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 杰
(玉林师范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性、现实性、政治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出发,否则,课堂教育就会变成老师的“自话自说”。本文试图探究的是,处在现代转型中的社会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以便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保持健康的心态。
现在的中国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社会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仍然处于变化当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现代转型。诚然,学术界对社会现代转型的理解并不一样,有人认为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有人认为是“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社会”转型;有人认为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有人认为是“相对封闭的社会”向“相对开放的社会”转型;甚至有人认为是“威权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型等等。尽管这些争论各持一端,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总体上把握这种转型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不可否认,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制度体系、经济发展模式、思想文化、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迁与转型。在这种转型过程中会出现诸多转型风险与制度缺陷,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社会信仰危机、诚信危机、道德困境、权力寻租、就业困难、贫富差距拉大等等。这些问题对高校思想教育理论课教学形成了特殊的教育环境。
我们知道,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不重视教学环境的教育者不是合格的教育者。对于现实性、应用性极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我国对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研究、网络虚拟环境研究、高校校园文化环境研究、家庭教育环境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研究等方面。在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学者中,陆庆壬在其《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首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并进行专题研究,他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概念,指出了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后来,张耀灿提出著名的“环体”论,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四要素”之中,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其他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目前学界对此达成了共识,基本认同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及活动的环境因素及其作用。
虽然人们对政治教育环境开始从不同角度进行系统的研究,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就目前来说,我们对我国现阶段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影响的环境变迁考察和研究还关注得不够,这种不足反映到现实教学工作中,就是理论脱离实际,教育脱离生活,教学变成了老师的“自言自语”“自话自说”。因此,为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我们须关注社会环境变迁对大学生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
发展理论的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发展到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介于1000—3000美元之间的时期,这个国家就处于一个“发展风险期”。这时,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会交织在一起,社会结构深刻变换,矛盾最易激化。许多国家在各自的现代化进程中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最为典型的是拉美国家的20世纪70年代,这被称为“拉美陷阱”。我国目前GDP正处于这个区间,贫富不均、城乡二元、环境恶化、就业困难、公共服务不足等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环境变迁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
就挑战而言,我国目前正处于发展风险期,发展中的各种矛盾盘根错节,这些矛盾在社会上形成不同的认知,引发不同的论争。这些论争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助推下可以形成“蝴蝶效应”,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成冲击。比如,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进城市,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这些劳动力,但也无法吸纳、安置和消化,只能实施城乡二元管理,这样就形成“农民工”这个阶层。“农民工”阶层的存在,又产生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春运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深层次上是我国社会环境变迁造成的。但是,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对我国社会阶级的分析仍然停留于原来的分析上:剥削阶级已经消失,社会新阶级是由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共同组成。这些简单化的表达已经无法解释我国新生阶层的存在。但是,新媒体却从反面异常关注社会环境变迁中的新阶层、新问题,热衷于暴露社会热点问题、热点难题,从而掌握了这些领域的话语权。当新媒体的某些观点在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中形成了先入为主的效应时,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传统权威就受到了冲击。从我国发展的现状来看,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各种新问题、新矛盾、新风险确实层出不穷,这既给大学生形成了压力,也给教师带来了困难。
从辩证法的观点来看,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所以,我国正在发生的社会环境的变迁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正能量,只是,这些正能量并不是主动呈现出来的,而是需要老师积极地挖掘。从总体上来把握,我国社会环境的变迁在本质上是社会发展中呈现的问题,而不是社会倒退中引致的问题,这就有理由相信,办法总是比困难多,正能量总是比负能量多,机遇总是比挑战多。更具体一点来说,国家发展了,更有能力和实力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比如说,我们正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目前社会出现的贫富分化问题,以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弱势群体的生存空间问题,以和谐社会的建设解决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问题等等。针对新媒体出现所引发的意识形态冲突问题,我们现在也在研究。我们目前对网络信息的掌控,对网络文化的引导,对虚拟空间的利用等等都有了很大进步。这些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都是极为有利的。
基于以上现状,我们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际,就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变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其带来的新问题加以研究,寻求出其中的规律性,通过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结构、内涵、要素、功能、特征,在课程教学中提高大学生自我调适的能力。
第一,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相关内容的讲授,应该让大学生们认识并理解以下问题:首先,我国目前所发生的社会环境变迁呈现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具有其特定的质的规定性,它指出,在我国这样一个生产力水平总体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社会的现代转型,必然要经历“发展风险期”,这是一个特殊的、不可回避的阶段。但是,无论我国社会环境如何变迁,都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初级条件下所发生的变迁,我们并没有而且也不会离开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其次,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社会环境必然发生变迁,这不可逆转,也不可能超越,只能最大限度减少风险、防范危机、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只有让大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才会明白,在社会环境的正常变迁中,需要个体自我调适以适应变迁中的社会环境,而不是希冀社会停止变迁来适应个体的发展。
第二,提高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必须借鉴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陆续出现了对大环境心理适应状况与个体调适的研究,从成果来看,大体还属于“西学东渐”的阶段。对大学生自我调适的研究,主要借鉴和运用现代教育心理个体调适的丰硕成果,如马斯洛的基本需要五层次说。马斯洛认为,爱与尊重也是基本需要之一,人总是要有社会团体归属感,如果这种归属感不正常,需要会多方寻求满足,否则个体将丧失安全感。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将“发展咨询”逐渐代替“障碍咨询”。作为心理疾病预防咨询的主要途径,这些咨询内容广泛,涉及学习困扰、职业和学业选择困扰、社会生活困扰、人际交往障碍,以及学校生活的适应等等。与此相关,西方部分学者又将主体的适应性细分为认知适应性、交往适应性、社会角色适应性、职业适应性。这些认识和经验,都值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和借鉴。
第三,提高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必须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施方案为基础,实现立体性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主张探究式学习、研究式学习、主体性教学、体验式教学、开放式学习和专题式学习等教学模式,且鼓励专门教学研究,如高等技术和职业教育院校和二级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等。从一门新课程的设置来看,其教学理论从一般性教学理论出发,到具体应用性教学研究,再回归到教学理论与教育理念的提升,这正是一种抽象—具体—抽象的思维过程。所以,对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研究要走向实际教学,要回归课堂教学,要走进社会生活。也即是:实际教学的探索应该面向以社会大环境为条件的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多课程交叉教学,并以此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特色。由此可见,新课程已经重视对大学生个体调适问题。但是,具体方式、方法还有待于深入探讨,尤其是如何面向社会环境的变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顺应这种变化,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等等,这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第四,提高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心理上的走偏在许多情况下首先是世界观、价值观的走偏。我国在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价值观呈现一种多元态势。因此,一元主导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次作了概括,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教师若能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必然对提高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起到关键的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社会环境的变迁会逐渐加快步伐。这一过程不可避免会对大学生形成心理和思想上的震荡。只要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科学地进行疏导,帮助他们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必将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
[1]尹小萍,申永丰.论大学生心理调适的时代性及其能力提升途径[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6(12).
[2]吴克昌.社会心理论:转型期中国社会心态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3]宣 杰.网络文化环境中青少年变异心理探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02).
[4]刘 芳.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三个转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