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林
(同煤集团机电装备公司中央机厂,山西 大同 037001)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做好工会工作的思考
张玉林
(同煤集团机电装备公司中央机厂,山西 大同 037001)
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工作本身就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广大工会干部更应该成为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模范,努力把工会建设成为职工群众拥戴、信任、支持,充满温暖和温馨的“职工之家”。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企业发展;工会工作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对于保持党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如何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做好工会工作,进一步凝心聚力,推动企业转型跨越发展,是摆在我们工会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提高工会工作者的自身素质,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做好工会工作的迫切需要。
(一)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工会要组织和教育广大员工适应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挥主人翁作用,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有针对性地培训专业技能,树立竞争意识,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要搭建员工成长平台,鼓励员工自学成才。通过导师带徒、首席工人技师以及开展各种竞赛和推进“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生存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适应企业跨越发展的复合型员工队伍。
(二)提高工会干部的自身素质。广大工会工作者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带头静心学习,虚心查摆,热心互助,诚心整改。一方面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强化学习,把培训与自学、学习与借鉴紧密地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从事工会工作应具备的素质,强化工作效果,跟上时代及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要刻苦钻研业务,认真学习工会理论知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夯实政治素质和思想理论功底。同时要熟悉和运用法律法规,依法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创新是对工会干部做好工会工作的必然要求。工会工作要实现创新,就必须力求冲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实行换位思考,辩证思维,努力实现三个创新。
(一)在观念上创新。要牢固树立“三种意识”,即牢固树立维权意识,把表达和维护广大员工群众的合法利益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把员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会工作的根本标准;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把增强工会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保持工会活力的基础工程,使工会工作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二)在方法上创新。要实现“三个转变”,即在思想观念上由被动服务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由靠经验做工会工作转变为靠把握工作规律来做工会工作,增强工会工作的主动性;在工作方式上,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创新工会工作,增强工会工作的科学性;在工作内容上,由普遍型向重点型转变,围绕工会工作的主要职能开展工作,不断增强工会工作的实效性。
(三)在载体上创新。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大局着眼,从实处着手,善于在繁杂的工作中找共性,在共性中找个性;要善于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不断探索工会工作新途径,切实把握重点,贴近群众,把群众最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作为工会工作的创新重点。要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动员广大员工群众,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在转型跨越发展中出谋划策、再立新功。
工作作风是人们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它是贯穿于工作或劳动全过程中的一贯的风格。工会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求工会干部必须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
(一)强化求真务实的作风。工会作为党联系员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工作本身就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成为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模范。因此,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工会干部要牢牢把握作风建设这个主要任务,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集中解决“四风”问题。要自觉地把竭诚为员工群众服务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赢得群众信任。
(二)强化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广大工会干部要沉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查实情、听实话、办实事。开展调查研究,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工作,真正成为员工群众的贴心人,更好地满足员工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三)强化群众利益至上的作风。要把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体现到推动改善民生和解决员工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上来,让各项工作实实在在取得进展。工会是职工之家,只有维护好、实现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才能真正成为受职工群众拥护、替职工群众说话办事的贴心组织,进而让员工群众真切感受到工会是自己的娘家人。要在员工群众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不发生利害冲突的前提下,努力维护员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进而在团结带领广大员工群众,为实现企业的战略愿景发挥工会应有的作用。
能否做好服务员工群众工作和服务企业生产建设工作,是衡量一名工会干部能力的标准。因此,我们要眼睛向内,沉下身子,扎实做好党政所需、群众所盼、工会所能的工作。
(一)提升服务员工群众的能力。一是要多做少说,切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帮助职工解决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赢得职工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二是要查实情、听实话、办实事,真心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工作。要切实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面对面地听,心贴心地帮,实打实地办,真正成为职工群众的贴心人。
(二)提升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要立足企业的生产发展实际,以生产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为抓手,进一步调动广大员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要科学运用绩效和激励理论,使之成为推动“大练兵、大比武、大发展”的强劲动力。要通过安全生产、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激发广大员工群众的学习热情,提高员工群众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切实保障安全生产。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切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职工的成长、成才提供平台。要把技术比武成绩与奖励、待遇挂钩考核,进一步挖掘安全生产、技术比武和劳动竞赛的活力源泉,努力形成一个上下联动、竞争有序、干有平台、赛有人才的良性循环机制,为企业的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切实把广大员工群众团结在工会组织周围,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是每一个工会干部的职责。
(一)加强“六好职工之家”建设。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工会干部要坚持以组织建设好、员工素质好、队伍作用好、帮扶效果好、文化活动好和群众评价好的“六好职工之家”建设为标准,大力推进标准化工会建设。努力为员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让员工群众切身感受到家的温暖,愿意靠近工会组织,主动支持工会工作;要突出工会组织的群众性,既要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员工群众的参与,又要注重工作的层次性,以普及促提高,以提高带普及,渐次推进;要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群众性协会和工会积极分子的作用,把最广大的员工群众凝聚在工会组织周围,推进工会工作;要从转变作风着手,严格工会干部联系点制度,重心下移,深入车间,调查研究,努力把工会建设成为员工群众拥戴、信任、支持,充满温暖和温馨的“职工之家”。
(二)加强学习型工会建设。要从学习着手,通过创建厂、车间两级“职工书屋”,大力开展学习型工会建设,严格落实各项学习制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强化员工群众学习活动的组织,以学习促提高,有效增强工会干部服务发展、服务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进“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切实弘扬尊师重学以及学知识、提技能的主旋律,在企业转型跨越发展中,再展新作为,再谱新篇章。
(责任编辑:王友才)
D412.6
A
1008—6153(2013)06—0029—02
2013-09-09
张玉林(1971-),男,山西大同人,大学学历,大同煤矿集团机电装备公司中央机厂汽车队工会主席、政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