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新词的英译研究

2013-04-11 23:43刘向红贺益之巢雅妮邓沙娜李智军刘金玲刘玉兰
关键词:新词英译内涵

刘向红,贺益之,巢雅妮,邓沙娜,李智军,刘金玲,刘 曼,刘玉兰

(湖南工程学院 a.外国语学院;b.英语学1103班,湖南湘潭411104)

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新事物、新现象和新概念不断涌现。它们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也是折射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反映了我国社会运行机制、风俗习惯以及人们的生活、工作及思维方式所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语言上,引起了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如何对其进行翻译,将之准确地介绍给世界,成为研究的热门话题。众多研究者从文化特色词、流行语、新词等不同角度对这些语言现象进行研究,找出其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姚喜明从汉英词典编纂的角度对文化特色词的处理提出自己的见解;[1]王大来从翻译教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文化特色词英译的翻译策略,并详论了每一种翻译方法的优缺点;[2]余义勇探讨了流行语的来源及其翻译策略;[3]钟利平分析概括了汉语流行语的八种译法;[4]孙利指出了汉语新词的英译与文化内涵的传递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5]所有这些探索为新词语的研究提供了视角和理论依据。

一 中国特色新词的内涵

“中国特色新词”与文化特色词、流行语和汉语新词有不同之处,但又息息相关。姚喜明认为“文化特色词(culture-specific word)指的是反映某种文化现象、体现某种文化认识、折射某种生活方式的词语”;[1]有些文献中称文化特色词为“文化负载词”或“文化承载词”(culture-loaded word),即“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6]还有称文化特色词为“文化空白词”(cultural word),即“指一个社会文化中具有的独一无二的词语,为其他文化所没有”。[7]余义勇对流行语进行研究,将其定义为“某个时期在不同层次、阶层和阶级的人中所广泛流行的语言形式。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现象,它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文化生活和大众心理”。[3]汉语新词是近年在汉语中出现的、过去未曾有的,或是原有词语被赋予新义的词语。孙利认为汉语新词(Neologism)有三个特点:(1)产生的数量大、速度快;(2)涉及的范围广,表现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3)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有深刻的文化内涵。[5]通过以上的描述,可以发现,不论是文化特色词、流行语,还是汉语新词,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相互交集的地方。在本文中,“中国特色新词”主要是指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近年在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以及价值观等领域所出现的“土生土长”的新词语。他们是原来汉语词汇系统中没有或虽有但内容是全新的、承载了丰富文化内涵的词语。

二 中国特色新词的英译

中国特色新词源自于中国独特的社会、语言和文化背景,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如何将其成功地移植到英语的文化中,使之既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又保留汉语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直是众多翻译者的研究目标。但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不可能在英语中直接找到完全一一对应或等值的词;再有,由于译者的自身文化背景以及对英语词语的理解偏差,易导致中式英语或汉语文化内涵的缺失。因此,探讨中国特色新词的英译始终是值得研究的主题。在下文中,针对中国特色新词,拟探讨其几种典型的翻译策略,并比较不同译本的利与弊。

(一)直译

直译是指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保留原文的内容和形式,按照字面意思直接翻译的一种方法。汉语中有部分特色新词与英语词完全等值可直接译出。如将“低碳族”译成“low CO2clan”,英语读者一看就知道是指那些倡导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人群。当然,在当今保护环境成为全球主题的背景下,该词的直译更易为读者所理解。

再如,“小康社会”的翻译。有的将其翻译为“a well-off society”,也有将其译为“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根据该词的文化内涵,古代时期“小康”是指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社会局面,而邓小平在1984年提出的“小康”是指“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在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对小康的内涵作了详细的描述:“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基于此背景和内涵,两种译文都有一定的道理。《牛津》词典对“well-off”的解释是“in a good position,especially financially”,更含有经济上“宽裕”的意思,而“prosperous”的含义是“in fortunate circumstances financially”或者“moderately rich”。比较之,“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不仅表达了经济上“宽裕”,还表达了较为富足的生活状态,体现“小康社会”这一特色词的内涵。因此,采用直译的方法翻译中国特色新词时,必须了解该词产生的背景,准确把握其内涵,找出英语中语义对等、内涵相当的词汇,才能为英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二)意译

源自本土文化的中国特色新词在英语文化的词汇中会产生空缺,即源语中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在译语的文化中缺乏“对等语”或“对应语”。此时,译者不能拘泥于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而可采取意译的方法,即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只求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如“月嫂”一词是2005年随着中国社会需求的个性化和家政保姆行业的分工精细化而产生的,其内涵是指护理产妇与新生儿的家政人员,其工作性质是集“保姆”、“护士”、“营养师”和“早教师”于一体。其翻译要求译者精通源语和译语两种文化,找到两种语言的交汇处。英语中有“nurse”一词,其意义是“保育人员”,也有“baby sitter”一词,即“照看婴儿的保姆”,但他们都难以概括“月嫂”的含义。而英语中的“confinement”一词,表达“分娩”的含义,用“confinement nurse”(产褥期的照料者)作为“月嫂”的译名,较贴近中文词内涵,也能为英语读者所理解。

再如“形象工程”,其含义是指某些政府部门不顾当地实际和群众需要,利用手中权力,花大量资金建设华而不实,但却可以为自己标榜政绩的工程,它是一个贬义词。如将之直译为“image project”一词,就完全缺失了其内涵,不能与“形象工程”对等,而翻译成“vanity project”就比较贴切,因为英语中的“vanity”一词就有“虚荣,浮夸”的意思,符合形象工程的内涵,比直译“image project”更能向读者传达该词深层的语义内涵。

“意译”以“忠实、通顺”两大原则为前提,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原文形象,但从本质上讲,译语本土化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适应,而“不会产生陌生感”。

(三)音译

音译是指直接用汉语拼音来表达那些具有浓郁民族语言特色,并且在译语文化中又属于意义空缺的汉语词汇。一个典型例子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翻译。最初,“福娃”的英译为“Friendlies”,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待奥运会以及来自世界各地嘉宾的“友善”与“热情”,但却失去了“福娃”一词所蕴涵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也不能借奥运这一盛会来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彰显中国强大的文化优势。而采用Fuwa(“福娃”)不仅具有文化和民族特色,而且“具有专一性和独一无二性”。[8]将之与北京奥运会联系起来,就一定会被人们所接受,同时也符合语言的可接受性规律。

另一个例子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融合了汉语语素和民族特色的词汇“taikonaut”(中国航天员)。此词诞生于2003年10月中国成功发射“神五”载人飞船之时,并迅速进入英语词汇。该词与astronaut既有交叉,又有所不同。该词的前半部分“taiko”类似于中文的拼音“太空”,而后半部分“-naut”与英语中的 astronaut(水手或航海家)的后缀一致。“taikonaut”一词的诞生受到媒体和舆论的好评,它不仅是一个绝妙的中西合璧的“产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科技和文明重新在世界焕发光彩的标志。因此,它一出现就被西方读者接受和理解。

音译不仅体现了对特定文化的一种尊重和保留,而且体现出跨文化之间的差异,让外国人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中具有的丰富内涵和意蕴。

(四)释译

有些中国特色新词由于其文化信息的负载及在译语中缺乏类似表达,造成翻译的难点。除了采用意译和音译的方法之外,还可采用解释性的语言,即释译,将新词中的内涵及背景翻译出来,让英语读者理解新词的确切含义。如2008年兴起的网络词汇“裸婚”一词是指不买房、不买车、不办婚礼、不买婚戒,直接登记结婚的一种节俭的结婚方式,其主体是“80后”。对于这个简洁生动而又意义丰盈的新词,有不同的译文,有的将之译为“naked marriage”,也有的将之诙谐地译为“welding wedding”(焊接式婚姻),因“weld”与“wedding”谐音,还有将之译为“marriage of have-nots,certificate marriage”或者“nothing-but-certificate marriage”。而孟祥春采用释译的方法译为“love-and-certificate-only marriage”或者“love-and-registry-only marriage”(2011)[9]较准确地传达了“裸婚”的确切含义。

同样,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的背景下产生的“裸官”现象,对其的英译也提出了挑战。“裸官”是指那些配偶和子女都已移居海外,但本人仍留在国内任职的官员。将其直译为“naked officials”,读者有可能理解为“桃色事件”,用直译 + 注释“naked officials,or those officials whose families have moved abroad and who have transferred overseas their wealth,especially illegally gained”,虽然保证了该词的内涵和意义的准确,但冗长,不简练;而“officials with families abroad”不够准确,未传达出“裸官”意欲贪腐和转移财产之意。将之译为“family-and assets-abroad officials”[9]却较为充分地表达了“裸官”的“阴谋”之意。这些词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有些词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会让人不知所云。那么只有在按照字面直译的同时后面附加解释性的说明。这种折衷翻译方法,弥补了单纯一种翻译方法的不足。

(五)套译

套译又称为“借用”或“移植”,是指借用目的语中相对应或基本对应的词语,在内容和形式上忠实、准确地传达出源语信息。虽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有相通之处。借用英语文化中已有的词来转译汉语中的富有文化内涵的特色新词,可以最有效地达到交流目的,同时使得译文地道亲切,容易理解。例如汉语“豆腐渣工程”一词是指那些由于偷工减料等原因,造成不坚固的、如同豆腐渣一样脆弱的、容易毁坏而危险的工程。有的翻译为“bean curd residue project”,让读者不知所云。而英语中原本就有“jerry-built”一词,表示 “(derog.)build(houses,etc.)quickly and cheaply without concern for quality”,是个贬义词,“偷工减料”之意。与汉语的“豆腐渣”正好构成对应词,所以把“豆腐渣工程”翻译成“jerry-built project”,就很好地将汉语中的文化内涵传递到了目的语中。

再如,2009年电视剧《蜗居》的播出,“蜗居”一词立刻变得人尽皆知。它即可作动词,也可作名词。作动词时是指“居住在狭小的空间”,因此,该剧名直译为“Dwelling Narrowness”;作名词用时指“狭小的居住空间”,将之译为“pigeonhole”(指小得可怜的房间)比较贴切和传神。就翻译技巧而言,这种从译语中选取与源语语用意义相同或相似表达的译法有助于减少文化障碍,使译语既便于理解又生动地道。

(六)创译法

创译法,即创造性翻译。它是根据英语语言的特点和词缀创造性地进行翻译。从英语的发展历史来看,它是一种包容性、开放性和灵活性很强的语言,比较容易兼收并举,接纳新词语,这也是英语的魅力所在。因此,创造性翻译给英语带来新的活力。最具创意的翻译要数“给力”一词。该词本是地方方言中表示“带劲儿”、“牛”、“酷”的意思,作形容词用。作动词用时,指“给以力量”、“加油”。2010年世界杯期间,因其能很好表达网友看球赛的情绪,“给力”一词很快走红,网友创造了“gelivable”(“ge-”听上去像中文的“给”,“li-”表示力量或能量)一词。该词一出现,就被外国媒体所引用,并用“giving power”来解释它的意义。此外,网络游戏开心农场、QQ农场风靡中国时,“偷菜”成风,网友自创了“偷菜”的英语词“vegeteal”,用“vegetable”(蔬菜)和“steal”(偷)两个词组合而成;“秒杀(seckilling)”也是由“second”和“killing”缩合而成的,该词原用于电脑游戏中,现已在网购中被广泛使用。这些词都是按英语词缀构成的新词,既形象、通俗易懂,又表达了准确的意思,还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这门语言。

三 结语

在翻译中国特色新词时,会采取一定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但翻译方法并非是翻译的实质,翻译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因此,不论采用何种方法,作为译者,都必须将读者放在心里,最大程度地帮助读者理解所要表达的思想;此外,由于中国特色新词是我国特有事物和现象的直接反映,其翻译具有“创造性、实效性和不易求证性”[10]的特点,这也给我们的翻译提出了挑战,造成错译、误译和中国式英语的现象。由此,中国特色新词的翻译应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我国信息发展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11]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异化”翻译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更能让世界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充满生机活力的华夏文明;中国特色新词是特定文化和语言环境下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是语言使用者生活经验的积累。翻译时就要求译者既要从语义文化层面去深入理解原文内涵的、情感的、联想的意义,又要从语用文化的层面去准确地把握原文和目的语民族的独特的文化模式、生活方式和语言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既保存中国特色新词的中国特色和文化内涵,又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这一目标。

[1] 姚喜明.汉英词典编纂中文化特色词的处理[J].上海翻译,2010(4):53-55.

[2] 王大来.翻译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探析[J].中国科技翻译,2011,24(1):20-23.

[3] 余义勇.汉语流行语的翻译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J].2010,23(4):44 - 46.

[4] 钟利平.当代汉语流行词汇的译法和问题[J].上海翻译,2010(3):66-68.

[5] 孙 利.汉语新词的英译与文化内涵的传递[J].中国科技翻译,2012,25(2):37 -40.

[6] 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7] 骆还辉.从译者注解看韩语文化负载词汇的英译[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111-115.

[8] 王银泉.“福娃”英译之争与文化负载词的汉英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2006,27(3):38 -40.

[9] 孟祥春.“裸婚”与“裸官”英译——兼谈文化负载新名词的翻译策略[J].上海翻译,2011(4):62-64.

[10]杨全红.汉英词语翻译探微[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11]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J].中国翻译,2004(6):25-28.

猜你喜欢
新词英译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摘要英译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挖掘习题的内涵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小议网络新词“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