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平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思政部,山西 太原 030013)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前的四五百年中,社会主义学说已为某些马克思所称为的“天才”人物及其信徒所创立。但这种社会主义不论就其目标而言,还是就其实现理想目标的手段而言都有空想性、幻想性和不可实现性。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并在社会主义前加上“科学”二字以示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区别。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就是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性、客观物质性、阶级性和群众性以及文化先进性,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认为:一切社会变动的最终原因应归结于社会生产方式,归于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矛盾得出的正确结论。随着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而导致的经济危机频繁爆发,由于资本主义剥削而导致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此起彼伏。正是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考查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性结论。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并不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终结,相反,它只是为人们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马克思的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性必须向现实实践性复归。“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后,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历史发展和无产阶级斗争发展的新情况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论其诞生还是发展都不是建立在幻想上,而是首先建立在现实社会发展的条件上,扎根在历史发展的土壤里。科学社会主义是现实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具有鲜明的现实性,产生于现实实践,服务于现实实践。
1.正确判断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建设适合现实条件的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革命时期,曾出现过错误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各种“左”和“右”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列宁、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实事求是、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曾出现过超越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如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社会主义,一举把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从理论变成现实;超越社会历史阶段的实际,主观宣布建成共产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强行推行一种模式;“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文化大革命”赶超式、革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单一的所有制结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模式的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遭受了挫折,使人们对社会主义产生了疑问。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受到了挫折,社会主义的活力被抑制。
总结教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科学社会主义不仅是理论,还是一种实际的运动。社会主义不是理论规定的教条和现成的结论,而是符合现实发展的客观过程和对这一过程的再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斗式”“运动式”“命令式”的求大、求快和盲目发展的急躁情绪,正是因为没有正确判断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实际条件,其思想根源就是背离实事求是而固守马克思、恩格斯对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后未来社会的预测而提出的认识,并教条地甚至误解地把这些认识套用到现实落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上来,企图在落后条件下实现发达条件下的社会主义。这样,必然导致“左”倾冒进,把社会主义变成一种主观追求。这种左倾错误思想往往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这也就谈不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了。
所以,坚持社会主义现实性,就要正确判断社会主义所处的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现实国情,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采取在实践中研究、运用和发展的态度。国家的大政方针、地方的举措规定、部门的安排措施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调查研究、反复酝酿,力求科学正确。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基础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正是对现实社会主义的科学把握,列宁从爬山的道理中折射的迂回实现社会主义正是社会主义现实性的体现。
2.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不断变化的社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一种新的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会不断变化,由推动力量变成阻碍力量。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局限性和暂时性。这表明,任何一种生产关系都具有相对性。生产关系是相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言的,生产关系一定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性,那就必须改革。通过改革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使社会主义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处在与社会实际发展相适应的动态发展中。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3]确立了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作用。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邓小平领导中国进行了各方面的改革,实行了开放,使社会主义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几十年来,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总之,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的现实性,合乎实际的社会主义才具有蓬勃发展的生命力,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才具有深得民心的好成效。
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的显著缺点就是,脱离生产力的发展而在头脑中幻想出一个美好的新社会。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是建立在小农生产上的社会主义,而后期的三大空想家虽然看到了大生产的巨大力量,但没有揭示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不断变革的客观运动过程。“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于是就需要发明一套新的更完善的社会制度,并且通过宣传,可能时通过示范,把它从外面强加于社会。”[4]他们无法认识到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准备了强大物质前提的合理性,也不能认识到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导致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趋势,更不能把未来社会建立在客观物质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变动都最终归于生产力,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造成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辩证运动推动社会发展。唯物史观也说明,生产力自身各要素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及渗透于其中的科学技术的优化组合与不断改进提高才能促进生产力总量,从而推进社会发展。所以,社会主义是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运动的必然结果,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中逐步实现、完善和发展的。
1.从生产力出发,科学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1978年,邓小平同志开始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叫做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就是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归国家所有,就是农业、手工业集体化了。”[5]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就是在中国现有条件下完全消灭资本主义,把社会主义界定在生产关系和思想意识形态上,而忽略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认识具有局限性。所以,邓小平同志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6]总结历史教训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第一层次的本质。
2.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的根本任务。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直接表现为阶级矛盾。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将直接表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是主要矛盾;阶级斗争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是次要矛盾。我们必须善于处理这一主次关系,从而确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共产党人在革命胜利后,首要的任务就是使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为社会主义发展、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列宁坚持这一原则,提出“新经济”政策,确定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把社会主义确定为苏维埃加电气化。毛泽东同志1948年曾把是否有助于发展中国人民的生产力作为判断一个政党及其政策好坏的标准。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由于没有正确判断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使社会发展长期偏离生产力发展的任务。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并形成了以生产力为核心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江民民进一步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出以“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为首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把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要义。几代领导人一以贯之的认识,就是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落后面貌,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赢得人民的拥护。以生产力为基础认识社会主义,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科学认识的深化。
科学社会主义只有依靠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才能由理论变成现实。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人民群众是生产的主体,得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剩余价值学说则分析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经济根源,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从而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任务就在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团结一切同盟者,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取得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找到了实现美好理想的阶级力量和群众基础,提出了共产主义是群众的事业的著名论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同样要依靠群众、调动群众、组织群众,把党的事业植根于群众之中,成为群众的事业,取得深厚的力量。
1.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做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导力量,作为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引导力量和先进部队,必须紧紧依靠工人和知识分子,探索发挥其领导作用和主导作用的新途径。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最大的力量,必须更加重视改善农民生活,对农民进行科学文化和技术武装,引导农民积极向城市发展,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同时要关注新兴社会阶层这一不可忽视的社会主义建设力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作用将日益壮大。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发挥新兴阶层作用,团结其他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力量,社会主义建设就有了可靠保证。
2.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面对执政地位的改变、市场经济的环境和开放的时代特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新任务,面对世纪中叶的宏伟目标,面对西方的和平演变,全党务必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充分依靠群众,真心为了群众,把人民的喜怒哀乐系于心上,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顺乎民心、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利,使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3.充分发扬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把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成最先进、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真正扭转社会主义轻民主的印象,不断满足人民对民主的渴求,保证人民对国家事务和企事业决策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特别要保护对领导干部的选举权和执政绩效的最终评价权,这两项权利的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集中体现,使人民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参与者、管理者,成为名符其实的主人;从而也使每个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融洽相处,活力迸发,共建美好家园。
科学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及19世纪三大自然科学发现,都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正是吸收人类发展史上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切科学养料而诞生的新的科学理论。同时,这一理论也将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而发展,始终保持自身的文化进步性,体现自身的科学性。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建设不仅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建设,还包括文化建设。社会主义不仅要有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还要有较高的文化发展水平;不仅要有较好的经济发展成就,还要有较强的文化引领力量;不仅要有经济的大飞跃,还要有思想道德的大提高;不仅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还要有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建设一方面,要依靠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使生产力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要依靠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思想道德,才能使社会精神面貌明显改善。搞好文化建设,提高全社会科学文化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和理论水平,才能引领社会发展,凝聚社会力量,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才能更好地使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研究、运用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增强人民群众社会主义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文化建设能够为其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具有战略意义。
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坚持先进性。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健康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占领思想主阵地,鼓励思想、文学艺术多出好作品,丰富人民精神生活。
二要坚持时代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体现时代性,弘扬时代主旋律;引领社会发展,具有前瞻性;反映社会发展的潮流和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的实际需求;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促进文化媒体现代化,增强文化时代感。
三要坚持改革。通过改革,加快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产业的新发展,为文化事业注入新活力。
四要坚持古为今用。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吸收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文化传统中的有益成分,并进行大胆的利用、改造和创新,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活力。
五要坚持洋为中用。在西方及其他民族发展历史上,也有灿烂的文明成果值得我们学习。“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7]在这里,列宁提出了向资本主义学习的问题。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比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早,发展的经验丰富,在科学技术、市场经济建设、管理组织形式和管理经验、政治法律、思想文化等方面,有很多有益思想和文明成果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我们要根据中国的现实国情、发展需要和制度特点,与一切民族的先进文明进行交流、合作、借鉴、消化、吸收和创造。
[1]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
[2]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2.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9.
[5]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05.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7]列宁.列宁全集:第34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