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大学生自我管理意义浅论

2013-04-11 13:51:43高金强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科学大学生生活

高金强

(榆林学院 能源工程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久远历史意义的大会,备受世人瞩目。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这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实现与时俱进。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创新,也是党的十八大的标志和历史性贡献。

马克思主义在关于教育的学说中提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培养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每个人既能获得和其他人一样的合乎社会各方面要求的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每个人又能获得与个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条件。在个人之间关系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过自身的全面发展促进全社会一切人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转型期的在校大学生应该从自我管理做起。大学生自我管理,特指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业、生活、理想、思想、心理和行为等表现进行的管理,自己把自己调动起来,自己领导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我管理是新时期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不仅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提高对大学生管理的层次与水平的必然要求。

一、新时期我国大学生自我管理基本状况

(一)新时期大学生自我管理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新时期大学生都经过高考的艰苦过程,大部分同学习惯了以考试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自学为辅的学习方式。而进入大学这个新的环境,不再是封闭的、强制的、被动的学习,不再有固定的教室,而是到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里,离开了父母的耳提面命,结识到更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新朋友,面对一切新事物的诱惑,面对繁纷复杂的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很容易出现目标模糊、浮躁不安,逐渐迷失了自己。因此,他们的学习意识淡薄了,自我掌控能力也很欠缺。

2.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不足。当今的大学生多为90后,且独生子女居多,他们从小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生活。但是进入大学以后,洗衣服、洗碗、打扫宿舍等基本的生活事务都要自己来做。少数在这方面不积极主动的大学生能力欠缺。

3.大学生思想不成熟、自强能力欠缺。大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充满了热情,但由于年轻,思想不成熟,很容易被社会中腐朽的思想所困扰,被错误的意识所影响。另外大学生还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对自己定位过高,付出却过少,自然影响大学生的自信、自强的能力。

(二)新时期大学生自我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

1.社会原因。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来讲,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诸多制度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比如教育制度,从家长到学校都看重成绩。大学生从小就肩负着“高考”的艰巨任务,一心一意提高成绩;只要一心读好“圣贤书”,能够考取家人为其制定的目标大学,生活方面父母亲会打理一切。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弱化了基本的生活常识和自理能力。

2.主观原因。大学生从小到大基本是在过一种有轨道的生活,习惯了家长、学校为其布置好的一切,久而久之就会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行动能力。这样,新入校的大学生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部分学生觉得终于摆脱了父母多年的管束,彻底自由了,既不想按照父母所制定的计划行事,也没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在大学无所事事,逐渐迷失自我;二是部分学生想当然地认为家人为其制定的目标就是自己应该所奋斗的目标,没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缺乏创新意识、开拓能力。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在新时期对大学生的教育中,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确立大学生以人为本的自我管理理念

大学生大多处于青年中期,生理发育已趋成熟,这为他们独立自主地生活和学习提供了生理前提。他们精力充沛、自我意识较强、渴望独立、希望通过展示自己的能力获得社会和他人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但同时他们在心理发展上尚处于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加之个人阅历较浅,缺乏生活经验和丰富的知识积累,看待问题容易主观、片面,从而陷入理想与实现的矛盾。自育乃育人之本,让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利于大学生通过实践克服思想上的困惑,促进自身的成长成才[3]。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笔者认为,新时期坚持“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思想,对推进大学生自我管理有重要指导作用。为此必须处理好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与推进素质教育的关系,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生自我管理的关系,处理好以学生为本与以教师为本的关系,处理好尊重个性与统一标准的关系[4]。

发展的主体是人,离开人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社会进步中最重要的主体力量,发展就无从谈起。新时期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正是在进入大学校园后开始正式形成,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新时期的大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自己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二)确立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自我管理理念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是指大学生保持自身具有可持续发展态势的能力,是大学生持续不断地获取、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完善其个性的能力,也就是说大学生个体有意识地自觉地按照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提升自身生存发展的质量与层次,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的目的。大学生要想使自己走上社会后让国家和人民放心,就应该懂得用可持续发展的自我管理理念来约束自己。学会学习是每个现代社会成员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社会已经步入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大学阶段已不再是学习过程的终止,而是提供大学生继续发展的一个平台,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理念,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确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自我管理理念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自我管理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知识系统、能力系统和价值观念系统。知识系统要求大学生不仅掌握学校所开设的课程的知识,还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汲取更多的对自己日后发展有益的知识。应该学有所专,识有所长,但知识的广博更不可忽视,特别是人文知识不可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是他们立足社会,安放心灵,领会人生真谛的“大道”。能力系统包括一般智力和专业技术两个要素。在人的能力系统中,人的创造能力是最高体现,对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培养创造性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技能和创造性情感与人格。价值系统包括道德价值观、人生价值观以及政治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能够感染他人,给别人带来欢笑和前进的力量;更有助于大学生养成对探索的激情,乐于创新,乐于感悟,发现生命的意义,选择有意义的生活,实现自我的价值。全面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对于当代大学生有百益而无一害,只有树立了全面的自我管理理念,当代大学生才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游刃有余[5]。

三、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

(一)新时期大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只有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扩充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补充丰富的课外知识,强化自己的知识系统,让自己的文化知识转化为能力,敲开人生的大门。自主学习是针对被动学习而言的,它是学习者参与管理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能力[6]。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好知识的需要,也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的日新月异,在大学所学的知识不可能享用一辈子。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学会学习,不断地充电,不断地完善自己,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要掌握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多方面的通力协作方能奏效。大学生通过对自己学习的计划、监测、评估等活动,掌握更多的支配权,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承担更多的责任。

(二)新时期大学生培养自理生活能力的意义

一个成功的人,除了他的知识和技能以外,还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他对事业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以及独立的生活和工作能力。这样,无论工作和生活上碰到什么困难,他才能有信心、有恒心,冷静地、全方位地考虑问题,并灵活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需要在长期独立生活中加以锻炼。学校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各种课外的社会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虽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这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是极其有限的。因此,重视学生长期的生活磨炼是非常重要的[7]。大学生只有把自己的生活规划得井井有条,实现了良好的自我管理,才能助推事业的成功。

(三)新时期大学生获得自强思想能力的意义

自强与自立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高扬的人格品质。自强自立对于完善个体人格,促进个体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价值。大学生自强自立精神培育是个体成长与发展完善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校教育目标的必然性使然。作为国家未来建设主力军的大学生,其精神风貌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前程。正确的思想信念是大学生自强思想能力形成的基础,是指引大学生不断前行的航标。马克思主义才是大学生正确的思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石,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理论前提。当代大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8]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8.

[2]高 放,李景治,蒲国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68.

[3]刘川生,郑师渠.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大学建设[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祁小梅.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2012(6).

[5]潘晴情.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要以“以人为本”为指导[J].皖西学院学报,2012(3).

[6]张仙珍.由美国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所引发的思考[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0(1).

[7]吴 迪,等.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3).

[8]郑建功.科学社会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科学大学生生活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科学
无厘头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科学拔牙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