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孔子学院综合文化交流平台作用助推 “中国梦”走向世界

2013-04-12 02:57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中国梦中华文化孔子

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 许 琳

国家汉办主任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汉语热”呈井喷式发展。孔子学院主动适应这一形势需求,以加快汉语走向世界为使命,努力构建汉语言文化传播网络。2004年创办至今,规模迅速扩大,办学质量日益提高,品牌项目广受欢迎,创造了中外合作开展语言文化交流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新途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对外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典范,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中外人民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基本情况

(一)发展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12年,已在11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00所孔子学院和535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其中孔子学院亚洲87所、非洲31所、欧洲134所、美洲131所、大洋洲17所。注册学员达65.5万人,中外教师2万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6万多场,参加人数逾千万人。

(二)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共选派2万多名教师及志愿者。通过 “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共为80多个国家培训汉语教师10万人次。设立 “孔子学院奖学金”,招收140多个国家1.6万人来华攻读学位,培养本土师资。出齐45个语种对照的核心教材,向136个国家配送和销售教材图书1200多万册。同时,积极开展文化传播活动,组织 “汉语桥”大中学生中文比赛、文艺巡演、教材巡展、名家巡讲等活动1万多场次,受众500多万人;邀请主管汉语教学的3万多名各国教育官员及大中小学师生访华,亲身体验中华文化。

(三)影响效应越来越大。在孔子学院的带动和影响下,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快速攀升。美国开设汉语课的公立大中小学超过5000所,学汉语学生数达到20多万,相当于5年前的3倍;英国52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学习汉语人数超过10万;法国中小学学汉语人数最近几年连年增长40%;德国学汉语人数在5年内增长了10倍;泰国中小学学汉语学生超过100万人。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颁布政令,将汉语教学纳入本国国民教育体系。许多华人华侨把孔子学院作为下一代学习祖国语言文化的重要场所,并经常参加活动。孔子学院成为他们了解祖国、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孔子学院贴近各国民众的思维和习惯,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传播中国语言文化,在当地站稳了脚跟。美国、意大利、喀麦隆、蒙古总统、柬埔寨国王、摩尔多瓦等多国政府授予勋章或证书,表彰我汉语教师和志愿者。目前,还有80多个国家420多个机构强烈要求开办孔子学院 (课堂)。

(四)公共外交作用日益凸显。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利用出访机会,上百次出席孔子学院活动,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我驻各国使领馆110多位大使或总领事积极出席孔子学院揭牌仪式、汉语桥比赛等活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俄罗斯总统普京、巴西总统罗塞夫、英国王储查尔斯、泰国总理英拉、柬埔寨总理洪森等100多位各国政要出席孔子学院活动。各国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孔子学院,其中,美国 《纽约时报》、英国 《泰晤士报》等国际著名媒体上百次报道孔子学院,称孔子学院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口的一个最好最妙的文化产品。英国文化委员会首席执行官马丁、歌德学院主席雷曼等说,孔子学院仅用短短几年时间,走完了英法德西等国语言推广机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路,如同中国经济发展一样,堪称世界奇迹。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主席约翰·桑顿说,孔子学院坚持这样办下去30年不动摇,世界将会大变样。

实践充分证明,孔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有助于推动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为中外在多领域合作共赢提供人才支撑;有助于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理解和认同,巩固中外合作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有助于加强人文交流,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二、基本经验

(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部门各地方积极参与。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给予有力指导和鼓励。建立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国务院主管教育的领导担任理事会主席,教育部、中央外宣办、外交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侨办、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电台等部门负责同志担任常务理事,聘任中外大学校长担任理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关于加强汉语国际推广的若干意见》,批准 《孔子学院章程》,印发 《孔子学院发展规划 (2012-2020年)》。召开全国孔子学院工作会议,就孔子学院建设与发展进行战略部署,加大财政投入。各地各高校积极参与孔子学院 (课堂)建设,不断扩大培养选派师资和志愿者规模,实施国际汉语教材工程。

(二)服务大局、抢抓机遇。孔子学院坚持服务国家对外发展战略需要,主动适应各国人民汉语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紧紧抓住世界 “汉语热”的机遇,加快发展步伐,用不到10年时间,初步实现了全球布局。

(三)创新模式、注重实效。孔子学院坚持政府主导,民间运作,平等相待,不强加于人。以中外学校合作为主要办学方式,内生式发展。学院办在国外大学校园里,双方共同组成理事会,研究议定年度工作计划和预决算,中外双方按1∶1投入,共派师资和管理人员。坚持共建、共管、共享、共赢,既统一名称、统一章程,又充分尊重各国首创精神和办学特色,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开展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活动,受到热烈欢迎,各国大学都把孔子学院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2012年5月17日,美国国务院作出错误决定,要求孔子学院教师提前回国,遭到美各高校强烈反对,迫使其3天后发布改正公告。最近,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公开宣布,美国政府大力支持孔子学院发展。

孔子学院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从国际上看,西方一些国家对我汉语国际推广存有戒心、疑虑和偏见,对孔子学院警惕防范。从国内看,存在着对发展孔子学院,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高、重视不够的情况。经费投入与这项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高素质专业教师缺乏,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现有外派人员不少属于临时聘任,收入偏低,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教师。

三、发展思路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一些重要而有影响的国家都对文化的发展传播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把语言传播作为国家对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和突出。这就迫切需要进一步创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和渠道途径,努力形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不断壮大我国综合国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把孔子学院做好做强,充分发挥其综合文化交流平台作用,机遇难得,优势独特,条件具备。

一是充分发挥孔子学院综合文化交流平台作用,是世界各国的热切需求和呼唤,通过这一语言教学载体,有利于顺利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中国,越来越希望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抓住机遇,发挥好孔子学院作为集语言教学、学术研究、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作用,对于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了解和认同,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二是充分发挥孔子学院综合文化交流平台作用,是内生式发展,推动中华文化直接进入当地主流社会的有效途径。当前,各国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纷纷制定文化发展战略。英国文化委员会公开宣布,要在10年内使全球学英语人数达到30亿人。目前,法国本土外使用和学习法语的人口为2.2亿,使用和学习西班牙语的人口为4.2亿,学英语人口为14亿。我国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被推到世界舞台中央,而全球学汉语人数只有5000多万,与我大国地位极不匹配。孔子学院采用中外合作、内生发展的方式,可以直接进入当地主流社会,是其他文化走出去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三是充分发挥孔子学院综合文化交流平台作用,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选择。几乎所有国际语言推广机构都承担着传播本国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重要任务。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工作范围包括语言教学、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社会与环境等,法语联盟和法兰西学院致力于促进符合法国利益的 “文化多样性”对话,歌德学院的旗帜就是 “德语、德国文化、德国”。从目前情况看,孔子学院已初步形成覆盖广泛的网络,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最稳定、最有效、最直接的模式。

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孔子学院发展规划 (2012-2020年)》,这是孔子学院有史以来第一个发展规划,全面概括总结了孔子学院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提出了到2020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为孔子学院健康稳步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全面贯彻落实发展规划,办好孔子学院,充分发挥综合文化交流平台作用的主要思路和举措是:

(一)扩大规模、合理布局。到2015年,全球孔子学院达到500所,中小学孔子课堂达到1000个,学员达到150万人,其中孔子学院 (课堂)面授学员100万人,网络孔子学院注册学员50万人。专兼职合格教师达到5万人,其中,中方派出2万人,各国本土聘用3万人。到2020年,基本完成孔子学院全球布局,做到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考试认证、统一选派和培训教师。基本建成一支质量合格、适应需要的中外专兼职教师队伍。基本实现我国出版汉语教材多语种、广覆盖。基本建成功能较全、覆盖广泛的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体系。国内国际、政府民间共同推动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汉语成为外国人广泛学习使用的语言之一。

(二)拓展功能,特色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数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主要任务,努力成为所在国的汉语教学中心、本土汉语师资培训中心和汉语水平考试认证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孔子学院开展高级汉语教学和当代中国研究,成为深入理解中国的重要学术平台;适应学员多样化需求,鼓励兴办以商务、中医、武术、烹饪、艺术、旅游等教学为主要特色的孔子学院;一些国家的孔子学院,实行汉语教学、文化交流和职业培训并举,帮助学生既学习汉语言文化又提高职业技能。重点建设一批示范孔子学院,在扩大学员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增强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发挥带动辐射作用。在孔子学院分布较多的国家,试点建立孔子学院总部区域服务中心,实现靠前提供信息咨询和服务,促进区域内孔子学院的教学资源共享。大力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孔子学院,形成功能较全、覆盖广泛的语言文化推广“天、地、人”三网体系。

(三)建立健全教学和管理人力资源体系、国际汉语教材和教学资源体系、汉语考试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关于教师队伍。一要完善孔子学院院长选拔办法,选拔一批懂教育、素质高、善协调管理、爱岗敬业的专职院长。强化院长岗前和在岗培训。二要加强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发布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实行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认证,制定符合国际汉语教育特点的教师职务 (职称)评聘办法。完善国际汉语教育学科体系。加快建设中方长期乃至终身从事孔子学院工作的高素质专兼职师资队伍。三要建立志愿者人才库,拓展选拔范围,扩大选派规模,建立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硕士海外实习制度,提高志愿者待遇,研究制定志愿者回国后在升学、就业、创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四要扩大 “孔子学院奖学金”规模,与外国高校合作设立汉语师范专业,建设一批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大力培养培训本土合格师资。

关于教材建设。一要实施国际汉语教材工程,制定 《国际汉语课程标准》和 《国际汉语教材编写指南》。成立国际汉语教材指导委员会和中外专家工作组。二要抓紧改编和新编一批知识性、趣味性和通用性较强的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精品教材,支持各国孔子学院编写本土教材。努力扩大我国汉语教材全球覆盖面。三要加强各国本土师资使用教材的能力培训。加快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加强教学案例库建设,建立国际汉语教材资源库。

关于汉语水平考试。一要积极进行市场策划和运作,研究提供多元化的考试种类。二要实行考教结合,纸考、机考、网考结合,形成世界公认的考试品牌。三要对国外规模大、质量好的汉语考试进行认证,建立全球汉语考试服务体系。

关于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一要支持孔子学院设立中华文化展示体验区和图书角,推广中华文化优秀产品,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二要办好 “汉语桥”世界大、中学生中文比赛。扩大各国中小学校长访华和学生来华夏(冬)令营规模。三要积极开展专家学者巡讲、大学生小分队巡演、汉语教材巡展。

我们还将全面实施 “孔子新汉学计划”,中外联合培养从事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新一代汉学家,推动在世界著名高校设立中国学教席,资助国外介绍中国的优秀著作和译著出版,支持各国孔子学院举办中华文化研究学术会议等活动。

(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要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建立健全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孔子学院经费投入机制。积极拓宽资金渠道,鼓励和吸引海内外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对孔子学院给予资金支持。二要加强统筹协作。在进一步加强总部理事会各常务理事单位资源整合力度的同时,各有关地方要充分利用中外经贸合作、友好城市、友好学校等机制,支持高校和中小学积极参与孔子学院 (课堂)建设。各有关高校要充分发挥孔子学院建设主力军作用,将孔子学院建设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重点工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专人负责。“走出去”企业要积极支持孔子学院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奖学金奖励孔子学院学员,优先聘用具有孔子学院学习经历的当地人员。对于聘用当地员工较多、具备办学条件的大型企业,支持其开办孔子学院。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梦想。孔子学院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深知前进道路上还面临很多艰难险阻。我们正在 “进京赶考”的路上,世界的眼光正聚焦于此,要努力争取好成绩,不能败下阵来。

猜你喜欢
中国梦中华文化孔子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