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群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高级中学, 江苏 常州 213000)
网络语言:作文语言新鲜源头之一
朱丽群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高级中学, 江苏 常州 213000)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络语言开始渗入中学生作文语言,对待这一新生事物,应采取以下措施:1、尊重兴趣,宽容网语,走进学生心灵世界;2、加强阅读,创造网语,激发学生创新欲望;3、理性认知,明确利害,提高学生辨识能力。
网络语言;作文教学;甄别;吸收;运用
作文语言要在阅读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阅读经典获得审美与规范,学习日常语言获得滋养与活力,此乃作文语言教学不二法门。高考作文语言华丽堆砌,名人名事盛行,被指称“新八股”。“关注生活语言”是作文语言教学正确的诉求选项。信息时代,我们很多老师试图把学生孤立于网络之外,视网络语言如洪水猛兽,结果却是我们在无形中把自己隔绝在孩子们的世界之外,无论我们怎样呼吁告诫或严正指责,都收效甚微。笔者拟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青少年喜欢并运用网络语言,就说明它是有一定生命力的,如果一味地“堵”,势必导致他们和老师之间的隔阂:我们叹之以“悲催”,学生还之以“杯具”,我们嗤之以“枯骨”,学生答之以“稀饭”。教师了解网络语言,学会用网络语言和学生沟通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学生,从而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在对待网络语言上处理恰当,有助于缩短师生距离、密切师生关系,使之成为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催化剂。
宽容网络语言是关注、尊重、参与学生生活的表现,是充分了解学生心灵世界的表现。生命力强、表现力丰富、思想健康的网络语言,会被普通话吸纳,其余的就渐渐被淘汰。正如特级教师李镇西说,“语言是用来交际的,特定的环境下使用特定的语义符号,只要不影响思想交流,就应该予以宽容。如果这些‘文字’妨碍了交流,自然会被淘汰。”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培养写作能力,离不开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青少年喜爱新鲜事物,在语言运用上也不例外,总想别出心裁,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用语,运用网络语言就是其突出表现。但是要创造新颖别致、韵味深厚的词语,就要提高文化修养、文化品味,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阅读,激发阅读兴趣,指引阅读方向,扩大阅读积累。
写作是有特色、个性的语言表达过程,不能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要强调语言活力,鼓励语言创新,语言风格。“创造网语”要融入作文序列和系列教学。“创造网语”只有成为作文语言教学的抓手和实施手段时才有其教学论上的意义。如作文语言教学中开展“网络祝福语”练习,“热点评论语”、“焦点事件跟帖”等训练,开展班级“人物速写”、“教师形象描绘”、“生活事件述写”等活动。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在遣词造句上狠下功夫,虽不能“语不惊人死不休”,但也要给人清新亮丽的感觉。
坚持“宜导不宜堵”原则,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宽容非放任,宽容是有原则地允许,放任是无条件地纵容。不必担心网络语言的冲击,因语言是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有其优胜劣汰的自身规律。要引导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高分辨能力。进入作文层面,要引导学生在使用网络语言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坚守“语言规范化”原则。网络语言是客观存在,作文语言网络化倾向是客观事实,应宽容理解和正确引导。网络语言是传统语言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新语言体系。计算机输入方式的特殊性决定其特殊表达方式,已经形成相对固定的网络语言体系。其优点是使用极其方便,有利于交流,不足是文字与符号混用,语言系统极其复杂混乱,不知如何把握。例如,“MM”、“ft”、“骨灰级”等,这些行业用语对网虫来说非常简单,但普通人可能认为是天书,因而语言规范化是语言得以获得持久生命力的必要条件。
坚持“语言创新化”方向。甄别、吸收和运用有思想、有创意的健康语言,提高理性认知、提高写作能力是“语言创新化”的前提,但语言鼓励创造,要鼓励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体现观察的深入和形象美;句式的整散结合,体现情感的律动和音节美;深刻的哲语,体现生活的领悟和回味美;幽默的慧语,体现乐观的心理和风格美;擅长引用化用,体现生活的积累和丰富美。“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语言表现生活,即指语言适应生活的情境。“语言是浸透着独特的生活体验和鲜明的生命色素的语言,是‘我手写我心’、‘真文字写真性情’的语言,是有品位、有境界、有风格的语言”。
网络语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着负面影响。教育工作者,如何对待使用网络用语,不仅是如何对待使用网络的问题,更是对待民族文化的问题。我们再也不能满足于隔靴搔痒式的空洞说教,而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在科学合理的读写交流中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柳丽慧.从语言学角度看网络语言网络语言[J].重庆科技学院,2006(9):123-124
[2] 肖伟胜.作为青年亚文化现象的网络语言[J].社会科学研究,2008(6):193-195.
[3] 吴希斌.近十年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研究综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0(5):142-145.
2013-09-29
朱丽群(1979-),女,江苏常州人,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G633.34
A
1671-6876(2013)04-0356-02
[责任编辑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