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问题意识”

2013-04-11 15:08韩喜平吴宏政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学术研究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

韩喜平, 吴宏政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 130012)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问题意识”

韩喜平, 吴宏政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 130012)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有问题意识。基于问题意识,该门学科建设应该明确学科建设的宗旨,以学术研究作为学科内在建设的根本,同时处理好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的关系以及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科建设;问题意识

从十九世纪40年代算起,至今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有170年的历史了。但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近几年的事情。在这门学科刚刚建立之初,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研究工作如果说有一个核心问题的话,应该是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问题。很多学者都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首先应该思考的重大问题就是,在诸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庞杂的思想体系当中,它们在什么意义上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显然是作为学科所应该具有的第一个前提。如果一门科学尚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性理论体系,显然是不能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的。它充其量是一些零散的论断的集合。这些集合如果没有一个核心逻辑线索将其各个部分统摄起来,就不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①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问题,国内学者分别提出了很多颇有见识的观点。然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问题的研究,毕竟应该算作是一种宏观性研究,它不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所关注的诸多具体问题,而只是从学科本身的理论体系出发来探讨学科的可能性前提。那么,在对学科的整体性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所要解决的就是学科建设当中所面临的诸多具体“问题”。在这个意义上,“问题意识”就成为学科建设的另一个重大问题了。本文拟从“问题意识”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探讨。

一、什么是“问题意识”

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工作,都要求研究者首先确立一种“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就是指在科学研究当中,要自觉地有意识地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从而使研究目标明确清晰,有针对性。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程,主要的不是把更多的社会历史事实纳入思想逻辑的过程,也不是添补思想逻辑上的缺环的过程,而是通过不断成功地解决社会历史重大问题而获得自身存在的正当性,并由此进入对于新的社会历史重大问题的解决的过程,从而使我们真正把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1]然而,提出问题的过程并非简单。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其他的研究者的提示或启发等引导下才提出问题来的。这样就使得研究有了一个思想上的承接关系。但是,这样所提出的问题往往具有被动的性质,它需要我们首先了解学术前沿、学术动态。在这些前沿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如果能够进一步发现新的问题,或者是对已经提出来的问题有所新的理解,那就表明我们具有了“问题意识”。与此不同,所谓有影响的学者,则往往是通过独立思考来提出新问题的。如果我们把前者称为“引导性问题意识”的话,那么后者应该是“创造性问题意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通常才需要有“学科带头人”。所谓学科带头人,就是指具有“创造性问题意识”的学者,他能够通过独立思考提出该学科的基础性的理论问题,并引导学科理论发展方向。显然,后者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能否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这是关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一点对于一切科学研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能否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就决定了此项研究工作是否是有重要意义的。当然,通常人们在研究的过程当中,也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而问题是,如果这些问题并没有新的意义,而且,在对问题的解决当中,也都没有新的意义,这种情况我们不能说这一研究是有“问题意识”的。所以,所谓“问题意识”,就是要求,第一,研究者所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第二,研究者在对提出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新的观点。

当然,问题意识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建立在研究者事先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理论背景。往往有深厚的学术背景的情况下,才能够真正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其实,按照解释学的原理,当一个研究者提出一个新的问题的时候,他已经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回答和解释。伽达默尔称其为“作为理解条件的前见”。[2]所以,往往是在已经对某一问题有所初步解释的前提下,这一问题才能够被明确地提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建立一种“问题意识”是如此困难的原因。比如,在硕士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说:硕士博士答辩,实际上是答辩委员会在答辩。因为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是否是有意义的,这是答辩的真实意义所在。如果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没有意义,那么全部答辩都失去了意义。这就表明,提出问题所具有的问题意识,是在进行了一个深入思考之后,并已经获得了初步答案的基础上,才能提出问题来的。因此,提出问题也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了。

“问题意识”需要一种敏锐的理论直觉,它最初的产生仅仅是在“前理解”中发生的,我们通常称其为“理论的洞察力”。这种理论洞察力就是指,在没有经过详细的分析和论证之前,单纯从“前理解”当中就能够捕捉到所要提出的问题。因此,似乎提出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直接发生的过程,而稍后的研究工作则是具体的理论展开。也就是说,问题意识首先是建立在理论直觉基础之上的,而理论研究就是对这一理论直觉提出来的问题,进一步加以详细的论证过程。那么,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来说,就应该首先通过问题意识,来直接把握学科建设所遇到的基本问题。而后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学科建设所遇到的问题加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问题意识就在于,它直接地把学科发展所遇到的理论问题提示出来。正是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我们才能够明确学科建设的方向,才能够按照学科发展的本来目标来加以探索。在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之前,我们还应该首先反思什么是学科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宗旨的问题意识

国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来建设,其首要的目的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在当今社会诸多社会思潮的冲击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必须要给予其专门化和学术化的对待。因此,这首先是一个政治性的目的。亚里士多德说,人天然是城邦动物。有学者曾经翻译为人天然是政治动物。因此,对于一个国家中的个人来说,国家意识形态是个人的真理性所在。我们的时代,在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盲目地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状况。这导致了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的提升。应该说,在市场经济建立之初,强调人的个体性,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是以个体的独立性为前提的。它是对从前计划经济时代的忽略个人主体性地位的一种挑战。实践证明,正是由于个人主体地位的提升,才有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强调个体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却在西方民主自由思潮的影响下,走向了个体主义的极端。这种极端化的个人主义倾向往往打着民主的旗号,忽略国家意识形态的整体性价值观。因此,国家意识形态的重大意义在于:纠正过分夸大的个人主体性价值观的偏颇,使个人主体性利益与国家整体性价值观的协调统一。也就是说,我们的个体性是以国家集体性为前提的,这一点如果不明确,就会导致对国家意识形态的蔑视而过分强调主体性的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显然是符合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政治生活中的真理观的。

此外,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是真理体系自身完善的需要。这一行为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理论,而且同时是一门普遍性的科学。学科之为学科就在于,它所包含的理论不仅仅是个体性的,而是具有普遍性的真理体系,即科学。此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也作为国家的意识形态,但是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多数都是分散的。主要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割裂式研究。要么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要么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要么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要么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法学,以至于没有一门人文学科不与马克思主义相关联。这种情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众多的成果,但是,却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目标。容易导致“盲人摸象”的结果,肢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整体。应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庞大的有机整体,在其他学科为背景的分门别类的研究基础上,如何形成具有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就成为一项专门的科学事业了。在这个意义上,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显然是从科学真理逻辑自身出发的,它将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科学化、系统化和整体化。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宗旨就显而易见了。无非包括两个目标:从实践的逻辑上看,要捍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从真理的逻辑上看,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科学化、系统化和整体化。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

我曾经把学科建设区分为外在建设和内在建设。[3]所谓外在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个一级学科是否具有健全的二级学科的支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下属的各个二级学科是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通常称为学科结构是否合理的问题。因为各个二级学科之间是相互支撑的。比如,没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就不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深入的理解。没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支撑,就不会有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深入理解。此外,在学科的外在建设当中还需要有各种“平台”,即各种研究机构来支撑;是否形成了学科下属的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是否具有培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资格;师资水平是否达到了一定的学历水准;是否拥有雄厚的资金作为基础等等。这些都可以被看作是学科的外在建设。

所谓内在建设,应该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内在建设主要的任务就是形成具有完备成熟的研究成果体系。还包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研究特色和研究优势。在某一学科当中,是否形成了独特的理论观点以及由此所统摄的理论上的创新体系。可见,内在建设主要是指该学科的学术研究的水平。

学科的外在建设是服务于内在建设的。无论是师资队伍建设,还是硕士博士点的建设,以及各种研究机构的建设,实际上最后的目标都是为了形成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成果。只有产生了重大的研究成果,才能最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成熟。所以,外在建设是内在建设的客观条件,但外在建设绝不等于内在建设。由于当前对学科建设的评价尺度的抽象化,在评价一个学科建设的水平的时候,总是用外在建设的指标来作为评判的标准,从而导致对内在建设的忽略。这是我们区分内在建设与外在建设、提出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关系问题的一个重要目的所在,即就是要强调学术研究对于学科建设来说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我们详细讨论一下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关系。

由上述对学科的内在建设和外在建设的区分,可以清晰地展现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关系。学科建设包括外在建设和内在建设,而学术研究就是指内在建设。而通常我们讨论学科建设的问题,多数是围绕着外在建设展开的。这样就容易导致忽略学科建设中学术研究的重大意义。错误地把外在建设等同于全部学科建设的内容,这是应该加以认真思考的。

一方面,学科建设包括学术研究,但是,学术研究并不只是学者个人的成就,因此,需要通过外在建设来为学者的研究提供各种平台和条件。比如,良好的学术团队能够促进学者个人建立纯粹的学术态度和学术精神,而各种研究机构和项目课题的平台则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作的基础保障。这说明,学科建设是学术研究的重要保障。没有学科外在建设提供的保障,就不会产生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成果。诚然,研究者个人的科学精神也能够引领研究者从事专门的科学研究,但在当代高等教育和学术信息化的今天,没有外在建设提供的各种手段,就不会形成良好的研究条件,单纯凭借个人的科学精神很难完全投入到研究当中。

另一方面,学术研究构成了学科建设的灵魂。一个学科如果没有形成坚实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那么就不能说该学科是严格意义上的“学科”。这里强调的学科的内在建设问题,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不成熟,而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学科,因为时间短暂,还需要从学科完善的角度对其加以“建设”。而这是研究者的任务所在。马克思是对社会现实进行的理论研究,而现在,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我们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研究。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研究工作。那么,内在建设就是要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当中,取得重大的学术成果。

总而言之,学科建设包括外在建设和内在建设,而外在建设为内在建设提供了外部条件,内在建设则最终决定了学科的自我完善。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人才培养的问题意识

根据前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宗旨的分析,我们可以最终把学科建设的两个宗旨落实在对人才的培养上面。因为,无论是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捍卫,还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化,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最终都要落实在对人才的培养上面。

对人才的培养,如果从性质上划分,可以划分为有政治教养的人和有人文教养的人。有政治教养的人无疑他的本质规定就是,他应该坚守一种国家的政治尊严,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坚守。他把个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建立在普遍的国家利益和核心价值之下。这就意味着必然要有一种为国家民族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超越任何功利性要求的,他仅仅从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出发,而不从个人的利益得失出发,而无条件地拥护国家意识形态的权威。那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这一门学科就是要培养和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门学科成熟的一个标志就在于,能否对于国家的公民进行一种政治价值观的教育,能否把国家意识形态落在每个人的心中和实践当中。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培养有学识的人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仅仅具有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而且在中国也承担着人文通识教育的功能。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要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以人为本”的。因此,如果说它首先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更高的目标则是培养人本身。这就符合了大学人文精神的教育目标。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就是使人回到“符合人性的人”。[4]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熟的标志,还要看能否培养出具有人文修养的人。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思潮中,人们忽略了对人文修养的教育,大学生更多注重的是对某种“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对自身的人文修养的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该着眼于更高的人学目标,培养健全的人格,培养具有人文修养的人。

综上所述,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这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要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在问题意识当中,我们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宗旨,加强学科的外在建设和内在建设,以学术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根本,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人文教养作为学科发展的基础性问题。这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问题意识”所提出来的根本要求。

注 释

①国内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研究中,张雷声教授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具有代表性的是《从世界观、方法论相统一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一文,发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4期。

[1] 韩喜平.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建设的方向和特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49-53.

[2]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55.

[3] 吴宏政.从“外在建设”到“内在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迫切要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137-140.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81.

G410

A

1672-9749(2013)01-0013-04

2012-12-15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的伦理经济学研究”(2012M01)

韩喜平(1965-),男,内蒙古巴彦淖尔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宏政(1973-),男,黑龙江青冈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俊华]

猜你喜欢
学术研究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