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程
王金水撰写的《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一书以理性和战略的眼光分析了网络政治参与背景下现代政府的治理策略。文章首先借鉴西方有关理论论证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践。应用凯斯·桑斯坦的理论分析了群体极化现象极易在目前我国网络上形成;根据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和罗杰·卡斯帕森的风险社会放大理论探讨我国网络危机分布的整体态势;基于“公共领域”和“议程设置”理论考察了网络舆论的形成与网络危机的产生和发展的动态过程;运用罗斯的社会控制理论,安东尼·吉登斯、刘易斯·科塞和塞缪尔·亨廷顿等学者的有关社会稳定和治理理论来构建政治稳定的有效机制。其次,作者对构建中国政治稳定机制进行了策略设计。作者认为政治稳定机制主要涵盖预警机制、应急决策机制、分级响应机制和应急联动机制等。最后,作者提出了关于网络治理的多元治理原则。多元治理意味着在应对网络风险时需要从单一国家政府层面走向国家与社会和公民个体的合作共治。构建政治稳定机制不仅仅是政府的任务,亦是全社会的责任,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实现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资源、技术和机制的有效整合。一是政府监督引导网络参与的议程设置。网络政治参与系统涉及网民个体、政府和网络媒体三大主体。为了有效控制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主导网络主流舆论,引导网民和媒体从容应对网络危机,政府需要积极发挥自身的监管和引导职能。二是国家与社会和公民个体的合作共治。在目前的网络治理中,政府为了实现治理的目标,就必须加强与社会和公民个体的合作,逐步形成共同承担危机后果的权责体系。因此,为了有效控制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引导网民和媒体从容应对网络危机,需要国家和社会及公民个体的合作共治。三是加强资源、技术和机制的有效整合。
因此,该书的出版是中国网络政治研究领域的新探索,具有较强的学术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首先是在理论价值方面,填补了网络政治研究领域的某些空白。作者通过政治稳定机制的研究,进行抽象提升,形成了政治发展、网络治理和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的相关理论。其次在现实指导方面,该研究认为网络所具有的交互性、多媒体和超文本等特性,为网络信息的收集、交流和传播提供了平台,能够形成各种各样的网络“舆论空间”,公民能够通过这些“舆论空间”促进政治参与的实现。虚拟网络政治空间里公民政治参与方式的出现,弥补了中国现实政治生活中政治参与的不足,提升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该研究分析了政府在制定政策过程和社会管理中通过研究网络危机事件的生成及传播规律,积极利用和引导网络舆论,使网络民意与国家的“法定民意”有机融合,能够提升政府的危机治理能力;再次,该研究有利于政府防范网络风险,维护政治稳定。目前中国已经进入转型加速期,各种利益激烈交锋,网络风险一旦点燃,就会引发“连锁反应”,甚至威胁政治稳定。因此,该研究在借鉴和整合相关学科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稳定机制,有利于提升政府网络危机治理能力,应对和化解目前网络危机所存在的潜在风险。
当然,该书的研究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有机结合方面还不是十分完美,政府一方面如何促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另一方面又如何把握网络政治参与的程度、效度以及负面影响方面还值得作者继续深入研究,目前,网络话语霸权正在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施政治霸权的有力工具,在意识形态的输出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作为传播工具,利用“网络水军”大肆散布其政治主张与价值理念,诋毁和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形象,肆意干涉别国内政,这方面有待政府网络治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