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奎,陈昌兴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4)
政治价值观是关于政治问题的价值观念体系,它是人们对政治现实和政治理想的基本评价和价值取向,是人们关于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生活好与坏、利与害等价值问题的判断标准与基本观点。研究表明,农民工的政治价值观与其集体行动有着直接的关系[1]。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农民工已经开始采取独立的集体行动来发泄不满、争取权利,农民工并不是一个不表达、不申诉的沉默的群体[2],他们选择集体抗争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集体行动的常规合法利益表达渠道的供给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而集体行动可以作为其利益表达的一种战略渠道[3]。在这种意义上,农民工参与集体行动是一种理性的生存选择。对农民工价值观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农民工政治价值观状况的各类因素,并探索有效的解决路径,意义重大。我们以苏州地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对农民工政治价值观进行了调查分析,本次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27份。分析结果,令我们对农民工群体的政治价值观状况有了清晰的认识,为对该群体进行现代政治价值观的培育奠定了一定基础。
农民工政治价值观的特征,从整体上来看,我们可以按传统与现代这两个取向进行分析,同时也可以从农民工对政治现实和政治理想的基本看法与态度入手,对农民工政治价值观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更加具体了解他们的政治价值观状况。通过调查发现,农民工政治价值观既呈现出很多积极因素,也有一些消极方面。
1.从传统与现代这两个价值取向来看,传统政治价值观对农民工的影响日渐式微,现代政治价值观逐渐确立。我们从农民工是尊崇权力还是崇尚法律、信奉个人权威还是信任“法理型”权威以及是否具有权利意识这几个方面,对农民工是否具有现代政治价值观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农民工重视法律、法规的学习,有较强的法治和权利意识,“如果相关部门、企业业余时间组织有关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66%的人表示会积极参与,而这些积极参与法律、法规学习的人中,有占52.8%的人表示参与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主要是为了“学习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我们在问卷调查中还了解到,如果碰到拖欠工资等权益受到侵害或者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48.5%的农民工最先想到找“相关服务部门或政府机构”帮忙。他们认为,相关服务部门或政府机构的权威是法律所赋予的,而非以个人特征获得。这反映出农民工在权威观上由对传统个人权威的信奉逐渐转向对法理型权威的信任。在对农民工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对于“民不与官斗”,持不太赞同或不赞同态度的占47%,这个比例远高于持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态度的28.4%,还有24.6%的人表示说不清。70前、70后、80后、90后对这一看法持不太赞同和不赞同的分别占 41.3%、43.6%、48.9%、51.7%。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权力本位意识和“官本位”意识对当代农民工的影响日渐削弱,他们的权利意识开始增强,并越来越勇敢地、有序地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利。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权力本位意识和“官本位”意识的影响日渐削弱,法治和权利意识增强,法理型权威信任度的提高,都反映出了农民工现代政治价值观开始逐渐确立。
2.农民工的政治关注度和满意度较高,但政治参与意愿和政治效能不太理想。笔者从农民工的政治关注度、对于当前政策的满意度、政治参与意愿及政治效能感这几个方面对农民工关于政治现实的评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1)对于国家形势与政策方面,在调查问卷中,问及是否关注每年两会这些重大时政热点问题时,有36.3%的农民工表示对两会很关心,并认为其中很多问题涉及到自己,了解这些对于自己帮助很大;有30.9%的人表示知道,但关于两会的很多东西他们并不十分了解;还有18.2%和14.6%的人表示“关注了也没多大帮助”和“不知道”。从中可见,大多数农民工对于国家政策与发展形势十分关心,并认为很多问题涉及到自己,对自己有帮助,这个比率最高占有36.3%,明显高于“关注了也没多大帮助”的18.2%的比率,但也有很多农民工虽然知道两会,但由于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于其中的很多东西并不十分理解。(2)在问卷调查中,对于国家政策有31.1%的人觉得是越来越完善了,并认为自己的利益也受到了越来越好的保护;但也有44.4%的认为虽然政策不错,但贯彻落实得不好,只解决了部分问题;有15.5%的人认为,国家政策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用,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有9%表示不了解,没法说。从中可以看出,农民工绝大多数对于国家政策是满意的,但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仍存在着同工不同酬、劳动时间长这些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中的很多人虽然认为国家政策很好,但贯彻落实得不好,只解决了部分问题。这也反映了他们希望国家政策能够更好地执行以更好地保护他们合法利益的愿望,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3)参与城市政治事物管理意愿较强。当前,农民工迫切希望参与城市政治生活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在调查中,认为在打工地非常需要一定的组织或机构来代表和维护他们利益的人占比达55.6%;还有29.5%的人认为“也许有了这些组织或机构也不一定能维护我们的利益,但有总比没有好”;而持“无所谓,反正成立了也是摆设”态度的只占14.9%。可见,随着农民工权利和法治意识的增强,其参与政治生活、表达自身诉求和维护自身权益的意愿也不断增强。(4)政治参与机会少,政治效能感不高。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和边缘性,加上受户籍制度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很难参与到当地的政治生活中;同时,因受信息不通、返乡参与政治生活的成本较高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农民工常常又不得不放弃回乡参与政治生活的机会。这就大大降低了农民工的政治效能感,也挫伤了他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3.在政治理想方面,政治信仰出现淡化倾向,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有待进一步提高。当我们在问卷中问及他们对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态度时,30.5%的人对此表示“说不清楚”,32.2%的人选择“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优越”,8.5%的人认为“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更文明、更优越”,还有28.8%的人认为“没什么区别,只要搞得好都一样”。虽然调查显示认为“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更文明、更优越”的人只占8.5%,远低于选择“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优越”的32.5%,但“说不清楚”和“没什么区别,只要搞得好都一样”这两者比例高达59.3%,这反映出很多农民工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缺乏了解,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不清。28.8%的人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没什么区别”,“只要搞得好都一样”,这反映出农民工在意识形态和政治信仰上出现淡化倾向,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同时,在问卷中问及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持的态度时,有37.3%的人认为“不了解,没法说”;认为“在当前还是比较适用、有一些指导意义的”和“在当前还是很适用、有很大指导意义的”分别占21.8%和21.3%,两者共计43.1%的人。总体来说对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指导意义持肯定态度。而认为“跟我实际生活没多大关联”和“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大适用了”的共占19.6%,这反映出许多农民工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了解,认不清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前所具有的指导意义,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民工政治价值观呈现出这样复杂的状况,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离不开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这一时代背景,又跟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思潮、国家政策、农民工的城市生活状况及他们自身的文化程度、政治理论素养等因素相关。
1.中国传统政治价值观和西方思潮对农民工政治价值观的影响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有了争取自身合法权利的勇气,对权力、官位、官员的崇拜和敬畏也日趋削弱。在中国传统封建社会中,皇帝、官僚等权力者的个人意志至高无上,而普通百姓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护,“民不与官斗”是中国老百姓几千年来的处世哲学之一,也是中国老百姓长期受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权力本位意识和“官本位”意识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敬官、畏官的社会心理的反映。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旧的社会秩序已被解构,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古圣人逐渐远去,旧政治权威受人尊重的地位也开始受到冲击,他们的评价标准也失去了往日的光环,这些都使得中国传统政治价值观念对农民工的影响日渐削弱;而另一方面,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价值体系又尚未完全确立起来,价值评价标准出现了多元化,在这新旧交替之际,不少农民工感到无所适从,陷入了信仰的迷茫与价值的失落之中。同时,西方实用主义思潮与“意识形态终结论”“淡化论”以及“趋同论”等西方非意识形态化思潮也以更为灵活、隐蔽的方式在向我国扩张和渗透,不少农民工受此影响,在意识形态和政治信仰上出现淡化倾向,这给农民工正确政治价值观的确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国家的重视与政策对农民工正确政治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例如2006年3月27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发布,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又继续关注三农问题,并首提“新生代农民工”[4]。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工问题的重视和一系列涉及农民工问题的政策法规的出台,也引起了农民工对于相关国家政策和时政新闻的关注,农民工学习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的愿望也日益增强,也越来越依靠相关部门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困难与纠纷,这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政治关切度,也同时提高了他们的法制意识和对相关服务部门和政府机构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这些都在农民工正确政治价值观的形成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3.农民工自身文化程度和政治理论修养的影响。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了解。我们在调查中发现,37.3%的农民工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表示“不了解”;而即使选择对马克思主义有所了解的人,其中很多也是认识比较模糊。当我们进一步问及他们了解哪些方面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只觉得了解一些,但具体说不出到底是哪些方面,也即是说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模糊的、零碎的。也正是缺乏政治理论素养,使得他们对于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本质等问题缺乏正确认识,这也是他们政治信仰出现淡化,对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区别说不清楚的一个重要原因。
4.农民工政治参与现状对农民工政治价值观的影响分析。当前,由于受远离家乡、信息不通、利益关联性不大等因素影响,农民工很少参与家乡政治生活。同时,农民工参与城市政治生活以更好地表达自身诉求和保障自己利益的意愿却很强烈,而农民工在现实政治参与中,缺乏相应的组织依托和利益代表机构,政治参与形式和渠道相对单一,加上受户籍制度等现行体制的制约,很难进入城市参与政治事务管理。由于缺乏相应的政治参与机会,自己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诉求得不到关注和理解,不少农民工认为自己的政治参与行为微不足道,从而导致政治效能感减弱。更有一些人走向极端,利用罢工、上访、群体内渠道等非正式渠道表达自己的意愿,甚至采取跳楼、自杀等一些过激性行为以引起社会对于他们的关注,表达他们的不满与利益诉求。
5.现实生活和工作环境对农民工政治价值观的影响分析。农民工长期在城市中工作与生活,经受市场经济与工业化的洗礼,深受城市现代文明的熏陶,逐渐改变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方式和单调、封闭、同质化的生活方式,并逐渐转向与现代城市文明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原来的隶属意识和依附心理逐步弱化,民主观念、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等开始渐渐融入到他们的意识当中。同时,现实生活和工作环境对农民工政治价值观所产生的一些负面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在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生活的世俗化使得理想信仰的“崇高”失去了往日的神圣光环,崇拜金钱、追求物欲等不良现象有所蔓延,这也是当前不少农民工出现政治信仰淡化倾向的一个重要原因。
面对农民工政治价值观呈现出的这些特点与问题,在对其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更好地帮助他们摆脱传统政治价值观的羁绊,加强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方向相适应的现代政治价值观念的培育,坚定他们的政治信仰,这在当前显得十分紧要。
1.提升农民工的政治理论素养,提高他们的政治鉴别力,引导他们树立起科学的政治信仰。当前,世界形势瞬息万变,各种政治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现象层出不穷;我国又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外来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等都对农民工的政治价值观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农民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了解,政治理论知识较为缺乏,对各种政治价值观的是非鉴别能力较差,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极易迷失方向。而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又较低,对此,需要用他们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达和阐述马克思主义的范畴和原理。为此,可以通过播放短片、文艺表演、典型案例、小知识、有奖问答等多样化的形式来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政治鉴别能力,更好地应对市场经济下的世俗价值观淹没、消解理想信仰的趋势,抵御西方实用主义、趋同论等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2.畅通农民工政治参与渠道,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政治参与需求,使他们更充分地行使政治权利。帕特曼和麦克弗森认为:“只有通过参与才能促进人类发展,强化政治效率感,弱化人们对权力中心的疏离感,培养对集体问题的关注,并有助于形成一种积极的、具有知识并能够对政治事务更敏锐兴趣的公民。”[5]只有进一步消除农民工政治参与所遇到的障碍,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政治参与需求,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度,才能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政治效能感,弱化传统政治价值观念对他们的影响,促进他们现代政治价值观的生成。浙江省台州市的做法值得借鉴:首先,要努力消除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制度性障碍。要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分割的政治参与状态;要努力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如台州市玉环县成立了全国首个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专门服务和管理流动人口,将农民工纳入当地政府的服务和管理范畴。其次,要探寻农民工参与当地政治事务管理的新形式,努力解决农民工在当地缺乏政治参与机会的问题。台州市玉环县龙溪乡与湖北蕲春县联合成立了龙溪蕲春党建工作站,将在龙溪务工的蕲春籍党员纳入了正常的组织管理和组织生活。最后,要善于创新农民工参与家乡政治生活的新渠道。例如,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上网的农民工也越来越多。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当前农民工中占44.7%的人“经常上网”,还有31.8%的“有上网,但不多”,而表示“基本没有”上网的只占23.5%。因此,可以通过加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建立政务网上公开制度,让农民工更好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家乡政务,通过网上论坛等方式参与家乡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这样既有利于畅通信息,也有利于节约农民工的往返成本。
3.增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促进农民工政治价值观念现代化。中国传统政治是崇尚“为政在人”“贤人政治”和“法自君出”的人治政治,人治的特点在于用个人的意志和任性代替法律。在人治社会中,皇帝、官僚等权力者的个人意志至高无上,而普通百姓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护,这也必然会导致对法律的轻视和对权力的尊崇,产生权力本位意识和“官本位”意识。与人治相对,法治则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其特点是依法治国,法律高于一切,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对于农民工的政治价值观念进一步摆脱传统的羁绊而走向现代具有巨大的价值意义。在《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要在农民工中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引导他们增强法制观念,知法守法,学会利用法律、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4]因此,要重视农民工法制教育并建立相应的领导机制,加强对农民工法制教育的组织和领导。同时,要结合农民工群体的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例如,可以通过发放一些具有趣味性、简洁易懂的法制动漫宣传小画册,组织开展“法制进企业”和农民工法制讲座等。也要加强农民工政治参与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懂得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充分行使政治权利以及如何采取合法的形式参与政治等。
4.各方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为农民工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环境。农民工输入、输出地的政府及宣传、司法、社保、教育、工会、共青团等相关部门都要结合自身特点,做好党和国家关于农民工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农民工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及农民工享有的合法政治权益保障等工作。大众传媒是农民工了解政治事件、政策法规和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形势的主渠道,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要充分发挥其在农民工树立正确政治价值观中的作用,增长农民工的政治知识,开阔他们的政治视野,引导他们作出正确的政治价值判断,促进农民工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主导政治价值观的认同。企业也要为农民工正确政治价值观的形成创造良好条件。企业要协同相关部门做好农民工的法制教育和培训工作,增强农民工的法制意识;要让农民工和其他职工一样,享有企业民主管理的参与权。在《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招用农民工的单位,职工代表大会要有农民工代表,保障农民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权利。”[4]同时,使他们在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培养起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此外,由于农民工党员和其他农民工的工作环境、经历、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等都较为相似,交往较多,可以发挥他们在农民工群体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他们的言谈、举止影响他人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观。
[1]于建嵘.利益、权威和秩序:对村民对抗基层政府的群体性事件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0(4):70-76.
[2]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5(3):119-132.
[3]刘 能.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J].开放时代,2004(4):57-70.
[4]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N].光明日报,2006-03-28.
[5][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