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2013-04-11 23:48姚敦泽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统

姚敦泽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近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从众多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展开了研究,但综观这些成果,还很少有从文化学的视角进行阐释。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一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文化变迁现象。从文化学的视角对其进行解读,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蕴,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文化自觉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实现中国化,这是文化自觉的一种结果。“文化自觉”主要指生活在一定文化环境中的主体对其文化的主动审视、觉悟和对其文化发展的思考与选择,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其文化发展史上,文化自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推动文化主体主动地去追求文明进步,自觉地对其文化进行审视、觉醒和创新。中国近代的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西方文化交流、冲突、选择和融合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自觉推动着中华文化在艰难曲折的道路中前进。

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在国家政权受到打击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受到猛烈冲击,在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暴露出种种局限和弱势。面对民族危机,一批社会精英开始探寻改变中国落后、被动局面的出路。林则徐、魏源等人首先发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壮大自己国力,以防止外国侵略、奴役。而后,引进西方先进文化来改变中国的呼声逐渐成为强音。先是洋务派发起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失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又发动了“戊戌变法”,希望通过变法来改变现状,但均遭到失败。这些精英分子的努力并没有改变中国封建王朝走向没落的命运。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也终结了儒学两千多年的主导地位。但是随着革命果实被篡夺,民主共和的思想也在中国破产,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随后在中国失去作用。正当中国先进分子苦苦探寻新出路之际,俄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十月革命并取得胜利,这让中国人看到了新的希望,马克思主义从此真正传入中国。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中国先进分子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是由于其理论在多方面(比如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模式)符合中国人民对于振兴民族、富强国家的价值诉求,共产主义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前进和努力的方向,也使他们产生了改变现状的动力。正因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使中华文化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从此走向一条蓬勃发展的大道。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的失败,首先是封建势力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护自己的利益,必然阻碍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兴盛起来;其次,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契合点甚少,中国的文化土壤并不适合资本主义文化的生长繁衍,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原因决定了资本主义文化很难在中国生长繁荣起来。总之,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行不通,中国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是文化自觉的结果。

二、从文化传播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一个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传播实质上就是一个由此及彼、由我到他的文化输出与输入过程。它既可以是从古到今、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承,也可以是向异地、异族的文化输送。在这种传承、输送的过程中,包含着三个因素:传播的主体(也就是源文化)、介体(传播的媒介和渠道)、传播客体(接受主体或称为受播者)。文化传播会使传播的源文化与本土文化系统发生“化合反应”,表现为相互排斥、交融和互补。从历史上看,传播的源文化往往是一种强势文化至少是一种具有影响力的文化,而另一方相比源文化来说往往处于弱势,而且是一种容易受到影响或需要异质文化来补益的文化。

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先进的异质文化。在传播到中国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是传播主体,中国传统文化是接受主体,介体则主要是通过苏联的途径传送过来。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的文化形态,具有强大的开放性和适应性,能够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最终战胜了其他西学文化,成为一种中国迫切需要的现代性文化。反观中国传统文化,两千多年来一直以儒学为尊,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实际上从明代中叶起,儒学就开始呈衰败之势,逐渐不适应社会前进和发展的需要了。虽然其中也发起过几次辩争,如玄学与实学之争、理学与经学之争、旧学与新学之争等,但都没有超出儒家系统的窠臼。这种辩争缺乏一种实质变革的强力机制以及用来补充传统文化的新鲜血液,因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始终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质性变革。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这种条件,中国传统文化实质性变革的机会终于到来了。

三、从文化融合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两种文化的碰撞,总会因为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不同而发生冲突。历史实践证明,一种文化传入另外一个国家之后要发展繁荣,则必须有效地融合这个国家的本土文化,吸收其精华,创新其形式,使之呈现该国的风格和形式,这样才容易获得认同继而获得发展。而要有效地融合本土文化,一般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两种文化都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二是两种文化要有相当多的契合点。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异质文化和本土文化融合成功的可能性就提高了。

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并发展繁荣,也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具备以上两个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从创立之始就显示出巨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也是之后一直能不断发展的原因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也曾多次接纳、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比如东汉初传入的印度佛教,明末传入的基督教以及近代传入的西方科学等等。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一样,都具有吸收外来营养以补充自己和发展自己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点,这为两者能够有效融合提供了最大的可能。其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观、世界观方面也存在相当多的契合点,有很大的相通之处。正如学者江传月指出的,“任何外来文化要实现成功的移植,就必须从本土文化中找到其生长点和结合点,其前提是必须与本土文化传统具有某种契合性。”[2]这种契合性,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迅速获得广大民众的认同,从而促进两种文化的有效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存在的契合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中国“大同”的社会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社会”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道”与马克思主义中的“物质”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统一”“经世致用”与马克思主义中的“实践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论”“两极论”与马克思主义中的“矛盾”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的“适度”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与马克思主义中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提倡的“道德”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家的“法治”观点与马克思主义中的“法律”思想等等。

四、从文化现代化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所谓文化现代化,是指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变迁,一般包括文化内容、文化观念、文化生活以及文化制度的现代化。现代是针对传统来讲的,文化现代化也是针对传统文化来讲的。文化现代化不是全面否定传统文化,而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和发展。在文化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精华仍然保留并发挥其相应的作用。文化现代化过程通常涉及下面这些内容:传统文化的重组与创新、对异质文化的借鉴吸收、现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参与国际交流追赶前沿地位等。文化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选择,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学为代表,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官方的主流文化统领着其他文化,虽然其间也几次吸收外来文化并实现一定程度的融合,但总的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没有获得实质性转换和变迁。前面提到自明朝中叶以后,儒学就呈现衰败之势逐渐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鸦片战争后随着各种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暴露出种种局限,导致当时的中国竟出现了文化及信仰危机。在这种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出现了,在其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也很快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使中国人民找到了精神信仰,为中国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从此改变了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经过艰苦奋斗、努力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创出了带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取代了持续两千多年的儒学的官方地位,成为新中国的主流文化,最终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化的历史性转型。这种转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革命性变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中国文化史上,这种意义将永存。

五、从文化创新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她在长期的实践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准确把握历史要求和时代特征,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理论体系。

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一系列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代命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中国社会的发展有许多新问题、新现象需要从理论上做出概括和回答。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谱写新的理论篇章。

六、从文化学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从文化学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近年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的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历史进程、基本经验、重要成果、历史规律、历史贡献、途径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时代化的关系等等。学者们研究的视角也体现出众多的特点,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阐释,有的学者从历史学角度进行,有的学者从政治学角度进行,还有的学者从社会学或制度学等角度进行。但综观所有成果,还很少有学者从文化学的视角进行阐释。实际上,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拓宽研究视角,从文化学的视角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需要的,它也是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渠道。

从文化学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有利于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从文化学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让广大民众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是怎样的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民族,也可以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是怎样的博大精深,具有怎样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成功转型,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前进的精神和趋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所具有的高度的文化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另外,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正确性。所有这些,都十分有利于我们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1]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88.

[2]江传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J].理论探索,2007(2).

[3]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1(4).

[4]李冬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文化背景、历史进程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2).

[5]赵伯乐.文化现代化的涵义及特征初论[J].思想战线,2002(4).

[6]徐 稳.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山东社会科学,2011(8).

[7]王金会.跨文化传播下的文化融合与文化自觉[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2).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统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