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辉, 钟 凯
(南京工业大学 学生处, 江苏 南京 211816)
高校生源多元化评价改革刍议
周 辉, 钟 凯
(南京工业大学 学生处, 江苏 南京 21181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其中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高校人才选拔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高校生源多元化评价将成为高校招生改革和创新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尝试从多个角度说明多元化评价的必然性,从而分析出实际工作中的理论定位与切入点。
高校生源;自主招生;评价体系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高考制度日益暴露出诸多弊端。许多在专业领域很有发展前景的“偏才”“怪才”,不少平时成绩优良、高考发挥失准的学生因为“一考定终生”而无法进入适合自身特长的大学或专业继续深造,这无疑给社会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巨大损失。20世纪80年代,我国针对这些问题明确提出了高校自主招生的相关政策。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自主招生改革在试点数量与限制条件上都发生了变化:试点范围由最初的“985”、“211”工程的高水平大学扩大到一般本科与高职院校;而限制条件则由指定地区、指定中学推荐改为“学校推荐为主,个人自荐为辅”。目前,全国自主招生分为三类主要模式:一是高校通过中学推荐和考生自荐的形式选拔,考生需要参加高校单独考试和全国统一高考;二是高校针对本地考生的“完全”自主招生模式;三是高校(高职)直接录取“校考”合格考生。[1]
回顾高校招生的改革进程,分析其现状,我们不难发现生源评价多元化改革是高校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是高校事业发展中一个亟待重视和解决的课题,影响着高校职能的履行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2.1 教育评价理论的必然要求
教育评价理论是高校招生评价制度改革的基石,其内涵和要求决定了招生评价制度改革的方向。现代教育评价具有多重类型和功能,具有多元内容和标准。高校应在现代教育评价理论的指导下制定招生评价体系。
承认并且尊重学生的多元化和差异化是探索评价多元化改革的前提。“智能观”和“评价观”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的两个关键观点,也是现代学生评价体系的核心基础。人的智能是主要由逻辑、运动、语言、人际、空间、音乐、自我认知和自然认知等多种要素组成。对于每个人来说,其智能组合是不同的。[2]每个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多元的,所以,评价也必须是多元的。
非结构化是现实生活的基本性质之一,生活中许多问题的答案并非固定且唯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固定唯一的答案,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发现者、探索者和思考者。多元化学生评价的优点在于:一是克服了学科成绩测验偏重于知识记忆的缺陷,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应用能力与创造能力的评价;二是背景与现实紧密联系,或者直接是对真实生活的复写,是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进行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直接评价;三是评价素质高低的标准在于是否具有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实践创造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智能构成,并对其未来发展的潜能进行预测。
2.2 实现高等教育价值的必然要求
实行生源评价的多元化对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高校的长远发展乃至教育体系的整体提升都有着巨大的作用。社会需求无论是从教学还是科研方面,都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高校要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保证“就业出口”的质量,就必须严格把好“招生入口”。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认为:人的培养要以人为本,要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多元的标准来衡量。高校生源是多元的,其生长环境等客观因素和能力个性等主观因素带来了个体的差异。高校的人才培养需要在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的基础上,建设多元化的综合评价体系来帮助学生实现价值。“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初衷和目标,准确定位学生的特点,平衡好个性化因素。尤其是在当今学生的思想行为呈现多元化趋势、个性差异普遍存在的情况下,高校要在学生多元发展和成才的基础上选拔创新拔尖生源,从而不断地完善人才录取体系。同时,生源评价的多元化还可以克服高校招生管理主义的缺点,推动高校招生不再采用绝对统一的标准,而是允许个性发展。
2.3 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高校在人才培养中要把握高等教育的方向,构建具有长效机制的工作体系,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拓宽,不断提升生源选拔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高校招生目标是对“招什么样的学生”的清晰表达,要紧密结合各校自身类型、办学传统、学科优势和培养特色等因素,全面体现本校的办学精神和人文理念。各类大学的招生目标应有所不同,这才符合“多元培养”的精神。高校要充分发挥自主性,有效利用招生自主权,依托学校自身实际,考量学校的特色和优势,融入学校未来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招什么样的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两个核心命题,制定清晰而独特的选拔理念和招生目标,引导自主招生的实践。
目前,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形成了并存的局面:大众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在选拔时看重学生的个人兴趣和技能特长;精英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术型人才,在选拔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理论基础的考察。多元化评价推动高校进一步探索高水平大学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办法,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要求遴选考生。[3]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层次、类型和教育特色,分层分类制订录取标准和录取方法,开展多样化的选拔工作,着力改变“千校一卷”这种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录取办法。
因此,制定自主招生系统化改革方案迫在眉睫。应推动高校内的部门合作,转变对高校的评价标准,将人才自身的知识与能力的增量变化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的生命线。还应彻底打破中学与大学本末倒置的局面,改变高校严进宽出的整体环境:学生在中学时期理应寻找自身兴趣所在、扩大知识面,却被严苛的应试教育左右;大学阶段本是最佳的自我成熟、自我提升的学习阶段,却因中学时期的过度艰苦而在进入大学后放松自己,虚度光阴。由此看来,应注重学生跨入大学之后的持续培养,改革严进宽出的人才培养方式为宽进严出抑或严进严出,多彩多元地设计课程,为学生“量体裁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4]
2.4 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长袁贵仁提出:素质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但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学生的德、智、体、美不是独立的、分割的,也不是简单并列的,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的结果就是人格。人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的人格的高下和优劣。素质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要培养人格健全的人。[5]“德智体”是高校招生评价的主要内容,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对“德”和“体”的评价流于形式,尤其是“德”的考量几乎为零,主要还是针对“智”的评价,着重考查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高校应针对社会发展对学生综合多元的素质需求,从道德、知识、能力、素质和身体等多方面来评价学生的素质能力,为大学生素质的提升打好基础。道德是做人之首,有才无德,其行不远。道德是社会的基石,也应是高校招生首要考虑的内容。道德素质表现为道德行为和道德认识水平这两个方面。高等院校应该重视道德评价,凸显道德素质的关键地位。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特点和关系的描述,程序性知识体现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对学生知识的考核应该兼顾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目前高校选拔中普遍存在只重视陈述性知识评价的问题,今后的高校招生改革应加强对提升学生能力的程序性知识的考核。能力是指学生能以自身的个性心理顺利完成所要求的实践活动,分为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对能力的定位,不仅是“认知能力”,还包括“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素质的范畴更为广泛,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等,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反映,是用智商衡量的智力因素和用情商衡量的等非智力因素的总体评价。[6]同时,身体是学生发展成才的基础条件,而且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越来越重要;因此,体育环节的评价极为重要,要对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心理特征进行考查。
2.5 丰富评价体系的必然要求
标准化的测试易于管理操作,但量化的数字无法呈现学生多元化的成绩。定量的方法适用于对知识技能的检测,但不适合德、体等方面素质的考核。应针对不同的评价内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应注意测验内容的科学性和测验成绩的累计性,测验内容应考虑知识结构的自然构成,应加强对学生在平常学习中的表现和成绩的考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能力、道德品质和心理特质等,全面、客观地呈现学生的真实情况。多元化评价能提供更丰富的内容,能对学生的进步和成就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深层次的理解力和成就进行测量,同时对学生已获得的成就及其过程进行评价,综合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努力过程、反省思维和进步程度等。多元化评价能够反映学生建构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和展现策略的能力等,能够评价学生在认知领域和思维习惯等多个领域的能力。
作为高校生源多元化评价改革的攻坚切入点,自主招生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难点与问题。高校自主招生面临的最主要难点就是社会公众对于其公平公正性的质疑。目前,合理科学的自主招生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健全,许多大学偏重招收大城市与重点中学的学生,自主选拔对农村考生十分不利。其次,我国高校现行招生体制仍以政府为主导,高校的权力依然架构于政府权力之下。第三,缺乏透明有效的监督机制,教育立法建设进程缓慢,同样是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针对上述难点,笔者建议:一是关注教育公平问题,让政策红利更多地向基层考生倾斜,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减少政府对高校的行政干预,鼓励大学自治,推行学术自由,允许高校按照自身办学特色制定多元化的招生与评价体系;三是加快建立、健全监督执法体系,公开考生完整信息,规范高校招生录取程序,积极促进招生管理法制化。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对未来人才提出了多元化的需求,同时,高校的层次和类型对生源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只有重新审视我国招生评价范式及其操作模式,探索出适合生源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和程序,制定科学的高校生源多元化评价方案,才能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1] 蒋莉,胡维治,杨岿.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现状分析[J].高教研究,2011(1):111-112.
[2] 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3.
[3] 余永玲.高校招生多元评价体系探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4] 刘进,杨晴.后自主招生时代:多样化的人才选拔与培养[J].江苏高教,2013(2):95-98.
[5] 袁贵仁.素质教育: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J].中国教育学刊,2001(5).
[6] 雷鸣强,陈绪常.构建导向素质教育的三分合评价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1998(6):23-25.
[7] 卢立涛.测量、描述、判断与建构——四代教育评价理论述评[J].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3).
[8] 王烽.高校招生“综合评价”的价值导向和制度构建[J].北京大学教育理论,2013(1):157-163.
[9] 何绍生,王德清.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成效、问题及建议[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3):105-108.
[10] 李拥军.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2).
[11] 王根顺,孙玉凤.高校自主招生SWOT分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77-79.
[12] 孟令国,张继平.哈佛大学与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制度比较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1(3):64-68.
2013-09-15
周辉(1981-),男,江苏宜兴人,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G640
A
1671-6876(2013)03-0248-03
[责任编辑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