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成长路径的阶段分析

2013-04-11 15:08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辅导员阶段工作

陈 勇

(安徽师范大学《高校辅导员学刊》编辑部,安徽 芜湖 241000)

高校辅导员成长路径的阶段分析

陈 勇

(安徽师范大学《高校辅导员学刊》编辑部,安徽 芜湖 241000)

高校辅导员的成长包含社会化和个性化两个方面。其成长路径包含入门学习期、调整适应期、成熟稳定期和发展创造期四个阶段。影响辅导员成长的因素包括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专业素养、职业发展能力等内部因素和国家社会、学校院系、班级等外部环境因素。根据高校辅导员成长阶段的特点,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管理者要采取对辅导员的成长进行分类指导、对辅导员实施成长性考核、重视专家型辅导员的培养等举措推动辅导员队伍的健康发展。

辅导员;成长路径;阶段特点;影响因素

一、高校辅导员的成长的内涵

高校辅导员的成长,指的是一个具有一定阶段性、连续性的动态的发展成熟的过程,包含社会化和个性化两个方面的内涵。社会化指的是辅导员通过从事学生工作,获取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习得与辅导员相匹配的角色期待和规范,内化辅导员的社会价值标准,适应辅导员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个性化指的是辅导员的个性意识觉醒、人生体悟升华、工作艺术成熟、独特风格形成的过程。

从广义上理解,辅导员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于辅导员职业生涯的过程。辅导员的社会化就是辅导员学习辅导员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辅导员工作水平,使自己成为辅导员大家庭中的一名合格成员。辅导员的个性化是指逐步形成个性的过程,即逐步形成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关照的模式,并由此构成了个体鲜明的品质特征的过程。社会化是辅导员成长的起点,没有社会化,辅导员就不可能胜任学生工作;个性化是辅导员成长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经验的积累,方法的娴熟,辅导员的工作逐渐达到驾轻就熟,炉火纯青的地步,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产生出独特的个性化的风格特点。

二、高校辅导员成长路径的阶段分析

1.入门学习期

这个阶段一般会持续一年左右,即刚入职一年的辅导员。这个阶段是角色获得阶段,取得了“辅导员”的外部称呼,但由于知识结构单一,专业化水平较低,处于这个阶段的辅导员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繁杂的事务工作、新生的适应与调整、班集体和团支部的建设与规划、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学生活动的组织与开展,都让新任的辅导员感到手忙脚乱,疲于应付,“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是这个阶段辅导员的真实写照。

对于这个阶段的辅导员,首先应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工作,通过接受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组织开展岗前培训使辅导员了解学生工作的基本概况、工作方法、注意事项,通过学校组织开展的培训,使辅导员了解具体的工作方法等等。通过加强培训工作,让辅导员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减轻工作的盲目性和不适应性。其次是通过开展新老结对、新优结对,给辅导员配备班主任和学生工作助理等,一方面给新任辅导员提供更多的一对一的经验传授与交流,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另一方面切实减轻新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2.调整适应期

处于这个阶段的辅导员大概是工作了2-5年左右。进入这个阶段,辅导员根据工作的需要不断调整角色,更新自己的固有观念,适应学校和院系的工作环境,适应班级学生的现状,逐步适应辅导员工作的基本需要,他们在打破传统观念,调整角色期待的过程中会感到观念的冲突纠结,难以取舍,面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有时会感到迷茫困惑。

对于这个阶段的辅导员,首先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认准职业发展方向,尽早确立人生目标。其次要引导他们开展辅导员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对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感,谋划自我发展的前景。

3.成熟稳定期

处于这个阶段的辅导员大概是工作6-10年左右。进入这个阶段,辅导员的角色开始稳定,能熟练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与服务工作,进入相对稳定状态。

对于这个阶段的辅导员,首先要加强专项技能培训与学位提升。这个阶段的辅导员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中的难点与重点问题时,会激发他们较强的继续深造的渴求。学校应从关心与培养的角度,帮助辅导员进一步学习专项技能或进行学位提升,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课程深造等。其次要在辅导员的职称评聘中充分考虑其工作的特殊性。对辅导员的职称评定不能把指标仅集中在论文、课题和课时上,要充分考虑到辅导员的工作实际,将学术成就与工作实绩结合起来,对副高职及以下的职称评审应侧重工作实绩。最后,针对这个阶段容易出现的工作倦怠问题,要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降低辅导员的工作负荷与工作压力;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要强化心理干预措施,提高辅导员心理调节能力。

4.发展创造期

处于这个阶段的辅导员大概要工作10年以上。这是辅导员的角色发展阶段,随着工作、学习以及思考的深入,辅导员开始有意识地探究学生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研究学生工作的经验与规律,感到豁然开朗,游刃有余。从成熟稳定期到发展创造期,需要将工作实践思维转换为理论研究思维,难度很大,能否实现这个质的飞跃,是一般辅导员与专家型辅导员的根本区别所在。

对于这个阶段的辅导员,首先要充分利用他们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或提拔担任学生工作领导岗位发挥更大的作用,或将其聘为辅导员导师,对刚入职的年轻辅导员进行工作指导、经验交流从而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其次是根据辅导员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分工与分化,让这个阶段的辅导员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就某一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争取早日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从而促进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三、高校辅导员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1.辅导员内部因素

第一,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辅导员应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道德品质是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的基本品质,政治立场坚定,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道德品质良好,才能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尤其是要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工作,这样才能保持成长发展的良好内驱动力。一个不热爱学生工作,把辅导员工作当做“跳板”的辅导员,很难在辅导员职业上获得成长。

第二,专业素养。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学生事务管理服务水平、学生发展指导水平等。辅导员应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熟练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这是辅导员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辅导员获得成长的逻辑起点。

第三,职业发展能力。包括较强的职业成就感和较少的职业倦怠感、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与科学研究能力等。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能力对于完善自身能力结构、体现自身价值、促进自身的成长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2.外部环境因素

第一,宏观的社会环境。包括党和国家的重视程度、相应政策法规的完善程度、社会对辅导员职业的认同度等。自从2004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各省市也出台了上述两个文件的配套文件,明确了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发展方向和途径。社会各界也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中的重要地位,辅导员迎来的职业发展进程中社会环境最好的黄金时期。

第二,中观的学校和院系环境。包括学校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党和国家政策法规的落实和配套程度、对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具体指导等。学校和院系的环境影响对辅导员的成长具有直接的关联作用。学校和院系为辅导员提供宽松的环境与良好的平台,积极引导辅导员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就能促进辅导员的快速成长,反之就会制约甚至是阻碍辅导员的成长。

第三,微观的班级环境。包括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可度、学生成长进步带给辅导员的满足感、辅导员与学生共同进步等。这是辅导员工作成就感与满足感得到体现的终极保证,也是辅导员工作动力的最终来源和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辅导员正是在学生对自己工作的肯定中,在学生的成长中、在与学生的共同进步中收获幸福与成功,从而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推动自己的快速成长。

总而言之,国家重视、组织培养、学生认可的外部因素是辅导员成长的基础;热爱学生、自我提升、创新工作的内在策略才是辅导员成长的根本动力,从某种程度上说,辅导员的地位与作用是辅导员通过自身的工作业绩来证明和争取的,促进辅导员成长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内部因素的积极作用。

四、高校辅导员成长阶段特点对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管理者的启示

高校辅导员的成长路径具有阶段性,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是不同的。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管理者,应充分认识高校教辅导员成长路径各阶段的特点,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辅导员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引导他们不断实现各阶段的成长目标,从而更好地促进辅导员队伍的成长,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一是对辅导员的成长进行分类指导。高校辅导员成长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辅导员要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对入门学习期要侧重培训和减压,对调整适应期要侧重适应与规划,对成熟稳定期要侧重总结提升,对发展创造期要侧重创新创造。要高度重视辅导员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高原现象”,对此问题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出应对策略。

二是对辅导员实施成长性考核。在以往的辅导员队伍管理过程中,往往过多地使用奖惩性评价方式进行考核,是一种简单化的一刀切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比较性强、可操作性强,但是它最大缺点就是忽视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辅导员的差异性,用同一把尺子度量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辅导员,既不公平,也不合理,一个带过一届毕业班的辅导员和一个刚刚接手毕业班的辅导员一同参加学校组织的就业考评,显然二者不可同日而语。这种考核体系不利于他们的专业化成长。为此,应改革现有的辅导员考核体系,针对辅导员所处的某个特定的成长阶段,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案,进行成长性评价,这种评价体系要在辅导员的发展方向上下功夫,能对辅导员处于何种成长阶段进行事实判断,能对处于不同阶段的辅导员工作进行更具有包容性的评价,肯定成绩,实实在在;指出问题,一针见血,同时对其发展的方向进行分析与指导,提供意见与建议,既让辅导员感受到成绩的喜悦,又让辅导员感受到差距与努力的方向。

三是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步伐,尤其要重视专家型辅导员的培养。要培养一批有志于学生工作,能够在辅导员工作一线静下心来、俯下身来、扎下根来,踏踏实实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骨干,为他们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保障,引导他们沿着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发展道路快速前进,迅速成长。

[1] 韩伟,刘利才.高校辅导员成长特征探讨[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56-60.

[2] 韩伟.高校辅导员成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5):60-64.

[3] 任江林.高校优秀辅导员成长规律探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2):74-77.

[4] 陈文海,陈岸涛.高校优秀辅导员专业成长“三部曲”[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76-77.

[5] 李永山.基于个体视角的辅导员专业化成长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0):78-79.

[6] 韩伟,刘利才.论高校辅导员职业成长阶段[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1):123-126.

[7] 何昭红,覃干超.论高校辅导员专业成长[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0):75-76.

[8] 何昭红.试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角色与专业成长[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8):83-85.

[9] 陈 静.高校辅导员工作倦怠状况调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3):82-85.

[10] 程德华.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应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108-111.

[11] 钱广荣.人生的意义在于成长[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1):15-17.

G643

A

1672-9749(2013)01-0119-03

2012-10-19

安徽师范大学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高校辅导员成长路径的阶段研究——与高校教师和管理干部比较”(2012rcpy037);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工作校本课题“高校辅导员成长路径与发展需求分析”(2011xgxb16)

陈 勇(1981-),男,安徽合肥人,《高校辅导员学刊》编辑部编辑,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

张俊华]

猜你喜欢
辅导员阶段工作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不工作,爽飞了?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选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