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吉洪 张秀琦
(渤海大学 a.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b.教育与体育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并分析数据,根据数据进行推断的艺术和科学(大英百科全书),是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校经济、信息管理类各本、专科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统计学既是认识论,又是一种方法论,具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广、实践性强的特点[1]2-3。但是,目前的统计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使得该课程的学科特点和本质应用性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
经管类专业学生对统计学课程的认识不够,简单地将其看作是一门数学理论学科,没有实际应用价值,不了解统计学在本专业的重要地位,因此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实际上,统计学正是将企业管理理论和数学结合起来应用于实践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论科学,是企业管理、政策分析及预测的基本工具。
经管专业的统计学课程一般由有数学背景的教师承担,或者直接由数学专业的教师承担。这些教师的数学基础牢固,偏重数学理论推导,但却忽视将统计学基本原理、方法应用到统计处理和实践中去,不注重统计的社会实践调查,很少通过统计软件进行案例教学,更无法将统计学和其他专业课程结合起来。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高校应培养出高素质、能适应信息社会的综合性数据处理及分析的专门人才。这对统计学任课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既要求他们要具有相应专业背景,又要具有专业统计实践能力并能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正如统计学所说,统计学区别于数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其具体性[1]5-6。只有深刻体会统计学的基本特点,教师才能掌握统计学教学的实质,发挥统计学在专业中的特长。
目前,多数统计学教材没有强调树立统计思想及培养统计能力,而只是侧重统计理论或统计方法,注重数学推导,偏难偏全,不适合普通经管类专业本科学生学习。教材编写缺少“理论+实际案例+软件应用”的应有特色,缺少与本专业相符的应用元素。此外,教学内容与本科生培养教学内容脱节,学生学而不专,习而不用,导致学生产生课程无用论、专业失位论等观念,而研究生培养却推崇方法原理的实际应用。这种课程设置有悖于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有悖于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特性。
目前,统计学教学基本上是单一的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以传统的“灌输式”为主,教师自己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越听越感乏味,以致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教师即使通过点名、提问、作业等方式督促学生认真上课,也难以保证学生主动学习,对统计学的兴趣始终提不起来。在教学手段上,虽然采用多媒体教学替代传统的板书式教学,但也只是换汤不换药,信息量增大,但统计软件的教学并不受重视,学生不具备利用计算机来处理统计数据的能力,也无法领会统计概念和原理的深刻内涵。
目前,统计学课程的测评方式多数采用笔试测试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此方式强化学生的理论水平,却抹杀了统计学的基本任务——实际应用能力。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方式必然会导致学生越学越没兴趣、教师越教越没劲的恶性循环。
统计学是研究统计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它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揭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其显著特点就是与整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又与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相结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2]。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们以前对统计学的认识相对狭隘,既没有正确认识统计学在学科中的地位,也没有形成合乎时宜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落后,脱离实际应用。例如,学生不能解决产品质量、市场销售等社会统计调查的实际问题,不会使用相应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不能使用统计学知识和方法解释社会经济现象,更无法使用统计学理论进行专业研究。因此,必须结合社会需求对人才的新要求,结合教育部对培养卓越管理人才的新要求,探索统计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熟练掌握相应的统计软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经管专业课程应用性、系统性强,尤其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和动手的能力[3]。案例实践教学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统计学作为一门方法论和应用性科学,必须加强学生的统计调查实践能力,突出学生市场调研、社会统计的内容,同时强化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应用能力。一方面,在理论教学上,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比较复杂的统计学理论;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上,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搜集、整理、分析统计资料,特别是增强学生利用统计软件,例如SPSS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能力。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统计建模大赛和创业大赛,通过参加大赛和取得证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和核心竞争力。
在坚持统计学基础理论的条件下,着重加强学生的统计调查实践和上机操作实践能力的考核[4]。在教改实践中具体做到:在教学过程中,构建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增设统计调查实践课和实验上机课,通过实践和上机操作提高学生的业务应用和解决问题能力。强化教学实践活动,并作为成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利用统计学应用软件的上机实验课,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认知深度,并学会用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考核中,最终成绩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平时成绩、实践成绩、上机成绩、笔试成绩,每一部分因重要性不同而规定相应的权重。实践成绩突出学生的社会统计调研能力和报告设计能力,强调学生运用具体统计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分析的能力。
以统计学学科知识为基础内容,以课程教学为基本形式,以综合素质培养和实际能力训练为基本目标,建立基于Moodle网络课程管理平台的统计学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中内含教学资源、试题库、课程作业、自我测试、讨论区和教学答疑等版块。网络课程平台横向以课程为主线,建成教学资源库,使教与学相融合;纵向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线,提供各类统计数据与统计分析软件供学生进行操作实践,提高学生处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学生通过该网络课程平台,可以实现电子学习和自助式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兴趣。通过该平台建设,既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又可以优化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学相长、互助合作的新型网络学习模式。
通过上述的统计学教学改革和实践,优化了课程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利用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实现了如下的教改目标:
形成了新型的统计学课程体系。通过本教改项目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立体化统计学教学改革模式,寓理论于实践,以实践促理论,注重理论,强化实践。
通过统计学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同时该教学平台亦可提供给本校各院系统计学课程的学习使用。
提高了学生的统计分析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和上机操作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强化了学生的业务适应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洁明,祁新娥.统计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王炯琦,吴翊,周海银.美国一流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2,(3):61~64.
[3]赵艳霞,李宇鹏,王晓巍.改革统计学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中国成人教育,2010,(4):157~158.
[4]葛虹,朱洪文,王淑杰.高级统计学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大学数学,201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