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 冰
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安徽合肥,230061
纵观校训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不难发现,校训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但研究领域仅局限于校训的各种功能、校训的校园文化建设、校训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取向等领域,并且大部分都是名校校训的集锦与赏析或者对特定高校校训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只有总结出影响校训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转化的主要因素,才能总结出实现两者转化的对策,以实现校训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
1.1.1 校训的同质化
对国内外的高校校训进行分析和梳理可以发现,众多高校校训雷同相似,缺乏特色和创新。校训的同质化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学校办学思想的大潮流,另一方面也说明部分学校的自身定位不准、办学理念不明。在高校校训中,“求实”、“厚德”、“博学”、“创新”出现率较高。虽然很多校训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但诸如“勇敢”、“求实”、“勤奋”等基础道德规范常被高校直接作为校训的组成部分。由于校训的特性使然,如果不重视校训的建设,稳定性和时代性在顺应历史潮流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矛盾。因此,在校训建设和发展中,需要的是创新,而不仅仅是“创新”。
1.1.2 校训的不稳定
由于校训具有价值导向、文化传承的功能,其所蕴涵的高校文化精神指引着高校整体发展和师生个体人格的塑造[1]。校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师风师德建设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假如航标灯的位置经常因风浪的影响而不稳定,那么航行的方向又怎会稳定呢?在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建设过程中,部分高校过分盲目追求校训的与时俱进以求个性化、特色化,却忽略了校训精神传承过程要经历不同发展阶段的必然性,造成了校训变更频繁和不稳定。这种不稳定势必影响校训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从校训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转化进程。
校训不仅是一种标签或者文字符号,更是高校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充分体现。但是,就目前高校的文化建设发展来看,校训的价值地位被忽视以及学生对本校校训价值认识不足,使得校训成为高校的摆设,仅流于形式而已[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面向上海市150所学校(包括大学、高职、高专、中小学、特殊学校)的校训调查报告显示:具有权威性和综合性的党办、校办对于校训特色和如何将其贯彻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的问题罕有扣题的回答和确切的解释[3]。此外,从200所全国示范及骨干高职院校校训调查中也可以看出,校训不仅自身存在形式单一和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也存在被高校管理者忽视和不被关注的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过程中,领导层、教育者的思想觉悟和教育措施对于校训文化能否被其内化为教育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提升校训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转化需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
受教育者作为教育客体是校训资源得以利用和功能发挥的重要载体。当校训被教育者主体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并对受教育者产生内化时,校训的育人功能、熏陶功能、激励功能才真正得以发挥。但是,就目前研究情况可以看出,虽然有较大一部分学生对校训属于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同,但也认为校训对学校的实际意义不大。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对校训的内涵和理念没有充分认识,也不认同校训对自身思想品德的塑造作用。有关调查数据显示,53.5%在校的大学生“不知道校训是什么”或“不明白校训的含义”,近80%的毕业生“不记得校训”。 此外,超过六成大学生认为校训只是学校的“应景之作”[4]。究其受教育者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学生对校训的关注度和认识不足,没能充分体会校训的精髓,从而不能良好地践行校训要求;其二是大学生对社会认知还比较肤浅,但已逐渐形成的个性认知对校训的思想内涵有着主观上的排斥,认为校训过于形式和口号化,使得受教育者对校训抱以消极心态,校训的精神不能真正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去。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人的思想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产生影响的一切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5]。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分类众多,本文仅从构成要素的性质进一步讨论影响。从自然环境因素上讲,在校园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态状况、教学设施等方面,校训功能的发挥是隐性的、间接的。自然、优美校园使人精神愉悦,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促进人积极向上;完善的教学设施和后勤保障体系为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从社会环境因素上讲,家庭、学校、传媒等方面成为教育工作的微观环境,管理制度的完善、思想理论的建设、舆论的正确引导都促进校训功能的发挥,也促进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良性运转。
在校训建设和发展中需要的是创新,而不仅仅是“创新”。对校训的创新不是盲目、频繁地跟风更改校训,不是做表面文章和盲目地重外在形式,不是不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而是在提升办学理念过程中,要坚持传统与现代教育要求相结合,要与学校的实际和师生的特点相结合。由于历史不同以及地域文化与学科差异等,不同大学之间又形成了各自的传统和精神,一个好的校训应该是时代特点与学校特点的统一、共性个性的统一,而不是脱离共性、片面地强调个性。如果只注重物质建设和教学成效而轻视对现代教育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教育理念将失去对现代学校工作的指导意义,校训也就失去了可利用价值;只关注现代校训的发展变化,而盲目抛弃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精华,办学理念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容易造成校训同质化现象而最终违背现代素质教育的初衷。平实的校训也不无真理与精髓。高校校训只有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才能称之为特色。例如,南京大学校训的修改就充分体现了稳定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从两江学堂时期的“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到今天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每一次的更改和提升都是南京大学自强不息、诚朴坚毅精神的传承,同时,也延续了南大艰苦朴实的校园精神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前进足迹。因此,校训创新要力求传统与现代教育思想的完美结合。近年来,安徽省按照“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的发展方针走地方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新路,这种在科学定位前提下打造的教育特色也可作为安徽高校校训文化优化的基础。
对校训文化的优化和建设是为了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就组织、实施、调控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就体现在对教育者主体性的要求上。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即在感化、鼓舞、推动他人前进的实践方面具有有效性的人[6]。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就要求教育主体具备相应水平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素质,即教育主体要自觉地明晰校训资源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部分,要以主体身份与意识、责任将与校训相关的活动纳入到日常教育实践中来。同时,教育主体的政治素质、人格素质、理论素质和能力素质都与校训资源的开发利用息息相关。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对校训的学习,把校训的确定、修订或解读作为全员参与的自我教育,使校训精神渗透人心。更重要的是,只有教育主体将校训内化为信仰并外化为行为,即做到言传身教,校训的育人功能才得以充分发挥。学校各项工作与活动都应当将校训内涵贯彻其中。因此,除了对校训的制定给予高度重视外,还应强调软实力的重要地位,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树立高尚的个人品格、具备高水平的理论素养和能力素质。
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内化与外化”方面知识应用于校训资源转化问题可以得出,内化环节体现在教育管理者针对教育客体展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外化环节体现在教育客体将所接受的内容转化为自身良好行为并形成习惯上。这就要求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接受校训精神的内涵和要求并转化为自己的个体意识,也是受教育者不仅真正相信、接受和遵守所学所得的思想政治要求,而且自愿将这些校训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与行为依据[7]。因此,充分发挥教育客体的主导力就需要学生由认同理念到实际行动,再由实际行动到内化品格,真正起到教育作用。比如,著名教育学者顾明远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和工作中就深刻感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对自身的影响。作为一名教育者,只有坚持真理、严谨治学,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能否成为学生的表率。这就体现了不管教育主体还是教育客体,在校训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过程中都充分地发挥了主导力作用。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构成校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双重软环境。教育环境是教育者设计创造、影响和净化的结果[8]。作为校园文化和办学理念的传播地,高校的教育环境质量可以被量化,以确保教育工作的推进。优美的园林绿化、意境深远的校园雕塑、开阔的绿茵场地、现今的教学设备无不构成一种美的氛围。校训的教育理念也在这种物质文化场中得以传播。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虽然该校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缺乏特色,但由于充分挖掘到了校训内涵及其与农业院校旨在兴农、富农之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并坚持29年走出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推动教育科技与社会经济互动发展”为主要内涵的富民、兴校、育人之路——大别山道路[9]。近200个实习实训基地既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教材,又成为兴农富农的幸运福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落户更是科技部、教育部对安徽农业大学历年来校训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给予的充分肯定。此外,在2012年6月27日举行的、有70余所高校参加的“黑龙江高校校徽、校旗、校训、校歌展演”活动,倡导“人人明校训,人人唱校歌”,这也为校园文化建设和提升文化软实力搭建了载体和平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重视校园人文环境结合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净化文化市场和网络环境”以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高等学校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因此,在满足校训自身文化建设和教育主客体主导力的提升前提下,校训资源的转化与共享也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的营造。
参考文献:
[1]胡刚.大学校训刍议[J].现代大学教育,2006(2):69
[2]聂勇.高校校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2012:24-27
[3]刘亚军,张艳,菲孙芳.关于上海部分学校校训的调查[J].思想·理论·教育,2003(8):58
[4]朱佳琦.大学校训为何成了“摆设”[EB/OL].[2013-02-24].http://cjmp.cnhan.com/whcb/html/2013-02/24/content_5125142.htm
[5]周琪.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2:11
[6]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63
[7]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0
[8]张耀灿,刘伟.论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J].江汉论坛,2006(5):57-59
[9]安徽农业大学坚持走“大别山道路”服务新农村建设[EB/OL].[2013-02-24].http://kxfz.people.com.cn/GB/136094/9557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