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景志, 周文翠
(1.佳木斯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2.佳木斯大学 社会科学部,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人本视野中的高校德育本质刍议
于景志1, 周文翠2
(1.佳木斯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2.佳木斯大学 社会科学部,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要准确把握高校德育的发展趋势,实现高校德育的发展目标,就要深入地研究高校德育本质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理论为依据,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确立的高校德育本质应是发展本质、关系本质和实践本质的统一,即坚持适应与超越的一致,坚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间的平衡,坚持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和谐。
以人为本;高校德育;本质
高校德育指的是在高等学校中以大学生为培养对象的德育,是一个包含主体与客体、内容与方法、目标与原则以及价值、环境、管理、评价等诸多要素的系统,由此高校德育就具有了许多不同方面的属性,即质,而高校德育的本质应该是这些质中最为关键的,能够反映高校德育各要素之间根本的内在联系,它从整体上决定着高校德育与其他事物的根本区别。“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主要表现就是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的确立。”[1]作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的一种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新时期,高校德育的本质应是发展本质、关系本质和实践本质的统一,即坚持适应与超越的相辅相成,坚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间的平衡,坚持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和谐,如此,才能把握高校德育的发展规律,实现高校德育的发展目标。
作为有目的、有计划培养大学生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德育总是表现出“适应”与“超越”两种追求,两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二者的统一构成了高校德育的发展本质。一方面,高校德育发挥其引导社会价值取向的作用,努力使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适应社会规范的要求;另一方面,因为每一个体对现存世界的适应都是选择性的、过滤性的,表现出否定性的超越的一面,所以,高校德育也要“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促使人去追求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2]“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道德教育便无从谈起”。[3]由于崇高理想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因而高校德育的超越性也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的基础和发展的可能,即高校德育的适应性制约着其超越性。同时,这种制约并不是要以现实的规定性来束缚和限制人,而是要给道德理想赋予一定的现实意义,以此实现对现实的超越。所以,高校德育的超越性也制约着其适应性。
高校德育要让学生“获得对社会和个人在社会内部的地位的一般的了解”,以及“形成价值观和生活目标”[4]。高校德育不仅要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还要培养具有先进政治素养,具备各种现代观念,具有较高觉悟水平和理论素养的人。但传统的高校德育往往把德育当做一种驯服性工具,目的在于教人学会服从社会要求。问题是,个人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不仅体现为理解和接受既有的道德,更为突出地体现在保有对既有道德的合理怀疑与超越精神,超越即成的道德体系,勇于突破陈腐的传统和规范,做更先进道德体系的探索者、创造者,为树立新道德开辟道路,给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确立新的道德理想和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转变观念,凸显高校德育的发展性,将高校德育从单纯的适应本质转到适应与超越统一的发展本质上来。所以,高校德育实践就不能简单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规范灌输和行为约束,而要对其进行精神需要的激发,使其在追求精神需要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认识周围的世界,创造新的交往关系,而这种创造反过来又会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精神境界,使其品德得到新的发展。
高校德育的这种超越性一方面表现为高校德育的宗旨在于完成德育主客体间的社会价值关系由实然的现实性向应然的可能性的跃升;另一方面表现在个体道德发展的水平实现由现有的低水平阶段向高水平阶段的跃升。从高校德育的发展本质看,高校德育不仅是一种理想目标的活动,而且还是一种现实过程,而这种超越性与适应性有机统一的实现关键是对人的主体性的高扬,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真义,学会怎样做人;对时代问题要超越“经济至上”、“物质主义”的病症,在德育指导思想上要超越机械适应论,在德育实践中要超越规范化的德育模式。[5]所以,在当代高校德育中,我们既要反对德育导向中出现的过于工具化、功利化的倾向,也要反对无视德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根基的脱离实际的道德理想主义,从而真正认识立足于特定的现实需要的高校德育的有限与缺欠,认识到高校德育在价值追求上超出特定的现实需要的深远意义之所在,实现高校德育的发展本质。
高校德育的发展本质表明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面向未来、具有超越性的人,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取决于对高校德育主客体关系的正确认识与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德育还具有一种关系本质。这种关系本质决定了高校德育要采取一种双主体思维,即思考问题的视角从传统的德育主客二元,转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重主体身份,更多地承认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意识,在双主体间的平衡中追求高校德育关系本质的实现。人的主体性是一个人不可让予的权利,是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的权利。从关注客观世界到关注人的自身,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必然。在高校德育中关注人的主体性,就是要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为基础,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强调承认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具有独立性、创造性、能动性等主体性素质的社会主体。
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中,教育者是绝对的主体,拥有较多的书本知识和社会经验的优势,是知识与人格权威的代表;受教育者则是绝对的客体,其自身的需要被漠视,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也受到忽视,导致大学生较高的道德认知、判断能力与较低的道德实践能力的失衡。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化生存让教育者的书本知识优势受到挑战,民主、平等、协商的精神日益深入人心,也使教育者的人格权威在事实上被弱化。而且,不管教师是否把学生当作主体来看待,学生作为个体存在,始终是一个有生命活力和反思性的人,是一个具有能动性的主体。现代信息社会还使学生拥有的信息和知识超出教师所能控制的范围,开放的社会也提供了多元的价值选择、多层次的道德需求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德育只有在坚持其关系本质基础上,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重新定位,发挥其各自不同的主体性作用,才能实现高校德育的既定目标。
在高校德育过程中贯彻主体性思想,以关系本质为指导来开展德育活动,就是要从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人”出发,强调人的自由、尊严、个性,突出人的能动性,努力造就人格独立、自主、具有创新精神和品格的人。主体性原则关注个体的生命体验,关注个体的当下需要。这就要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处于平等地位,大学生不再是被灌输的客体,而是具有独特个性,进行自我价值建构的主体;教师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主体,而是促进个体成长的引导主体,是学生思想的激励者、引导者。高校德育的重点也要从传授道德知识和灌输现成的结论,转到让学生掌握批判的武器,提高道德敏感性、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的教育上。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真正拥有话语权,能够敞开心扉自由表达各种思想观点;同时,研究学生道德修养的实际水平,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想指导和解决问题的建议,这种双向互动过程就是一个共享道德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过程。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讨论甚至争论,就某一问题达成一定的共识,实现师生之间在知识上和道德上的相互影响,双方都获得知识与道德的增长。在这里,主体间是一种平等、共生的关系,教育者的主体性体现在价值引导上,即引领学生走上德性生成之路;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则体现为自主建构其信仰世界,即在其德性生成的过程中对自己道德生活的感悟和体验。由此,双主体间的平衡强调的是师生双方的相互影响、道德共进,不仅教师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发展,同时学生也影响着教师的道德变迁,教师和学生的道德水平在共同的生活实践中都获得了提高。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在确定高校德育本质中运用实践思维,就是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实践个体,把高校德育看作是一种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否定和生成自身的超越性过程。超越于传统德育理性认知的思维方式,这种高校德育本质的当然选择是贴近学生个体的生活。生活是生命的亲历和体验,人在生活中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乐。同时,人也在生活中充实和教育着自己,“我们一开始生活,我们就开始教育着自己。”[6]所以,高校德育的基础和本体是学生的生活。正是在生活实践中,学生以“知识理解”为基础,以“情感体验”为主要方式,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中,慢慢养成对人与道德关系的正确认识,即道德既是人为的,道德也是为人的,道德更是由人的;达到对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正确理解,即人是社会的本体基础,社会是人安身立命的家园,社会进步要求人的同步发展,人的发展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条件。实际上,高校德育的实践本质就是要寻求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
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德国人本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孤立的,个别的人,不管是作为道德实体或作为思维实体,都未具备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之中,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8]这里的“团体”就可以理解为社会,表明了个体与社会本质上的统一关系。我国的传统思维是一种整体主义思维,这造成了高校德育在过去片面强调社会本位,偏重社会需求,忽视甚至否定个人的内在需求,个人的发展仅仅是为了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不仅致使很多青年学生缺乏个性与主见,而且也容易使大学生心理失衡,对德育工作产生反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精神需求日渐突出,要求得到尊重、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重视个人、以个人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与此相适应,高校德育本质必然要从单纯强调社会发展转向强调个人的精神自由和价值实现,追求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高校德育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要以大学生的主观需求为立足点,找准大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在实践中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高校德育的实践本质就是要通过社会交往活动,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真正认识和明确个人的发展要求与社会的发展要求,并将这种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诉求,在社会协作和交往实践中,培养个人各方面能力的同时,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正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9]高校德育不仅有知识的认识要求,更重要的是一种实践体验的总结、升华。只有将大学生生活中的直接道德体验与道德认知相结合,内心认同道德规范,才能使德育要求现实地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要主动设计一些德育活动,吸收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应考虑多样化的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要让学生更多地走出课堂,回归生活,参与德育实践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学会交往,在责任承担中建立真正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在德育实践中获得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学习的机会,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形成自我教育机制。要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坚持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导向,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参与社会实践,关心社会生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
[1] 李辉.论高校德育“回归人”的可能与实现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21.
[2] 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8-19.
[3][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22.
[4][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28-229.
[5] 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7-13.
[6] [法]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3.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8]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上卷)[M].北京:三联书店,1959:185-186.
[9] 于钦波,刘民.外国德育思想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251.
G410
A
1672-9749(2013)01-0113-03
2012-10-21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人本视野中的高校德育本质问题研究”(12512328)
于景志(1968-),男,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周文翠(1972-),女,黑龙江牡丹江人,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法学博士。
庞 达]
◇党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