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成虎
(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学部,武汉430074)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当前,改革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关键期,我们党审时度势,在十八大报告中又一次提出了要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系统阐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完成的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巨大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着眼大局、统筹兼顾,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进行宏观设计和周密部署。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找到问题的症结,并按照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工作。当前阶段最根本的就是要不失时机地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地推进改革,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发展动力。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深度的转型期,国内和国际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前所未有。如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一些不稳定、不和谐的现象,少数人颠倒因果关系,认为这是西方新自由主义侵蚀必然造成的恶果,是市场化改革的后遗症,这些认识显然有失偏颇,因为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虽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极力化解的,但要解决问题不能盲目,需要找到症结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讲,当前出现的这些矛盾和问题不是市场化改革过头造成的结果,恰恰相反,而是因为市场化改革不彻底、不到位导致的。由于中国市场经济起步晚,体制不健全、法制不完善、市场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致使转型期社会问题凸显、矛盾突出。以权寻租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不成熟衍生出来的怪胎。改革实践也证明,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决策,效率优先对于打破旧的分配体制,激发社会活力,解放发展生产力发挥了巨大作用。1978年以来,在“先富”政策带动下,社会财富出现了水涨船高的喜人局面,2011年人均GDP将近5 500美元,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1 500万,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高举“效率优先”大旗的同时还牢记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可见,行政和权力参与市场化分配而产生的不公平是中国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诸多矛盾和问题的罪魁祸首。在市场化过程中,由于配置行政性资源特别是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缺位使得权力寻租现象突出,这是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客观地说,改革本身在权力市场化背景下已经被严重扭曲。在一些本应该由行政和权力发挥作用的领域却出现了借市场化之名来牟利的“伪改革”,如教育、医疗等领域,而本应该需要权力全身而退、让市场主导的领域却出现改革停滞的现象,市场化改革困难重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简单地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生问题的解决。这不仅解决吃饭穿衣的问题,而且就业、住房、养老、医疗、上学等问题基本上也得到解决;二是民主问题的解决。它就是让人民有话敢讲,有合理的渠道表达意见。当前从体制上分析,制约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以权寻租(权力市场化)在行政性资源配置中仍然十分严重。古今中外任何社会都存在资源的行政性配置问题,然而,权力运行在不同社会有不同的特点。发达的市场经济对权力介入都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并且对权力运作实施高效监督,这既是为市场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提高市场的效益,也是防止产生权力寻租型腐败的需要。中国虽然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将资源的行政性配置大幅降低,但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近年来,不仅国有部门存在这种行政性配置,而且非国有部门也开始出现这种现象,权力市场化在社会资源的行政性配置条件下得以滋生并蔓延开来。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品双轨制被权力用来牟取暴利,到90年代趁着中国确立市场化的改革取向之机,权力借机寻租,一个权力以市场为载体大肆市场化的轨迹清晰可见。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在许多领域权力市场化势头仍然十分猖獗,如资金信贷、土地转让和股权融资等领域。本质上看,权力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参与市场化就是对社会财富的掠夺和瓜分。少数暴富者通过权力寻租为自己不断聚敛财富的同时却将他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创造的财富收益据为己有,这使社会可支配资源大大减少,极大降低了政府和社会调节贫富差距的能力,使得社会转型时期的经济利益失衡愈加严重。
其二,要素市场发展十分缓慢。让市场机制主导资源配置是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中国市场化改革取向明确以来基本确立了多元市场主体和产品市场化,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要素市场这个决定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关键元素的发展十分缓慢,这是导致经济运行中产生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根源,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以土地市场为例,从1992年开始,土地的一级市场(以政府垄断土地出让为主要特征)开始逐步形成,与此同时,土地二级市场(以土地使用权出租转让抵押等交易形式为特征)也逐步确立,而问题就出在一级市场,特别是在一级市场的转让程序和功能定位上矛盾比较突出。土地使用的目的决定了政府权力对土地市场的介入范围,公用事业用地一般可允许政府垄断对土地的征用,但商业用地必须按照市场原则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进行买卖。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情况却不是这样,政府扮演着市场交易的主体,垄断了土地交易的权力,土地使用权的拥有者却几乎被完全排除在交易之外。近年来屡屡发生的因为强拆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非常典型地说明了因为土地市场化与政府垄断征用的矛盾所产生的根本原因。这些问题也说明了,在土地市场上政府对自己的功能不能进行正确的定位并且在权力运作程序上还存在诸多的弊端和不足。
首先,科学发展是第一要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之路。科学发展关乎人类的前途命运,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从根本上讲,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并决定着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1]19这就是说,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稳定和谐局面的保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与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斗争,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的独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逐步跻身世界现代化国家行列……然而,由于过去30多年中国走的是一条粗放式的发展道路,再加上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造成当前出现了经济繁荣但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枯竭的尴尬局面,所以,我们在坚持发展核心内涵的同时,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因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1]20。胡锦涛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1]20。可以说,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是当前解决发展之困的必然选择,那么这种价值目标和理念是什么呢?胡锦涛提出了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理念,也就是在经济发展上要“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2]。只要在发展过程中解决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社会就能保持和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可能实现,而这一切归根结底还需要科学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不断取得进步而渐行渐近的过程。只有生产力不断发展,物质财富持续积累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实现全面建成社会的目标还需要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而所有这些新要求都是建立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的基础之上,是以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支撑的。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能够利用相对强大的经济实力来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消除少数强势社会群体剥夺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的状况,至少可以弱化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对立。然而,中国的经济实力离高度发达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也就是说,“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改变”,这一点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1978年以来,虽然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如果从人均GDP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当特定社会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如果社会资源被某些社会群体过多占有,那么就意味着其他的社会群体必然减少占有,这也必然会引起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甚至冲突。所以,只有依托科学发展才是解决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根本之道。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人们更加关注一些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如司法公正、社会治安、信息对成、义务教育、环境保护、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但是如果发展缓慢,社会资源稀缺,即使政府能够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来提供这些公共产品,也难以满足民众的期许。因此,真正有效解决民生问题只有靠发展,科学发展是唯一的解决之道。当前,我们正努力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就意味着在这一过程中,只有以发展为支点解决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以科学发展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开辟道路。只有实现了科学发展,一切矛盾和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从这一点来讲,中国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最终判据和标准就是科学发展,而能否实现科学发展最终取决我们能否与时俱进地深化改革。
其次,唯有深化改革才能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抉择,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1978年以来,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积累的一条宝贵经验就是以改革的办法来破解发展中的难题。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们已经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源的配置上市场机制已经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不成熟,体制性障碍依然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羁绊。当前在各个领域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某种程度上就是深层次体制问题导致的,特别是行政管理体制。因为在30多年的改革中,我们只是在技术层面上学习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形”,而没有真正领悟其“神”,对市场经济的本质我们还没有真正掌握。市场改革不仅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还需要社会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跟进,在实践中,很多领域的改革雷声大雨点小,或者只说不做,导致市场改革严重滞后,这是当前社会出现不和谐的深层次根源。所以,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这就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勇气来面对这些问题,及时有效地化解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必须以问题为导向继续深化改革,消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瓶颈,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正是基于此点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虽然勾画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但仍然用了比较多的笔墨阐述了如何深化改革的问题,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1]18。
最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的“灵丹妙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一些拉美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 000美元后,经济社会将进入一个发展的关键期(或者说危险期),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拉美陷阱)之中,其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回落甚至停滞,贫富分化加剧,过度城市化,民主乱象,腐败盛行、社会动荡,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失业率飙升,诚信缺失、道德滑坡,金融体系脆弱等。在2010年中国就已经实现人均GDP3 000美元目标,但是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开始显现,上述“拉美陷阱”的一些现象在中国社会已经出现了某些苗头,如何在这个发展机遇和矛盾凸显相互交织的阶段避免陷入“拉美陷阱”?这不仅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当前,只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既解决好矛盾,又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促进社会平稳转型。因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1]8,并且科学发展观既是中国对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中国长期发展经验的积累,是我们党第四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从历史上看,我们党总是在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中不断成长进步的,有的矛盾和问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有的则是经济发展中新出现的;有的矛盾和问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有的则是涉及利益关系调整等深层次矛盾的反映。当前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一是经济发展方式不科学。支撑中国过去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数量增长型、粗放型和外延型的增长,它以资源消耗大、科技贡献率低、高投入低产出等为主要特征,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在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渐趋枯竭的今天已经是穷途末路。如果这种经济发展方式长期得不到改变,必然会迟滞中华民族复兴的步伐,甚至消耗掉我们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对此,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性抉择”[1]20。二是发展失衡问题严重,这是关系中国能否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大问题。当前,中国发展不平衡问题主要表现为区域发展失衡、城乡发展失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如果这一状况长期持续下去必然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三是民生问题比较突出,如就业问题、教育问题、住房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上述在经济社会中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从某种程度来看,中国当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攀崖阶段。因此,需要正确引导全体人民客观理性地审视“改革问题”。在过去30多年的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改革文化和改革意识是我们深化改革的精神动力,但同时也可能成为继续前进的精神枷锁。改革的实践已经进入深层领域,改革的意识也必须与时俱进,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改革氛围中。胡锦涛早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说到,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大法宝。我们也可以说,解放思想也是政治体制改革成功的一大法宝。要继续解放思想,创新改革意识,弘扬改革文化,为深化改革创造必要的价值观念、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
1.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中深化对“改革问题”的科学认识。当前,学界对什么是“改革问题”争论较多,见仁见智,本文认为可以将这一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概括和阐述:
其一,改革配套政策的滞后问题。改革就是新体制培育、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旧体制瓦解和废止的过程。然而,如果不能为新体制创造一个适宜的配套系统,即使在新体制诞生和旧体制废止过程中没有产生突出的矛盾,改革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从30多年改革的历史看,几乎在所有改革领域都存在这类问题。例如,政企分开问题,这一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老大难问题,说起来简单,就是企业不再做政府的“宠儿”,摆脱行政系统的束缚进入市场系统,成为市场平等竞争的主体,民众对这一改革思路和改革举措广为认同。但是,由于诚信缺失、改革文化缺位以及法制管理滞后,使得这些深受民众支持的改革工程最终难以获得理想效果,甚至备受诟病,给民众造成了许多负面印象,如假冒、伪劣商品横行,市场失序,诚信机制缺位等。人们痛心疾首的房价上涨、房地产市场混乱,实质上就是政府监管不力、法制监督不到位以及相关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所造成的。又如,关于分配制度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来打破过去的“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同时为了体现效率优先,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从而适当合理地拉开收入差距,这种分配改革目标也得到民众普遍认可。但收入分配的差距在现实中却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当前,中国的基尼系数远超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接近0.5,超过人们心理的可承受度,已经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源是由于相关配套改革措施没能及时跟上所致,而不是改革的衍生物,如果法制监管得力,再分配功能完善,机会和规则公平,个人所得税体系健全,就可以避免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其二,改革在具体操作上存在的缺陷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亘古未有的事业,既不能照搬他国模式,也缺乏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另外它又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又增加改革的难度和风险,鉴于此,我们只能以问题为导向,在实践中探索,在改革中完善,这使得在改革具体操作上不可避免地有着一些局限和不足:首先是错位现象。因为没有对改革领域进行清晰界定致使一些错位现象发生。中国经济社会改革主要在两大领域展开,一是以市场为基础以充分竞争为原则的资源配置领域;二是以弥补市场缺陷和校正市场偏差为目的公共产品服务和调节领域。而发生改革错位现象的主要表现是:垄断现象依然存在于本该需要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市场领域,例如银行、通信等领域;市场化却出现在本该需要公平地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如教育、医疗等领域。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缺乏充分的论证和调研,当把市场机制引入一些公共产品领域或者将他们推向市场时存在着力度过大、脱离实际现象,这也是错位缺陷的典型表现。其次是决策失误。因为某些决策考虑不成熟,草率启动,仓促执行而导致失误发生。从实际来看,有些决策无可非议,但在执行过程中却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对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才能最终消除。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古往今来,公平正义始终是人类不懈追求的价值目标,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基本标准,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准则,因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基本要素,我们党非常重视公平正义的实现,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1]14。但是,对公平问题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发展是解决所有公平问题的关键。邓小平很早就对这一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3]可见,公平问题是以发展为前提的,通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然后带动更多的人更多的地区发展起来,即“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4]但是,基于中国国情,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实现公平问题也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公平不会由市场经济自发地带来,追求效率是市场和企业的主要目的,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最大的不同是我们在追求“效率优先”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公平正义的实现,在这方面政府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制度设计来干预和维护被市场忽略的公平问题。十八大报告将保障公平正义的实现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指出:“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1]14-15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更加注重公平,必须更加关注分配过程的公平和就业机会的公平,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必须加大力度,对分配结果的监管和调控应持续强化。如政府应优化税收制度和政策设计,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公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有效调节,要保证奢侈品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和财产转让税等税种得到有效监管;对一些刻意偷逃税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并坚决杜绝应征税款无故流失的问题,从而使政府有足够的财力通过财政转移等方式将社会发展成果惠及社会弱势群体,以此促进社会公平。要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将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逐步提高,着力解决弱势群体的教育、医疗和住房等困难,以此更好地保障公平正义的实现。
3.以配套机制建设为推手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经济社会发展要在根本性建设上狠下工夫,建立一整套配套机制以推动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逐步解决,也要在政策制度上真正落实,更要在机制建设上多动心思,机制建设包括社会预警系统、危机处理机制、社会管理机制、社会保障机制以及社会整合与利益矛盾协调机制等一整套社会配套机制。当下,要重点抓好两大机制建设:
一是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需要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冲突,有效化解一切危害社会稳定的因素,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使其能够全面表达民众的利益诉求、有效平衡各种利益关系、科学调整各种利益矛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首先,建立健全畅通和规范的利益表达机制。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利益主体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利益格局的变化导致各种复杂性的社会矛盾空前增多,民众的利益诉求日益多样,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日益复杂,所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利益表达机制,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我们党和政府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建立起一种经常性渠道加强与民众沟通,使人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能快速、有效、真实地表达出来,将广大人民群众不同的利益诉求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从而及时、有效、合理地满足他们的要求,真正体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其次,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利益平衡机制。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党和政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房”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想方设法解决好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难题。最后,构建合理高效全面的利益调整机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切实做到“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这就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利益调整机制,来全面平衡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城乡之间的利益格局。
二是健全复杂局面下的高效应对机制。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推进以及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表现为人口大范围、大规模流动,利益主体出现多元化、分散化和独立化,利益诉求出现多样化、复杂化,促使整个社会走向动态,原有的社会结构被彻底颠覆,原有的秩序状态不复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深化改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总揽全局,深刻把握转型期的社会特点和运行规律,建立一整套的科学机制,积极洞察,合理疏导,客观分析,将各种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将各种问题解决于无形之中,对一些公共安全事件和突发的群体事件要做到应对高效、处置合理、标本兼治,使我们党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在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只有这样,一个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局面才能形成,富足、安康、幸福的小康社会才有望全面建成。
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支柱,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正确引导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一个重要社会理想,它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当前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价值取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康社会也是一种价值观念,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思想的又一次完美结合。所以,当前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中就要努力创造适宜的思想文化环境,从而推动改革的深化和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高度概括,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31-32,我们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积极培育和践行这些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一种价值性和真理性相统一的较为系统和稳定的思想与观念,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规律和普遍本质的反映,所以它具有普遍性和统领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原因如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和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目标导向和理论指导的功能。人们共同社会实践的结果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是政府的任务,也是全体国民的共同职责,而一定的价值观念又支配着人们的实践。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经确立,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的实践中被人们逐步内化为心就会转化为理想信念并成为人们自觉的人生追求。此时,人们将发自内心地认同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的调节功能。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经过较长时间艰苦奋斗才能实现。所以,在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和人们思想认识的不同,可能会产生某些偏差甚至导致社会系统失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与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是一致的,所以可以对社会系统进行有效调节使其发展势头始终处于有序、良好状态。只要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形成一种正面的舆论力量、良好的文化氛围、适宜的社会环境,从而培育和发展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各种“正能量”,进而在保持社会动态稳定中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从而最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胡锦涛.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的致辞[N].经济日报,2010-09-17.
[3]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2.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