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汶川623002)
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曾经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到目前为止,她依然是全世界能三次获此殊荣的第一人,可以说她是呼唤和研究幼儿和平教育的先驱。她的《和平教育》一书集中反映了和平教育的主张[1]。蒙台梭利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基本规律出发,依据自己所处的社会背景为基础,提出对儿童进行和平教育的一系列论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现在的社会现状与当时的社会完全不一样,但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她认为儿童的内在潜能对于人类的更新和社会改造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实现世界和平,只有从儿童开始,因为儿童是人类的创造者,它们还没有国家和种族的偏见[2]。在现代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呼唤和平,还要让幼儿懂得和平、热爱和平。以后的世界能否实现真正的和平,还取决一代又一代从幼儿开始的和平教育。
和平是一种情感,是一种人类内心高尚的情感,是一个人内心的安宁,是一种团体合作精神,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可以称之为内心和平。和平也是一种外在状态,没有暴力和战争,人与人之间和平相处,世界处于有序健康的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外在和平。内心和平和外在和平正是蒙台梭利和平释义的两个中心思想,内心和平具有无限能量,直接影响外在和平,外在和平状态的长久存在需要以内心和平为基础,蒙台梭利正是通过教育增强幼儿的内心和平力量,引导世界走向永久和平[3]。
蒙台梭利和平教育的最终理想是建设和平、民主、文明的理想社会。这种理想社会不仅仅是消灭战争,那只是和平的初级形态、是短暂的,她力求持久的和平之路。蒙台梭利所认为的和平应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彼此之间充满关爱与理解的真正的和平。正如蒙台梭利在其著作《教育与和平》一书中写道:“当我们谈到和平,我们不仅仅指各个国家间的片面休战,还意味着全人类一种永久的生活方式。实现这个目标,不能仅仅通过个别国家之间签订和平协议,也不在于通过政治行动来拯救一两个国家,而应该努力地解决全人类的心灵问题,并由此构建道德的清晰概念,因为这种道德是捍卫全人类所必需的。”通过教育培养优秀品质的人类将成就永久和平,使和平成为人的一种生活理念,进而转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这正是蒙台梭利和平教育的最终目的。
蒙台梭利的和平理念贯穿于她整个教育体系的全部学科教学中,她虽然并没创设独立的和平教育课程,但她的追随者根据其和平教育的理念,发展了比较系统和完整的和平教育课程。
蒙氏和平教育是从环境开始的,通过成人对幼儿外在的和平、民主、文明的生活环境创设,来建立孩子的内心和平,与他人相互关怀、相互友爱、和平相处。这些幼年时期的经验,是孩子成人以后与他人、与社会、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基础,也是孩子和平教育的内在生命,帮助孩子从外在和平走向内在和平。
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生命教育不仅要让孩子了解生命发展的规律,教会孩子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更要启发孩子对完整生命的理解,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要告诉孩子珍爱自身生命,还要帮助孩子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更要惠泽到一切有生命的物种,让所有的生命能和谐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情商的价值,对一个人的成功、控制管理自身情绪、尊重理解他们,建立完善的人际关系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商的发展始于婴幼儿时期,成型于儿童与青少年阶段,一个人情商的高低,与幼年时期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在情商培养的同时,完善健全的人格也是使儿童具有和平内心的不可忽视的课程。社会是由确立了个性而具有人格的个人组成的,国家社会形成的基础是全体国民的个人人格。蒙台梭利对今日教育忘却幼儿人格的形成的现象发出了警告,强调深入而有规律地开展和平教育,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是重要的课程。
蒙台梭利认为,作为创造超自然世界工具的文化,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与人类一同诞生,统领人的精神世界。假如全球文化能通融发展,那么整个世界的和平就指日可待。让孩子从小接触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让文化的力量渗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解和尊重各种文化,保护传承各种文化,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同样是和平教育的必修课。
我们赞同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允许冲突与矛盾的存在,但我们需要做到尽量化解冲突,教育幼儿要宽容别人、理解别人,当发生冲突时,学会正确地解决冲突的方法。蒙台梭利在幼儿园的和平教育课程中提供了很多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活动,如:和平桌、和平树、和平角、心情墙、心情卡等活动课程让幼儿学会用非暴力的形式解决遇到的冲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与振兴做过巨大的贡献,特别是近百年来在抵御外敌的斗争中,发展成了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共同体[4]。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少数民族发展的政策,进一步推进了少数民族各地区的发展繁荣。我国当前的民族关系主流是好的,但还存在着大量违背民族政策和挑起民族争斗的不法分子,他们正利用着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宗教问题从事着民族分裂活动。一个家庭不团结,可能亲人反目;一个民族不团结,可能一盘散沙;一个国家不团结,可能分崩离析。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处理好各民族间的关系,已成为我国和平教育中一个重要课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能否牢固树立民族团结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关系到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能否后继有人。但对孩子来说,光是嘴巴上的说教或者书本上的理论,不会让他们形成深刻的认识,蒙台梭利认为教师靠说教,让儿童死记道德准则及其应用不会使他们变为有道德的人,“我们迄今一直倚重的说教的问题才是重大的、名符其实的社会问题。”[5]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们了解到的周围世界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人们过去和现在的行为,都应该在幼小的心灵里激起深刻的道德情感。因此,对儿童的教育需要的是具体的行为、形象的活动,贯彻在幼儿的一切生活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时,能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蒙台梭利博士意识到,爱的精神存在于孩子的心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爱的存在,应该把幼儿的生活环境建成一个相互尊重和相互关爱的环境。让幼儿懂得如何付出爱、学会关心、帮助他人、爱护尊重他人,懂得爱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爱护自己的物品、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让爱和与他们和平相处的种子在幼儿的心理生根发芽,那么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学会团结。
在幼儿教育中,把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等列入孩子的必修课程中,让孩子了解不同地域生活着不同民族,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建筑和游戏活动等。通过对各民族民俗民风的介绍,民族歌舞和各类游戏活动的学习,让幼儿真正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着非常多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我国的民族团结是差异基础上的团结,各民族虽然有不同的差异,但在国家的领导下共同生活、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繁荣。
和平教育提倡爱,要适度地应用爱心、同情心等情感,要让他们经历一定的挫折教育,经历冲突体验,让他们知道失败、错误、困难是成长的一部分。让他们懂得如何去面对这一切。人生教育应该是贯穿始终的,这是教育应该起的作用,也是蒙台梭利一再倡导的教育方针。
我国的多民族文化背景,要求孩子明白多文化、多民族、多信仰等问题会长期存在,这与我国的和平与发展,人民的稳定生活息息相关,也与战争、暴力等息息相关。和平教育是以价值观为本,通过同情包容,能降低民族偏见;通过客观公平,能加强沟通交流与理解;通过尊重与赞赏,能获得民族认同感,形成全民意识。
[1]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主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860.
[2]虞永平.幼儿园和平教育的理念与体系[J].学前教育研究,1999,(4):14-16.
[3]段云波,等.蒙台梭利和平教育[M].北京:世界儿童出版社,2010:3.
[4]麦然.浅谈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J].民族论坛,2006:61-62.
[5]鲍亚.蒙台梭利儿童课程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