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晓南,丁 斌
(甘肃政法学院 公安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公安部根据制服犯罪的实战需要,自主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防暴自卫武器——05式9mm警用转轮手枪。由于转轮手枪具有结构紧凑、简单、动作可靠、指向性好、技术成熟、尺寸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操作射击等诸多优点,使转轮手枪从装备到使用受到干警广泛的青睐。因此,对9mm警用转轮手枪发射机理,并对其射击子弹弹壳上痕迹特征产生的原因及在检验鉴定中的价值,很有必要作系统分析研究。
转轮手枪,是依靠枪支中有关机械传动实现开锁、复进转位、脱离、闭锁、后坐、击针保险机构等六种运动,控制多个弹膛依次供弹的单发射击的枪支。枪支的中间部位有个“鼓轮”,内有六个装弹孔,以代替自动枪支中的弹匣。扣动扳机时,击铁(击针与击锤的并合机件)连动后仰,带动鼓轮向左或向右转动,将鼓轮内的子弹依次对准枪管后端的轴心以备射击,然后通过击锤上的击针打击子弹底火,达到发射弹头的目的。与自动、非自动枪支不同,转轮手枪装弹时的连续动作不依靠火药燃气压力实现,不能自动排壳,装弹与排壳时必须把鼓轮移出。
根据弹壳上痕迹特征形成顺序的不同,可分为装弹、击发、排壳三个阶段形成的痕迹。装弹过程中形成的痕迹特征主要有:弹匣口痕迹,枪机下表面痕迹,推弹突笋痕迹和弹膛后切口痕迹。发射过程中形成的痕迹特征主要有:击针头痕迹,弹底窝痕迹,膛内壁痕迹,指示杆痕迹和烟垢特征。抛壳过程中留下的痕迹特征主要有:拉壳钩痕迹,抛壳挺痕迹,“小旗”痕迹和抛壳口痕迹。由于枪支构造不同及发射机理不同,在检验过程中发现,9mm警用转轮手枪射击子弹弹壳痕迹,比五四式或六四式手枪射击子弹弹壳痕迹特征大大减少。9mm警用转轮手枪射击子弹弹壳在检验中最明显的痕迹有烟垢痕迹、击针痕迹和弹底窝痕迹,如果保存良好,鉴定条件充分时,还能发现装弹痕迹、退壳痕迹以及膛内壁痕迹。下面从痕迹形成的先后顺序进行具体分析:
9mm警用转轮手枪,可根据不同需要发射低能量的杀伤弹(转轮手枪弹)和非致命的杀伤弹(转轮手枪橡皮弹)。9mm警用转轮手枪装弹方式有手动单发装填子弹和用装弹器装填子弹两种。手动单发装填子弹是将子弹装入转轮弹膛中,然后转回转轮完成装子弹。用装弹器装填子弹,是将装弹器上的弹头对准转轮弹膛,再将手柄向“开”的方向旋转到位,子弹被释放,掉入弹膛,然后将转轮转入,完成子弹的装填。装弹器或弹膛内壁有瑕疵或硬伤形成的痕迹具有鉴定价值,一般情况下,转轮手枪的装弹痕迹较少,利用价值亦很低。
转轮手枪不同于自动手枪,每当一发子弹击发后转轮转动,将下一发子弹所在弹膛与枪管进行连接,为下一次击发做准备,并不进行抛壳,故不存在抛壳痕迹。但是,当子弹击发完毕后,可一次性将转轮打开,按压退壳轴便可退出全部弹壳或子弹。这时形成的退壳痕迹与装弹痕迹形成原因相同,痕迹出现较少,鉴定价值也不高。
1.击针头痕迹
击针头痕迹,是击针以一定动能撞击底火壳,引起底火产生局部变形形成的痕迹。击针头痕迹是击针与底火壳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击针坚硬,底火壳材料质软,加上打击力较大,所以,击针头痕迹能较好地反映击针头部外表结构特征与微观细节特征。根据具体枪支击针头的形状、直径、端面、磨损特点的不同,痕迹特征也各不相同。
在检验弹壳时,可对不同的击针头痕迹特征分别检验:(1)击针头痕迹的形状:有圆形、扁形、椭圆形等。(2)痕迹的位置:目前通常采用直角坐标系象限法,按击针头痕迹的中心及面积位于何象限来确定击针痕迹的位置。(3)针端特点:击针头部在生产加工及使用擦拭过程中,往往形成其特有的形态结构,尤其是在多次使用后,击针头的磨损对击针痕迹形态特征的影响,是每支枪所特有的。另外,在击针头痕迹形成过程中,击针头部始终抵压底火壳内,拉伸壳体变形,所以击针头痕迹的痕侧、痕底均能反映出击针头部的直径和形状,因此,击针头痕迹是对9mm警用转轮手枪射击子弹弹壳检验的要点之一,对认定射击枪支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2.烟垢痕迹
弹壳上的烟垢特征,不是枪支机件作用形成的,是烟垢外逸,并附着在弹头、弹壳的表面,其分布位置、浓厚程度、数量多少,各支枪都不相同。9mm警用转轮手枪形成的烟垢痕迹,主要集中在弹壳的前端1∕3处,这一特征明显与自动手枪不同,其原因可能是9mm警用转轮手枪的枪管与弹膛之间有间隙,火药在燃烧时比其他自动手枪空气多,燃烧相对充分,形成的烟垢较少,基本附在弹壳的前端部分。而具体的枪支形成的烟垢分布位置、浓厚程度、数量多少各有区别,为认定枪支提供了依据。但是,烟垢痕迹因为是附着在弹壳的表面,极易受到外界损坏,如转轮转动、取弹都可能对烟垢痕迹造成损坏。此外,转轮手枪的枪管与弹膛之间、弹膛与子弹之间都有间隙,使部分烟垢逸出,对烟垢痕迹的形成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多数情况下,烟垢痕迹只具有参考价值。
3.弹底窝痕迹
弹底窝痕迹也叫后膛痕迹,由于弹壳在火药气体压力作用下向后运动或轴向伸长时,枪机弹底窝平面成为弹壳向后运动或轴向伸长的一种刚性支撑,在最高膛压下,弹壳底面与枪机弹底窝平面就形成了最大程度的紧压贴合,弹底窝表面在生产加工、使用擦拭、磨损等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痕迹特征都将印压在弹壳底面上,形成了弹底窝痕迹。由于形成痕迹的作用力大,且是在高温条件下,弹壳材料具有较好的塑性,因此在弹壳底面上的弹底窝痕迹既可以反应出枪机弹底窝的固有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出使用磨损特征。不同的枪支形成的弹底窝痕迹各不相同,形成的线条有弧形线,竖、斜线,竖弧交叉线,杂形线等,且线的间距,痕迹重叠、宽窄、长短、深浅也不尽相同。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有:加工时工艺的区别,弹底窝的表面平整度,弹底窝的深浅程度,枪弹的细微差别(如尺寸、装药量等)造成的与弹底窝的闭合程度的不同,弹底窝磨损程度及特征的不同等。几乎所的枪支发射后,都会或多或少地反映出弹底窝的各种痕迹特征,痕迹面积大,特征多,比较稳定清晰,因此,在对9mm警用转轮手枪弹壳检验中,弹底窝痕迹特征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4.膛内壁痕迹
枪弹击发后的高温高压使弹壳受热膨胀,与弹膛内壁紧压贴合,这样弹膛内壁上的加工特征以及使用、擦拭、锈蚀、磨损等形状特征会印压在弹壳体上,在弹壳运动时,弹膛内壁上的条状、片状特征会产生次生的擦痕。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9mm警用转轮手枪有六个弹膛,对于少数弹壳来说,由于使用弹膛的不确定,形成的膛内壁痕迹也不一样。但是,如果弹壳数目多于六发,或者手动装弹使用同一个弹膛发射子弹后,形成的膛内壁痕迹就具有很高的检验价值。
通过对9mm警用转轮手枪发射子弹弹壳上痕迹的观察分析表明:
(一)装弹痕迹和退壳痕迹均为擦划痕迹,痕迹一般都很轻微,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具有一定的检验价值。
(二)虽然烟垢痕迹因枪支不同而具有差异,但也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降低其检验价值,在多数情况下,烟垢痕迹只能为分析与检验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击针头痕迹特征的形成,受生产工艺、使用频繁的影响,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稳定性,且一般为立体痕迹,能反映击针头部外表结构特征和细节特征,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是认定射击枪支的重要依据。
(四)9mm警用转轮手枪弹弹底窝痕迹,一般比较清晰、明显,能较好地反映枪支弹底窝表面的加工、磨损特点,在较长时间内痕迹特征稳定性较好,是枪支建档分类和认定枪支的重要依据,在检验中被广泛利用。
(五)9mm警用转轮手枪射击子弹弹壳上反映的膛内壁痕迹,对检验由同一个弹膛发射的子弹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进行弹壳与枪支的同一认定检验时,需对每一个膛内壁痕迹分别进行比对。
总之,在检验鉴定时,应综合利用弹壳上的痕迹特征,以减少失误,达到检验鉴定的最终目的。
[1]季峻.转轮手枪弹壳痕迹检验和鉴定[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3):176-179.
[2]罗亚平.痕迹检验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 4.
[3]李德仲,李国安.枪弹痕迹检验技术教程[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