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丽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一般认为,城墙普遍兴起于春秋时期,随着战国频繁的征伐,大多数的中小城郭城墙逐渐加厚,军事机能被大大强化,这一倾向为秦汉所继承。①佐原康夫:《春秋战国时代的城郭》,《文博》,1989年第6期。正因为城墙所具有的强大防御功能,故章生道指出:“对中国人的城市观念来说,城墙一直极为重要,以致城市和城墙的传统用词是合一的,‘城’这个汉字既代表城市,又代表城垣。在帝制时代,中国绝大部分城市人口集中在有城墙的城市中,无城墙型的城市中心至少在某种意义上不算正统的城市。”②章生道:《城治的形态与结构研究》,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4页。以上论断说的是城墙发展的一般情况,但对于早期南方城市的发展,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有学者指出,两汉时期南方很多郡县都没有城墙,孙吴时期才普遍建筑城墙。③侯旭东:《北魏村落考》,本书编委会编:《何兹全教授九十华诞祝寿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页。那么,六朝时期,南方地区城墙修筑发展情况究竟如何?本文试以江南地区④本文所说的江南,指六朝扬州的东部地区,大致以丹阳、宣城、吴、吴兴、会稽、东阳、新安、临海、永嘉、义兴、晋陵等郡为研究范围。为例,就其修筑情况及形制进行探讨,不当之处,请方家批评指正。
汉末以来,动荡的时局促使了江南城墙修筑的兴起。由于江东政权是在征服山越、向南推进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故被征服者的反抗往往十分激烈,史称“山越好为叛乱,难安易动”。⑤《三国志》卷六〇《吴书·贺全吕周钟离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395页。在这种形势下,具有军事战略意义的郡县可能就有了城墙修建。余姚古县城,秦置县,初无城墙。因余姚处于浙东要冲,可控扼吴越,故建安五年 (200)东吴对余姚古城扩建后修筑了城池。城周一里二百五十五步,高一丈,厚二丈。①施宿:《嘉泰会稽志》卷一二《八县》,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方志丛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937页。建安十三年 (208),东吴名将贺齐平山越,作为镇抚山越的重要据点,置始新城,为新都郡治,“其子城周二里二百二十五步”。②嵇曾筠:《浙江通志》卷二四《城池下·严州府》,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19册,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86年版,第657页。古之城郭之制,内城称城,外城称郭,即《孟子·公孙丑下》所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但这一时期的郡治可能大多有城无郭,不仅始新城没有外 (罗)城的记载,像乌程县,史载:秦置县,三国时,为吴兴郡治所在,但“自汉及隋,唯有子城,而无罗城”。③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九一《湖州》“菰城”条,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185页。以上城周不足三里,显然都是一些小型城墙。④按佐原康夫的观点,周长七里以下的城,即为小城。参见佐原康夫:《春秋战国时代的城郭》,《文博》,1989年第6期。
当然,作为吴人主要的统治据点,孙氏定都之地大多是有城墙的。孙氏起兵江左,初据吴郡城。吴郡城源自春秋阖闾城,城垣三重,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⑤袁康:《越绝书》卷二《吴地传》,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7-8页。吴大城是一个不规则的方形,因为“南面十里四十二步五尺,西面七里百一十二步三尺,北面八里二百二十六步三尺,东面十一里七十九步一尺。”原文虽记载为“四十七里”,实际上我们将四边相加,其周长为三十七里左右。外有城郭“周六十八里六十步”,内有小城“周十二里”。设陆门、水门各八座。三国时期依旧,左思《吴都赋》曾云:“郛郭周匝,重城结隅。通门二八,水道陆衢。”⑥萧统:《文选》卷五《左思·吴都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16页。规模宏大的吴郡城,成为孙氏早年的统治据点。建安十三年 (208),赤壁之战即将爆发,孙权“自吴迁于京口而镇之”,⑦许嵩:《建康实录》卷一《太祖上》,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页。在京口,孙权筑铁瓮城,“周回六百三十步,开南、西二门,内外皆固以砖壁”。⑧脱因:《至顺镇江志》卷二《地理·城池》引顾野王《舆地志》,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方志丛刊》,第2619页。建安十六年 (211),因军事上需要,孙权从京口徙治秣陵。次年,筑石头城。石头城“环七里一百步”,“吴时悉土坞”。⑨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一七引《舆地志》,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方志丛刊》,第1559页。鉴于长江中游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同时也为了与上游刘备争雄,魏文帝黄初二年 (221)孙权“城武昌”;东吴黄武八年 (229),孙权将都城从武昌迁回建业,“城建业太初宫居之”,“建业都城周二十里一十九步”。⑩许嵩:《建康实录》卷二《太祖下》,第38-39页。
江南真正开始广泛修筑城墙始自孙权统治中期。那时三国鼎立之势已成,大规模的对外征伐业已结束,由于长期的征伐,社会经济残破,恢复正常的统治秩序成为急务。其中,重要举措就是修缮城池,保境安民。赤乌三年 (240),孙权下诏:“诸郡县治城郭,起谯楼,穿堑发渠,以备盗贼。”⑪《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孙权传》注引《江表传》,第1144页。城郭,即城墙。一般而言,都城墙三重,郡城双重,县城单重。谯楼,修于城门之上,用于望远,又称望楼。高高的城楼既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建筑,使远道而来的人们可以看到城门的具体位置,同时城市里人可以观察和控制人员的进出,窥探远处的敌情,以便能及时向城内发警戒信号。像吴郡的谯楼高大宽敞,孙策曾“于郡城门楼上,集会诸将宾客。”⑫《三国志》卷四六《吴书·孙策传》,第1110页。堑,即护城河,多为人工开挖的河道,也有借助于自然河道的。城郭、谯楼、壕沟等防御设施,是城墙重要的组成部分,为防备盗寇侵扰,东吴政权明文要求各地郡县积极修治,可见当时大量郡县是没有城墙及其附属设施的。
诏令的执行力度怎样呢?就正史记载来看,此后筑城的情形的确多了起来,如赤乌四年 (241)“陆逊城邾”,赤乌十一年 (248)“朱然城江陵”,建兴元年 (252)“城东兴”等。⑬《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孙权传》、卷四八《吴书·孙亮传》,第1144、1147、1151页。方志记载较为翔实。阳羡城,建于赤乌六年 (243),“筑城周回一里九十步,高一丈二尺,厚称之,壕阔三丈五尺”。⑭史能之:《咸淳毗陵志》卷三《城郭》,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方志丛刊》,第2983页。阳羡城虽然不大,但城墙的高度和宽度在一丈二尺 (约2.8米),四周有护城河,宽达三丈五尺 (约8.1米)。永康县城“吴赤乌八年 (245)筑,一里十九步,高一丈八尺,厚一丈五尺”。⑮嵇曾筠:《浙江通志》卷二四《城池二·金华府》,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19册,第653页。南始平县城“周回四百步,吴永安 (258-264)中筑”。①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二《地理门二·城郭》,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方志丛刊》,第7292页。句容县,吴时“治子城,周回三百九十丈,上阔九尺,下阔一丈二尺,东西长九十丈,南北长八十五丈。”②程文:《弘治句容县志》卷一《城池》,上海古籍书店影印《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第11册,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1964年版。句容城墙的厚度,基址一丈二尺,最上为九尺,向上呈收缩之势。此外,还有一些城后世被废弃后,就湮没无闻了,如《读史方舆纪要》卷九三《金华府》“永康县”条:“旧有城,相传三国吴筑,周一里有奇,后废。”
与一般县城相比,东吴都城建业规模较大,都城周长达二十九里一十九步。不过,从已有材料来看,建业都城未见有城墙的记载,有竹篱作为城墙的象征,城门处建门阙,以作通道。都城没有城墙,如何抵御外来侵扰呢?学者推测东吴都城的防御设施主要就是围绕都城的河流,即其西为运渎(南段)和潮沟西线 (北段),其北为潮沟主线,其东为青溪。当时曾对这些河流开凿疏浚,挖出的河泥可能就堆在以竹篱城垣一线。像青溪,即赤乌四年开挖的东渠,宽度达20米以上,深为约2米。③贺云翱:《六朝瓦当与六朝都城》,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90、67页。
建业城内有太初宫、昭明宫、南宫等宫殿建筑群。太初宫又称建业宫,孙权居住之所。初建于黄武八年 (229),“材柱率细,皆以腐朽”。赤乌十年 (247),“徙武昌 (宫)材瓦”进行改作,十一年,宫成。④《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孙权传》注,第1146-1147页。昭明宫,孙皓于甘露年间 (265-266)筑,与太初宫东西相望。按《太康三年地记》:“吴有太初宫,方三百丈,权所起也。昭明宫方五百丈,皓所作也。”可见,在太初宫、昭明宫周围都有宫墙围绕,因孙皓营新宫“穷极伎巧,功费万倍”,⑤《三国志》卷四八《吴书·孙皓传》注,第1167页。故昭明宫边长五百丈,远远大于边长三百丈的太初宫。太初四周宫墙开八门,其中南面五门,正中公车门,次东升贤门,更东左掖门,次西明阳门,更西右掖门。东面正中苍龙门,西面正中白虎门,北面正中玄武门。内有神龙、临海诸殿。⑥许嵩:《建康实录》卷二《太祖下》,第55页。南宫,即吴太子宫,具体情况不详。据此,东吴的都城是比较粗陋的,四周环有借助自然河道并辅以人工开挖的护城河,无城墙,可能有堆土作为城垣的标志;而宫城有墙,估计与后代的城墙相仿。
这一时期所修城墙,以夯土墙为主,像已提到的石头城“吴时悉土坞”。至于其他几例史料,虽语焉不详,但就当时基本筑城技术来看,多系土墙无疑,按葛洪《抱朴子》曰:“吴景帝时,戍将于广陵掘诸冢,取版以治城,所坏甚多。”⑦《三国志》卷四八《吴书·孙休传》注,第1162页。“取版以治城”,是我国传统的构筑城墙的基本方法——版筑夯土墙,即以木板作模,内填粘土,层层用杵夯实修筑城墙。
除了夯土墙,用砖包裹城墙的情况也出现了,前面提到的孙权在京口筑的铁瓮城“内外皆固以砖壁”。考古证实了这一点。铁瓮城周长约相当于今1100多米长,开南、西两门,城墙用夯土修筑,“夯筑使用平圆形夯杵头,形成平圆式夯窝”,⑧铁瓮城考古队:《江苏镇江市铁瓮城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10年第5期。其特点是依山而造,抱合山体,尚存的夯高约7-20米不等。2004年对门址实施抢救性发掘,显露出东西宽约17米的西侧门墩以及砖砌台基墙遗迹,与门墩相连接的城垣宽约20余米,包砖墙遗迹残高逾2米。⑨刘建国:《镇江铁瓮城遗址保护与利用刍议》,《中国文物报》,2006年2月24日。铁瓮城完全属于一座军事堡垒。由于城墙外侧用了包砌的护坡砖墙,特别坚固,具有良好的防御性。
综上,孙吴时期在政府的主导下,江南地区郡县城墙修筑普遍起来,但除了前代留下的诸如吴郡城保持其宏大气势外,这一时期,一般新修县城城墙规模较小,周长往往在一里左右,单重,有城而无郭;墙高、厚基本相当,多在一丈二尺至一丈八尺之间,基址较宽,向上略呈收缩之势;护城河绕在城墙之外,比较宽阔,像阳羡城,阔达三丈五尺。一般郡县城门设置情况,限于史料,只能阙如。
重要的战略要地,规模则较大,且多借助地势,像京口铁瓮城周长二里多,建业石头城七里多,它们均依山而造。而都城建业属于草创之际,很多方面不够完善,都城无墙,故护城河极宽,宽达20米,成为建业城的主要防御工事。宫门建设也不完善,太初宫开八门,多设在南面。建业城门则缺乏史料记载。
材质方面,这一时期是以夯土墙为主,甚至还有篱墙,也零星出现了以砖包土的城墙。按孙权的诏令推断,这一时期新修城墙应该设有谯楼,不过像吴郡城这么高大宽敞的谯楼,估计是前代所留。
西晋废建业,复其旧称秣陵,江南处于贬抑的地位,城墙建设因此也处于停滞状态。司马氏渡江,秣陵县复为偏安政权之统治中心,南北对峙局面形成,促使了江南城墙建设的继续发展。
首先是建康城的进一步完善,重点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完善建康城门,外郭城出现;二是修筑建康宫。约在东晋成帝咸和六年 (331),建康城开始大规模建设。
建康城本东吴建业城旧址,周二十里一十九步。据《至正金陵新志》卷一《台城古迹图考》载:“晋元帝初过江不改其旧,宋齐梁陈皆都焉。”可见,东吴的建业城基本奠定了六朝都城的格局,同时,以竹篱绕城的做法也一直延续到了刘宋时期。史称:“自晋以来,建康宫之外城唯设竹篱,而有六门。”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三五,齐高帝建元二年四月条,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4238页。又,晋初建康城只有宣阳门,成帝时新修五门,②许嵩:《建康实录》卷七《显宗成皇帝》注引《舆地志》,第179-180页。这样,南面三门,自西向东分别是为陵阳门、宣阳门、开阳门;东面两门,正东中为建春门,偏南清明门;西面一门,即西明门,与建春门相对;北面则未开门。
建康城外还有城郭。贺云翱指出,东晋、南朝的首都建康从外到内由郭城、都城 (京师)、宫城(台城,另台城内还有一道内城)几个主要城圈构成。郭外为郊,郭垣以竹木材料建成,故称“藩篱”,郭城门称“篱门”。③贺云翱:《六朝瓦当与六朝都城》,第84页。其根据是《太平御览》卷一九七引《南朝宫苑记》:
建康篱门,旧 (秦淮)南北两岸篱门五十六所,盖京邑之郊门也。如长安东都门,亦周之郊门。江左初立,并用篱为之,故曰篱门。南篱门在国门西;三桥篱门在今光宅寺侧;东篱门本名肇建篱门,在古肇建市之东;北篱门 (在)今覆舟 (山)东头玄武湖东南角,今见有亭,名篱门亭;西篱门在石头城东,护军府在西篱门外路北;白杨篱门外有石井篱门。据材料可知,建康外郭是由竹篱构成,也就是说,建康外郭是有城垣的,与都城一样,也是竹篱围绕而成的。同时,外郭设有五十六所篱门,但留下名字的不过东、西、南、北、三桥、白杨、石井等七篱门。如此,很难说篱墙在军事防御方面能起多大的作用。其实,关于城墙的起源及作用,除了军事防御外,还有两种观点:一是具有宗教性质的,即为了标明圣界的范围。④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一是划分君民的功能。⑤成一农:《中国古代城市城墙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年第1期。以此来看,《南朝宫苑记》将作为京邑郊门的篱门与长安的外郭门相比较还是很恰当的,换言之,建康外郭东、西、南、北四座篱门亦即郊、郭分界的标志,是由郊入郭的重要通道。
建康城内的主要宫殿是建康宫,是在东吴苑城基础上新建的宫城,又称为“台城”。《建康实录》卷七注引《图经》谈到,建康宫周长八里,有两重宫墙,“濠阔五丈,深七尺”。⑥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二〇《古城郭》,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方志丛刊》,第1629页。又该书同卷注引《修宫苑记》说建康宫有五门,分布于宫城四周,宫城南面有两门,大司马门、阊阖门。其中,大司马门居正中,与都城的宣阳门遥对,“相去二里”;阊阖门 (后改称南掖门)偏左。其余各方均有一门,分别东掖门、西掖门、平昌门。关于宫城门材质,一度是用茅草做顶的。因为苏峻之乱后,宫室皆焚毁,“时百度多阙,但用茆苫,议以除官身各出钱二千,充修宫城用”。⑦许嵩:《建康实录》卷七《显宗成皇帝》,第181-182页。用“茆苫”充修宫城,说明宫城及城门是用茅草覆盖的。起初,宫城墙可能是土墙,因为到了晋成帝咸康五年 (339),“是时,始用砖垒宫城,而创构楼观”。①许嵩:《建康实录》卷七《显宗成皇帝》,第194页。
从东晋开始,用砖或石包墙的情况稍稍多了起来。石头城初为土质城垣,晋安帝义熙 (405-419)初“始加砖累甓,因山以为城,因江以为池”。罗宗真对石头城进行实地测量后发现石头城西北存旧址118米,其下是紫红色的岩石,岩石上有垒石所筑的城墙和少数六朝城砖,筑城的石块平均长135厘米、宽65厘米、厚36厘米,石块可见的部分最厚达十二层,高5.5米,系就地取用同类岩石筑成。②罗宗真:《探索历史的真相:江苏地区考古、历史研究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由此可见,石头城是砖石混用,石块占了相当大的分量。永嘉郡城则是用石头包砌,晋明帝太宁元年 (323)置郡始城,城“周一十八里,据瓯江,东西依山,南临会昌湖”,“悉用石甃”。③齐召南:《乾隆温州府志》卷五《城池》,李登云等辑:《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第58册,上海书店1993年版,第60-61页。
这一时期,一些纯粹军事性城堡的城墙往往要高于一般的县城。像孙恩城“高四丈许,周回六百步”。④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三九《纪遗门·孙恩城》,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方志丛刊》,第7587页。又,吴郡娄县海边的筑耶城,为晋左将军袁山松所筑,直至南宋时期,“遗址尚存”。“在县东三十五里,高七尺,周回三百五步。”⑤杨潜:《云间志》卷上《古迹》,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方志丛刊》,第19页。历近千年风雨,筑耶城墙仍有七尺,晋时应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两晋时期砖石包墙增多了,但大多仍以土墙为主。如隆安四年 (400),东晋将领刘牢之守句章,为防孙恩起义军,筑土城以塞三江。张津《乾道四明图经》卷一《城池》说:“西城外有城基,上生竹筱,俗称筱墙,即古基也。”句章的城墙是为防范民乱而修筑的,为土墙。即便是东府城,按《晋书》卷一〇《安帝纪》,筑于安帝义熙十年 (414),它西阻青溪,南临秦淮,是东晋南朝时期首都建康的重要政治、军事性堡垒,通过考古发掘得知其仍为土筑。⑥贺云翱:《六朝瓦当与六朝都城》,第196页。
综上,东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城墙建设继续发展,一方面,首都建康有了外郭城,规模扩大了,形成了宫城、都城、外郭三重格局。与东吴太初宫相比,建康宫墙周长八里,双重,护城河宽五丈,深七尺,防御功能大大强化。另一方面,重要城墙的外侧多包以砖或石,像建康宫是包砖,永嘉城包石,石头城则砖石并用。因战争需要,一些新修城墙比过去增高了,而郡级城墙的规模远远高于县级。
从整体而言,城墙仍以土筑为主,形制比较简陋,像建业都城墙和外郭墙,均绕以竹篱,而一度城门用茅草覆盖。城门数量稍有变化,建康城开六门,北面无门;建康宫开五门,四周皆有门。
南朝继续沿袭东晋建康的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宋齐梁陈对其有过多次的修建,其中,改善最大的要数建康城墙。首先是建康城门数量的变化,刘宋文帝元嘉时期 (424-453)建康城由原先的六门变成了十二门。四周均有门,其中,南面四门,从西向东为陵阳门、宣阳门、开阳门、清明门;东面两门,自南而北为东阳门、建春门;北面四门,从东向西为延熹门、广莫门、玄武门、大夏门;西面两门,从北向南为西明门、阊阖门。⑦贺云翱:《六朝瓦当与六朝都城》,第121页。其次是建康城墙材质的变化,即城墙由竹篱改为砖土墙。按史载,“宋世宫门外六门,城设竹篱”,齐高帝建元二年 (480)初,“有发白虎樽者,言‘白门三重门[关],竹篱穿不完’。上感其言,改立都墙”。⑧《南齐书》卷二三《王俭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34-435页。考古发现,其做法是内夯土、外包砖壁。⑨卢海鸣:《六朝都城》,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贺云翱:《六朝瓦当与六朝都城》,第123页。罗宗真先生认为,南京鸡鸣寺后六朝古城为砖砌,此即为南朝建康都城之北界。⑩罗宗真:《探索历史的真相:江苏地区考古、历史研究文集》,第22页。就南京新浦新世纪广场工地所发现的一段南朝时期的东西向夯土残墙,张学锋先生指出:
从地层关系上看,这段夯土墙的使用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其中早期阶段的夯土墙基槽宽12.4米,残深1.4米。各阶段夯土墙的外侧发现包砖。晚期阶段的夯土墙残高0.7米,夯土纯净,结构致密,夯层在5-10厘米之间,墙基中发现一些木桩。在工地的东北侧发现该墙往北折。夯土墙的南侧发现孙吴和南朝两个时期的壕沟。孙吴时期的壕沟宽9.75米,深2米,壕沟两岸有护岸木桩;南朝时期的壕沟宽5.6米,深1.1米,局部发现有护岸砖墙。①张学锋:《六朝建康城的发掘与复原新思路》,《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上述数据使南朝建康城墙的宽度、包砖情况一目了然,即墙基宽12.4米,夯土分层筑成,墙外包砖,为了防止墙体下陷,墙基的底部有木桩,墙外有护城壕,宽5.6米。显然,南朝的壕沟尚不及孙吴时,可能是由于孙吴主要依靠壕沟防御,而南朝时建康已经筑有城墙了。
另外,刘宋元嘉十五年 (438),修晋永安宫为东宫城,城四周有土墙,“堑两重,在台城东门外,南、东、西开三门”。②张铉:《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二上引《宫苑记》,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方志丛刊》,第5723页。就是说,东宫城也是都城内的一个宫城,有壕有墙,护城河有两重。
南朝时期,军事要冲地位的多数城市是有城墙的,像首都建康周围的石头城、东府城、西州城、越城、丹阳郡城、新亭城、白下城及临沂、江乘、同夏、湖熟、秣陵等县城。建康东南方的东府城,原为丞相会稽王司马道子府,城东、西、南各有一门,城角上建楼,城内有高耸的楼观,城墙土筑,外有城壕,壕深丈余。③贺云翱:《六朝瓦当与六朝都城》,第196页。西州城则是扬州的州治所在地,西晋永嘉年间设立,《初学记》卷八《江南道》引《丹阳记》云:“王敦所创,开东、南、西三门。”贺云翱认为北垣也有小门可以出入。④贺云翱:《六朝瓦当与六朝都城》,第189页。既有四门开设,看来是有城墙的。上述大多城墙是用砖或石包裹表面。石头城前已提及,东晋安帝义熙年间城墙用砖石包砌。东府城在梁末侯景曾入据时,曾改以砖包城墙。再如2008年南京市博物馆考古专家在狮子山公园附近发现了一段非常特殊的城墙遗址,这段在明城墙内包裹着的六朝砖砌城墙,是一条奇特的“墙中墙”。剖面呈T形的城墙遗址,南北走向,10多米长,7-8米宽,很可能是1500年前的白下城遗址。这段古城墙是一层横砌两层竖砌,用的砖相对较薄,砖的边缘上能够看到莲花纹。白下城选址于东晋时期的白石垒下,始建于刘宋时期,在南朝萧齐时又经过一次大规模修筑。它是建康城的一座卫城,主要起着军事防御作用。⑤卢国强:《南京狮子山发现六朝城墙遗址》,《新民晚报》,2008年7月29日。
与东吴一样,南朝普通城墙普遍不高,多在二丈以内,城墙的夯土层下阔上窄,渐渐收缩,如杭州于潜县城,修于陈亡后的第四年,即开皇十三年 (593),“城周回四百五十二步,高一丈五尺,厚五尺,基厚一丈八尺,濠阔一丈八尺,深四尺”。⑥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一八《城郭》,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方志丛刊》,第3537页。基部较厚,达一丈八尺,但到墙顶部,仅厚五尺。由此可知,城墙越高,底部基础需要愈宽,形成侧角状。这种做法,为后世的筑城所效法。到了宋代,城市建筑明确有城墙修筑的规则,“筑城之法,城身高四丈,城阔五丈,上敛二丈。若城身高三丈五尺,则址宽四丈三尺七寸,上敛一丈七尺”。⑦施宿:《嘉泰会稽志》卷一《城郭》,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方志丛刊》,第6723页。这个城墙的高度和厚度,达到四丈、五丈,可能是州一级城市城墙的建筑标准。
当然,江南筑城墙或借助山势为城的情况也很常见。“因山为垒,缘江为境”,⑧杜佑:《通典》卷一八二《州郡·润州》,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824页。江南水乡之地,山水相间,交通极为发达,利用地形为城,可以最大限度地尽山、水之利。⑨刘建国:《古代扬州、镇江城垣特征比较——兼论我国南北筑城风格的差异》,国家文物局保护司等编:《中国古代城墙保护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88页。孙吴定都建业,早期都城的军事屏障就是城外这些广阔的水域。像昆山县,隋灭陈,移置他处,不筑城墙,“惟树竹木为栅”。⑩赵宏恩等:《江南通志》卷二〇《城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07册,第610页。又如临安、武康二县,境内多山,按《读史方舆纪要》卷九〇《杭州府·临安县》、卷九一《湖州府·武康县》,均为孙吴时期所置,县无城。
综上,南朝时期,江南城墙建设发展较快,处于军事要冲地位的城市大都建有城墙,很多用砖砌表面;同时借助地势不修城墙的情况也很常见;城墙形制趋于完善,建康城由原先的六门变为十二门,四周均有门。城墙也由竹篱改为夯土砖包墙。而东宫城墙外修有双重护城河,其防御性大大加强。
就一般县级城墙来看,仍以土墙为主,规模仍比较小,多在一里左右,单重,高度多在二丈以内,夯土下阔上窄,渐渐收缩,增强了城墙的牢固度。
六朝是江南城市城墙建设的一个重要时期,借助于多山多水的地形优势,城墙形制趋于完备,城墙、护城河、城门、城楼四位一体。
就城墙材质而言,除了少量用于区分界址的竹篱墙、木栅墙外,筑墙材质以夯土墙为主;东晋以降,砖、石砌成的城墙多了起来,内为夯土层,外包砖或石,有时还附以木桩支撑。
郡县城墙其高多在一至一丈八尺;孙吴时,城墙基址宽厚与高度相当,向上略呈收缩之势;南朝时期,这一倾向更明显,墙基加厚,夯土层是下阔上窄,渐渐收缩,城墙越高,底部基础愈宽,形成侧角状,增强了城墙的牢固度。居于军事要地的城墙要高于普通郡县。
为了城市的安全,六朝江南不但修筑城墙,还在墙外设护城河。这些护城河有的利用天然河流,更多的则是人工挖掘的。为弥补城高的不足,早期重要城市的护城河,修的很宽,阔达数丈,深达丈余。不过,一般郡县的护城河宽约一至三丈,深约数尺。
在城墙和护城河的双重护卫下,人们在城市内生产生活,连接与外界的联系的主要是城门。城墙通常会辟有数个城门,但城门的数目并不一致,有多有少,要根据道路交通、军事防御和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开多少。建康都城开十二门,而一般的城市较少,多开二至四个门。作为城墙重要的附属部分,城墙上一般建有谯楼。
总之,从六朝各个时期城墙的修筑情况来看,尽管城墙并不是构成一个城市的必要条件,但具有军事价值的多数城市是筑有城墙的。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城墙,其修筑的规模是有区别的,主要取决于以下三点:一是城市的政治地位。城市的行政级别高,其城墙也修得高。建康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它不仅高,且有多重城墙;二是城市的战略地位。由于城墙是一种重要的军事防卫手段,所以地处战略地位的城市城墙修得既高又厚,反之则否;三是城市的地理位置,主要是根据地理形势的需要来确定是否需要修筑城墙。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上海师范大学张剑光教授的悉心指导,特提出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