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孝红,谭晞沫
(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从公民的规范意义上来说,公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容,与此相应,公民教育也包括这些内容。“蓝顺德分析中外教育学者关于公民教育的论著中指出,公民教育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民教育包括道德伦理、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狭义上的公民教育只强调政治上的权利和义务。”[1]总之,公民教育就是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促进学生认识、情感和行为技能的发展,使之成为积极参与民主社会的公民。
当前,世界公民教育呈现出如下几个发展趋势:
1.重要性越来越突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对公民教育与道德的重视度日益增强。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编写了很多著作,例如《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到全球展望》、《学会生存》。这些著作的内容目标都是培养人的公民素养和道德品质。例如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的国家政府拿出很大一部分的捐款用来资助公民教育与道德方面的研究。
2.内容日益丰富。传统的公民教育主要是政治教育,现在各国公民教育还包括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国民精神教育,以及政策教育、国家方针、法律教育、民主教育和自由平等教育、人的尊严、人权等人道主义教育,反吸毒、反色情、反艾滋病、反暴力教育。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自然问题日益尖锐的大环境下,法国、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先后掀起了公民环境教育的热潮,并结合各自国家的特点推出了很多有关环境教育的课程。公民教育和国际道德内容方面的选择主要遵循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两个原则。
3.教育方式趋向现代化。首先是间接教育与直接教育的结合。“西方国家不仅重视推出公民教育的相关课程,例如:品格教育课、公民课、修身课等,用以进行直接教育,而且还特别注重开展各种活动和学科,进行间接教育。”[2]西方很多国家还特别重视教育情景的建构,提高公民教育的效果。公民教育情景包括实验情景、说明情景、冲突情景、后果情景、体谅情景、体验情景等。英国、美国等国家通常以一套美德与核心价值为核心来创造促进品格发展的教育情景,形成强劲的品格塑造力量。
4.教育方法多元化。从以前单纯的依靠教师的说服教导转变成小组进行讨论,以及社会调查、角色扮演、社区服务、创作等,并且特别注重利用网络信息等现代化的方式在互联网上进行讨论和咨询服务。综上所述,公民教育在现在已经受到了整个国际社会的重视。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国家。人们“公民意识”淡漠,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思想已经得以确立。但是,在制度设计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层面,并未真正注入公民意识。长期以来形成的上传下达、命令——服从的权力运行模式,客观上抹杀了人们的公民意识。在“公民意识”普遍缺失和培育程度低下的情况下,民主政治的建设就缺少了民众根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我国公民意识有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民众的社会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事物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十七大报告关于“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口号的提出就适应了这一历史潮流。当前,加强公民教育有着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1.公民意识的培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应有之义,缺乏公民意识的社会不是民主的社会。加强公民教育、培育公民意识、增强公民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翁意识是建设民主政治最直接、最有力的补充,高度的公民意识可以填补法律制度以及社会规则的不足。一个公民只有具备了完整的公民意识和公民品格,才能成为合格的公民,也才能建立成熟的、民主法治充分发展的公民社会。所以,“加强公民教育”的逐渐落实,必将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2.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体意识,激发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公民意识的培育对于我党的反腐倡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反腐倡廉实际上应该“两手抓”,一手抓被腐败的人即腐败者,抓党内监督,一手抓腐化别人的人,即行贿使掌权者被腐化的人。如果我们的政府和法律够阳光,那么就不会给腐败分子可乘之机。
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就颁发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通知》决定在初中就开设公民教育课程,并组织很多学者撰写了相关教材和大纲。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公民教育课的课程计划没有实现。90年代以后,上海和浙江首先开始在初中开设公民教育课,把“公民”作为一门综合课程纳入课程体系。1993年上海开始逐渐推广试用课程改革的新教材与新方案。在上海的《中小学培养目标》中明确中小学的培养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劳动素质和身体素质,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公民。”[3]1997年4月,国家教委正式印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第一次把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个整体,《课程标准》明确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2003年9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在北京联合编写公民课程的教材,教材定名为《新公民读本》。通过研究,初步拟定中小学公民教育教材体系。该读本被定位为校本教材,并确定“新公民读本”的主旨是:传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意识,张扬公民权利,呼唤公民责任。确定编写时要注意有前瞻性与时代感,要有历史视野与世界眼光,一方面突出人类普适价值观念,同时强调充分吸收中国传统优秀道德品质。
2005年底,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系列丛书《新公民读本》,共八册,该丛书被学界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针对中小学生的完整意义上的公民教育读本”。这套丛书开创了公民教育的先河,此后有多套相关教材相继问世。这对于推动我国公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命题,这说明公民意识的培育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关注。
近30年来,公民教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笔者在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登录检索,以“公民教育”为主题的检索结果,从1980年至2012年12月,论文有2112篇;以“公民教育”为关键词的论文1778篇。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理论界对公民教育给予了很高的关注。正是这些理论成果推动了我国公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全面的公民教育体系未能建构。公民资格是一个多纬度的概念,包含法律的、政治的、道德的等多种视角。与此相对应,公民教育也表现为一个复杂的社会活动领域。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世界各国公民教育模式虽有逐步趋同的趋势,但因为各国政治文化背景、发展程度以及政治制度的不同,公民教育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然而中国的公民教育起步晚,公民教育的体系不清晰、不具体,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根据本国的特点结合当今的发展,创造社会主义特色的公民教育体系。
2.“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落实。要构建公民教育体系首先要确立其教育理念,我们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素质教育,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学校的利益等原因导致学生忽视甚至反感思想政治品德课。如果要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则必须要使教育以“工作”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设计符合学生特点和需要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发展学生公民能力。
3.公民素质的全面培养尚待拓展。提升公民素质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公民素质的全方位培养更是重点。然而,自1862年中国开始创办现代意义上的学校以来,由于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促使学校教育非常侧重实科教育,而人文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却被忽视了。在中国日渐富强,中华民族开始走向世界的今天,传统的农业文明意识表现出了与现实素质要求的不适应性。公民教育,作为一个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大众素质培养方式,经过百年来的不断引入并赋予中国元素的本土化改造,正在形成逐渐完善的、提升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的合理架构。要真正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相结合,全面培养公民素质,这才是国富民强的教育诉求。
中国公民教育起步晚,公民教育的体系不清晰、不具体,在这个时候应该根据本国的特点结合当今的发展,创造社会主义特色的公民教育体系。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当代我国公民教育体系的建构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所以,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分三个层面来全面构建我国公民教育体系。”[4]
人不应只是教育的客体,人应当是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的终极价值所在。一切教育活动都应当突出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类的自我改造和完善。我国香港地区学校公民教育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其在建立之初就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主导思想。
在教育理念上,我们还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素质教育,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当中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学校的利益等原因导致学生忽视甚至反感思想政治品德课。这种思想必须予以澄清。
学校公民教育在培养良好公民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民教育必须在学校就要进行启蒙引导。但不要夸大学校公民教育的能力,期望仅仅依靠学校就能够培养出合格的公民。因为公民素质培训是终身的,公民素质只有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培训推广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环境是影响公民教育效果的重要方面。香港的公民教育之所以能比较成功,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公民教育不仅在学校开展,全社会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共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所以,我国想要有效开展公民教育,就需要发展和培养全社会的意识,有效的整合社会可用资源。
要发展公民教育事业,必须实现公民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应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方面进行有效变革。1.在教育目标上,要培养公民健全的人格品质,包括开放的自我、宽容的胸怀、与他人分享价值的能力、多元的价值趋向等。2.在教育内容上,公民教育既要强调以人类公共理性和共享的价值秩序为基础的普世伦理理念,同时又要凸显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从而使学生在公民认同上,除了共同的国家认同之外,也能理解族群独特的文化认同。3.在教育的权利上,要考虑到族群成员的差异性,给予族群特殊的权利保障,使族群不同的利益、文化经验、生活态度得到公开展示的机会。4.在教育形式上,既要积极吸纳传统教育方式的优势,又要大胆改革,充分运用新的技术手段,使教育形式多样化。同时,在公民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实践,提高公民全面参与的能力,尤其是政治参与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社会对公民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公民教育的内容随之有新的变化,但基本内容有相对稳定性。其中包括:公民的道德教育、公民的政治与法律教育、公民的思想教育。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我国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科学发展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方面。
参考文献:
[1] 蓝顺德.公民教育的内涵[M].台北:复文图书出版社,1986:35.
[2] 高峰.当前我国推行公民教育有待解决的若干问题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07(1).
[3] 杨冬.公民教育刍议[J]. 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 杨雪梅,张垚,周舒艺,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塑造时代精神气质[N].人民网,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