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注杜诗》王士禛部分评语著作权属邵长蘅之考论(上)

2013-04-11 18:58:36
关键词:杜诗评语

张 学 芬

(河北大学 人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钱注杜诗》王士禛部分评语著作权属邵长蘅之考论(上)

张 学 芬

(河北大学 人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王士禛评点《钱注杜诗》的杜诗评语与邵长蘅的杜诗评语基本相同,将二人杜诗评语全部辑录进行比较,根据《钱注杜诗》卷十一末朱笔书曰“乙未二月望月系毕”一语以及邵长蘅与宋荦的密切关系,对王士禛杜诗评语进行厘定考证,得出了《钱注杜诗》中王士禛的杜诗评语是佚名所录而成,且归属权实属邵长蘅的结论。杜诗评点出现文献混淆的原因,首先在于杜诗评点发展到清代,评点家甚多,集评本辑录数名家之评语,难免混淆;各种杜诗评点版本的评语本身常被借来借去,便出现了假冒现象。其次是邵长蘅杜诗评点具有独到之处,评点本又未刊刻示于公众,故会邵冠王戴。此外,评点者以王士禛之名势来提升《钱注杜诗》版本的传播价值。

《钱注杜诗》;王士禛评语;邵长蘅评语;著作权;文献混淆之因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清钱谦益康熙六年季氏静思堂刻本《钱注杜诗》[1],是书二十卷,两函,十八册。书中分布朱墨两色圈点和评语,卷一书曰“朱笔王阮亭评”,墨笔未标何人评。王阮亭(1634-1711年)即为王士禛,自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人。该书多眉批,间有旁批及尾评。卷一、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多是朱批,主要针对杜诗及钱笺而评,亦有少许墨批,墨批多在诗题前标圈,以示杜诗优劣。卷二、三、四、五、六、七、八、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无朱批,间有圈点。卷二、三、十五、十八皆为墨批,卷四、五、七、八、十六、十七只是圈点。由此可见,该书的评点以杜诗近体诗为主,且朱批和墨批明显分属二人之笔,因朱批重诗歌艺术性,墨批重分段阐释诗意,并多对杜诗作出优劣评价。可见此书评点是二人分工合作而成。笔者见到这部刻本后,发现其中的朱笔王士禛之评,与著录于卢坤“五家评本”《杜工部集》[2]、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清初有怀堂韩菼硃墨笔批校康熙原刻本《钱笺杜诗》[3]41-48,[4]57-69和杨伦《杜诗镜铨》[5]中的清代邵长蘅的杜诗评语惊人的一致,那么,考订这些评语的归属权就十分必要了。笔者的考订方法是,首先逐一辑录署名二人的杜诗评语,以供辨别;再根据《钱注杜诗》卷十一末朱笔书曰“乙未二月望月系毕”一语,以及邵长蘅与宋荦的密切关系,对王士禛杜诗评语进行厘定考证,得出了《钱注杜诗》中王士禛的杜诗评语是佚名所录而成,且归属权实属邵长蘅的结论,并探究杜诗评点出现如是文献混淆的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首先,所辑评语的编排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康熙六年季氏静思堂刻本钱谦益《钱注杜诗》的卷数为序,先引该文献中的王士禛杜诗评语,次引邵长蘅杜诗评语,于其后标明上述3种文献来源,分别简称为“五家评本”、“韩菼过录本”、“杨本”。其次,邵长蘅未评,王士禛另评或补充之评语用着重号标示。再次,凡出现于所用文献中的小字注,皆用小括号加以标示。

一、钱谦益《钱注杜诗》中王士禛与邵长蘅杜诗评语的辑录与比较

卷一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二语突兀,满肚牢骚,信口冲出。“残杯与冷炙”:何遽至此?“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得此一结,全首傲岸。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突兀二语,一肚皮牢骚愤激,信口冲出。“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何遽至此?“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得此一结,全首傲岸。(五家评本卷一)

《望岳》

语语奇警。又云:“决眦”是借用字,正不必拘赋语旧解。“阴阳割昏晓”:“割”字奇险。“决眦”梦符曰:言登览之远,摅决其目力,入归鸟之群也”:解是。

语语奇警。“阴阳割昏晓”:“割”字奇险。(五家评本卷一)“决眦”是借用字,正不必拘赋语旧解。(韩菼过录本卷一)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杜集中《选》体。

杜集中《选》体。(五家评本卷一)

《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

“主称寿尊客”:不成语。“得兼梁甫吟”:“梁甫吟”亦牵扯。

“主称寿尊客”:不成语。“得兼《梁甫吟》”:“梁甫吟”亦牵扯。(五家评本卷一)

《今夕行》

“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本楚语,亦借用二刘事。

“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本“楚词”语,亦暗用二刘事。(五家评本卷一)

《贫交行》

迳露少味,于鳞选此殊不解。

迳露少味,于鳞选此殊不解。(五家评本卷一)

《兵车行》

“边亭流血成海水”以下七句:是唐诗史。味此诗,是作于讨南诏之前,故并无一语及南诏。并非为国忠而作,若云“不敢斥之”,则“慎莫近前丞相嗔”,已显骂,实笺解失之。又云:旧注为玄宗用兵吐蕃而作,良是。“君不见青海头”以下四句:前“君不闻”是役夫语,此“君不见”是诗人语,不犯复。“未敢斥言之”、“若不为南诏而发者”:诗略叙天宝穷兵之惨,非专指南诏。笺太穿凿,非作者意。

“君不见青海头”以下四句:前“君不闻”是役夫语,此“君不见”是诗人语,故不病重犯。(五家评本卷一)是唐诗,亦是古诗。《秋兴》诗注,武帝直指汉武,非明皇也。诗备叙天宝穷民之惨,非专指南诏。笺太穿凿,非作者意。味此诗,似作于讨南诏之前,故并无一语及南诏,亦非为国忠而作。若云“不敢斥言”,则“慎莫近前承相嗔”,何尝不显骂耶?旧注为玄宗用兵吐番而作,良是。笺解失之矣。(韩菼过录本卷一)

《天育骠骑歌》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四句:起警,突兀而高老。“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横空排硬。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突兀而高老。“今之画图无乃是”:又接得起。“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又接得起。“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横空排硬。(五家评本卷一)

《白丝行》

托喻素丝,从缲织说到裁缝,从裁缝说到衣着,从衣着说到弃置,看他层次,结有无限悲慨。“君不见才士汲引难,恐惧弃捐忍羇旅”:全首托兴,结出正意。又云:得梁陈乐府之遗。

托喻素丝,从缲织说到裁缝,从裁缝说到衣着,从衣着说到弃置,看他层次,结有无限悲慨。又云:得梁陈乐府之遗。“君不见才士汲引难,恐惧弃捐忍羇旅”:全首托兴,结出正意。(五家评本卷一)

《秋雨叹三首》其二

“阑风长(去声,一作伏,荊公作杖)雨秋纷纷”:阑姗之风,沉伏之雨。赵解较近,疑“杖”与“长”,俱非。

“阑风伏(《英华》作长,去声,荆公作杖)雨秋纷纷”:阑珊之风,沉伏之雨。赵解较近,疑“杖”疑“长”,俱非。(五家评本卷一)

《叹庭前甘菊花》

此与《秋雨三首》,短章萧散,正复耐人把玩。

此与《秋雨三首》,短章萧散,正复耐人把玩。(五家评本卷一)

《醉时歌》

“但觉高歌有鬼神”以下十句:“下笔如有神”、“但觉高歌有鬼神”、“诗成觉有神”,皆自信处。画之佳者往往通神,诗何独不然?痛饮悲歌,正尔淋漓尽致。“但觉高歌有鬼神”:奇语。

“清夜沉沉动春酌”以下十二句:痛饮悲歌,正尔淋漓尽致。“但觉高歌有鬼神”:奇语。又云:“下笔如有神”、“但觉高歌有鬼神”、“诗成觉有神”,皆此老自信处。画之佳者往往通神,诗何独不然?(五家评本卷一)

《醉歌行》

“春光淡沲秦东亭”以下八句:“春光”以下,自是妙境。

“春光潭沱秦东亭”以下八句:“春光”以下,方诣妙境。(五家评本卷一)

《赠卫八处士》

此为真汉魏,浅人未许问津。

此为真汉魏,特未许浅人问津。(五家评本卷一)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仰穿龙蛇窟……日晏昆仑丘”:“仰穿”以下,浑涵汪茫,千汇万状,是登高极奇警处。若如笺解,句句讥切时事,谤讪君父,不几陷子美为轻薄阴险人也耶?独“虞舜”、“瑶池”似有寄托。按,旧注:高宗在春宫为文德皇后建此寺,故以“慈恩”名。诗托虞舜以思高宗,托西王母以思文德皇后,盖暗记慈恩寺也。解似近附记于此。“三山老人曰:此诗讥切天宝时事也。‘秦山忽破碎’,喻人君失道也。‘泾渭不可求’云云,言清浊不分,而天下无纲纪文章也。”“故以‘黄鹄哀鸣’比之;小人贪禄恋位,故以‘阳雁’、‘稻粱’刺之。”“笺曰:高标烈风,登兹百忧,岌岌乎有漂摇崩折之恐,正起兴也。‘泾渭不可求’,长安不可辨。”果如笺解,则“七星”、“河汉”义和“少昊”又当何解?

“仰穿龙蛇窟……日晏昆仑丘”:“仰穿”以下,所谓“浑涵汪茫,千汇万状”,正是登高极奇警语。若如虞山笺解,句句讥切时事,谤讪君父,不几陷子美为轻薄阴险人也耶?独“虞舜”、“瑶池”似有寄托。按,旧注:高宗在春宫为文德皇后建此寺,故以“慈恩”名。诗托虞舜以思高宗,托西王母以思文德皇后,盖暗记慈恩事也。(五家评本卷一)

《送孔巢父谢病旧游江东兼呈李白》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起句便奇。“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深山”以下,写景杳冥,迥非人境。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便奇。“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写景杳冥,迥非人境。(五家评本卷一)

《饮中八仙歌》

固是创体,诗实不佳。

固是创体,诗实不佳。(五家评本卷一)

卷九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全首高秀,最得体裁,含讽处不觉。“森罗移地轴”以下六句:六句是画中景。“翠柏深留景”以下四句:接得高妙。“身退卑周室”以下四句:收到老子,有深意。又云:注笺俱是意味,须看。

全首高秀,最得体裁,含讽处不觉。“森罗移地轴”以下六句:六句是画中景。“翠柏深留景”以下四句:接得高妙。“身退卑周室”以下四句:收到《老子》,有深意。(五家评本卷九)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诗有气概,起结都壮,惜哥舒功名不终,负此好持。“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得体。

诗有气概,起结都壮,惜哥舒功名不终,负此好持。“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得体。(五家评本卷九)

《上韦左相二十韵》

“才杰俱登用,愚蒙但隐沦”:转折无痕。

“才杰俱登用,愚蒙但隐沦”:转折无痕。(五家评本卷九)

《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

“方丈三韩外,昆仑万国西”:气势又别。“几时陪羽猎,应指钓璜溪”:结语自负。又云:笺亦有见。

“方丈三韩外,昆仑万国西”:气势又别。“几时陪羽猎,应指钓璜溪”:结语自负。(五家评本卷九)气势又别,笺亦有见。(韩菼过录本卷九)

《敬赠郑谏议十韵》

“毫发无遗憾”以下四句:杜老自谓。

“毫发无遗憾”以下四句:杜老自谓。(五家评本卷九)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诗在献赋不遇之后,故语意云云。

诗在献赋不遇之后,故语意云云。(五家评本卷九)

《郑驸马宅宴洞中》

拗体,苍秀。“自是秦楼压郑谷”:如此用古亦奇。

拗体,苍秀。“自是秦楼压郑谷”:如此用古亦奇。(五家评本卷九)

《李监宅》

全首近俗。

全首近俗。(五家评本卷九)

《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一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不贪”二句,大有至理。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中有至理。(五家评本卷九)

《龙门》

“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好起。

“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好起。(五家评本卷九)

《登兖州城楼》

牢壮好诗。

牢壮好诗。(五家评本卷九)

《暂如临邑至鹊山湖亭奉怀李员外率尔成兴》

老气。

老气。(五家评本卷九)

《房兵曹胡马诗》

“胡马大宛名”以下四句:赋马警句,不涉牝牡骊黄。

“胡马大宛名”以下四句:赋马警句,不涉牝牡骊黄。(五家评本卷九)

《画鹰》

句句画鹰,然佳处不在此,余评杜屡及此意,所谓诗不必太贴切也。

句句画鹰,然佳处不在此,余评杜屡及此意,所谓诗不必太贴切也。(五家评本卷九)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古人不妄比拟如此。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古人不妄比拟如此。(五家评本卷九)

《夜宴左氏庄》

“春星带草堂”:(“带”字)字法入妙。

“春星带草堂”:“带”字,字法入妙。(五家评本卷九)

《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

全首警拔。

全首警拔。(五家评本卷九)

《春日忆李白》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铢两恰当。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铢两恰当。(五家评本卷九)

《城西陂泛舟》

全首流丽,情致又别。

全首流丽,情致又别。(五家评本卷九)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其三)诗自老境。注解穿凿。

诗自老境。(五家评本卷九)

(其四)“词赋工无益”以下四句:后四句一气,结意从第六句生出。

“词赋工无益”以下四句:后四句一气,结意从第六句生出。(五家评本卷九)

《重过何氏五首》

(其二)句句是重过,能不落小家。

句句是重过,能不落小家。(五家评本卷九)

(其四)“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雨抛”一联,即前诗“将军不好武”意,解者正以好奇失之。

“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雨抛”一联,即前诗“将军不好武”意,解者正以好奇失之。(五家评本卷九)

《杜位宅守岁》

“守岁阿戎家”:东坡精用事,当不误。

“守岁阿戎家”:东坡精用事,当不误。(韩菼过录本卷九)

《与鄠县源大少府宴渼陂得寒字》

凑。

《崔驸马山亭宴集》

“林间踏凤毛”:“凤毛”牵合。

“林间踏凤毛”:“凤毛”牵合。(五家评本卷九)

《赠翰林张四学士垍》

“无复随高凤,空馀泣聚萤”:注是。

“无复随高凤,空馀泣聚萤”:注是。(韩菼过录本卷九)

《陪李金吾花下饮》

“醉归应犯夜,可怕李金吾”:结句恰合。

“醉归应犯夜,可怕执金吾”:结句恰合。(五家评本卷九)

《赠高式颜》

“昔别是何处,相逢皆老夫”:起十字包许多离合,人人有此意,妙说得出。

“昔别是何处,相逢皆老夫”:起十字包许多离合,人人有此意,妙说得出。(五家评本卷九)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

“有美生人杰,由来积德门”:近俗。

“有美生人杰,由来积德门”:近俗。(五家评本卷九)

《九日曲江》

“季秋时欲半(刊作百年秋已半)”:注句好。

“季秋时欲半(刊作百年秋已半)”:注句好。(五家评本卷九)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

“昭代将垂白,途穷乃叫阍。气冲星象表,词感帝王尊”:起手大好气概。

“昭代将垂白,途穷乃叫阍。气冲星象表,词感帝王尊”:起手大好气概。(五家评本卷九)

《故武卫将军挽歌三首》其二

“赤羽千夫膳”:“赤羽”是能射注脚,笺注似非。

“赤羽千夫膳”:“赤羽”是“能射”注脚,笺注近凿。(五家评本卷九)

《崔氏东山草堂》

格老而秀。

格老而秀。(五家评本卷九)

《对雪》

沉着凄惋。“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结明起句意。

沉着凄惋。“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结注明起句意。(五家评本卷九)

《月夜》

一气如话。“香雾云鬟湿”:闺中人。“何时倚虚幌”:意中境。

邵云:一气如话。(杨本卷三)

《遣兴》

“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真情苦语。

“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真情苦语。(五家评本卷九)

《春望》

全首沉痛。

全首沉痛,正不易得。(五家评本卷九)

《一百五日夜对月》

“无家对寒食”:全诗从此生出。“斫却月中桂”:无赖语自豪。“想像颦青蛾”:即闺中之人。

“无家对寒食”:全诗从此生出。“斫却月中桂”:无赖语自豪。“想像颦青蛾”:即闺中人是。(五家评本卷九)

卷十

《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二

“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沉着。“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接得气势。《光武纪要》:如以帝以司隶校尉置发气作文种,一如此章。

“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沉着。“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接得气势。(五家评本卷十)

《得家书》

“熊儿幸无恙”:(熊儿)宗文。“骥子最怜渠”:(骥子)宗武。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

“诏发西山将……镇静示专征”:叙题。“燕蓟奔封豕……棆桷夜同倾”:写京师先陷,光景惨动。“中原何惨黩”:惨,当作墋。“疮痍亲接战……云梯七十城”:以功名期郭出。“耻非齐说客……前军压旧京”:叙入自家。“安边仍扈从,莫作后功名”:一结是愿望语。

“诏发西山将……镇静示专征”:叙题。“燕蓟奔封豕……棆桷夜同倾”:写京师先陷,光景惨动。“疮痍亲接战……云梯七十城”:以功名期郭出。“耻非齐说客……前军压旧京”:叙入自家。“安边仍扈从,莫作后功名”:结是愿望语。“中原何惨黩”:惨,当作墋。(五家评本卷十)

《送杨六判官使西蕃》

“儒衣山鸟怪,汉节野童看”:点缀好。“归来权可取,九万一朝抟”:结俗。

“儒衣山鸟怪,汉节野童看”:点缀好。“归来权可取,九万一朝抟”:结俗。(五家评本卷十)

《晚行口号》

“远愧梁江总,还家尚黑头”:梁江总语,自含讥刺,正不必泥定黑头白头,笺太拘。“曰‘梁江总’,以总在梁遇乱,尚少年也”:不解。

“远愧梁江总,还家尚黑头”:“梁江总”语,自含讥刺,正不必泥定黑头白头,笺太拘拘。(韩菼过录本卷十)

《独酌成诗》

“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每自道得意处。又云:情致骀宕。

情致骀宕。“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每自道得意处。(五家评本卷十)

《行次昭陵》

“旧俗疲庸主,群雄问独夫”:精警突兀。

“旧俗疲庸主,群雄问独夫”:十字精警突兀。(五家评本卷十)

《重经昭陵》

“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重经昭陵》当在收京后,故结语云云。

“再窥松柏路,还有五云飞”:《重经昭陵》当在收京后,故结语云云。(五家评本卷十)

《喜闻官军已临贼寇二十韵》

全首牢壮雄阔。“元帅归龙种”:(“元帅”)雍王。“司空握豹韬”:(“司空握”)郭子仪。“前军苏武节”:(“前军”)李嗣业。“左将吕虔刀”:(“左将”)仆固。“喜觉都城动”以下四句:喜处写得出。

全首牢壮雄阔。“元帅归龙种”:(“元帅”)雍王。“司空握豹韬”:(“司空握”)郭子仪。“前军苏武节”:(“前军”)李嗣业。“左将吕虔刀”:(“左将”)仆固。“喜觉都城动”以下四句:喜意写得出。(五家评本卷十)

《收京三首》

题是“收京”,自有无限欣幸,岂应故含讽刺?笺解误。

(其一)题是“收京”,自有无限欣幸,岂应故含讽刺。笺解误。(韩菼过录本卷十)

(其二)“沾洒望青霄”:即“喜极”、“沾巾”意。“不颂而规”:笺太穿凿,子美必不尔。

“洒涕望青霄”下邵云:即“喜极”、“沾巾”意。(杨本卷四)

“忽闻哀痛诏”以下四句:笺太穿凿,子美不必尔。(韩菼过录本卷十)

(其三)“万方频送喜,无乃圣躬劳”:结句忠爱蔼然。味此益知前首笺解之误。

“万方频送喜,无乃圣躬劳”:结句忠爱蔼然,味此益知前首笺解之误。(韩菼过录本卷十)

《腊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所谓小儿语大家数。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所谓小儿语大家数。(五家评本卷十)

《紫宸殿退朝口号》

“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唐时朝仪,尚可想见。“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富丽自在。

“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唐时朝仪,尚可想见。又云:富丽自在。(五家评本卷十)

《曲江二首》其一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便逗宋派。

“细推物理须行乐”:便逗宋派。(五家评本卷十)

《曲江对酒》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桃花”一联,自足风致,学之易纤。

“桃花细逐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桃花”一联,自足风致,学之易纤。(五家评本卷十)

《曲江对雨》

流丽。

流丽。(五家评本卷十)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早朝典丽,微伤累重,故应出岑、王下。

早朝典丽,微伤累重,故应出岑、王下。(五家评本卷十)

《题省中院壁》

“掖垣竹埤梧十寻”以下四句:拗体生新。“洞门对留(一作雪)常阴阴”:“对留”虽有出典,不如“对雪”字佳。

“掖垣竹埤梧十寻”以下四句:拗体生新。(五家评本卷十)“洞门对留(旧作雪)常阴阴”:“对留”虽有出典,不如“对雪”字佳;“对雪”二字似佳,然春深安得有雪?当从“留”为是。(韩菼过录本卷十)

《春宿左省》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结语忠爱殷殷。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结语忠爱殷殷。(五家评本卷十)

《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

“诏从三殿去,碑到百蛮开”:颔联壮阔,合如此接法。“不知沧海上,天遣几时回”:结又得体。

“野馆浓花发,春帆细雨来”:颔联壮阔,合如此接法。“不知沧海使,天遣几时回”:结又得体。(五家评本卷十)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雀啄江头黄柳花,鵁鶄鸂鶒满晴沙”:起境流丽,情致具足。又云:亦是写景耳,作起语妙绝,若写入中联,便觉平平。

“雀啄江头黄柳花,鵁鶄鸂鶒满晴沙”:起境流丽,情致具足。又云:亦是写景耳,作起语妙绝,若写入中联,便觉平平。(五家评本卷十)

《送贾阁老出汝州》

“西掖梧桐树,空留一院阴”:起亦别。

“西掖梧桐树,空留一院阴”:起亦别。(五家评本卷十)

《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

“不谓生戎马,何知共酒杯”:起十字沉痛,语有开合。“然脐郿坞败”:使事不合。“重对秦箫发”:略点染驸马。

“不谓生戎马,何知共酒杯”:十字沉痛,语有开合。“燃脐郿坞败”:使事不合。“重对秦箫发”:略点染驸马。(五家评本卷十)

《题郑十八著作虔》

此七言长律也,杜集不多作此体。

此七排也,杜集不多作此体。(五家评本卷十)

《赠毕四》

“论文笑自知”:索解人不易得。

“论文笑自知”:索解人不得。(五家评本卷十)

《奉赠王中允》

“共传收庾信”以下四句:为中允表暴心迹,语语斟酌。注笺当看。

“共传收庾信”以下四句:为中允表暴心迹,语语斟酌。(五家评本卷十)为中允表暴心迹,语语斟酌,注笺当看。(韩菼过录本卷十)

《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窈窕清禁闼”以下四句:起四语只写两省门径耳,似少味。

“窈窕清禁闼”以下四句:四语只写两省门径耳,似少味。(五家评本卷十)

《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

“问君话我”本作“凭君为有”,题中“因许八”三字,是炽会也。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近得归京邑”以下四句:怨而不怒,正是《三百篇》种子。

“近得归京邑”以下四句:怨而不怒,正是《三百篇》种子。(五家评本卷十)

《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员外绾》

诗代尺牘,亦自有致。

诗代尺牘,亦自有致。(五家评本卷十)

《题郑县亭子》

“郑县亭子涧之滨”:老境。

“郑县亭子涧之滨”:老境。(五家评本卷十)

《望岳》

“西岳崚嶒竦处尊”以下四句:语语是望岳,然佳处正不在此。“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苍老浑雄,此种气候极是难到。

语语是望岳,然佳处正不在此。又云:苍老浑劲,此种气候极是难到。(五家评本卷十)

《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其二

八句只一气读。

八句只一气读。(五家评本卷十)

《得舍弟消息二首》

以下五诗全是一片真气流注,便尔绝妙,不能摘句称佳。

五诗全是一片真气流注,便尔绝妙,不能摘句称佳。(按,五诗,即《得舍弟消息二首》《忆弟二首》《得舍弟消息》。)(五家评本卷十)

《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四)“万方声一概,吾道竟何之”:“声一概”,即鼓角声也。

“万方声一概,吾道竟何之”:“声一概”,即鼓角声也。(五家评本卷十)

(其七)气调苍凉。

“属国归何晚”以下四句:气调苍凉。(五家评本卷十)

(其十九)“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与上皆指吐蕃。(按:“与上”,指《地僻》、《凤林》二诗。)

“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皆指吐蕃。(五家评本卷十)

(其二十)是廿首结意,杂诗章法如是。

是廿首结意,杂诗章法如是。(五家评本卷十)

《雨晴》

写景疏散。

写景疏散。(五家评本卷十)

《寓目》

“蒲桃”、“苜蓿”、“羌女”、“胡儿”,皆乱后光景。

“蒲桃”、“苜蓿”、“羌女”、“胡儿”,皆乱后光景。(五家评本卷十)

《遣怀》

“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结本不佳,若以为托喻则更浅。

“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结本不佳,若以为托喻则更浅。(五家评本卷十)

《捣衣》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起句甚悲。又云:全首清真。

全首清真。“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起句悲甚。(五家评本卷十)

《促织》

《促织》以下六首,皆咏物体也,自是大家数,不至堕落,然已非工部至处,可见咏物之难。

《促织》以下六首,皆咏物体也,自是大家数,不至堕落,然已非工部至处,可见咏物之难。(按,六首,即《萤火》、《蒹葭》、《苦竹》、《除架》、《废畦》、《夕烽》。)(五家评本卷十)

《除架》

“寒事今牢落,人生亦有初”:结有远神。

“寒事今牢落,人生亦有初”:结有远神。(五家评本卷十)

《秋笛》

“相逢恐恨过”:不成语。

“相逢恐恨过”:不成语。(五家评本卷十)

《送远》

看他一气转折。“带甲满天地”以下四句:一幅出塞图。

看他一气转折。“带甲满天地”以下四句:一幅出塞图。(五家评本卷十)

《观兵》

笺须看。

《不归》

“面上三年土,春风草又生”:结语痛心。

“面上三年土,春风草又生”:结语痛心。(五家评本卷十)

《天末怀李白》

如此诗可以怀李。

如此诗可以怀李。(五家评本卷十)

《独立》

“草露亦多湿,蛛丝仍未收”:不必定有所指。

“草露亦多湿,蛛丝仍未收”:不必定有所指。(五家评本卷十)

《蕃剑》

精悍踔厉,气格苍然。

精悍踔厉,气格苍然。(五家评本卷十)

《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

(其一)“用急始如神”:“急”字妙。兵法所谓巧迟不如拙速也。俗本作“意”字误。

“用急始如神”:“急”字妙。兵法所谓巧迟不如拙速也。俗本作“意”字误。(五家评本卷十)

(其二)“竟日留观乐,城池未觉喧”:军令具见。

“孤云随杀气”以下四句:军令具见。(五家评本卷十)

《送人从军》

“弱水应无地”以下四句:前四句作一气读。

“弱水应无地”以下四句:四句作一气读。(五家评本卷十)

《野望》

“独鹤归何晚”:似有托喻。

“独鹤归何晚”:似有托喻。(五家评本卷十)

《示侄佐》

“多病秋风落,君来慰眼前”:如何解却妙?

“多病秋风落,君来慰眼前”:如何解却妙?(五家评本卷十)

《从人觅小胡孙许寄》

“举家闻若骇”:(“骇”)一作欬。

“举家闻若骇”:(“骇”)一作欬。(五家评本卷十)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

“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此诗实有此境地,他人不能到。

“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此诗实有此境地,他人不能到。(五家评本卷十)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

“大军多处所,馀孽尚纷纶”:兵分权散,馀孽难除,相州九节度之溃病,正坐此。杜老实有深识,非儒生语。

“大军多处所,馀孽尚纷纶”:兵分权散,馀孽难除,相州九节度之溃病,正坐此。杜老实有深识,非儒生语。(五家评本卷十)(未完待续)

[1] (清)钱谦益.钱注杜诗[M].清康熙六年(1667年)季氏静思堂刻本.

[2] (清)卢坤.杜工部集[M].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涿州卢氏芸叶庵刻五色套印本.

[3] 沈时蓉.韩菼批校《钱注杜诗》辑考(上)[J].杜甫研究学刊,1996,(1):41-48.

[4] 沈时蓉.韩菼批校《钱注杜诗》辑考(下)[J].杜甫研究学刊,1996,(3):57-69.

[5] (清)杨伦.杜诗镜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治丹丹)

ResearchontheCopyrightofSomeofWangShizhen’sCommentariesonQianQianyi’AnnotationofDuFu’sPoetry(PartI)

ZHANG Xue-fen

(College of Literature,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0,China)

Wang Shizhen’s commentaries onQianQianyi’AnnotationofDuFu’sPoetryare basically the same as Shao Changheng’s.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ir whole commentaries,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some of the former’s commentaries are actually the latter’s.Then,the paper gives the reasons for the confusion of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ifferent commentators,various commentary versions,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Shao Changheng’s commentaries,and Wang Shizhen’s reputation and power.

QianQianyi’AnnotationofDuFu’sPoetry;Wang Shizhen’s commentaries;Shao Changheng’s commentaries;copyright;reasons for literature confusion

I 206

A

2095-462X(2013)01-0016-08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354.C.20130109.1025.016.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3-01-09 10:25

张学芬(1979-),女,河北张北人,河北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

猜你喜欢
杜诗评语
夜读(一)
中学生报(2022年5期)2022-04-29 20:00:37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四川文学(2020年11期)2020-02-06 01:54:52
周克芹语录及诸家评语
四川文学(2020年10期)2020-02-06 01:22:44
教师评语
篆刻杜诗记
艺品(2017年4期)2017-11-06 03:48:52
清初杜诗研究二题——钱谦益《解闷》诗笺与仇兆鳌“四句分截”说
长江学术(2016年4期)2016-03-11 15:11:29
怎样为作文写评语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36
《杜诗详注》和清代学者的杜诗研究
文教资料(2014年7期)2014-06-13 02:57:50
20世纪以来文天祥《集杜诗》研究综述
作文评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