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李能武
(1.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汶川 623002;2.四川民族学院, 四川 康定 626001)
四川藏区主要是指四川境内以藏族同胞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积极探索该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该地区安定团结与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川藏区主要有四川民族学院、阿坝师专两所高校,一直以来四川民族学院、阿坝师专两所高校开拓创新,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以四川民族学院、阿坝师专两所高校为例,探讨藏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
藏区的高等学校既是教育机构又是民族工作机构,其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特殊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藏区高校地处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前沿。四川民族学院和阿坝师专所在的四川藏区是我国第二大藏区,面积近24万平方公里,约占四川省的二分之一。地处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甘肃五省区结合部,是祖国内地与西藏连接的过度地带,处于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前沿,“稳藏安康”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国家对地处藏区的高等学校赋予了特殊的办学使命。
二是藏区高校肩负与“藏独”分裂势力争夺接班人和培养合格建设者的双重任务。藏区的高等学校既是教育机构又是民族工作机构。民族工作的重要、长期、复杂及国际性和四川藏区的特殊性,要求这里的高等学校担负起与“藏独”分裂势力争夺接班人和培养合格建设者的双重任务。藏区高等学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赋予学校的特殊使命,也是我们国家与分裂势力斗争的现实需要。
三是藏区高校承担着民族团结和区域区稳定繁荣的重任。四川藏区作为我国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四川的安全稳定,因而倍受多方关注。办好藏区的高等学校,加快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对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正因为如此,藏区高等学校办学情况备受关注。
四川藏区高等学校的这些特殊性表明:藏区的高等学校不但具有民族团结的象征性、民族文化的凝聚性、培养对象的专门性、办学宗旨的特定性等民族高等学校的共同性,而且还是社会各界了解藏区的窗口和藏区社会和谐稳定的形象,是与敌对势力争夺接班人的阵地和传承藏区优秀文化、传播现代文明的园区。正因为如此,四川藏区的高等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从实际出发,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努力抓好思想政治工作。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努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四川民族学院、阿坝师专两校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努力研究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藏区高等学校的特殊性,积极探索其新途径。
“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藏区高等学校的根本问题。四川民族学院、阿坝师专两校注重采取措施培养少数民族热爱民族地区、热爱本民族的情感,树立正确择业观,毕业后自愿回到藏族地区工作。四川藏区高等学校已培养40000余名毕业生,半数以上扎根民族地区,多数已成为中小学骨干教师及其它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3000余人被提拔到州、县、乡领导岗位。他们肩负着建设、发展藏区的职责任务,成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藏区实施的组织者和社会进步的引领者。藏区高等学校一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注意结合学校所在藏区的实际,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三进”,抓好唯物论、无神论及社会主义祖国、民族、宗教、文化四观教育,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觉把个人前途同藏区的发展联系起来。同时围绕“下得去、留得了、用得上、靠得住、干得好”的培养目标,学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贴近藏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贴近藏区生产生活实际,贴近藏区学生成长的实际,努力为藏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积极促进藏区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在教学与研究中,即针对藏区学生面临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又针对近年来有的地方极端宗教及民族分裂活动猖獗的状况,重点分析宗教极端主义与宗教问题的本质区别,民族分裂主义与民族问题的本质区别,帮助学生认清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的反动本质。
四川藏区高校的师生多数来自川、藏、滇、青、甘、湘、鄂渝、黔等的民族地区,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但却有着共同的追求。学校充分利用地处藏区的独特优势,重视康巴优秀民族文化的挖掘、研究、传承。充分发掘藏区优秀文化内涵,以“热爱祖国、热爱藏区”为主题,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探索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路子,将办学功能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与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政治要求结合起来,与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结合起来,与挖掘、研究、传承、弘扬藏区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深化大学生生对藏区的认识,奠定大学生投身藏区,建设藏区的基础。结合本民族的文化教育,四川民族学院、阿坝师专两校结合民族文化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贯穿三个离不开的教育,抵制“藏独”及其他不良思想的侵蚀,打牢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思想基础。通过系统的民族团结教育和社会调查,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藏区的过去和现在,增强民族团结、共建和谐的意识;懂得藏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团结及社会和谐稳定,才能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四川藏区强化思想政治课师资队伍建设,力求做到教师队伍“专家化”,着力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队伍建设中大力支持思政课教师的学历提升,选派教师参加省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组织教师外出考察交流,深入到县乡实践锻炼。完善辅导员工作职责和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近年来,两校着力长效机制建设,建立了一系列制度, 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落实依法治校和依制度管理方略。教育制度明确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实施相应的承诺制度,完善学生违纪处分规定及违纪学生申诉办法;实行实名上网制度,加强网上信息的监管力度;制定了社团管理办法,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制订学术活动管理办法,加强对学术活动的引导和管理;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奖助学金评定办法,爱心协会章程和勤工助学管理等制度、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制定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办法,力求做到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员化、全程化、信息化;建立领导干部和党员“联系”群众的制度,每位校领导联系一至二个系,中层干部联系一个班,党员联系学生寝室,利于及时把握学生动态,及早进行教育和引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完善“一报、一网、一站”宣传平台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一是从战略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藏区高等学校从战略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导,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的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为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接班人大牢思想基础,注重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决策、分析研判机制;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及学生思想变化,不断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二是教育内容紧扣民族地区实际。藏区高等学校坚持为藏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努力让学生“下得去、留得了、用得上、靠得住、干得好”。学校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贴近藏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贴近藏区生产生活实际,将青年学生的特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有机结合。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教育,学校不但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而且遵循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把培养大学生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根据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不断提高办学水平,注优化育人环境。
三是注重化解藏区社会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四川民族学院、阿坝师专两校注意针对藏区学生难点和热点问题及社会现实,帮助学生解惑释疑,切实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掘藏区优秀文化内涵,以“热爱祖国、热爱藏区”为主题,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探索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路子,将办学功能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与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政治要求结合起来;与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结合起来,与挖掘、研究、传承、弘扬藏区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深化大学生生对藏区的认识,奠定大学生投身藏区,建设藏区的基础。
四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四川民族学院、阿坝师专两校注重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构,通过引进和培养,建设水平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和能够全面履行管理职责的管理队伍,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建立完善科学的考核监督及激励机制。在办学理念、工作思路、管理方式、制度建设、机制完善等方面不断创新,以适应藏区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心理健康咨询、毕业生就业指导、校园文化活动的功能,形成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良好氛围。
总体来说,四川藏区高校积极探索具有藏区特色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给其它藏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藏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也面临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对藏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探索还不够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实效性需进一步提升,考核机制需进一步完善;专职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应对互联网负面影响的手段和方法欠缺;民族高校服务当地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传播现代文明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挥。新的形势对藏区的高等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藏区高校应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对藏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研究,增强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邓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
[2] 游学民.社会实践—连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生活的纽带[J].知识经济,2011(10).
[3] 王跃.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方式——以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08(10) .
[4] 田宏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浅析[J].才智,2011(20).
[5] 董烈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路分析[J].新校园,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