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振芳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
苏振芳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过程中的理论与现实,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问题。通过探讨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几个问题,即正确把握道德教育社会化与道德个体发展的关系;个体道德思维应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重点;完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置;重视社会潜意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如何构建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对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都不可能是一种单纯的教育行为,它必然受到本国、本地区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形式制约,同时还要受到本民族传统的影响。因此,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道德教育往往显示出不同的差异性,而且这种差异性在农业文明时代表现得特别明显。但是,随着工业时代的开始,尤其是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种差异性正在日益缩小。因为在高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遇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共同社会道德问题。面对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而引发出的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各地区的高度重视。这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现已超越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重视对以下几个问题的研究。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一个通过教育而使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共同的规律和要求。就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来看,撇开众多国家和地区学校道德教育中纷乱繁杂的内容,通过分析、综合和归纳,可以寻找制约各国、各地区学校道德目标和内容的共同因素,即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
首先,从社会发展需要来看。各国、各地区在道德目标和内容的制定上,大都围绕着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道德规范的养成。把以往社会逐步形成并遗传下来的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通过修身课、宗教课、公民课、品德课以及生活指导课等中介,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现有社会中的一整套基本的行为方式,目的在于使学生确立基本的道德观点,养成一定的行为规范。
第二,社会规范的传递。把一些维护社会秩序所必不可少的社会生活准则,通过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事等多种社会生活领域的教育,借助一定权力作用而以法律的形式出现,使学生顺利地参加现有社会的正常生活,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承担应有的义务。
第三,维护国家利益。在国家利益这一问题上,即使在意识形态相异、政治经济体制各不相同的国度,维护国家利益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各国、各地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之一。尽管会出现敌对国家之间德育内容和目标相背离的现象,但各国、各地区在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旗帜下进行的热爱祖国、效忠祖国的教育却是共同的、统一的。如何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这是各国、各地区需要深入研究的共同课题。
第四,实现政治目标。教育与政治联系密切,培养出的人才具有什么样的政治信念、观念和品质,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这一任务又主要是由德育来完成的,因此,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就注定要合乎社会的统治者和国家当局规定的政治目标。也就是说,要依据政治目标来选择德育的内容。在这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向来明确提出并把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的核心,德育的政治目标非常明确。尽管国外资本主义国家鼓吹学校教育不受政治干预,德育中不能强行灌输某党某派的政治观点以迫使学生接受并确立政治态度,但这只是表明这些国家政体上的原因,而无法否定政治制约学校道德教育这一客观事实。实际上,这些国家要通过德育培训的正是能遵循他们的政治秩序、维护和实现他们政治目标的下一代。
其次,从人的发展需要来看。强调个体道德发展已成为一种共识,各国、各地区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确立德育内容和目标的同时,都一致强调要考虑人的发展需要。认为德育不仅使人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要,还要使人能勇于改革不合理的、落后的东西,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因此,学校道德教育不应尽是灌输现有的社会规范、准则,并以此为准绳来评价德育效果,更应创造一种道德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角色承担并在教师的启发下,由自己的积极思考而获得道德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道德是个体意识和个人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道德就其存在形态而言,本身就是以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两个方面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的社会现象。因此,道德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和人类整体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也是个体意识形态和个人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个体道德虽然不是独立于社会道德之外的一种纯粹个人的东西,但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就存在着一个关于个体道德的特殊性问题。
第二,个体道德是道德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道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种社会道德只有转化成个体道德才称得上真正意义的现实道德。道德作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规范,只有在个体那里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只有进入个体的思想、意识、情感、意志和实际行为过程之中,并化为个性化的实践精神和内在素质,才具有活力。
第三,个体道德是一个有选择的过程。个体道德虽然是社会道德的内化或个性化,但是这种内化或个性化,决不是既成的现有社会道德要求向个体道德的简单、机械的转化,而是一个有选择的过程,是个人学习、选择、实践和修养的结果,个人决不只是被动适应和接纳社会道德要求的客体,而且同时是一个在判断着、选择着、创造着的道德活动主体。个体道德实际上是社会规范影响和个人自主选择的结晶,是社会共同意志和个人自由意志、社会道德必然和个体内在道德要求的辩证统一。
第四,个体道德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的关系上,不只是社会道德方面的影响而造就了个体道德,而是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过程。个体道德一旦形成,就会以其独特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对社会道德的建设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学校道德教育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更多地偏重于宏观研究。这种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宏观研究虽然也涉及个体道德思维、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等一系列个体道德问题,但主要是从客体的方面和宏观角度进行把握的,其结论往往是不完整、不系统、不明确的,致使“我为什么要有道德?”“我应当确立什么样的道德观?”“我应如何判断自己的道德行为?”等为人们所关注和思考的道德问题,得不到令人信服的回答,出现了价值多元化、价值相对论的现象。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伦理学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开始注意到“个体道德”研究的必要性。个体道德所要揭示的是个体道德存在的依据,个体道德发生、发展的机制,个体道德存在形态,个体道德的社会调控和自我涵养,以及个体道德人格的完善化等一般性和普遍性问题。个体道德对个体来说,既是自觉自愿的东西,又是超越自我的东西;既是社会化的东西,又是个性化的东西;既是代表社会普遍意志的东西,又是体现和表现个体自由意志的东西;既是国家性的东西,又是全球性的东西。这种集社会化和个性化相统一的道德理论,在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必然呈现出其自身特点,尤其是在21世纪这一历史进程中,如何探讨、把握个体道德思维和个体道德探究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普遍关注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学校课程设置专家开始注意“隐性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众多著名的教育专家认为,隐性课程是一种既非学校教育又非教授传授的东西。这些东西无须在课堂中讲授,也无须在集会中灌输,它蕴藏在优秀的课任教师、进步的课程设置、高层次的办学方向和良好的教育环境之中。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能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领悟出生活的价值和人生的真谛,端正学习态度,谨慎审视人生。由于隐性课程的设置对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人们事先不曾预料到的好效果,因而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校道德教育已逐步由显性课程教育转向隐性课程教育,即把学校道德教育融合在任课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科学进步的课程设置和催人上进的校风、学风这一多维空间构建之中,使学生在无课堂讲授和无集中灌输的氛围中接受学校道德教育。
传统意义下的课程概念是与教学科目、教材及课堂教学联系起来的,通常是指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内容,是一系列教学科目的集合。具体地讲就是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等所确定和表达的那些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设计课程方案,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标准,课程的具体形式由教科书及其他类型的教学来体现,课程的指导者是教师等。但是,现代教学的课程概念的外延大大扩展了,凡在学校学习得到的文化即总称为课程。于是,隐性课程的概念产生了,原有意义下的课程实际上都是显性的。这样,学校图书馆那充满文化气息的走廊,浓厚的学术氛围,催人奋发的精神,对真理的崇尚和追求,维护伦理的传统力量,幽雅的校园景色等有机构成的文化环境,都成了学校的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在学生的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良性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在获得这种文化氛围熏陶的时候,是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中,自由地贴近这种文化环境。同时,学生在接受这种隐性课程教育时,其心境具有一种愉悦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学生接受这种隐性课程教育时,有认知的参与,而更多的是有情感、兴趣之类的非认知心理参与。人的道德文化的素养和品质,是一种内在之物。这种内在之物可以通过其行为外显于外界良好的道德文化素质有一个内化过程,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密切配合,能够最有效地帮助人们起到这种内化的作用。传统意义下的大学不可能因为教育技术的大发展、远程教育的形成、开放大学的诞生而消失,其主要因素亦在学校的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可以通过各种技术从校园里传递出去,而隐性课程却没有这种可能,学校里的那种氛围、那种精神只有在学校里学习得到,而后才能带到校外。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差别往往也就在隐性课程方面。著名大学固然以强大的教授阵容作为显示其地位的第一要素,但是,这个阵容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无形的中介物,这个中介物并非只要有了三五百个教授就能立即生成,还需有一个建设过程,即学校的内化过程。这一内化过程比较直接、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个体实现自己的道德文化的内化过程。
在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中,社会心理对学校道德教育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其中社会潜意识所带来的影响更值得深入探讨。社会潜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它是在一定社会中,由于缺乏公开表达意见的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它包括各种社会情感、动机、意见以及习俗等。社会潜意识作为一种具有隐秘性、叛逆性和自发性特点的精神现象,正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着学校道德教育,其具体表现在:第一,不良群体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良群体文化是一种与社会主义文化相偏离或相对立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组织形式和行为规范,具有明显的反社会倾向,破坏性大。青少年一旦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很容易陷入这种群体之中。它不仅可以直接导致青少年的犯罪,而且对整个社会心理和社会风气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第二,不良社会信息造成的影响。当社会面临重大转轨时,旧的社会意识已不可能也来不及吸收和处理来自基层的社会信息,势必造成不良社会信息的大量产生。在新旧交替、传统价值观念失去威信,不良社会信息以其新奇的特点表现出来,很容易与青少年的好奇心理相吻合,并在他们中间引起共鸣。青少年时期是心理上的“断乳”和“动荡”时期,他们尚缺乏分辨与自控能力,那些潜隐的不良社会信息的传播,往往因其歪曲乃至丑化现实而误导青少年的一生。第三,宗族文化带来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家族传统浓厚的国家,在长期的封建家族发展过程中所因袭和积淀下来的,包括传统、习惯、遗风、族训、族规、禁忌等在内的家族文化,是维系一个家族存在的重要心理纽带。全国解放后,这种传统的家族文化一度随着封建家族活动的消声匿迹而处于消解过程中。但是,最近几年,这种传统的家族文化又以一种新的形式有所回复,如寻根祭祖、修祠堂、续族谱等。对这些现象,我们既要看到家族文化中包含的优良传统习惯的影响,也要看到家族文化中残余的陈规陋习对青少年带来的感染。家族文化中残余的惰性力量及其保守因素,具有禁锢人们思想、束缚着人们行动、控制着人们情感抒发和左右着人们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价值取向的负面作用,有时甚至会给青少年带来某种不堪设想的后果。
[1] 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 朱永康,苏振芳.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3] 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
[4]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 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G410
A
1672-9749(2013)01-0017-03
2012-11-09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深化闽台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和平发展”(2012B199)
苏振芳(1948-),男,福建惠安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庞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