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俊丽,陈嘉丽
(运城学院政法系,山西 运城 04400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我国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各种政治势力争夺青年、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主阵地[2]。因此,高校如何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定大学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运城学院为例,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访谈等形式进行了调研,以期为新形势下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思路。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10份,回收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90.9%。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脊梁。六十多年前,我们靠一批批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信共产主义必将实现的仁人志士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需要一批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信共产主义必将实现的青年大学生。高校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群体,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只有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在实践中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宣传普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知行统一。
当今的世界开放多元,当今的中国兼容并包。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纷纷涌入我国。这对思维活跃、可塑性较强的青年大学生的价值理念和行为习惯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部分大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再加上面临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难以短期内很好解决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的困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产生了怀疑甚至排斥。在大学生中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身主流意识形态。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调查中发现,90%的学生表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他们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主要途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及其课堂效果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但是,在我们随机访谈中发现,有些学生认为,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没有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问卷调查中也反映了这一情况。在“您认为您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信仰马克思主义吗?”一题中,仅有30%的学生选择了“是”,50%的学生选择了“说不清楚”,20%的学生选择“否”;在“你最喜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多选题)”一题中,选择“具有学术造诣”的占30%,选“有责任感”的占15%,选“有人格魅力”的占20%,选“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占55%。
以上数据表明:第一,在学生心目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情况并不乐观;第二,学生们更看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质。
大学生是高校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受众对象,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知信行情况,直接反映了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1.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情况调查: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是接受和认同,而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是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为了调查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的程度,课题组设计了“你目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情况”一题。但只有5%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很熟悉,有30%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只知道大概内容,有40%的学生只了解一些概念性的东西,还有25%的学生连基本的概念都分不清楚。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程度有限。
2.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情况调查:信仰是贯穿在人的世界观之中的一种意识规范。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情况,直接决定着大学生能否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看问题。调查显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你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关系”一题中,虽然选择“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导思想”的学生占50%,但有25%的学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受到功利主义等思潮冲击”,15%的学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已不再对大学生理想信念产生影响”,还有10%的学生选择“说不清楚”。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受市场经济功利主义、西方文化思潮涌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度下降。
3.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践行情况调查:马克思主义的践行主要考察大学生是否将马克思主义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解决自己的困惑。为此,课题组设计了“对当前社会中出现的热点问题,你的认识方式”一题。其中,仅有38%的大学生选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进行分析”,有25%的学生选择“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来辨别是非”,有15%的学生选择“人云亦云”,还有22%的学生选择了“不清楚”。这表明,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不能很好地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际生活。
人类传播在本质上是信息的交流和沟通,负载信息的符号又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实体或具体途径才能进入传播领域[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也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作用于受众对象。
为了了解大学生愿意接受什么样的传播方式,课题组设计了一些题目。在“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比较倾向的教学方式”一题中,讨论式、学术讲座式、讲授式、各种方式综合使用等成为学生们的较多选择;在“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多选题)”一题中,选择“大学系统而正规的理论教学的”占72%,选择“各种形式的政治理论学习”的占56%,选择“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教材”的占13%,选择“各种传媒宣传(包括电视、电影、报纸、电台等)”的占25%;在“高校红色社团发展存在哪些问题”的访谈中,一些社团负责人表示:活动没经费办不下去、活动的质量与预想的有差距、平时管理比较松散等等,对社团的发展造成一定障碍。
以上调查表明:第一,目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方式呈现多样性,但是大众传媒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第三,红色社团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具体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另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过程中伴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本次调查主要从这两方面进行。
在“你认为什么是影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的问卷中,大部分学生选择“内容枯燥、教学语言乏味、内容脱离实际”等;在“你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上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的问卷中,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时事热点、我们身边的事情”。
调查表明:第一,大学生愿意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不愿意接受深奥枯燥,没有艺术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教学语言;第二,大学生更愿意接受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与实际联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传播环境是指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所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有大环境与小环境之分。大环境是指社会,小环境则是大学校园。从他们所起的作用看,这两种环境对传播活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本次调查从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展开。在“你认为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存在哪些问题”的采访中,学生纷纷反映校园文化活动不多,活动形式单一;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单一;缺乏必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没有贴近他们的生活与学习,缺乏创新。在回答“你认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原因是什么”一题的问卷显示,仅有25%的学生认为是自身原因导致,而高达75%的学生认为主要是社会深层原因所致。
由此可见,第一,大学校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舆论氛围不够;第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影响。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为此,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从三个方面提升自己:首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关注社会,观察生活,以便解答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迷茫与困惑,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其次,要及时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以深厚的理论功底提高课堂效果。再次,要关心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的朋友,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对学生的爱去感染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要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效性,必须正确认识传播对象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特点,发挥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大学生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同样要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大学生的主动性需要大学生做到:首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自身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在实践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其次,要与身边的同学进行广泛交流,并且积极主动地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请教,以解决自身遇到的困惑。最后,要积极主动地关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动态,努力使自己掌握到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成果。
实践证明,传播者选择易于被受众对象接受的传播方式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从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更易接受多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为此,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传播方式:首先,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现代大学生反对单纯的理论灌输和说教,他们期待对话和互动。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尽量采取案例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交流式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参观考察法、专题报告法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加强大学生红色社团的管理。“红色社团”一般指由高校在校学生组成的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宣传和学术研究社团[4]。在高校中,大学生红色社团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能把深奥难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与传播对象的有效互动。鉴于此,高校应该从红色社团的活动经费、主持活动的质量和日常管理等多方面给予更多的重视,努力将大学生红色社团建设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再次,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方式。大众传媒一般包括印刷媒介、广播媒介、影视媒介和新媒介四种具体形式。不同的媒介方式作用不同,其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有不同。因此,要正确运用不同媒介的特点,使马克思主义的抽象理论通过多种方式传播以满足不同传播对象的需求。最后,探索微博传播的方式。现代社会,微博以它交互性强、手法多样性、实时性和高速性等特点正受着广大学生的青睐[5]。因此,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可以运用微博这一载体。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教师可以开通微博,通过微博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解答大学生的迷茫和困惑。
要让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就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亲和力。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两方面的内容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喻,是理论通向大众的桥梁。针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内容难懂,可以采用开展马克思主义原著解析专栏,对晦涩难懂的内容提供解释的方法。针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可以采用与时事相结合的方法。二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实事求是、辩证分析法、阶级分析法、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对此,高校可以利用迎接新生,庆祝“五一”“十一”等各类节日举办各种主题鲜明、形式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将马克思主义精髓渗透其中,使大学生的思想在娱乐中得到陶冶和升华。
在传播中,小环境对传播活动的作用是直接的显性的,释放出来的能量较大。学校是大学生主要的学习和生活场所,学校的文化氛围对大学生思想信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净化校园环境,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社会文化活动融入到教育之中,逐步将显性教育转变为隐性教育,使校园的一切活动都服务于马克思主义教育这一中心。
大环境对活动主体的作用虽然是间接的隐性的,但如果大环境中的某些因素与小环境中的某些因素产生共振,引起共鸣,那么它也会转化为显性的直接的影响力。因此,在大学生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也不可忽视社会宏观环境对其的影响。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社会分配不公、城乡差距拉大、金钱至上、诚信缺失、道德败坏、官员腐败蔓延等现实问题,这些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严惩社会腐败、净化社会风气、摒弃形式主义、提倡务实作风等措施,为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创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马艳青.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挑战与路径选择[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6).
[3]俞小和.传播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9).
[4]李俊卿.关于北京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调查研究[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3).
[5]吴元华.浅析运用微博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华章,2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