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学派:志存高远的学术理想和追求

2013-04-12 08:02张军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学派社会科学深圳

张军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 广东 深圳 518028)

深圳学派:志存高远的学术理想和追求

张军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 广东 深圳 518028)

深圳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打造“深圳学派”的学术理想和学术追求,形成具有全球视野、中国气派、时代精神、深圳特色的研究群体。本文以就深圳学派概念的发端、发凡、发展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对构建深圳学派的发抒:可能性,也有设想。

深圳 ;学派; 建构

前不久召开的深圳文化强市工作会议提出,深圳要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打造“深圳学派”,形成具有全球视野、中国气派、时代精神、深圳特色的研究群体。深圳将确立“深圳学派”的学术理想和学术追求,以此理念聚人气、带队伍、出成果、铸品牌、育大师,逐步在若干学科领域形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深圳学派”,使学者智慧真正成为城市的荣耀和前进的动力。

深圳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虽然起步晚、底子薄,但志存高远,锐意进取。不久前发布的《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发展目标——在若干学科领域形成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深圳学派”,努力使深圳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提升学术研讨和社科普及活动新高度,推进学术平台、优势学科、学术队伍建设,为建设文化强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成为学术强市。

1 发端:深圳学派概念的提出

深圳一直重视学术文化建设,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深圳学者即提出了“深圳学派”的构想。提出打造“深圳学派”,是深圳学术文化发展的一个顶层设计,反映出深圳对高端学术文化的一种渴求。与文化立市战略的提出一样,深圳学派的提出,是深圳学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也是深圳学人对待学术文化发展的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一种主动性和超越性。

所谓学派,简言之,是以有着相同学术志趣、相似的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的这样一群人为核心构成的一个学术集群。“深圳学派”一词究其根源,始作佣者是注定要在深圳的文化史上留有一笔的余秋雨和文化官员王京生先生。1994年,国内知名学者余秋雨应邀到深圳,王京生等文化官员赶去看他,并就深圳文化的发展作了一番长谈,话题竟不约而同地转移到学派问题上。余秋雨肯定深圳能够创立学派,说深圳是有文化的城市。

在随后召集的研究人员和深圳学界骨干的座谈会上,余秋雨先生一开讲便把“深圳学派”的命题端出来,一讲就是几个小时,把对建立学派彻夜难眠的思考全盘托出,主要观点有:

(1)深圳具备最容易产生学派的条件,特别是人际关系的平等和单纯,能够促成学派发展所需要的民主讨论的气氛;

(2)深圳文化是中国文化处于转型期的地域性亮点,能够避免内地文化发展所出现的黏滞状态,并能创出新兴学派充满活力的成长机制;

(3)深圳文化发展的区位优势,使它有可能成为贯通我国内陆与海外的中华文化的“桥头堡”;而正是凭借“桥头堡”的集散功能,使深圳学派的思想得到强劲有力的传播。

2 发凡:搭建“深圳学派”的平台

2003年初,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文化立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科联认识到:构建深圳学派,作为文化立市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深圳学人的一个文化战略构想。学派的吁求,体现出深圳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求自我认识、自我激励的学术自觉。为此,在其主办出版的《南方论丛》2004年第2期集中发表了关于构建深圳学派的专题文章,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发玉在《学派建构与文化自觉》中指出:建构深圳学派,它与文化立市战略的提出一样,表明了深圳人的一种文化自觉意识。所谓文化自觉意识,是对待文化的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在文化发展上所表现出的一种主动性和超前性。深圳学派的提出,是这种文化自觉意识的充分体现:一是文化发展的反省意识。文化自觉的前提是文化反省,通过反省,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下文化特质,特别是认识到当下文化的缺陷以及社会对未来文化发展的要求,进而确立文化发展的方向及对策并付诸实施,使文化获得新的飞跃。提出建构深圳学派,这首先表明,深圳人认识到自己文化的不足,特别是学术文化的不足,认识到学术文化在整个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学术文化是整个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可以说,离开了学术文化,其他文化样式都有如空中楼阁,缺乏学理的根据。学术文化是对人和社会本身的研究,更能体现出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精神追求和精神价值。与其他文化样式相比,学术文化更具有探索精神,更具有批判精神。深圳的学术文化才刚刚起步,学术文化人才少,更缺乏大师级的人物,学术机构不足,研究成果缺乏自己的特色,全国学术界鲜有深圳的声音。[1]

汪开国在《地缘、个性与深圳学派》中认为:随着“文化立市”战略的提出,“深圳学派”一说再度浮出水面。就字面而言,这一提法充满了地缘色彩。而在现实中,学术文化的发展亦总与其地域的归属有着难解之缘。以现代学术的发展格局而论,北京为北方政治文化中心,高校林立,有志于学术者仰慕北京的人文重心,纷纷北上问学,营造了“京派”浩大的声势。江浙秉承学术传统,其人文渊薮地位一经确立,从未有动摇。至于广东一省,粤风重商,往往急功近利,虽占尽地理优势,人文氛围却相对淡漠,因此出学者却不养学问,鉴于此,岭南学人桑兵曾有“粤籍学人往往只能做北学干将”的感慨。这一局面,即使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广东先后以饮食、服饰及新闻传媒影响全国,掀起四座“文化北伐”的惊叹,出身岭南却终成北学代表的北大教授陈平原先生却依旧表示,如此称誉,虽则大快人心,并不敢贸然认同。在岭南,只要肩负“文化复兴”重任的“思想学术”羽翼未丰,“崛起”一说,便有待时间的检验。陈平原一席话,虽以整个岭南为对象,对身居其中的深圳却正切实际。作为新兴的移民城市,深圳的城市文化与岭南文化既有不同,又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浮躁趋利的心理有过之而无不及。

查振祥在《建立深圳学派,促进学术文化发展》中回顾: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已经到了学派的阶段,否则,社会科学研究难以向纵深发展。在深圳这样一个以地方性文化为主的城市,更需要建立学派,以深圳学派来促进深圳学术文化发展。学派的产生,有其深厚的经济基础。中国自先秦至北宋时期文化重心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大致形成了长安-洛阳-开封这一东西走向的全国文化轴线。南宋以后,经济重心的南移,我国的文化重心和人才中心也搬到了江南。湖湘文化和岭南文化异军突起。明中叶始,文化重心和人才向太湖流域敛聚,桐城学派产生。桐城学派兴于清康、雍,盛于乾、嘉,衰于民初,绵历二百余年。其规模之大,影响之久,为中国文学史所罕见。20世纪中叶,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产生了全国近四成的两院院士。20世纪末21世纪初,珠江三角洲崛起,与长江三角洲并列为中国两大经济发达地区,为珠江文化的崛起创造了条件。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带,经济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应该产生丰富的文化。深圳学派的产生具有深厚的经济基础。由于深圳市历史太短,文化底蕴不深,使深圳学派的形成条件还没有完全具备。当务之急是积极创造条件,促使深圳学派加快成长。

吴俊忠在《文化立市与深圳学派的建构》中以为,主要是立特色、立形象、立地位,即通过提升深圳的文化品位和树立深圳的文化形象,扩大深圳的文化影响,提高深圳的文化竞争力,确立深圳在全国大中城市中的文化地位。深圳文化建设的现状与深圳应有的文化形象和文化地位还有较大差距。一方面,以大众文化为主导的深圳文化特色已初步形成,充分展现了文化创新的活力,具有较强的文化竞争力;另一方面,学术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仍显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已影响到深圳整体文化层次和文化品位的提升。因此,重视和发展深圳学术文化已成为贯彻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的重要环节。深圳学术文化建设面临不少现实问题,如完善学术环境,营造学术氛围,建构深圳学派等。其中,建构深圳学派尤为重要,它是关系到深圳学术文化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从中外学术发展史来看,一个学派的形成,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1)有一个或若干个具有较大学术影响的研究机构;(2)有一份或两三份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大学术影响的学术刊物;(3)有一批学术观点和学术倾向一致,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学者;(4)有一整套特色鲜明的学术观点或学术理论。

王为理的《学派建构的激情与理性》中持另一观点:文化要能立市,首先必须自立。建构自己的学派,是深圳实现文化自立的重要主张。学派的建构,从来就既需要激情的迸发,更需要理性的张扬。这是因为,一个学派的产生,标志着一种新的知识类型的出现,或意味着一种研究范式的革命性转移;一个学派的产生,往伴随着大师甚至大师群体的降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代表性作品的涌现、新理念、新方法和新的话语系统的出场。所以,学派本身是一种客观结果而不是一种主观愿望,学派的建构可能源自某种激情的呼唤,却一定必须经历实实在在的自然形成过程。对深圳学派的谈论,无疑已经成为当前深圳从政府到民间的一个流行话语。它或者来自政府官员的远见卓识,或者来自某位文化名人不经意的构想,或者来自不少因为各自不同的原因聚集到深圳、跟学术仍然有关或已经无关的知识阶层的期盼。如果建构深圳学派仅仅是政府的一种号召,仅仅是一种主流话语表达,我们可能会仅仅视之为一种政治家的热情;如果建构深圳学派仅仅是一个外地文化名人在深圳神采飞扬之间的即兴之言,我们除了倾听只能尊重;如果建构深圳学派仅仅是部分文化人的清谈,它留下的可能只会是过眼云烟。还有冯苏宝的《文化立市与学派建构之我见》和《建设文化强市中应有的“深圳学派”预期》等文章,为构建深圳学派作理论和舆论的暖身的准备工作。

对于历史上一些学派的发展规律,2009年9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派的天空》介绍到,其一,学派的出现暗合一定时代的历史语境及其要求,其学术思想主张因而也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其二,学派的出现与不同的学术群体的争论和抗衡及其所形成的思想张力紧密相关,他们之间的势力此消彼长,共同勾勒出人类思想史波澜壮阔的画面;第三,政治的开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的发达,移民的汇聚等,都是促成学派产生的重要因素。

作者们在该书中举例说,名震一时的扬州学派,就直接得益于富甲一方的扬州经济与悠久的文化传统。实际上,综观中国学派出现最多的明清时期,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清代的扬州学派、常州学派,无一例外地肇始于江南经济、文化、交通发达之地,这都构成了学术流派得以出现的外部环境,它们也是我们考察学派形成的一个十分重大的衡量因素。

在国外,芝加哥社会学派的兴起,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的城市化进程就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这与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背景很类似。城市的治理、社区的治理,包括法治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学术理论来诠释。法兰克福学派、维也纳学派的诞生也都有与此类似的经历。[2]

3 发展:勾勒“深圳学派”的框架

2010年4月,深圳市委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全面提升深圳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建设“深圳学派”。 2010年7月20日 《晶报》人文周刊整版推出《学派梦想如何照进现实》的文章,对“深圳学派”的定位、产生条件、特质进行探讨。

2010年8月17 日,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提出深圳学派培育工程。加强社科发展规划,选择和重点培育已具有一定基础或发展潜力的若干优长学科,打造深圳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柱产业”与“拳头产品”,为建立“深圳学派”奠定基础;扶持优长学科,重点扶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科学发展观研究、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研究、政治经济学研究、开放型经济研究、深港合作研究、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研究、党建理论研究、公共管理学研究、城市人口研究、社会管理研究、城市文化研究及幸福指数、和谐指数和文明指数研究、低碳发展研究等深圳现有的优势学科;突出深圳特色,大力扶持经济特区研究、港澳台研究、都市圈研究、深度城市化研究、现代城市公共治理研究、新兴战略产业研究、现代企业制度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创业文化研究、移民文化研究、客家民俗研究等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扶持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充分利用经济特区“试验场”与“窗口”的区位优势,鼓励和扶持以研究前沿性问题为主的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通过大力扶持一批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培育深圳哲学社会科学新的生长点和学术文化特色;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努力创造条件,改善文史哲等基础学科研究的薄弱领域,增强深圳学者理论源头创新能力。

2012年3月8 日中国文化报发表了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的文章《从百家争鸣到深圳学派》,文章指出:学派的存在并不神秘。学派的出现,包括学派存在所必需的特定的学术集体、学术方法和学术精神,而由此所产生的理论文献,则是直接验证学派存在的思想成果。在世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浩如繁星的学派,它们的光芒都不同程度地闪现在人类思想的天空上,像米利都学派、弗赖堡学派、法兰克福学派等,其人格精神、道德风范,一直为后世所景仰,其学识与思想,一直成为引以为据的经典。[3]

就中国学术史而言,不断崛起的学派连绵而成群山之势,并标志着不同时代的思想所能达到的高度。自晚明以至晚清,是中国学术尤为昌盛的时代,而正是在这个时代,学派性的存在也尤为活跃,像陆王学派、阳明学派、桐城学派、乾嘉学派、泰州学派、扬州学派等。但是,学派辈出的时期还应该首推古希腊和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古希腊出现的主要学派就有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学派、爱利亚学派、犬儒学派和麦加拉学派;而孔孟学派、老庄学派、法家学派、墨家学派、稷下学派、宋尹学派等,则是春秋战国时代学派鼎盛的表现,百家之中几乎每家就是一个学派。

2012年4月初,深圳特区报与与深圳市社会科学院联合推出“繁荣社会科学构建深圳学派”专栏,就如何打造深圳学派?如何搞好学科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实施成果转化等,如何创新更好的学术环境,从而推动深圳学派建设,扶持一批优长学科,建设一批特色学科,培育一批新兴学科,拓展一批基础学科,使深圳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更加普及,公共智库更加活跃,学术文化更加繁荣,智慧产出能力明显增强。邀请专家学者对此建言献策。

2012年04月28日、29日,彭立勋、吴俊忠教授做客市民文化大讲堂,向市民介绍正在建设中的“深圳学派”,从学派的核心、方向以及特点,进行介绍。“深圳学派”的整体特征被描述为:“全球视野、中国气派、深圳特色”。这是在深圳学派形成之前对它的学术风格和文化特征所做的预定,体现出一种把握文化发展趋势的文化自觉:这是在向世人宣告:深圳学派是一个放眼世界、立足中国、彰显深圳的现代文化学派。它对改革开放有深厚感情,把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

深圳学派不同于传统学术研究流派。深圳学派与其他学术派系的不同之处在于,深圳学派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学术研究的流派,而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表达者和激扬者;这一学派也不是一般地在学术研究方面标新立异,而是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总结者,是科学发展观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者。同时,深圳学派并不局限于某一学科领域的考据和考证,而是以理论创新为基本学术追求,是以讴歌改革开放和弘扬时代精神为己任,有着明确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地域性学派的典型例子是扬州学派、常州学派和法兰克福学派。扬州学派的诞生,源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其产生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当地崇尚读书的风气很浓,从这些背景我们可以看出,当今的深圳,其实有着与当年“扬州学派”诞生时相似的背景。

打造深圳学派,深圳需要做的是什么?吴俊忠提出了几项建议:有针对性地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引进复合型、跨学科的人才;选派有实力、有潜力的中青年学者到海外进修;创建高水平的学术刊物;加强与港澳台、国外高校与机构的合作;加强对深圳学者的推介和宣传;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学术研究的经费投入。

深圳学派是一个目标,并非一朝一夕可建成,而深圳在学术阵地方面目前也还比较薄弱。30年的时间里,深圳从文化沙漠成长为文化绿洲,但这片绿洲里,还欠缺几株学术的参天大树。我们谈论深圳学派,既是表达一种文化理想和文化追求,也是抒发一种文化情怀。我们不急于求成,但我们对于“深圳学派”的形成充满信心。

4 发抒:构建深圳学派的可能性

尽管对学派的解释可以有很多,但学派至少可以被理解是学人聚合、大师兀立、体系成熟、风格独特的产物。王京生在《从百家争鸣到深圳学派》文中也提出:学派的出现,包括学派所必须的特定的学术集体、学术方法和学术精神,而由此所产生的理论文献,由是直接验证学派存在的思想成果。一个能够被公认的学派,有几点关键特征:一是一个比较前沿的领域;二是独特的方法论基础;三是有几位世界知名且公认的核心人物;四是有一定的时间跨度。比如20年代的维也纳学派,是科学实证主义的顶峰,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有石里克、卡尔纳普等人,以及来自中国的石谦。这个学派鼎盛时期在20年代,但该领域的学术影响一直延续到40-50年代,出现了好几代精英学者。他们所高举的科学实证主义的大旗,鼓吹科学方法,虽然后来遭到批判,但是学派内部却衍生了几个新的哲学流派,最主要的就是分析哲学,代表了现代哲学的转向。同时也开启了50年代的科学哲学研究,出现了波普尔这样的世界著名哲学家。学派的出现与消亡,所映衬的是学术的发展,是人类认知的进步和文明的进步。

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古今中外灿烂的文明之邦莫不是经济富庶之地。每一种文明在崛起期间也必定经过社会财富的日积月累;同时,社会财富积累时期人们的普遍逐利心态也是正常的,这也是一种文明崛起所必须经历的阵痛。回过头来再看深圳,深圳具备创立学派的土壤和条件,深圳有自己的文化特征和文化符号,也很有可能会在艺术、设计、城市建筑等需要想象的领域形成深圳符号,进而形成一种潮流。但是要说学派,仍然不能脱离“学”字,也就是说必须以学术研究为基础才能产生学派。

以深圳的学术环境,这样一个文化底蕴尚薄的城市,在浮躁的趋利心理还左右着这个城市新市民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目前只有一座大学、几百位教授,短短30年历史的城市,以及目前所能看到的学术研究成果,深圳现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估计不超过五本,学术期刊的发展与深圳经济的发展不能同步,如此,学术水平怎么能上得去呢?没有所谓的深圳学派,而且在短期内也产生不了深圳学派。

“深圳学派”有产生的条件。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农业社会转到工业社会,急剧转型带来了许多问题,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深圳,具有丰富的研究课题,具备形成学派的天然条件。一方面,深圳的实践具有开拓创新的色彩,我们在实践上的探索很多,我们的实践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这就为‘深圳学派’的形成提供了土壤。另一方面,深圳有着浓厚的移民文化的色彩,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新型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的特征。

关于“深圳学派”的特质,应有四个特征:第一,它应该是经世致用的学派,强调对实践的作用。深圳是一个很务实的城市,不崇尚玄学和虚妄,讲实效实际,所以我们的学派也应该是一个很讲务实的学派,虽然我们也要关心宏观的抽象的问题,但是我们更关心实际,离实践的距离更近。第二,在学术方法上,“深圳学派”可能是一个实证的学术方法,言之有据,走实证的风格,从实际中寻找它的案例,从实际中寻找依据。第三,“深圳学派”应该更有创新的品格,更多地关注应该在一些新的领域,具有前沿性的学科或交叉性的学科,会比较有想象力。第四,“深圳学派”应该更能与全球问题产生呼应,视野开阔。

打造深圳学派,深圳可以通过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成果转化三大工程方面以及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深圳学派建设,使深圳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更加普及,公共智库更加活跃,学术文化更加繁荣,智慧产出能力明显增强。

学科建设方面,扶持一批优长学科,建设一批特色学科,培育一批新兴学科,拓展一批基础学科……“十二五”期间,深圳将通过学科建设工程,努力形成富有特色、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科集群。其中,我市将重点扶持优长学科,包括科学发展观理论研究、政治经济学、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研究、开放型经济研究、区域经济研究、宏观经济研究、现代化研究、党建理论研究、城市文化研究等现有优势学科,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品牌。

同时,深圳将积极支持特色学科,培育深圳学术文化特色,把经济特区研究、国际产业发展研究、粤港澳研究、都市圈研究、深度城市化研究、创业文化研究等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建设成特色学科。值得关注的是,深圳还将努力拓展基础学科,填补人文学科的机构设置空白。健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力争在现当代哲学、近代史、文化学等领域形成一批有影响的成果。

在对学科的扶持建设中,深圳将重点培养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力争培养、造就和聚集50名左右学科带头人;重点加强优势特色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在编制配置等方面予以倾斜。

队伍建设方面,人才是打造深圳学派的关键。《规划》提出,深圳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如建立青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专项经费机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合作,创建哲学社会科学类博士后工作站,吸纳外地优秀青年学者来深进行学术访问、课题调研;探索设立首席研究员制度,以委托课题、专项科研经费支持等方式,支持开展重大课题研究等。

同时,深圳还将加大人才引进步伐——研究探索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百人计划”,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完善“百人计划”的引进机制,高质量、高水平地引进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对引进的高层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给予较充裕的科研经费支持,建立以科研纳人才、以课题养人才、以成果奖人才的机制。

根据《规划》,深圳将进一步壮大人才队伍和研究机构,制定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展计划,力争每年增加10-20%。做大做强包括深圳市社科院、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等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逐步形成适应深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模。

吸引各地专家学者参与深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深圳将加强与外地哲学社会科学机构、著名学者的合作,建立“特聘研究员”制度,每年驻深2-3个月,就重大问题与深圳学者共同研究,提升本地科研实力。

成果转化方面, 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化,是成果转化的重点。根据《规划》,深圳将以社会发展与社会问题为导向确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坚持以团队协同攻关为主要研究方式,保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过程的开放性,并以社会效益为应用对策研究的评价标准,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事应用对策研究。《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完成100项左右的重大科研成果,初步形成以决策咨询、社会服务为导向的成果评价与转化机制。记者了解到,这些科研将围绕我市未来几年发展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包括前海开发、创造深圳质量、文化强市建设、后大运时代城市发展、深度城市化等,为深圳面临和必须解答的一系列发展建设问题寻找对策。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成果如何更好转化为领导决策的依据和参考?深圳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咨政作用,以《深圳发展内参》等内刊形式,开通报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与理论动向的“特别快车”,对一些突发、重大、时效性强的分析研究报告和对策建议,直送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

促进科学成果转化需要良好的机制,深圳将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机制,通过建立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平台,方便、快捷、有效地推广、应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建立健全企业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措施、机制,对有实力、有成果的企业实行免税、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措施或政策;探索建立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市场运作机制。

[1] 黄发玉. 学派建构与文化自觉[J]. 南方论丛. 2004.(2)

[2] 艺衡. 学派的天空——人类文明史上的思想群落[M].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9

[3] 王京生. 从百家争鸣到深圳学派[N]. 中国文化报,2012-03-08

Academic ideals and pursuits for Shenzhen school of thought

ZHANG Jun
(Shenzhe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Shenzhen 518028, P. R. China)

To win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building the Shenzhen school of thought for academic ideals and academic pursuits was proposed, formed with a global perspective, Chinese style,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and Shenzhen characteristics of an academic group. In this paper, the originator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Shenzhen school of thought were combed for, and the likelihood of the building was analyzed.

Shenzhen; school; construction

G644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1672-6332(2013)02-0001-07

1672-6332(2013)02-0001-07

【责任编辑:夏晋祥】

2013-01-10

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专项发展基金项目“深圳创新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ND2008-03063)

张军 (1956-),男,湖北襄阳人,文学硕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当代诗歌、深圳和香港文化。E-mail:jksny@sina.com

猜你喜欢
学派社会科学深圳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法兰克福学派自由观的探析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
试析子思学派的“诚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