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论摘
(高教信息4则)
民办教育能否有效应对未来的挑战,关键在于民办学校管理者的认识和水平。与公办学校校长重在执行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政策不同,民办学校校长的职责在于“三化”:一是预测变化,看别人没有看到的事;二是客观规划,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事;三是重在同化,做别人没有做到的事。
⑴利用民办的体制和机制优势,解决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问题。
民办学校体制上的优势,不是个人能力的成熟而是制度能力的成熟,通过法人治理焕发起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民办学校机制的优势,则可以紧紧抓住目标管理、内部创业和成本中心的管理三要素,构建扁平化管理组织结构,变指令性领导为理念性领导,促使每个专业都直接面对市场,快速回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认识到让学校融入市场的最佳切入点是支撑学校发展的专业。为此学院于2005年起实施专业法人制度,使各个系(专业)由教学单元变为办学单位。各办学单位设专业法定代表人(专业教研室主任)对该专业承担教育责任,负责专业教学大纲的制定、课程设计、教师聘任、招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生传扬和创办经济实体等项责任。
学院提出“围绕市场开专业,围绕专业办创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口号,本着“开一个专业,办一个经济实体,建一个会(所)、创一个品牌”的专业建设理念,鼓励并支持各办学单位创办新专业及其衍生的专业经济实体。基于法人制度,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创办了齐三机床有限公司、汽车会展中心、百草家园老年公寓、北京现代汽车4S店、齐职院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二手车交易市场以及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等21个校办经济实体,覆盖了学院所开设的47个专业。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生产或经营活动,“教学即是生产,生产检验教学”,既完成了学生的实习、实训任务,又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学生还有可观的经济收入。
⑵立足地方,转变发展方式,寻找新的增长点。
“地毯式的宣传,传销式的招生,粗放式的办学,盲流式的就业”,与其全国“找生”,不如眼光向内,转变发展方式。民办高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立足于地方发展,实现三个转变。即:由服务全国向服务地方转变,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和教育支持为目标;由单纯的全日制学历教育向多种形式教育并存(特别是各类培训)转变,满足地方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需要;由依靠学费办学向“以校带企、以企资校”转变,实现全员创业,为学校发展提供强大的经济后盾。
“学院品牌靠专业,办学经费靠产业”,探索一条创业型大学的建设之路,办成一所日常运转经费由创办的企业收入来解决的大学,学生不再依靠父母,能够自食其力,用自己的实习和创业收入即可解决在校的学费和生活费用。
民办教育必须打破三个界限,实施三个并举:打破学历界限,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打破教育形式界限,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并举;打破学龄界限,学龄人口教育和非学龄人口教育并举。一句话,民办教育要发展,必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抢占各类培训的制高点,把学办到人民群众的兴奋点上。
信息来源: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第一,依据过程导向实践模式具有职业活动情景相对固定,活动过程相对稳定,职业活动追求的价值是职业活动结果达到设计标准的特点,教学应遵循过程导向行动教学原则,是技术类专业的学生达到设计标准中的从事技术职业所要求的技能模式,为学生能够成长为一流的技术类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第二,依据情景导向实践模式具有职业活动情景多变、千差万别,过程随着情景变化而变化职业活动追求的价值是服务对象满意并获得惊喜消费体验的特点,教学应遵循职业活动情景导向原则,促进学生能把握服务对象接受服务的心理预期并形成从事服务职业所要求的技能模式,为学生能够成长为一流的服务类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第三,依据效果导向实践模式具有关注效果,职业活动情景和过程关系不密切,职业活动追求的价值是相关欣赏人群获得艺术享受的特点,教学应遵循职业活动效果导向原则,促进学生最终形成追求艺术效果的从事艺术职业所要求的技能模式,为学生能够成长为一流的艺术类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信息来源:高职教育信息,2013年第3期
“工学交替”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具体化的一种教学模式,即把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工作两个过程,并交替进行。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让学生提前进入企业“热身”,真做真学,可较好地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统一、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对接。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从2007年起探索实践“1.5+0.5+0.5+0.5”的工学交替模式。其中“1.5”表示学生利用一年半时间在校学习专业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第一个“0.5”表示学生利用半年时间在企业进行首次顶岗实习,吸收企业岗位技能方法,并体验企业文化;第二个“0.5”表示学生返回学校继续学习半年时间,进行专业特定技能的强化,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三个“0.5”表示学生到企业再次顶岗实习半年时间,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3.1 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实施
3.1.1 健全工学交替管理与运行保障机制
学院校企合作部制定一系列与工学交替相适应的管理制度;系部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制定工学交替实施细则,明确指导教师职责、学生职责及考核评价等;在工学交替实施过程中,实行“双人负责制”,即校企双方各安排专人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明确要求带队专业教师与学生一起深入车间,熟悉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管理模式和技术创新等,一轮工学交替结束后,专业教师需从企业收集、整理并形成一个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教学案例,并进行教学汇报。
3.1.2 专业教育融入思想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分级别、模块化”
从新生入校的第一学期开始,就把工学交替纳入学生思想工作的范畴,并把这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专业核心课程采用“分级别、模块化”的方式,即学生前一年半时间在校学习A级别模块,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在企业顶岗实习半年后,返校学习B级别模块,进行专业特定技能的强化,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顶岗学习后,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可选C级别模块。
3.1.3 评价方式过程化,评价主体多元化
工学交替模式下的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养成职业素养,更要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
3.2 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思考
3.2.1 有效的引导和必要的沟通是工学交替顺利开展的基础
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读高职是无奈的选择,普遍较自卑,学习缺乏动力;相对于以前的学习场所几乎全部集中在校内而言,工学交替的地点、教学内容和组织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包括学生家长对这种教学模式了解甚少;作为家长总希望学生有一个舒适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对于工学交替的实施,不少家长认为学校管理松散,是在“甩包袱”。因此,高职院校在加强对学生正确引导的同时,要主动保持与家长是联系沟通,取得他们是理解与支持必不可少。
3.2.2 校企深度合作是工学交替常态化实施的重要保障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途径,企业不是慈善家,高职院校必须加大内涵建设,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服务、智力支撑,才能赢得企业的信任与配合,从而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否则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教学模式就会变成学校的“单相思”,或是间隙性、浅层次的校企合作,不利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2.3 有限的工作岗位和待遇的差别影响工学交替的管理
现阶段工学交替实施面临的难度在于校企双方的有效管理。岗位的分配、工资待遇的高低、有效的组织管理,是实施工学交替时需考虑的关键因素。
信息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13年11月号(总第119期)
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紧迫而重要。“订单式”培养、“三明治”模式、“2+1”模式等由于投资主体和运作模式不同,各有其缺点。近年来,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在深化校企合作、推进课程改革的思想指导下,积极探索“引企入校”共建生产性实践基地的校企合作模式,取得了明显实效。
“引企入校”的本质还是校企合作,其最大的特点是将学校与企业结合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是一种校企间的深度合作。合作内容基本包括三个方面:企业在学校建立生产线、学校在企业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校企共同开展“订单班”人才培养。“引企入校”的核心理念是切合实际,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工作平台。
信息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13年11月号(总第119期)
JL01-0229(2013)04-00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