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娟, 陈 英, 石一民, 叶继红, 张华文
(浙江海洋学院石油化工学院,浙江舟山316000)
HSE之安全文化的内涵是基于HSE管理体系构架及各阶段的实施与落实为基础的,安全文化贯穿于整个HSE体系。在20世纪60年代后,我国开始吸收并研究HSE文化,各企业结合自身特点不同程度建立了适合自身发展的HSE管理体系[1-4],并对该体系的灵魂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一定的研究[5-8],,将安全意识形态扎根员工心灵深处以适应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工作需要及引入HSE文化的意义[9]。突出了重视安全文化,培养人员的安全意识素养在HSE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
油气类实验室是石油化工专业用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基地,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基本都是石化类企业。如今,我国石化类企业如加油站、油库、化工厂、炼油厂等均依据行业标准逐步设立了相应的HSE部门,形成了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HSE安全文化。而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HSE文化的应用显得相对薄弱。不少人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及安全文化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10-11]。他们分析了我国高校实验室HSE文化建设方面的缺失与不足,并结合化学实验室与生物实验室的特点构建了HSE管理框架[12-15]。本文针对危险性相对较高的高校油气类工程实验室就如何形成安全文化、提高安全意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HSE管理体系(即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Health,Safety and Environment System)是一种先进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方法,它是指建立安全、健康、环境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等构成的整体,是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其核心理念在于强调事前预防和持续改进,以及强调严格按程序和规程办事,因而能有效减少或消除安全事故及健康、环境风险,有利于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而HSE管理体系的灵魂是HSE安全文化,只有形成较高的安全文化水平才能顺利实施管理体系,培养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为HSE管理体系制定、实施、评估、持续改进提供良好的氛围。
由于油气类专业实验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高校油气类工程实验室一直处于高风险中,涉及多种危险设备装置(如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各种气瓶和相关的容器与管道附件等)、危险化学品(各种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甚至放射性等危险性质的原料、试剂及药品等)及实验工艺过程和操作(如高温高压、剧烈反应等条件),实验室运行具有较大的危险性。随着实验室规模的扩大和实验条件趋于复杂,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人员健康和环境保护工作显得更加复杂,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诸如实验室规划不合理、空间不足、环境保护设施不能满足要求、缺乏个人健康防护设备、消防设施配置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加强HSE安全文化建设,对这类具有复杂特点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来说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油气类工程实验室培养的基本都是石化院校中油气储运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或以以上专业为依托的安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大都在石化类企业,就业后不论进入何种部门,都要服从HSE部门的安全管理,按照相应的HSE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因此,将HSE安全文化始终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实验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HSE安全操作习惯,提高HSE意识和素质,为其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高校实验室的系统由人、物、环三大要素组成。以下围绕这三大要素,对目前高校油气类实验管理存在的问题作一分析。
人的要素中包括日常可接触到实验室的人员将其分为实验教师、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专业教师、研究生、本科生(按照大纲要求,统一安排接受实践教学的学生)及实验楼栋的保洁人员。
在高校里,实验教师安全素养相对较高,但不用讳言的是,部分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安全意识薄弱,以实验室为办公室,相对本科生,工作和生活相对自由,将实验室当做临时的“家”,吃饭、午休基本都在实验室度过,更有甚者在实验室用电饭煲或者用实验设备加热煮食。对于情况复杂、危险性高的油气化工类实验室也不乏这样的情况出现。这些人安全意识薄弱,是源于对规章制度的疏忽、对可能造成事故的各类危险因素认识不够清晰。
按实验大纲进行实验课的本科生一般都采用集体实验的方式进入实验室,一般以班级为单位,人数在40人左右,在实验开始前,由特定的实验教师对实验操作技能进行讲解,提醒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及注意事项,并对实验结束后样品如何处理作说明,然后学生才开始实验。看似整个过程符合要求,但是由于这一系列过程面对的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他们进入实验室后对实验室内的各种设备、仪器充满好奇,左看右赏,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实验指导教师讲了哪些注意事项浑然不知,如遇实验教师临时离开片刻,有些同学便会觉得相当的自由,拿着某些实验设备、样品玩耍,他们安全素养低,对实验室操作技能及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各类不安全因素并不清楚,更不谈会懂得采取何种预防控制措施。
无论是本科生还是实验教师、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专业教师及高年级的研究生,对于实验相关的可能发生事故的各类影响因素识别也可能不够清晰,事故预防控制及发生事故后如何应对却显得相对薄弱。危险因素、事故预防控制措施及事故应对措施这些知识一般都会写在实验室相关的文件中,而这些文件均为实验室管理人员所有,一般人员接触不到这类文件,也只有在实验人员统一的安全培训课中会讲解这些知识,时间久了便会忘记。如果在日常不多加学习掌握,发生事故后也不知如何应对,就会造成人员的伤亡或财产损失。
物的要素主要包括实验相关设备、实验样品及辅助设施等。涉及多种危险设备装置(如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各种气瓶和相关的容器与管道附件等)、危险化学品(各种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甚至放射性等危险性质的原料、试剂及药品等)。这些危险设备装置日常维护、检修、管理等工作是否落到实处、都会对实验的顺利进行产生影响。随着扩招和高校科研实验量增大,危险化学品的用量增大且种类繁多,从购买、运输、贮存到使用的整个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部分达不到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并没有分类、分库储存且安全距离不够,实验用品管理混乱等。如某些实验需要数天完成,有些装着实验样品的器皿被不知情的同学拿去倒掉用来做自己的实验,前面同学的实验前功尽弃,造成样品管理上的混乱。
环境要素主要是实验室空间、实验条件、雷电灾害等。高校实验室往往因用房紧张,实验室空间受到影响,空间狭小,危险化学品存在无规则存放,达不到《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的要求。某些实验室实验条件差,缺少必要的通风设施,实验过程中有毒有害气体需及时排放,否则影响实验人员的健康,仍至造成积聚引发爆炸等危险。新实验楼的辅助设施不完善、陈旧实验楼线路老化、防火功能差、实验室“三废”的处理不及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油气化工类实验室还要更加注意雷电灾害问题,它会危及危险化学品的贮存及实验室的安全性。
许多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工作一般都由校办、保卫处、实验室管理处或负责学校环保的部门负责,形成了多头管理,体制相对松懈,容易出现管理部门职责重复,或由于部处的不协调而出现管理盲区,而且互相推诿,导致“三不管”的现状[16]。
对于油气工程类实验室人员、设备等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实验设备的检修维护,实验样品的管理混乱都是缺乏一种综合全面的管理体制,直接影响到具体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而影响安全性能。
人员教育培训是HSE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事前预防阶段的重要环节,因为人的因素是最为不稳定的影响安全性能的因素之一,故要对这一危险因素做好预防控制。
(1)各类人员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实验操作技能、油气化工实验室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等相关知识。在石化企业均有进厂三级培训制度,由专门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并要求考试通过才能进厂工作。在高校实验室也应有相应的人员培训制度,同样由专人负责。常规的培训之外,可效仿企业,以班组为单位,定期举办“安全月”活动,这类活动的进行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有奖知识问答、消防技能竞技赛等多种形式。采取有奖问答的方式问答题目,一般是将所有安全生产过程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制作成小卡片,娱乐的同时宣贯了安全知识。在高校同样可以举办这样的活动。可以针对专业知识、安全健康环保知识,培养学生受用一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如此可将高校与企业之间进行一个衔接,学生在学校感受到的安全生产气氛会带到企业当中去,而企业里也需要有相应安全素质的毕业生。
(2)应急预案演练。应急预案是针对危险性较高的危险源制定的预案,在石化类企业都会有定期的应急预演练。在预案的演练过程中,训练人的心理素质更加重要,一旦事故发生后的现场,每个人都会心跳加快,个个精神紧张,慌张中可能会引发误操作等一系列问题,事故应急演练应将心里素质的训练作为重点。在为石化类企业培养学生的高校实验室,可以独立开展一门以训练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实验课,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心里素质,还可以让学生对事故发生后的自救、互救有感性的认识,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这类事故心理素质训练可以有多种形式,如采用竞赛的方式,对事故预案执行快的给予奖励。
实验室设备仪器及配套辅助设施分类排放、润滑、检修、使用和维护;危化品的等实验用物料的存储、分类摆放;实验后的残渣、残夜、废弃的排放;消防器材的配备、使用,都有相应的实施办法及规章制度,如何增强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也是形成实验室安全文化提升安全意识的的重要内容。HSE管理体系设有专门的组织机构、管理人,并对他们的职责范围做了详细的说明,明确和落实HSE责任制、全员参与的HSE责任、权利相协调的体质,这是HSE文化科学合理的一个特点之一。
各种规章制度的落实需要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奖惩制度自古以来都是激励职工的起码并必须实施的有效手段,通常情况下均能取得良好的成果。各级按照HSE管理体系的相关规定及方法进行定期及不定期的HSE安全检查,检查后一定要明确进行奖惩激励,制定适合的奖惩措施能有效的增强执行力度。
石化类企业通过在厂区建设各种安全标识来引起人员对安全、危险有害因素等的注意,在实验室张贴各种安全标识同样重要,不仅要张贴而且要尽可能全面,通过其明显且生动的表达方式可随时提醒学生及实验人员按规定操作执行。从楼梯口开始张贴各类消防流程标识;健康、安全、环保知识宣传图;各实验的工艺操作流程图;实验室常见危险化学品的性质、预防控制措施告知牌;实验室压力容器设备等的日常维护、安全使用告知牌;实验防护用品携带告知牌;各种设备、药品、器皿的分类标签;各类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告知图等。
油气类工程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不仅为科学合理的管理该类危险性相对较高的实验有重要意义,而且为联系高校与企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人员教育培训、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安全标识建设三个方面的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素养,提高油气工程类实验的安全文化水平。
[1] 程志臣,王俊岭,杨燕军,等.浅谈化验室采样过程中的HSE管理[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5,28(4):3-5.
[2] 董慧民.浅谈HSE在石化化验室的实施[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2,18(3):4-5.
[3] 张 勤.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HSE管理[J].污染防治技术,2004,17(4):57-60.
[4] 戚 敏,龚 蔚,王宇良.石化企业检测实验室的HSE管理[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1,11(12):14-16.
[5] 武春波,曾立新,王丽娜,等.基于HSE管理体系的企业安全文化[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22-24.
[6] 李志勇.企业安全文化与HSE管理体系[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1):6-11.
[7] 崔文峰.中国石油安全文化与HSE体系建设的探讨[J].管理现代化,2011(5):3-5.
[8] 徐晓沛.实施HSE管理必须重视安全文化和HSE文化[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2,3(5):22-24.
[9] 王盘林.基于HSE管理体系体系下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J].湖南农机,2010,37(4):94-95.
[10] 王赢利,何优选,朱 芹.构建高校安全文化管理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307-316.
[11] 王 森,汪进前,叶秉良,等.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2):190-192.
[12] 蔡毅飞,薛 来.高校化学实验室EHS管理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179-181.
[13] 郑锐东,郑燕丹,赵 云.高实验室管理中EHS文化的构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6(6):156-158.
[14] 王 蓓,刘永红,张宜欣,等.化学实验室EHS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75-176.
[15] 车剑飞,路贵斌,叶欣欣,等.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中EHS文化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9):19-24.
[16] 丁珍菊,方能虎,张建平.高校实验室安全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41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