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艳丽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山东 烟台 264001)
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强国建设扎实推进的战略目标,重申了文化繁荣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地位,要求“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这是党中央纵观世情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基础上,对文化作用的深刻认知与科学把握。在未来,文化强国建设将与经济、政治、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一起,共同推进人民幸福生活的实现。在当下,揭示文化强国建设与人民幸福生成之间的内在关联,对于文化强国战略的推进及幸福中国的建成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幸福的获得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或物质保障。正如十八大报告中所讲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1]而文化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助推器,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撑。
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文化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深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力量。“随着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已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历史、传统、民俗等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创意、设计、构思等文化创新日益成为价值创造的主要支点,品牌、形象、信誉等文化形态的无形资产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2]4文化对经济的渗透与影响,使文化产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国家的支柱产业。就美日韩等国的发展来看,文化对经济的推动力是巨大的。民族文化的特有魅力和精神内涵,使商品赢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和认同,从而将自己的音乐、电影、电视剧、动画或网络游戏等文化产品推广到世界各国,赚取了丰厚的经济收益。文化产业具有超强的辐射力,能够渗透和延伸到商品生产的较多环节及领域,形成巨大的产业链条,带动上游下游一系列相关行业的繁荣发展,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此外,文化还能创造巨大的经济附加值,使产品的价格不再仅仅取决于产品本身的实用价值及功能,而是取决于产品自身的文化含量、文化的象征意义和精神价值。由此不难看出,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极高,是未来国民经济发展一个极为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当下中国,经济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抛弃高投资、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而推行高科技、低能耗、低污染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文化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特性,其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显著特征,被世界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典型的“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是世界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蕴涵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就中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来讲,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形势严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必须优化产业结构、改变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文化产业的优良特性决定其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引擎功能,提升经济发展的水平、质量和层次,增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后劲。目前,我国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人民大众精神文化需求呈井喷之势,文化消费市场需求旺盛、利润空间巨大,这为我国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将会助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国家的物质财富和经济实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成就百姓的幸福生活。
如果说物质富强能够使人民拥有一份自豪骄傲与踏实快乐,那么国家精神上的富足则能带给人民更深厚、更持久、更高远的幸福感。文化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及其在精神上的高度与厚度,“一个有灵魂、有诗意、有精神追求的民族才能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一个有文化的大国崛起才能得到其他国家的敬畏。”[3]作为一个民族的血脉、气质和灵魂,文化是凝聚民心团结民力的精神纽带,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文化强国的建设能够提升国民的尊严和自豪感,能够提供整个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从而能够为人民幸福构筑坚固堡垒。
民族文化是共同地域上的人们穿越历史河流积淀而成的精神财富,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与行为准则。它会潜移默化地融入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里,影响并形塑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性格心理、精神气质及价值取向。民族文化体现着民族成员共同的风俗习惯、共同的社会心理、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思维模式和共同的生活方式,深深凝结或留存于民族成员的生命和血液里,能引发其思想上的一致性、思维上的同一性及情感上的强烈共鸣,成为连接民心、维系团结和睦、促进民族认同的精神纽带。因此,民族文化是民族凝聚力、民族向心力以及民族稳定发展所依存的丰厚土壤,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共有的精神家园。而在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冲击下,国人或盲目贬低和鄙弃民族文化,或无暇了解和亲近民族文化,或根本就无视其存在。国人与民族文化的疏离,导致整个民族的精神处于浮躁、无根飘零的状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重树国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在吸纳别国及时代优秀文化基础上,继承、弘扬、发展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国民建构共有精神家园。文化所建构的精神家园,能够驱散人之精神的漂泊、空虚之感,而赋予其较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使其在舒心、安心、希望和自豪当中生发幸福。
作为文化强国建设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结合现实国情、时代需求及传统文化精髓基础上的文化创新成果,它体现了现时代我国在意识形态、社会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及道德规范方面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灯塔,是旗帜,是道路,是方向,是共同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共同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精神支柱和道德规范,超越民族、血缘、语言、地域等方面的差异,超越阶层、行业、利益等方面的差异,奠定了全体人民共同团结奋进的强大思想基础。”[4]它是聚合和团结民族成员的精神纽带,是规范和统一人们心理及行为的价值指向,是推进民族认同、形成利益共识的精神基础,是激励和鼓舞社会成员为实现民族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动力。“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不可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全民族的精神世界。唯有这样,才能万众一心、坚韧不拔地向前奋进。”[5]尤其在多元文化共存、多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的时代背景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指引社会方向,尤为重要。它让人民的生活有确定的目标,有前进的方向和坚实的道路,有美的期冀和超越的精神追求,那内心深处生发的自然是踏实、希望和幸福。正因如此,我们说文化强国能够建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筑牢人民幸福的坚固堡垒。
幸福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精神富足,更需要个体层面的精神丰盈。党的十八大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文化强国的两大目标,这反映了党对国家强大、人民幸福的科学认识。党认识到,物质层面的富足并不直接等同于人民幸福。财富仅是幸福获取的一个基础,幸福的获得更多地应诉诸于精神层面的富足,即主观的舒适感受、心灵的愉悦安逸及情感的丰盈充足。
在市场经济浪潮当中,资本逻辑和功利主义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热衷于物质财富、感官肉欲、权力名位等外在事物的贪婪追逐,而惟独忘却了对自己内心世界及精神生活的关注。在物质繁华的背后,是巨大的生存压力、淡薄的人情和乏味的生活。对理想、信仰、道德等超越性追求的抛弃和遗忘,导致生活世界日趋平庸、低俗和狭隘,精神沉陷于空虚、迷惘、焦虑、疲惫、孤独和苦痛当中。现代人精神世界的危机和困境是其幸福感缺失的根源,要解决这一危机和困境必须为精神建构家园、为心灵寻找归宿。
文化强国建设是解决现代人生存困境,使之获取幸福的一剂良药金方。党的十八大对文化的功能和地位作了如此明确的表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民族群体在与世界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企图超越自己的自然本能、超越生存面临的困境而创设的意义世界或解释系统。这种意义世界和解释系统,让无言的自然万物拥有了生命,拥有了情感,拥有了意义,从而也使人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个体依托文化探究世界万物的本质及存在的价值,思索人之生命存在的矛盾、难题及意义,从而使精神充盈而富足;个体借助文化表达喜怒哀乐各种细腻情感,或抒发某种感悟和体验,或释放某种激情和情愫,人之自由生命以绽放的姿态流溢出万般风情,人之情感生活由此富足而灵动;文化赋予个体生存以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赋予其生命活动以某种秩序、希望和力量,使其在某种追寻当中获得超越的幸福,获得生命的尊严和生存的意义。所以,文化是给个体生命以意义、给心灵以安顿、给情感以依托的精神家园。“人只有生存在文化当中才能领悟到生存的意义从而拥有幸福。人也只能借助文化才能平衡躁动不安的情绪或者为这些情绪找到宣泄的出口。”[6]拥有了文化就拥有了开启幸福的钥匙,拥有了通达幸福彼岸的佳径。
文化具有极强的教化功能,它以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持久而深沉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左右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作为一种精神的创造、智慧的集结,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激发人的丰富情感,提升人的生命境界。文化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是孕育幸福的沃土。“人们需要通过文化来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也需要通过文化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如果没有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就不能说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2]4作为一种意义世界和解释系统,文化还具有极强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精神抚慰的功能,它能够温润心灵、舒缓压力、调整心态,解决各种思想困惑和精神焦虑,使人们在社会转型价值观多元化的复杂历史背景下,拥有积极乐观、理性平和的良好心态,拥有丰盈灵动的情感世界及充实富足的精神生活,保持身心和谐的健康状态。正因如此,我们党强调要保障好人民的文化权益、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让文化的阳光普照人民大众,让人民群众在文化沐浴中生活得更加幸福。
幸福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力量的互动效应,离不开国民的创造活力驱动。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的新局面。”[1]文化创造活力的充分激发,一方面能够促使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增强我国民族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使国民在自豪骄傲中提升幸福感;另一面能够使个体在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中,展现自身的聪明才智与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并拥有生命的意义。而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这种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则能激发个体强烈而长久的幸福感。“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7]因此,一个激发全民文化创造活力的国家,将为国民架构幸福的核心支点。
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推进,文化在各个领域广泛传播和渗透,五千年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哲思与智慧,它能从根本上促进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促进民族创造力的空前提升。在民族文化的陶冶下,主体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思想厚度,提升自己的思维高度,增强对真善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激发无穷的创造活力。“一个文化创造力较强的民族,更容易赢得其他民族在观念上的尊重、情感上的亲近、行动上的支持。这种使其他民族尊重、亲近和支持的能力,就是‘文化软实力’,而文化创造力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8]故而,文化创造活力的激发直接奠定了民族文化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国民幸福感的提升架构起核心支点。
文化强国建设还为创造力提供了广阔舞台与机会。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推进,文化只在少数精英或知识阶层圈内传播的垄断局面将被打破,大众作为精神财富创造者的主体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依托广阔而丰富的生活舞台,借助文化的滋养,个体从自身内心体验、切身感受出发,去表达其对社会、外界的人与物的认知、理解和感悟,其中蕴藏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评判、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由于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统一的标准加以限制,个体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凝聚生活中的多种灵感智慧,激活自身的创意潜能和无限的想象力,创造性地释放和运用人所具有的巨大能量,在创造中激情满怀地表达对生活的爱与体悟。创造的过程使个体自由生命放飞歌唱,使自身价值得以展现、获得尊重,使理想达成而拥有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超越之感。心灵的自由、愉悦,精神的提升和丰盈,这是幸福获取的核心与精髓。正如弗洛姆所讲的:“幸福是一种成就,它是人的内在生产性的产物,而不是上帝的恩赐。……幸福象征着人找到了人类存在问题的答案:生产性地实现他的潜能。”[9]创造是聪明才智的激活和凝结,是能力的自觉发挥和发展,同时也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体现。通过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发挥潜能,赋予生命以意义并实现个人价值,能够通达幸福的彼岸。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人民将迈步跃进幸福之门!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北京:人民日报,2012-11-18(1).
[2]云 杉,等.文化中国[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1.
[3]向 勇.文化立国[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2:6.
[4]秦 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施纲要学习读本[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44.
[5]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00.
[6]谭大友.人类生存的家园[J].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1).
[7]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M].刘 锋,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163-164.
[8]冯秋婷,等.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央党校专家学者九人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34-35.
[9]埃·弗罗姆.为自己的人[M].孙依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