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党制度的思想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党合作的理论

2013-04-11 11:19吴丽萍
关键词:马恩多党合作民主党派

吴丽萍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 科社教研部,湖南 长沙 410006)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以下简称马恩)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在强调无产阶级建立政党重要性的同时,反复指出共产党人要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尽可能联合一切可能联合的阶级及民主政党,加强政党合作。这一理论奠定了中国政党关系和多党合作思想体系的基础,为共产党正确处理与民主政党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思想渊源之一。

一、共产党建立多党合作的必要性

马恩认为,工人阶级要战胜比自己强大几倍的敌人,同反动势力相对抗,不仅要组成自己独立的政党,而且必须增强团结和合作的力量。《共产党宣言》明确了共产党同其他工人政党的关系是团结合作的关系。“每个国家的工人运动的成功只能靠团结和联合的力量保证”。[1](P611)早在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年代,马恩就要求各国共产党人“必须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2](P307)世界各国共产党就是按照这一原则行动的,但这时党派合作并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一般采用订立临时性协议的办法,协调各政党在某些问题上的关系。到19 世纪50 年代末60 年代初,各国工人运动活跃起来,为加强国际联合和政党合作,1864 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应运而生,组建了正式的合作组织。马恩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明确指出:“过去的经验证明:忽视在各国工人间应当存在的兄弟团结,忽视那应该鼓励他们在解放斗争中坚定地并肩作战的兄弟团结,就会使他们受到惩罚,——使他们分散的努力遭到共同的失败。”[3](P607)这是针对1848 年欧洲革命失败总结出来的。第一国际成立后,在马克思等人的领导下,把国际工人运动引向了联合斗争的新阶段。列宁也曾高度评价,指出:“第一国际为国际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奠定了基础。”[4](P791)第一国际在完成其历史使命后于1876 年7 月15 日,总委员会在美国费城召开最后一次代表大会,正式宣告国际工人协会解散。19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随着工人阶级政党和团体在欧美各国普遍建立和发展,国际工人运动再次高涨,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的广泛传播,各国工人运动领袖人物不断涌现,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要求加强国际团结与政党合作、共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建立新的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的条件日趋成熟。1889年在巴黎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的诞生。第二国际不仅推动了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和其他群众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恢复了各国工人之间曾一度中断的国际联合,加强了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者的国际团结,丰富了无产阶级的斗争方式和经验,还积极开展了反对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斗争。然而,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逐渐分化成左中右三派。1919 年3 月,由左派演变而来的各国共产党组织在莫斯科宣布建立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1923 年5 月,第二国际社会党的右派和中派在汉堡召开合并大会,宣告成立社会主义工人国际。社会主义工人国际的成立,标志着第二国际在组织上的正式终结。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建立的新的国际——共产国际,始终强调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原则,推动和指导各国革命者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如指导中国革命达22 年之久,对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建设、中国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产生过重大的积极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同样,中国政党制度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多党合作、在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中发展起来的。共产党成立之初,就认识到建立联合战线的必要性,1922 年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提出:“共产党应该出来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则。”[5](P139)从此,中国革命道路开启,并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中共又积极倡导建立国共合作。1937 年9 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这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抗战胜利后,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合作,形成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与国民党独裁集团完全决裂。建国后为更好地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中共又提出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思想。可见,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长期的多党合作理论与实践为中国政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中国式的民主也奠定了基础。从多党合作的重要对象——各民主党派的产生来看,他们本身就是在反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体制下,在国共两党既对立又合作的历史条件下,为争取民主权利而产生的。民主是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追求。多数民主党派的建立都是同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分不开的,在抗日战争时期和抗战胜利后两个中国之命运决战时期形成的,这也决定了民主党派同共产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支持、亲密友好、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合作关系。由于这种多党合作格局的形成,统一战线长期性的组织形式——政治协商会议应运而生。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起来了。

二、共产党建立多党合作的对象

(一)共产党应与其他工人政党建立合作关系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利益的忠实代表,是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工人政党,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工人政党。在欧洲,工人运动中存在着许多派别。如1836 年6 月英国工人建立的“伦敦工人协会”,该协会于1840 年7 月发展成为“宪章派全国协会”;法国工人建立的布朗基派的“四季社”、改良性的蒲鲁东派;德国工人建立的魏特林派;美国工人建立的“土地改革派”,等等。在这些工人政党的旗帜下聚集着一部分工人群众,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部分无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怎么处理同这些工人政党的关系成为工人运动绕不开的问题。

马恩考察了共产党与其他工人政党的联系和区别,明确了共产党处理与其他工人政党关系的基本态度和原则,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这就表明了共产党与其他工人政党存在着利益的一致性、原则的一致性、最近目的的一致性。因此,共产党对这些工人政党采取的正确态度就是要团结合作,壮大革命力量,共同进行革命斗争。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战斗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二)共产党应与其他一切民主政党建立合作关系

从1848 年开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卷到革命运动中的不仅有一般的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还有民主政党。那么,对于进步的、革命的非无产阶级政党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呢?马恩主张:实行有原则的团结合作。他们详细分析了英国、北美、法国、瑞士、波兰、德国的阶级关系与阶级斗争状况,表明共产党人对那里的资产阶级民主政党的态度。在《共产党宣言》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中,马恩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这阐明了共产党人对待民主政党的态度与方略。他们还设想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共产党在同民主政党的竞争中要逐步争取群众,最后夺取政权,把革命推进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工人阶级政党要与其他政党建立团结和合作关系,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设想。1871 年巴黎公社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成功地将理论变成了现实,实现了合作的雏形。1871 年3 月18 日巴黎工人夺取了政权,但该政权是蒲鲁东派、布朗基派、共产主义派和小资产阶级的新雅各宾派的四派联合执政,64 名巴黎公社委员中,共产主义派即接近马克思主义的只有赛拉叶、弗兰克尔、泰斯、鲍狄埃4 人。以往有关巴黎公社的论著都只说公社有三派,即布朗基派、蒲鲁东派和新雅各宾派。如果更深入细致地分析,应该说还有一个微弱的不成形的共产主义派。马克思的长女燕妮在1872 年6月27 日致库格曼的信中说:马克思总结巴黎公社经验的名著《法兰西内战》的法译本对公社流亡者起了很好的作用,“它使所有各派——布朗基派、蒲鲁东派和共产主义派——都同样感到满意。”[6](P686)这四派的密切合作,成就了巴黎公社这一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权,奇迹般地改造了巴黎。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在历史上破天荒地第一次使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公开地团结在工人革命的周围,连中等资产阶级真正的秩序党,也站到了公社的旗帜下面。

我国政党制度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1938 年毛泽东第一次提出“同盟者”的思想,并将一切愿意和共产党合作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称为“同盟者”,强调要善于和同盟者一道工作。1940 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他又强调,我们将和所有愿意抗战到底的阶级、阶层、政党、政团以及个人,坚持统一战线,实行长期合作。我国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即要求各级政府中的共产党员、非党进步人士和中间派人士各占三分之一。“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权中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开端,这为新中国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奠定了基础。新中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6 位副主席中有3 位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15 位政务委员中有9 位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4 位政务院副总理中有2 位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务院各部委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的有12 位。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共同参加了新中国的国家政权建设。目前全国各级人大代表中有党外人士18 万多人,在各级政府和司法部门中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有3.2 万人,各级政协委员中有党外人士35 万多人。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政协委员中的比例有严格规定,在各级人大代表中占40%,在各级政协委员中占60%。[7](P426)这表明,民主党派是真实的“参政党”,他们在工作中享有充分的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其参政的基本点是“一参加三参与”: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这“一参加三参与”体现在我国政党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中,体现了民主的真实性。这些思想与实践都是对马恩关于多党合作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三、共产党建立多党合作的策略原则

(一)共产党必须坚持领导权

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一定的政治目的而同其他阶级、政党结成联盟时,无产阶级政党的地位如何?是共产党领着同盟者走,还是同盟者领着共产党走?这关系到政治或政党联盟的根本方向和道路,也关系到联盟的领导权。对此马克思作出了回答:“在政治上为了一定的目的,甚至可以同魔鬼结成联盟,只是必须肯定,是你领着魔鬼走而不是魔鬼领着你走。”[8](P443)这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政党在联盟中要保持领导权,才能使联盟朝着正确方向前进。

中国共产党在与其他政党的合作中,在领导权问题上曾发生过“左”的和右的错误,有过几次大的教训。第一次是大革命时期。陈独秀认为,中国社会各阶层幼稚,资产阶级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国民革命的胜利,自然是资产阶级的胜利,自然是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在此思想的指导下,陈独秀在与国民党合作时,只讲统一不讲独立,只讲协同不讲斗争,把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拱手送给了资产阶级,而未能对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的分共和叛变革命的行为进行有力的反击,最终导致统一战线破裂,大革命遭到失败。第二次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明等采取“左”倾关门主义的方针,为渊驱鱼,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主要敌人,极大地缩小了统一战线的范围,使革命力量也遭到严重削弱。第三次是抗日战争时期。王明等提出了“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共产党一切服从国民党,反对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的独立自主原则。这些都使中国革命遭受了损失。血的教训促使我们党反思出一个道理:多党合作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正是牢牢把握住这一原则,中国革命才得以最终胜利,中国政党制度的制度框架也才得以确立。

(二)共产党必须保持先进性

共产党同其他政党建立合作,并且要在合作中保持领导地位,就必须使党保持先进性。《共产党宣言》阐述了这一先进性:“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比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的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9](P285)也就是说,共产党不仅始终代表整个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必须比其他政党更先进。以科学的世界观作为党的理论基础是保持其先进性的重要前提。共产党“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10](P39-40)并且“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1](P724)这就告诉我们,无产阶级政党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现实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中国政党制度赖以形成并不断显示出优势的根本源泉,也是决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与民主党派接受其领导的重要基础。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党必须始终注意结合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这也是中国政党制度继续发挥其作用、引领中国不断创造奇迹的可靠基点。

(三)共产党必须保持独立性

共产党在与其他政党实行联合时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组织以及政策、纲领上的独立。马恩总结1848 年欧洲革命失败的教训,指出:“工人党必须尽量有组织地、尽量一致地和尽量独立地行动起来,才不会再象一八四八年那样受资产阶级利用和做资产阶级的尾巴。”[12](P382)所谓独立性,当然首先是指组织上的独立,“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13](P611)在1850 年6 月《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中,马恩指出,工人阶级政党在一定的条件下完全可以利用其他政党和党派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不应当隶属任何其他政党。在《论住宅问题》一文中,恩格斯也曾讲到,每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从英国宪章派起,总是把阶级政策,把无产阶级组织成为独立政党作为首要条件。1871 年9 月,恩格斯在《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中再次强调,工人的政党不应当成为某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的尾巴,而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它有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政策。共产主义者同盟“为了要达到自己的最后胜利,首先还是要靠他们自己的努力:他们应该认清自己的阶级利益,尽快地采取自己独立政党的立场,一时一刻也不要由于受到民主主义的小资产者花言巧语的诱惑而离开无产阶级政党保持独立组织的道路。”[14](P124)

中国政党制度在制度设计中,其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彼此独立的,都有独立的组织、独立的纲领等。今天我们更加强调,在保持政治方向一致的前提下,共产党要放手让民主党派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各民主党派的内部事务,均由他们自由做出决定,共产党要充分尊重民主党派的独立权。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四)共产党对同盟者的错误保持有批判权

在马恩看来,共产党人不能盲目地为联合而联合其他党派,联合是为了未来目标的最终实现。不管是一国范围内的合作,还是国际范围内的联合,切不可放弃批评和斗争。因此,一方面,只要对方开展“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就要“同它一起”去进行斗争,有时还要作出必要的妥协与让步;另一方面,又不能因为联合而放弃对各类同盟者的错误“采取批判态度的权利”。在无产阶级各党派的联合中,“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在法国,共产党人同社会主义民主党联合起来反对保守的和激进的资产阶级,但是并不因此放弃对那些从革命的传统中承袭下来的空谈和幻想采取批判态度的权利。”[15](P306)

在中国政党制度中,人民政协有一项重要职能即民主监督,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毛泽东曾说,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我们有意识保留民主党派,就是要听不同意见。各党派互相监督就是各党派互相提意见,作批评。2005 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指出:“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基本点是: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党的领导干部、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遵纪守法、为政清廉方面的情况。”当然今天的民主监督实效需要进一步增强,这就需要为民主党派进行监督提供更加充分有利的条件,为他们提意见、批评和建议创造更多、更好的环境和制度保证,使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纳入法律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民主监督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对同盟者实行批判权”的继承和发展。

四、结语

总之,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合作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实践证明,这一政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精神实质,也符合中国国情。它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又在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我们要坚持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1][3][10][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9][12][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列宁.列宁选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 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7]周淑真.政党政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马恩多党合作民主党派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年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70年的三维认识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爱晚亭
民主集中制刍议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多献务实良策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
论多党合作视角下的“同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