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学玕
(南京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地域文化资源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沈学玕
(南京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大学文化建设与地域文化关系非常密切,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应广泛吸取所处地域独到的文化资源。吸收地域文化中的优秀精髓,整合地域文化中的文化素材,深化地域文化深厚的文化内涵,培育大学独特的文化特色,打造丰富的物质文化特色和鲜明的教学科研特色,提升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大学;文化建设;地域文化
大学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承担着传承、发展、创造文化的历史重任,有别于其他任何社会组织,应该有深厚的优秀文化传统积淀和鲜明的大学文化特色。但目前大学文化建设趋同倾向严重,千校一面,缺乏鲜明的大学文化特色,影响着大学文化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阿什比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文化的形成与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自然环境的特征影响着特定区域人的精神特质、价值取向、思维模式。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地域辽阔,每个地区都有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文化的生成需要地理环境和历史积累,大学以文化殿堂著称,生成于特定的蕴含着丰富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鲜明的自然地理文化环境影响之中,必然受到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的浸润、熏陶。所以大学的文化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以地域文化中丰富的文化素材为基点,充分挖掘其中丰厚的文化内涵,培育大学独特的精神文化特色、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鲜明的教学科研特色,提升大学文化建设的综合实力。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文化历史生命的流淌,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历史延续的纽带,是人文精神及活态文化的印记,体现了特定地域的文化特征,是具有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同样的文化发展脉络的区域文化,文化形态稳固、文化认同一致,包括地域群体的行为模式、社会心理、价值认同、思维取向、审美标准等。大学不论建在哪里都要受到所处地域文化的影响,无论何处地域,其地理历史、民俗风情、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鲜明而又独特的特点。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曾说:每一种文化都诞生于特定的土壤,各有自己的家乡和故土的观念,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大学所处的地域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就是大学的文化故乡和文化故土。所以任何处于一定文化地域影响的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兼顾其所处的地域、历史等特殊性,将地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大学文化的发展之中,以体现大学文化建设的鲜明特色,避免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无个性、无特色的趋化倾向,凸显大学文化建设的活力与个性,促进大学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发展,丰富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
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包罗万象、十分丰富,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等。大学是社会文化的重要传承者,既具有所有文化的普遍共性,又具有独特个性,是大学基本属性和一定时期社会文化作用合力影响的结果。一所大学文化个性特点的养成,和所处地区的地域文化资源和历史传统密不可分,地域文化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对大学而言,地域文化影响着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学成长于特定的地域环境中,从创建、发展都离不开地域文化的影响。大学诞生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地理文化区域,因而也衍生了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所以大学文化的内涵中包括地域文化特征。凡是文化特色鲜明的大学,都重视分析所处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传统延续性,并加以充分合理的吸收,如武汉大学的楚文化特色、四川大学的蜀文化特色、苏州大学的吴文化特色、郑州大学的中原文化特色、厦门大学的岭南文化特色、湖南大学的湖湘文化特色都是个性鲜明的。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相对于其他的文化组织,大学文化是文明程度相对较高的文化,是地域范围内社会文明、文化发展的标志,是地域文化的精华,所以地域文化特色可以以一定的附着方式在大学文化具体的外在表现之中。
大学文化的最高境界表现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更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大学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大学精神是大学长期办学的历史文化的丰富积淀。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和社会互动的产物,是各种文化交汇碰撞的结晶,和地理环境、地域文化特色密切相关。大学精神文化是一种深刻的隐型文化,是在大学自身的历史发展和地域文化的共同影响下,经过许许多多‘大学学人’共同推崇孕育而形成的大学特有的精神文化财富,它潜移默化渗透并作用于教学、科研、校园生活等各项环节,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所以大学文化建设首先要善于汲取地域中的文化精髓,潜移默化逐步形成体现富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的大学精神,并通过校训、校风以及学风加以诠释和传播。大学的文化精神是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经过一届又一届大学师生的文化传承发展,潜移默化地成为大学人共同的价值追求,独有的风格、气质和传统渐渐成为一所大学的社会品格,鲁迅先生称之为“校格”。国内外许多知名大学都很注重结合大学所处地域的文化传统、地理自然环境和时代特点,把地域人文气息和文化精神熔铸进校训,凝练校训,以展示大学文化精神,也通过校训展现大学文化中的地域文化精髓。北京大学有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北大精神,与地处北国京都的雄浑豪迈气度和燕赵文化慷慨悲歌的历史积淀有关,关注社会现实,忧国忧民,心怀天下造就了北大博大的胸怀,在新文化运动中成为首开民主与科学风气之先的表率和“五四”运动的源地。清华大学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与清华诞生于带着民族屈辱的庚子赔款的留美预备学堂有关。此外哈佛大学的“与真理为友”,斯坦福大学的“让自由之风吹拂”,南京大学的“诚朴坚毅”,四川大学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西大学的“登崇俊良求真至善”,台湾淡江大学的“贵在做人”,河南大学的“明德新民、至于至善”,河北大学的“实事求是,笃学诚行”,南京师范大学的“正德厚生、笃学敏行”,苏州大学的“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等校训,都概括了这些处于特定地理文化区域的大学独特的办学历史过程,饱含中国文化的底蕴和所处地域的文化精神内涵,承载着这些大学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中山大学由孙中山亲自组建,在“科学、民主”的现代精神中,融入了岭南文化“勇于开拓”、“讲求实用”的地域特色,形成“科学、民主、求实、务新”的中大精神。山东大学镌刻着齐鲁两种文化的烙印,齐国是开放式海洋文化,有百家争鸣的学术传统。鲁国是内陆小国,崇尚儒家文化,山东大学以“气有浩然学无止境”作为校训。厦门大学在80多年的独特的办学历史中,凝练了四种地域特色鲜明的大学精神:爱国精神、革命精神、自强精神、科学精神,并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作为校训。广东的嘉应学院立足“弘扬客家文化”为特色,确立了“勤俭诚信、立己树人”的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校训,倡导客家文化中勤劳勇敢、崇文重教等优良传统,其客家研究院成为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西财经大学处于三晋文化中心太原,晋商文化底蕴深厚,在其文化建设中注重弘扬和挖掘“晋商文化”内涵,用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的晋商文化精神熏陶启迪学生。
大学的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在物质层面的表现形态,也是大学精神文化存在的重要载体和物质基础。大学的物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校园建筑风格、基础设施状况、校园环境美化和网络文化传播等方面。大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大学要实现这三个任务,则必须建设一个高文化品位,人文美、科学美与自然美和谐发展的能偶潜移默化熏陶人、教化人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大学是永恒的,其物质文化是在办学历史中不断积淀、充实和完善的。 大学文化的内涵渗透在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校园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生成的物质基础,也是大学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大学的文化品格,所以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校园环境为载体。校园环境景观包含着历史文化和传统价值,它既是大学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大学文化特色的重要标志。这些物质成果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着大学文化的积淀水平和精神境界,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校园里的建筑和雕塑作为文化符号,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信息,以特殊的具体存在并潜在发挥作用。所以大学应该充分利用好当地的地域文化的历史资源宝库,形成大学物质文化的风格,让学校山水树木花草、自然景观、校园建筑都具有更多更深的文化品味,优美的校园环境会丰富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发挥环境文化育人的作用。地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名人史料、文明遗迹都是大学校园人文景观的丰富源泉。北京大学发轫于戊戌变法中设立的京师大学堂,后搬迁至燕京大学校址,又称燕园,与圆明园、颐和园毗邻,其校园规划、校园建设保持着鲜明的京都皇家园林的风格,在体现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独树一帜。清华大学的校园建筑中西合璧,既有中国古典建筑,又有美式、欧式和俄式建筑,异彩纷呈的建筑风格,与校园环境交相融合,彰显着清华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风范,演绎着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是随园故地和金陵女大旧址,古色古香的建筑飞檐翘角,洋溢着浓郁的民族建筑风格的韵致,大量树碑刻文凸显了“随园故地”和“红楼旧地”的优美情境。东南大学曾是国立中央大学的旧址,民国建筑遗址很多:图书馆、生物馆、吴健雄纪念馆、科学馆、中央大礼堂,这些西式风格的建筑是民国建筑的典范,弥漫着古朴宁静的整体之美和浓郁的学术气息。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引入校园,白墙黛瓦、窗扇花格、风雨连廊等江南民居风格使浙大校园极富古典韵致。湖南大学起源于岳麓书院,湖大将岳麓书院文化传统精神全面物化,在校园里以木刻、写真、喷绘等形式为载体,以楹联、碑拓、名人画像等形式,在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以及学生园区随处可见,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先贤们的大师风范和“千年学府、弦歌不断”的文化精髓。曲阜师范大学以弘扬儒家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鲜明特色,建孔子文化广场,设儒家经典石刻。厦门大学的总体建筑以雍容大气的西式建筑为主,辅以闽南民居细节精致的特点,许多建筑都以富有爱国情怀和拼搏精神的华侨名字来命名,侨乡文化特色非常鲜明。海南大学的校园里,矗立着许多镌刻着文字和图画的文化石柱,详尽记载着历史上文化名人关于海南的教育和文化的精辟论述,是海南大学物质文化的重要标志。
地域文化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精神成果和文化遗产,大学文化的建设应当就地取材,发掘地域文化中的丰富资源,好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开设符合大学文化发展模式的新课程,利用地域文化研究成果开展科学研究、开设特色课程,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的专业。把地域文化资源引入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教学环节,通过多种有效途径使地域文化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大学精神文化培养的现实养料和力量源泉,开展教学研究,因势利导,形成教学、科研、产业三位一体模式,自成教学科研特色。结合大学历史传统和地域文化特点成立相关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将地域文化作为研究目标和方向,深化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如设立地域文化研究机构、地方名人研究中心、发展某些重点学科等。南京师范大学设有“六朝文化研究所”、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有“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有“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有“燕赵文化研究中心”、洛阳师范学院有“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等。大学文化的独特功能在于把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相结合,产、学、研三者密切结合是世界高等教育今后发展的大势所趋。大学处于特定的地域文化熏陶之中,每一所大学都应根据自己的独特地域优势,融入地域文化的丰富养料,形成鲜明的学术特色,并将它发展为优势学科,这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千年积淀的厚重文化底蕴,是湖南大学的宝贵文化教育资源,湖南大学先后建立了湖湘文化研究所、楚文化研究所、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岳麓书院”列为全校在校本科生必修课程,使岳麓书院优秀的文化传统作为凝聚湖南大学精神与理念的重要载体而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体系之中。南京师范大学地处古都金陵,利用丰富的六朝文物,成立中国六朝文物研究所,《考古与文献研究》、《六朝画论研究》、《六朝画家史料》、《魏晋南北朝宗教信仰》等著作相继出版。研究所承担了省内六朝历史文化的许多项目,是目前国内研究六朝文化中的领军机构。曲阜师范大学位于齐鲁文化的中心,具有鲁文化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利用孔子故乡和儒学发源地的地域优势,开展了孔子和儒学以及传统文化的研究,设立孔子研究的专门机构:孔子教育思想研究、《论语》研究、曲阜文物古迹研究、孔子文化学院。承担“儒家理论及其现代价值研究”等八项有关传统文化的国家级重大项目,创办国际孔子文化研究网站——“中华孔子”,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弘扬和宣传孔子文化,向全校学生开设“论语”等多门文化公选课,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教育教学,以儒家传统经典来滋养学生的心灵。安阳师范学院位于中原文化腹地河南安阳,是古迹圣地殷墟的遗址,学院借此地域优势,创办国内首屈一指的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殷商学刊》,成立“甲骨文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走进殷墟》、《青铜王都》、《甲骨文精粹释译》等多部学术专著相继出版。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是国内唯一的齐文化研究基地,学术著作层出不穷:《稷下学宫资料汇编》、《齐文化丛书》、《齐文化通论》、《齐文化发展史》、《管仲评传》、《齐国人物志》。并承担“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比较研究”、“齐鲁文化与素质教育”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研究院创办的《管子学刊》是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湖北工程学院利用当地浓厚的“孝文化”的历史文化资源,成立湖北孝文化研究中心,在“孝文化传统及转化研究”、“孝文化与文学艺术研究”、“孝德教育研究”、“孝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等方面成果斐然。苏州科技学院立足文化古城苏州吴文化的丰富资源,将吴文化的典型代表:苏州评弹、吴门古琴、江南丝竹等引入课堂教学环节,成立“苏南音乐研究所”、“吴声琴学研究所”,《苏州史纪》、《吴国史》等著作更是国内吴文化研究中的力作。苏州大学设有“昆曲研究中心”,首开高校普及昆曲教育之先河,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任何一种地域文化都是在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中积淀而成的,是悠久的历史传统、厚重的文化因子等多种因素的积淀与凝合,以多元的文化视角作用于大学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资源;同时大学文化中的科学创新精神、人文关怀精神、民主自由精神、文明道德精神等,也会以大学特有的文化辐射力作用于所处地域,引领地域文化的正确方向。大学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容,同时地域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大学文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两种文化互相渗透、密不可分,所以重视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既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选择,也是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大学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拓展大学文化建设的路径和模式,在历史与现实、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中,寻求大学文化建设的科学优势和个性特色,为大学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1] 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7.
[2] 韩明涛.大学文化建设[M].济南:山东人民建设出版社,2006:414.
[3] 刘新生.大学文化建设:上[M].山东:泰山出版社,2010:240-242.
[4] 戴建兵,蔡辰梅.大学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5).
[5] 傅永聚.弘扬传统文化 哺育优良学风——曲阜师范大学学风建设之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4).
[6] 曹毓民.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0(6).
2013-10-18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2SJB880060)
沈学玕(1969-), 女,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地域文化研究。
G527
A
1671-6876(2013)04-0349-04
[责任编辑孙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