠李戴。
[1]黄启震.试论“炭”与“碳”的区别和用法[J].碳素技术,1986,(4):29-35
[2]贾超.“氨”、“铵”、“胺”辨析[J].科技与出版,2008,(5):34
[3]王卫平,李凤双,夏茹.浅谈在化学课的教与学中如何准确使用“氨”、“铵”和“胺”[J].兰州医学院学报,1998,(1):16
1008-0546(2013)05-080-01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3.05.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