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资源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探讨——以广州湾法租界特色数据库建设实践为例

2013-04-12 17:40:03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湛江数据库特色

(湛江师范学院 图书馆,广东 湛江524048)

地方文献是某一地域内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的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是地方文化的沉淀,是认识某一地域的工具[1]。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地方文献的生产、收集、加工、处理、贮存和传递等一系列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地方文献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的力度,把蕴含在地方文献中的丰富宝藏揭示给社会,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

湛江地处广东省西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1899年法国强租“广州湾”(今湛江市区),1943年日本侵占广州湾,直到1945年我国才从日军手中接收广州湾,被异国统治前后47年的神圣疆土,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由于存在被法国殖民者统治将近半个世纪和当地人民不屈不挠抗法的历史事实,所以广州湾比一般的城市具有更高的、更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我们重新整理、研究这段时间的文献信息资源,对研究湛江的历史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建设广州湾法租界特色数据库的重要意义

从1898年法国入侵广州湾,到1945年中国政府收回广州湾,已过去65年,这期间许多历史遗迹荡然无存,许多历史资料也被严重损毁,亲历这段历史的人也已进入老年,所以收集整理这段时间的历史资料已刻不容缓,对于研究湛江的历史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通过收集、整理,建立数据库,可以全面了解、深入研究广州湾时期的历史文化,它是湛江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二是建设成专题数据库,可以实现广州湾历史文化资源的共享,有利于研究学者进行这方面研究的资料查找;三是建设成数据库进行网络宣传,让国人见证广州湾时期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罪行,见证湛江人民抗击侵略者的英勇顽强的精神,以鼓舞人民,提高凝聚力以及湛江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2 广州湾法租界特色数据库建设

2.1 广州湾法租界时期的历史文化概况

湛江市在历史上存在被法国殖民者统治将近半个世纪和当地人民不屈不挠抗法的历史事实,所以广州湾的历史文化包含的不仅仅是具有法国文化烙印的殖民地文化,而且还有广州湾人民为了捍卫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与侵略者进行的抗法斗争中,所涌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广州湾的历史文化是由两种相互对抗的、相互矛盾的意识形态构成的,正是它们的对抗性和矛盾性体现出广州湾文化资源的特殊性。

2.2 广州湾特色数据库资料的收集

广州湾特色数据库数据资源是有关广州湾时期湛江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教育等领域的文献资源,资源内容丰富,载体形式多样,有文本资源、图像资源、音频视频资源、网络资源等。许多文献资源收藏在各级政府、单位或私人手中,获取极为困难,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积极走访,采取获取原文、影印、复印等方法,取得数据库资源。面对收集来的纷繁复杂的相关信息,需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以确保文献信息的含金量。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要确保资料的全面性、多样性、系统性和连续性。筛选、整理和组织文献的过程是一个知识管理的过程,这一过程关系到整个数据库的质量,需要在专家的建议和指导下,由专业人员和图书馆建库人员共同完成。

2.3 广州湾特色数据库内容框架设计

“广州湾特色数据库”是文字、图像、全文的综合数据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栏目:历史人物、论文资料、馆藏书目、图片资料、口述资料、视频资料等。历史人物栏目主要收集广州湾时期湛江地区涌现出的有名人物,如抗法战争中的许多英烈。论文资料主要收集广州湾时期的报纸、期刊等载体刊发的文章,以及后人对广州湾法租界的有关研究文章和电子图书等。馆藏书目主要列类出图书馆有关广州湾的文献书目。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许多珍贵的图片,将所有图片配有说明文字并存档。由于见证广州湾历史的人都已步入老年,他们的回忆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将其制成口述资料或视频资料存档,这是我们这个特色数据库的特色之一。

2.4 广州湾特色数据库的功能服务

我馆采用TRS 软件建立多功能服务的广州湾特色数据库。该数据库主要分为全文数据库、书目数据库、图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等四个子数据库。数据库四个主体子库独立使用又相互关联,实现图像信息与文字信息的跨子库链接检索,读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检索到所需信息。读者可以通过题名、作者、内容、类型、关键词、资源形式等众多字段来进行简单和高级检索,也可以进行整个数据库的任意词检索。

3 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数据的规范标准

标准化是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生命,是建设高质量特色数据库的根本保证[2]。在建设特色数据库系统时,应遵循有关数字化加工、资源描述、资源组织、资源互操作和资源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我国从2001年已经开始了《中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的研究工作,其中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所发表的技术报告《数字资源加工标准规范与操作指南》是指导我们进行特色资源建设的重要参考资料[3]。

3.2 注意数据库的维护与更新

对数据库要及时维护更新,长期维护管理,使数据处于动态的更新变化之中,这是保证数据库质量和长久生命力的重要环节[4]。进行数据库的维护与更新的措施主要有:第一,安排专人负责注意本专题的研究动态,密切注意本专题方面研究学者的研究情况,及时补充新的文献资料数据。第二,对已建成的数据库,如发现其内容有误差或错误情况,要及时修正。第三,对反映的文献特征不准确、不全面的数据进行及时补充。

3.3 必须实现共建共享机制

数据库的建设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单个图书馆建设必然会受到技术、人力、资金及文献资源的制约,很难保证建库的规模和质量。尤其是地方文献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文献资源都是非常分散的,许多资源都是分布在民间组织中,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更应该加强共建共享。通过共建可以使更多单位参与建库工作,获得共同发展的机会,同时也可以把特色数据库建设得更为完善、全面。共享可以节约特色数据库的使用成本,可以使更多的用户参与到数据库的建设中来,改进特色数据库建设,促进提高特色数据库质量。

3.4 必须有高素质的核心团队建设数据库

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组建一支素质精良、优势互补的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团队是开展地方文化研究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要求有一支能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具有广博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信息产品开发能力,以及有地方文化研究兴趣的建库人员队伍。具体包括图书馆地方文献管理者、史志科研人员、地方文献数据库维护人员和地方文献采编人员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各方面研究人员[5]。

[1]邹华享.关于地方文献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1):61-66.

[2]徐筱红.利用TRS 系统建设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J].图书馆学研究,2006,(3):32-34.

[3]林仕珍.高校图书馆特色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以漳州地方文化数据库为例[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37-140.

[4]曹铁娃,刘家新.高校地域文化资源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探讨——以天津大学图书馆“中国建筑特色数据库”建设实践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5):69-73.

[5]徐卫红.运用4S模式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刍议——以天津市南开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5):91-95.

猜你喜欢
湛江数据库特色
湛江美术
湛江文学(2023年8期)2023-09-27 07:40:12
湛江鼓舞角逐“山花奖”
湛江文学(2023年5期)2023-05-30 03:18:42
漫步湛江
黄河之声(2022年12期)2022-09-27 14:48:00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数据库
财经(2017年2期)2017-03-10 14:35:35
数据库
财经(2016年15期)2016-06-03 07:38:02
数据库
财经(2016年3期)2016-03-07 07:44:46
数据库
财经(2016年6期)2016-02-24 07: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