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强 胡学举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问世,标志着全世界的无产阶级终于有了一面团结战斗的旗帜。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从此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如火如荼,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可以说,《宣言》就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圣经,而且它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要远远大于基督教的《圣经》。它是智慧之书、百科全书,是书界的珠穆朗玛峰。
165年后,我们重读《宣言》,仍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种穿越时空、风雷激荡、排山倒海的力量。《宣言》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冲击力和吸引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它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深刻洞察,以无可辩驳的逻辑推演,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运动演变的一般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宣言》通篇贯穿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正如恩格斯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所指出的那样,《宣言》的基本思想就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基础。”〔1〕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内在逻辑,也是《宣言》依据的基本逻辑。
读《宣言》,每次都有新感悟新体会,如果把序言、正文、注释、传记“四位一体”进行研读,效果更好。我们学习《宣言》,不仅要坚持它的基本立场,掌握它的基本观点,而且还要学习它的逻辑方法。《宣言》本身就是一个形式与内容辩证统一的逻辑系统。历史逻辑就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连续性规律。社会历史逻辑的深层依据是社会的经济实践。本文通过全面系统地考察《宣言》的历史逻辑,力图彰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无穷魅力。
“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2〕《宣言》是工人运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阶级对立就成为一种常态。只是到了资产阶级时代,这种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3〕。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愈演愈烈。到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主要标志就是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爆发了两次武装起义,1836—1848年英国发生了持续12年之久的人民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武装起义。这三大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现代意义上的工人运动已经开始了。然而,这些运动最终都失败了,这固然与当时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在力量上占着强大的优势是分不开的,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正是为了适应这一历史的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改造了正义者同盟,创建了第一个国际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11月29日,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伦敦召开。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出席了大会,马克思被选为布鲁塞尔区部主席,恩格斯当选为大会秘书。大会明确表达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大会上委托他们两人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结果就产生了这个被公认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社会政治文献—— 《共产党宣言》。这个《宣言》吸收了恩格斯起草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22个问题)和《共产主义原理》(25个问题)的主要内容。为了深入理解《宣言》,我们回头看看《共产主义原理》。
在《共产主义原理》第十五个问题中有这样的问答:“这么说,过去废除私有制是不可能的?答:不可能。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产生了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力的必然结果。私有制本身就是这样产生的。私有制不是一向就有的;对于工场手工业和大工业发展的最初阶段来说,除了私有制,不可能有其他任何所有制形式,除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其他任何社会制度。只要生产的规模还没有达到不仅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而且还有剩余产品去增加社会资本和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就总会有支配社会生产力的统治阶级和贫穷的被压迫阶级。”〔4〕
在第十六个问题中的问答: “能不能用和平的办法废除私有制?答:但愿如此,共产主义者当然是最不反对这种办法的人。共产主义者很清楚,任何密谋都不但无益,甚至有害。他们很清楚,革命不能故意地、随心所欲地制造,革命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是完全不以单个政党和整个阶级的意志和领导为转移的各种情况的必然结果。但他们也看到,几乎所有文明国家的无产阶级的发展都受到暴力压制,因而是共产主义者的敌人用尽一切力量引起革命。如果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因此最终被推向革命,那时,我们共产主义者将用行动来捍卫无产者的事业,正像现在用语言来捍卫它一样。”〔5〕
在第十七个问题中的问答: “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废除?答:不,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6〕
这些基本观点在《宣言》中得到了集中的反映:由于“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完备的表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7〕。
《宣言》同时还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8〕这就表明,消灭私有制虽然是共产党人的最终目的,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宣言》的命运是与工人运动密不可分的。《宣言》问世之时,正值1848年欧洲大革命的前夕。一方面,《宣言》的问世正是为了迎接这场酝酿已久的大革命。另一方面,《宣言》的真理性也在1848年大革命中得到了实践的检验。随着革命烽火在整个欧洲大陆的蔓延燃烧,《宣言》也迅速地在欧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仅在1848年《宣言》就被译成了多种欧洲文字,除德文外,还有法文、波兰文、意大利文、丹麦文、佛来米文和瑞士文。之后,又被陆续译成英文、俄文、捷克文、日文、中文等200多种文字,印刷1000多次,传遍全世界,对整个世界工人运动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宣言》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古老的中华帝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良方”。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特别是在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的先进分子终于找到了这样的“良方”——以《共产党宣言》为代表著作的马克思主义。
其实,早在十月革命之前,《宣言》就在中国有零星的传播。第一个将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和《共产党宣言》片段文字介绍到中国的人是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1899年2月到4月,上海广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连续刊载了一篇在当时很有影响的文章,名为《大同学》。文章中有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节译、蔡尔康撰写的一段从《共产党宣言》中节选的语言。其文字是这样叙述的:“纠股办事之人,其权笼罩五洲,突过于君相之范围一国。”这段文字现在的译文是:“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文章中提到“马克思”的名字,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刊物上第一次提到“马克思”。文章写道:“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在这里把马克思说成是英国人显然是介绍错误。这是由于马克思长期生活在英国,文章作者对其并不很了解而造成的。在同年出版的《大同学》一书的第八章,恩格斯的名字也被提及。书中写道:“德国讲求养民学者,有名人焉,一曰马克思,二曰恩格思 (即恩格斯—引者注)。”这是中国首次介绍《共产党宣言》。
《宣言》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客观上为后来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使迷茫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宣言》的思想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宣言》在中国的传播也就进入到了新的阶段。〔9〕
第一个完整翻译并出版《共产党宣言》的是浙江人陈望道,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目前能够确定的共有八种译本,即罗章龙译本、陈望道译本、华岗译本、成仿吾徐冰译本、陈瘦石译本、博古译本、乔冠华译本、莫斯科译本。其中罗章龙译本,虽然现无实物佐证,但罗章龙、黎锦熙等人均有确切回忆,毛泽东初读《共产党宣言》版本,不是长期以来人们所认为的陈望道译本,而是罗章龙译本。“共产党宣言”一名来自日语,最初是“共产主义者宣言”的意思,后来在1904年11月13日的日本《周刊·平民报》上,这部著作首次被译成《共产党宣言》。〔10〕
《宣言》在中国的传播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零星到系统,从片断到整篇,从文言到白话,从模糊到精确的过程,但迄今我们仍不能说对《宣言》文本的翻译和理解已经尽善尽美。尽管如此,《宣言》在中国传播的过程,就是中国的工人运动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它对中国社会的百年变革起了十分重大的作用。《宣言》的思想光辉曾照耀我们胜利地走过了20世纪,也将继续照耀我们迈向21世纪!
自从人类进入资产阶级时代,人数众多的无产者的悲惨命运就开始了。正如《宣言》所指出的那样:“由于推广机器和分工,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因而对工人也失去了任何吸引力。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极其单调和极容易学会的操作。因此,花在工人身上的费用,几乎只限于维持工人生活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11〕对广大无产者悲惨命运的悲悯和深切关注,是马克思、恩格斯最终走上革命道路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激发他们不断去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不竭动力。
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以此为逻辑起点分析了无产者获得自身彻底解放的条件,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道路。他们认为,无产者要获得自身的解放,就必须通过无产者的联合,使无产者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而且,他们还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认识到:无产阶级要获得自身的彻底解放,单靠一个国家无产阶级的团结仍然是不行的,还需要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因此,他们在《宣言》中明确地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2〕的战斗口号。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着力分析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今天看来,实际是劳资关系的矛盾。随着时代的变化,劳资关系也在不断改变其自身的形态。二战后整个社会发生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脑力劳动逐步占据重要的地位。这意味着,人成了生产力的主体,用强制性的奴役的方法,是不可能让人们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的。只能通过提高人的地位,包括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人的地位的提高,就改变了过去人变成机器附庸的情况。因此,脑力劳动推动下的科技革命给了我们一个认识问题的新的起点,也就是说,人由附庸、异化又开始向主体回归。这对于我们重新思考政党、思考发展很有意义。
尽管如此,只要有劳资关系的存在,人与人的地位就不可能是平等的,人剥削人、人奴役人的现象就难以根绝。要实现《宣言》中提出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目标,仍需要广大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
《宣言》是表明无产者、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观点、目的、意图的纲领性文献,尽管没有学术语言和建党的详细规定,但有完整的逻辑结构,具有深刻思想和实践方法,是完备的理论和实践的纲领。《宣言》本身是一个辩证的逻辑体系。如果把它看成一棵逻辑大树,那么唯物主义是土壤 (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树干,阶级斗争与政党建设是两枝,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是树丫。
《宣言》包括引言和正文四章。1872—1893年,马克思、恩格斯先后为《宣言》的德文、俄文、英文、波兰文、意大利文版撰写了七篇序言。七篇序言简要说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指明《宣言》的理论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并根据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对《宣言》作了补充和修改。
《宣言》引文说明了《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目的任务。
《宣言》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
《宣言》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理论和纲领。
《宣言》第三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分析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揭露了它们的阶级实质。
《宣言》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论述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鲜明地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13〕因此,这部著作从诞生之日起就鼓舞和推动着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为争取自己的彻底解放而去进行坚决的斗争,成为无产阶级最锐利的战斗武器。恩格斯指出: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
《宣言》不仅系统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而且也包含着对政党基本问题的回答。比如,为什么要建立政党?政党到底是干什么的?政党怎样达到自己的目的?政党建设有什么样的规律性?等等。《宣言》对诸如此类问题的回答对今天的政党建设仍具有启迪意义。
政党要达到自己的目标,有很多手段。在当时阶级斗争相当尖锐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主要强调暴力手段,这一点我们应该承认,应予理解。当时矛盾太尖锐了,两大阶级势不两立。无产阶级不用暴力,在统治阶级面前示弱,就无法在斗争中占据强势地位。历史发展到今天,还是不是这种情况?暴力到底还有多少道义上的优势?如果暴力已经失去了过去那种道义的力量,政党怎样达到自己的目标?究竟什么是最好的手段?这些都是今天的共产党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宣言》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观察问题的基本工具,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最终得出了“两个必然”的著名论断,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4〕。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分析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得出的具有前瞻性的科学结论,是《宣言》最重要的观点之一。在他们看来,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已经充分显露,“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15〕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决定它是一个最革命的阶级,所以它能够肩负起资本主义“掘墓人”的历史使命。
165年来,尽管资产阶级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超越了人们的预计,也促使一些新社会因素的生长,这些新因素正是对资本主义关系自身的否定,但当代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仍然没有解决,经济、金融、政治、社会的危机仍经常发生。这就表明,“两个必然”原理并没有过时,它所揭示的历史大趋势从根本上说是正确的。
当代西方一些理论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个必然”的理论在当今时代已经失效了。他们否认“两个必然”的主要依据是:其一,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对稳定,并没有爆发像马克思、恩格斯所预言那样的社会革命,而且经济发展方面还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二,已经实现“两个必然”的苏联、东欧等国仍然发生了逆转。
正如《宣言》所指出的那样,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从娘胎带来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主义生产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提高,其基本矛盾越尖锐。当这种矛盾尖锐到不可调和时,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宣言》诞生于165年前,马克思、恩格斯仅仅根据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就得出了“两个必然”的逻辑结论。除此而外,他们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关于社会发展趋势的许多观点至今仍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其一是世界市场。
《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16〕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65年来,《宣言》的这一论断早已变为现实,而且随着世界市场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遏止的趋势。
其二是城乡关系。
《宣言》指出:“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17〕这些思想为我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其三是金融危机。
《宣言》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性。马克思对资本家贪婪的本性早有认识,他们认为,资本家只是“人格化的资本”,因此,资本家表现出的本性本质上是资本的本性。而资本的本性就是“为发财而发财”。由此可见,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与生俱来,是一种基因病、制度病。
在全球深陷金融风暴的当下,西方社会虽然再次掀起了“马克思热”,但是,人们不能急功近利地试图从中直接找到药方,马克思最大的意义,在于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世界的方法。
当前的金融危机不过是金融资本从产业资本中独立出来后经济危机的特殊表现,其实质仍然是马克思讲的生产相对过剩危机。此次发端于美国并向世界蔓延的金融危机,更加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更加显示了资本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社会制度的过渡性质。
其四是资本的力量。
《宣言》指出:“资本是集体的产物,它只有通过社会许多成员的共同活动,而且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才能运动起来。”〔18〕因此,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这里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
其五是贫富悬殊。
《宣言》指出:“雇佣劳动的平均价格是最低限度的工资,即工人为维持其工人的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额。因此,雇佣工人靠自己的劳动所占有的东西,只够勉强维持他的生命的再生产。我们决不打算消灭这种供直接生命再生产用的劳动产品的个人占有,这种占有并不会留下任何剩余的东西使人们有可能支配别人的劳动。我们要消灭的只是这种占有的可怜的性质,在这种占有下,工人仅仅为增殖资本而活着,只有在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他活着的时候才能活着。”〔19〕当今世界,无论是一国之内还是国与国之间,贫富差距仍有继续扩大之势。要消除《宣言》所描述的贫富悬殊现象,仍是广大共产党人的艰巨使命。
其六是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宣言》中关于知识分子的论述只有很简短的一段话,过去人们不大注意,更少有人解读。《共产党宣言》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文云:“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20〕这段引文,引自中央编译局译本。陈望道的译本与此略有区别,文云: “有产阶级,已将有名誉的受人尊敬的职业底荣光毁灭了!无论医生,法律家,僧侣,诗人,科学家,都成了他们的工银劳动者。”
综合这两段译文来读,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宣言》这段话。在这段话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些从事脑力劳动的从业者——医生、律师 (法律家)、教士 (僧侣)、诗人、学者 (科学家)等,这些从业者,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都属于知识分子。显然,马克思、恩格斯的这段话是论述知识分子的。这段话虽然只列举了一部分行业的知识分子,但实质上应视为是论说一般知识分子的。知识分子是资产阶级“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与产业工人的地位没有本质的不同。
对当代中国而言,《宣言》最重大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源头和思想源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宣言》的现代发展和新的形态。重读《宣言》,对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宣言》是揭示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著作,全篇都闪烁着真理的光辉。同时,它还体现了作者极高的语言艺术,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这种语言艺术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论证严密的逻辑之美。《宣言》从逻辑起点到逻辑结论,综合运用了排比、设问、反驳、对比等修辞手法,整个论证过程环环相扣,无懈可击。《宣言》体现了作者作为伟大的哲学和社会科学家高度思辨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二是饱含激情的诗意之美。《宣言》作者生活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本来就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年代,加之他们倾力从事的工作是无比辉煌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这对《宣言》的写作风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宣言》以恢弘的气势开篇:“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21〕充满激情,清新流畅,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眼球。接着在层层递进的逻辑推进中拉开序幕,点出主题,以后每章都峰回路转,起伏有致,各有高潮。这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坚定与柔美的有机融合,在诗意中包含真理,在简洁中透视深刻,在形象思维中折射逻辑思维的光芒。这种文风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是一种与无产阶级密切联系的革命化、大众化的新文风。〔22〕
列宁对《宣言》的语言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23〕
时下许多文章,确如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洋洋洒洒,空洞无物,既看不出什么观点,也没有多少信息量。看看经典作家的文字,简洁、朴实,没什么花花草草,这样的文字,耐读。《宣言》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篇幅并不长,各个版本的序言同样也非常精炼。纵观七篇序言,几乎都是千字文。1883年德文版序言,译成汉字,甚至不足400字。字数虽然不多,但都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有关情况,传达了某个观点。1888年英文版和1890年德文版序言看似长一些,但很大篇幅是引用了此前的序言。文不在长在有魂魄,字不在多在有精髓,透过经典,或许我们能够更明智地对待文字,养成更良好的文风。
《宣言》虽然是真理性著作,但它并未终结真理,而是为无产阶级进一步探索真理开辟了道路。因此,各国无产阶级在对待《宣言》时就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郑重指出的那样,《宣言》“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24〕。接着,在分析新的历史形势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声明,“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25〕。此后的一些序言多次重申了《宣言》有关思想与时俱进的必要性。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结合美国与俄国发生的变化,强调指出:“今天,情况完全不同了!”〔26〕正是由于紧紧地依据实际情况,马克思、恩格斯不断地修正、完善着自己的思想。
秉承马克思、恩格斯对待《宣言》的科学态度,后世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一切“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不断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将《宣言》中的基本理论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分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新经验,突破了《宣言》中不合时宜的个别论断,从而将马克思主义推进到列宁主义的新阶段。
《宣言》中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情况提出的,就是列宁主义也是根据当时俄国的情况提出的。当时中国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其国情不仅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不同,就是与俄国也是十分不同的。因此,如何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毛泽东思想阶段。
同样,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才又与时俱进地将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阶段。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表明,以《宣言》为标志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它要求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来运用。西方一位哲人说过: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然而,一种理论如能紧密结合现实生活,能不断回答和解决现实中的重大问题,这种理论就是科学的,理论之树也能常青,始终保持其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一种科学理论,所以决不能用教条主义的态度去对待。各国无产阶级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才能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1〕〔2〕〔3〕〔4〕〔5〕〔6〕〔7〕〔8〕〔11〕〔12〕〔13〕〔14〕〔15〕〔16〕〔17〕〔18〕〔19〕〔20〕〔21〕〔24〕〔25〕〔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2,252,273,238,239,239,286,286,279,307,307,284,278,276,276-277,287,287,248,271,248-249,249,260.
〔9〕刘坤远.论《共产党宣言》的传播命运与无产阶级革命历程的关系〔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1).
〔10〕陈家新.《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翻译和版本研究〔J〕.中国国家博物馆,2012,(8).
〔22〕韩振峰,薛建明.论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文风〔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3).
〔23〕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