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俭, 张 智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王学俭, 张 智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设立八年来,已取得重大的发展,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亟须加强和改进的问题。结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实践和经验,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应主要从强化学科问题意识、明确学科方向定位、优化学科结构体系、规划学科发展战略、营造学科学术环境方面加强和改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思考
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工程、生命工程、基础工程。目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上,众多理论工作者始终强调高度的理论自尊,保持高度的学术自觉,保有高度的学科自信,立足学术前沿,以高度的学科建设使命感和责任感,致力于学科的架构、总结、省思和拓展,已取得了卓著成绩。但是,必须看到其中也存在一些现象和问题亟须加强和改进。本文就结合近八年来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理论总结,谈几点看法,求教于同仁。
“问题意识”就是人们“主动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分析问题”的自觉意识,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品质。科学的发展、知识的增长和学术的进步始于问题,这几乎已经成为学术研究者们的共识。学科的成立,源于知识的划分和对精确知识的追求。“问题的学科化”和“学科的问题化”已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一门学科只有能够诠释现实问题,回应时代需求,才有其价值。一般而言,任何研究都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回答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有问题指引的研究才好加以理论辨析和实践检验,才能出创新成果。如果事先都已经有了定论、意图和口径,一切只是按照统一口径去言说,那只是宣传而不是研究。八年来,正是在“问题意识”的引领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现象和问题。我们有很多的成果,但也有很多的问题,主要是对学科研究的现实问题把握不准不全,混淆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宣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体系而言,什么是“实然”的实践考察,什么是“应然”的学理论证,事实上并不是很清楚。任何科学的研究都是为了发现事物的本质,理清发展的脉络,总结发展的规律,然后作出价值评判。但就目前而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虽已有数量可观的著述,但其中真正能够做到选题新颖、论据充分、分析精辟、方法科学的成果较少。对很多问题的研究往往滞留在肤浅的叙述层面上,甚至是只作一般的通俗性宣传和解读,对其中深层次的内涵、逻辑和缘由则缺乏创造性的探究,有些研究者的认知水平没有超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论述、党的文献解读的层次,有的则是对领导人讲话和中央文件的自我复述,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水平和价值。因此,要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首先要强化问题意识,探索和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真问题”,使问题意识成为催化学科发展的生长基点、引导学科前进的方向指南、推动学科建设的动力源泉,通过问题研究、问题探索和问题破解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个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2]他指出了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态度和学风。当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中存在学科功能定位不明确的现象和问题。为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功能定位,首先,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各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定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六个二级学科,一方面,因为研究对象的差异性,六个二级学科存在明确的学科分工;另一方面,又因为研究内容的交叉性,六个二级学科具有关系紧密、功能互补的相通性。因此,应根据整体把握、分工不同、各负其责的原则,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要重点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在论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学科领域的地位。其次,要着力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概念体系,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范畴定位。没有或缺乏概念体系,学科的内涵难以揭示,边界无法确定,是不可能真正形成独立学科和发展独立学科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确立八年来初步形成一些概念和范畴,但是仍处于探索阶段,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内涵和外延极其丰富的体系,既有综合性,又有专门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概念体系的建构应在突出学科的特殊性前提下,从学科的基本概念与核心概念、概念外延与概念内涵、概念生成与概念发展,以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构概念体系。再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重点,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为切入点和着力点,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功能定位。学科功能定位旨在全面、充分地发挥学科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既要发挥其认识功能,更要发挥其实践功能,推进理论创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最后,要始终坚持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发展定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必须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坚持世界眼光和开放视野,对各种现实问题和文化思潮进行分析、鉴别,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与革命性,凸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与主导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设立至今八年来,学科建设在提升层次、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学科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也由于学科设立时间不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结构体系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科建设必须注重学科的层次结构与课程结构建设。一般而言,一门学科在学科理论方面可分为学科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专门知识与专业理论、前沿知识与前沿理论三个层次。在人才培养方面可分为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在设立之初就被定位为一个研究型学科,它不仅学科研究内容具有广泛的覆盖性,而且学科架构本身也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目前本学科的人才培养主要设置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在全国的本科教育阶段,没有设立该专业。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缺乏本科专业的有效支撑,很多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理论框架、研究内容、发展方向等问题缺乏基本的认识,造成了该学科在研究生招生的过程中存在考生学科背景参差不齐、第一志愿考生人数少、考生的理论功底较弱、对学科缺乏系统的认识等问题。鉴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硕士学位授予点数量多,特别是2010年4月又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硕士点79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要有重点地按三个层次推进,即本科层次主要开展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的教育和研究;硕士层次主要进行专门知识与专业理论的教育和研究;博士层次重点推行前沿知识与前沿理论研究和创新。有条件的高校应增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本科专业,一是满足社会对本科层次人才的需要,二是为本学科硕士、博士学位培育点提供生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三个层次,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来呈现的,因而要重点抓好课程体系的建构与教材体系的建设,充分吸收“学科整合法”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注重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和时代性特征,大力建设“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克服专业本位主义的束缚,做到宽口径、重基础,在广博的基础上做到专深,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有机拓展、注重思维方法的学科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增强培育人才的知识综合性和社会适应性。
学科的发展战略是学科建设的总体性规划,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和战略性。对学科的发展进行战略规划是一种积极主动、目的明确、面向未来的学科管理方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发展战略一方面应根据一级学科的发展规划来制定,另一方面应根据各个学校的整体定位来确定,而后者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更具根本性。学科建设如果重点不突出,特色不鲜明,各大学的学科结构相似,学科方向相近,势必将造成部分地区学科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很难做出高水平的科研项目,进而影响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发展规划问题,应避免盲目求新、求热、求异,克服学科研究方向“老、同、活、散”的问题,通过科学规划,凝练学科方向,凸显学科特色,凝聚学科力量,促成学科群体优势。目前各个高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研究方向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老、同、活、散”。“老”是指一些学校的学科研究方向陈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脱节,缺乏创新性和前沿性;“同”是指不同学校凝练的学科研究方向的内容互相雷同,缺乏各自的研究特色和学术优势;“活”是指有的学校的学科研究方向带有较大的随意性,跟风紧,变化快,缺乏相对稳定性,难以积累并形成某一研究方向的优势;“散”是指有些学校确立的研究方向没有很好地形成学科点全体人员一致的主攻目标,致使研究力量分散、研究成果散布,一级学科发展也不平衡,强势和弱势学科实力悬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规划发展结构应该是特色性和多样性的结合,地域性和普遍性的融合,学科发展定位、培养人才类型应着重考虑学校的隶属关系和社会需求,学科的建设规划一定要结合自己现有学科实际特色,坚持适应性原则和前瞻性原则。
自2005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开放、宽松的学术环境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也存在诸如学风浮躁、学术失范、学术不端行为的现象和问题。为了进一步营造尊重学者、崇尚学术的健康的学术环境,首先,要强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品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毕竟是一项学术性研究,不能把它意识形态化或等同于意识形态宣教。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必须正确处理学术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逐步培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品格,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含量。其次,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学术规范建设。确立学科的学术规范前提性的工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术规范的建设旨在强调形成学术共同体,完善学术研究的范式,逐渐形成本学科基本的概念、规则、方法,创造共同的学术语境与学术场域,促进学科的学术自由与学术创新。再次,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制度建设。学科制度建设是学科建设中的一个特定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制度主要是要建立健全学科规范制度和学科课程制度、学科梯队制度、学科培养制度、学科管理制度,从而保证优良的学术道德和学风。此外,还应建立一系列具体的管理制度,如学科建设例会制度、团队成员业务档案制度、研究基地管理制度、课题申报集体论证制度、定期检查和工作总结制度等。要通过狠抓制度的建设与落实,保证学科建设的规范化。最后,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评价考核工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已建立八年,现在正处于发展和建设的关键阶段,加强对学科的检查、监督、评估和考核工作非常必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检查监督制度和评估指标体系,实行淘汰制,优胜劣汰,克服重申报拿学科点,轻学科建设的倾向。只有采取有力的措施,做细致而艰巨的工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达到规范和完善,实现良性发展。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290.
[2] 中共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58-659.
G410
A
1672-9749(2013)01-0020-03
2012-08-20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重点项目“西部地区社会发展中正义问题研究”(11LZVJBWZD005)
王学俭(1955-),男,山西太原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 智(1981-),男,甘肃金昌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张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