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研究述评

2013-04-11 11:20贺文均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心理健康职业

贺文均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重庆 400715)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众多研究也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特殊教育教师作为高应激的教师群体,探讨和关注其心理健康,对教师自身的完善、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进步乃至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均起到巨大作用。通过检索CNKI关于特殊教育教师近20年的研究发现,虽然专门针对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论文不足20篇,但研究特殊教育及特殊教育师资发展现状的论文几乎都涉及到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徐美贞(2004)、商秀梅(2007)的研究均表明,当前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很多心理健康因子得分都明显高于全国教师的心理健康常模。由此看见,特殊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确存在,且已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二、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诸多研究表明,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不佳。《心理学大辞典》将教师的心理问题归结为四个方面:生理——心理症状;人际关系问题;职业行为问题;职业倦怠。因此,主要从以上四个方面来分析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

(一)特殊教育教师的生理——心理症状

生理——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人格等心理问题及其导致的躯体疾病。于红利(2007)、申仁红等(2007)的研究均表明,躯体化、强迫、抑郁是特殊教育教师主要的心理问题。朱琳(2005)对聋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研究发现,聋校教师存在诸多相似的不良情绪反应:焦虑、忧郁、紧张、急躁及挫折感。有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的研究发现,由于不良的情绪,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紧张性头痛成为特殊教育教师常见的生理疾病,且发病率极高。由此可见,特殊教育教师存在较明显的心理——生理症状。

(二)特殊教育教师的人际关系问题

特殊教育教师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体现在社会交往面过窄导致的心理失衡和适应不良。有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除了工作关系外,在校内的其他时间经常与他人交往的只有16.99%,而与校外的人际交往只有11.49%,由于缺少与外界的交流,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朱琳(2005)调查发现,狭隘的社交范围使特殊教育教师在社会交往中容易出现适应不良。蒙军(2008)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与外界交往甚少,社会朋友不多,容易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然而,也有研究发现,相对于心理健康的其他因子,特殊教育教师的人际关系良好。

(三)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行为问题

职业行为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及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课堂上循循善诱较少,经常出现教师自问自答的现象,且对教学工作逐渐失去热情。梁敏仪(2005)研究发现,由于问题解决策略的有限,以及时常看不到教学效果,导致许多特殊教育教师总抱怨没有成就感。同时发现,教师的职业行为与其教龄和对学生行为问题的归因有一定关系:刚毕业且经过特殊教育专业训练的大专毕业生,要比已从事特殊教育一段时间的在职教师表现出更积极的职业行为;选择对学生行为问题归因于教师自身而非学生、家庭及社会,表现出更积极的职业行为。

(四)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

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表现为中等强度,且不同学校类别的教师在职业倦怠上存在差异。金泽勤等(2007)通过对普通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的比较发现,普教教师与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体现在情感衰竭维度。不同类别的特殊儿童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担任弱智儿童教师的职业倦怠要比盲童、聋童的教师严重。造成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方面,胡颖(2008)研究发现,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教龄、职称、收入状况及满意度、社会支持等均是造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三、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

(一)个人因素

对个人因素的研究,主要从人格因素、归因倾向及个人生活事件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人格因素方面,商秀梅,李高明(2007)的研究表明,面对相似的职业情境,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却不同,造成这些差别的个人原因主要还是人格因素,有些教师目标过于高远或强烈的自我实现欲望极易导致心理失衡。归因倾向方面,朱琳(2005)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群体中的外在控制源者,即把事情结果更多归因于外界而非自己的教师,比内在控制源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表现要差。个人生活事件方面,于红莉(2007)的研究认为,特殊教育教师的生活事件影响心理健康,尤其是负性生活事件容易造成心理紧张甚至致病。

(二)职业因素

研究发现,特校教师劳动的特殊性造成的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角色过度负荷是很多特校教师有压力和感到紧张的根源,另外,随着特殊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和特殊教育学校给予特校教师的压力、特校教师之间的竞争都对特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家长的参与、特殊教育学校教育评价的多样性,使特校教师处于矛盾的热点和特殊教育的焦点上。还有研究发现,由于职业限定造成特殊教育教师的生活空间狭小,大部分教师90%的工作时间与学生在一起,由于长时间与外界缺少有效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教师的合群需要和获得支持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使教师产生一种自卑感和与社会格格不入的隔离感,也是造成特殊教育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

(三)社会因素

良好的社会支持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有保护和促进作用。申仁洪,林欣(2007)的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获得的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维度与其SCL—90表现得人际关系敏感、躯体症状、抑郁因子呈显著的负相关,同时认为缺少社会支持的教师容易产生无助感和孤立感,很可能导致抑郁、强迫等心理问题。刘在花(2011)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其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而社会支持对降低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家庭冲突起到积极的作用,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不仅为工作和家庭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办法,且创设了积极的氛围。

家庭因素方面。和谐的家庭氛围对个人的压力舒缓和情绪放松提供了重要的场所支持和情感支持。宋文霞(2007)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的家庭亲密度(家庭成员间的情感关系)与工作强度呈显著正相关。胡颖(2008)研究证明,感觉婚姻幸福的特教教师要比婚姻感觉不幸福的教师对职业有更强的认同感,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丁兴(2011)研究发现,家庭和谐的教师相对于认为家庭气氛一般甚至不和谐的教师面对工作生活压力能持更乐观的心态。

学校因素方面。造成特校教师心理问题的学校因素主要体现在学生管理、学校管理者重视关注度以及学校的教育政策是否科学合理三个方面。研究发现,学生较低的学习意愿或较突出并很难纠正的偏差行为给教师带来很大心理压力,而学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长对教师缺少沟通、理解与支持也极易导致教师的心理问题,不科学合理的教育政策(如班容量过大,政策朝行夕改,教师工作任务不分明)也是造成教师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四、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一)要丰富研究内容,拓宽研究思路

从上述研究可见,目前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心理问题的研究取样主要集中在聋校、盲校、智障学校等特殊教育学校,而对社会上针对特殊儿童开办的教育康复机构及普通学校(有特殊儿童的普通班、特殊班)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心理健康状态关注还不多。因此今后要不断丰富取样对象,不仅关注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心理健康状态,也要走近普通学校及康复机构中的特殊教育教师对其心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另外,目前对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是比较独立和分散的,今后应加强对个人、职业、家庭、学校、社会等各因素之间关系的探索,把握导致特殊教育教师心理问题的主次原因,从而为今后更好的对其心理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二)加快编制测量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的量表

目前对测量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使用的工具还比较单一,测量工具多使用SCL—90,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高应激性。所以,要尽快编制针对特殊教育教师的高信效度的心理量表,应引起我国特殊教育学术界和行政部门的重视。同时要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和研究,作为指导我们编制心理健康量表的理论支持,从而用来指导教育行政机构、学校领导在实践中如何正确面对、干预和解决教师群体出现的心理问题。

(三)要重视对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研究

任何心理问题的出现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轻微到日益严重的发展阶段,而以往研究过多停留在描述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对其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研究还比较少。为数不多的预防干预,带有和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以后的研究要综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运用心理干预、学校干预、社会干预等各种方法,寻求有效的干预手段促进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另外,以往的干预研究过多仅限于教师团体当下的心理问题,忽略了教师作为个人其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因此,不仅要从横向的角度以团体的形式对教师的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也要从纵向的角度对教师个人乃至团体的心理问题予以关切。

[1]徐美贞.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2).

[2]商秀梅,李高明.6所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7(5).

[3]于红莉.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10).

[4]申仁洪,林欣.重庆市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6).

[5]朱琳.论聋校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J].中国特殊教育,2005(9).

[6]我国特殊学校老师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有哪些(EB/OL).http://jiguang.ci123.com/article.php/5567.2011-04-01.

[7]学校领导要注重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EB/OL).http://www.examda.com/teacher/xinlixue/20080229/09592267.htm l.2008-02-29.

[8]蒙军.巴彦淖尔市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9]梁敏仪.对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行为的问题与思考(EB/OL).http://www.sdqz.sdedu.net/site/info/viewinfo.php?id=329.2005-11-16.

[10]金泽勤,李祚山,刘晶.普通教师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和教学效能感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2).

[11]胡颖.福建省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12]刘在花.社会支持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承诺之间的调节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1(2).

[13]宋文霞.上海市特殊学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14]丁兴.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身心健康现状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7).

[15]金泽勤,李祚山.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心理健康职业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