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业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政史系,甘肃 定西743000)
中国古代短缺性农耕经济与民众生存需求之间的矛盾必然要求相应的社会保障,而仓储在其中地位重要。试以仓储事业与民生保障的互动关系入手,分析两者内在的关联机理。
在古代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的化解构成民生保障的内容和需求,从而促使仓储设立。仓储设立的原因颇多,民生保障虽不是惟一,但却至关重要。
古代民生保障立足于农业生产,但其受自然条件制约,不可预控的灾害造成生产收获“岁有败凶,故民有羡不足”[1]1269,因而,以丰补歉的仓储对国家显得极具重要,“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非其国也”,以期做到“虽凶旱水溢,民无菜色”[2]170的预防。
社会弱势群体总是普遍存在,靠自身或家庭难以自养,对其照顾必然耗费大量社会资源,国家就必须设立仓储进行储备,需要之时,“用义仓米施及老、幼、残疾、孤、贫等人,米不足,或散钱与之,即用库银籴豆、麦、菽、粟之类,亦可”[3]258,“孤贫小儿可教者令入小学听读,其衣襕于常平头子钱内给造,仍免入斋之用”[4]4187。
农业生产的不稳定会造成粮价剧烈波动,丰跌歉涨,它的变动会影响其它产品价格变动,引发经济动荡,严重影响民生,故需设立仓储,干预市场,平抑物价,“故人君御谷物之秩相胜,而操事于不平之间”[1]1272,“岁稍不丰,平价出粜,钞本不失,人赖以安”[5]。
中国文明求善价值取向决定了保障还要兼顾精神培育。以功利为先导,以仓储作后盾,通过政府救助,展示仁政慈惠;通过家族行善,加强宗法关系,终而建立礼仪规范,实现道德教化,“仓廪实而后知礼节,衣食足而后知荣辱”[1]2。社仓“方当匮乏之时,赖此以济,人感其恩,蔑不偿者,岂必待督责哉!此善之善者也”[5]。
古代社会阶级对立,起义者攻城夺地、开仓放粮就反映出仓储的重要。大到政府,小到家族,通过设仓积粮,赈济乏绝可以缓解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百姓之身家,国之仓廪所由出”,“诚能发积储以救群黎,薄海内外皆安乐矣”,“二十余年,里闾安帖,无复他变,盖所以阴消潜弭之者,皆社仓之力也”[5]。
足见民生保障迫切要求仓储设立,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保障。同时民生保障的需求和内容也形成仓储的基本职能。
古代历史经历了治乱与分合循环现象,于其大格局之下,民生保障与仓储事业命运攸关。
先秦时期。伴随原始农业的进步与粮食剩余的增加,民生保障才有可能,仓储因此而生。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促使思想家更加认识到民生保障的意义,进而也促进“仓储事业的形成与巩固”[6]。国家确立仓储地位,“君子将营公室”,“厩库为次”[2]41;开始建立“太仓”和“委”、“积”等各级仓储设施,置署设官进行管理,储备已有一定规模;萌发“重储”思想,仓储理论初步产生。
秦汉时期。秦苛法短命。西汉前期休养生息,发展生产,保障民生,促进仓储的大力发展;汉武帝统治以来,经济下滑,民生受挫,仓储事业也随之跌落。东汉豪强割据,积极在自己的庄园势力范围内发展区域经济,关注民生,仓储呈现个体化、小型化发展特征。从总体趋势而言,伴随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确立,民生保障的跌宕发展,推动着仓储事业“第一个重要发展”[6],有了一些开拓性贡献。秦汉建立全国性仓储系统,设立常平仓,仓储规模壮大;建立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管理机构;颁布《仓律》、《效律》等律法,开创依法治仓;提出“常平”理论。
南北朝时期。从东汉末年起,政治环境再次恶劣,民不聊生,仓储事业也大受挫折,“国无一年之储,民无一月之蓄”[7]1335,“仓库尽皆扫地矣”[8]2186成为普遍现象。但在小政权的局部统一下,政权相对稳定,经济短暂发展,民生保障小有成效,因而促进世族门阀的仓储事业有一定的发展,客观上维系了古代仓储事业的连续性。提出“聚”、“库”仓储单位和发明“牙筹”计算工具;“屯田储备”思想产生,仓储被提到农业生产的首位,“仓廪欲实,实在利农”[9]1306;认识到仓储事业发展中的弊端,提出国储与皇储分流观点,明确各自功用。总之,民生艰难,“仓储曲折发展”[6],成为第一个多元时期的特征。
隋至盛唐时期。直到唐朝前期,生产发展,社会繁荣,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景象,民生保障有很大改观,以前时兴时废的很多保障措施制度化,仓储也进而得到“第二个重要发展”[6]。两朝建仓积谷,各种仓储设施遍布全国,储量大盈;转相灌注仓兴盛,调剂全国粮食不均现象;实行“木契”、“刻砖铭”和“牌”等管理工具;注重仓储专业人才培养,“办集公务,在于得人”[10]2796;有关重储和义仓的论述已很成熟。
中唐五代两宋时期。安史之乱以后,社会的总体状况是边疆民族劫掠,汉王朝偏安一隅。经过千年发展,民生保障观念已深深扎根,越是动荡贫弱,越是需要民生保障,致使仓储事业“缓慢发展”[6]。宋朝建立多元化仓储体系,加大仓储量;制定了很成熟的《诸仓乞取法》仓管条例;伴随商品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内容扩大,仓储与货币关系已被注意到,“钱利于流”[6],仓储理论又有新发展。辽金政权在稳定时期,也仿效中原,发展仓储。
元明清时期。三朝统治前期都能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经济,关注民生,大力强化保障制度建设,保障思想进入成熟总结阶段,因而促使仓储事业也发展到“最后的篇章”[6]。北方以京津为中心的仓储地位更加巩固,仓储的专业化倾向更加明显;单据和账簿广泛应用和日益规范;仓储理论进入到总结阶段,清代晏思盛著有《楚梦山房集》;仓储业的腐朽也深刻暴露出来。
民生保障与仓储事业的发展都受到古代政治环境的制约,基本与历史的发展同步行进,共同体现出在波动起伏中不断发展的现象。于此历史过程中,民生保障的实践深深地影响着仓储事业的变化与发展,表现在对其设施、储量、机构、管理及理论等方面。
古代仓储机构健全、规模庞大、性质多样、用途广泛,特别是国储与民储在民生保障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其意义值得肯定。
考虑到民众命运与国家前途关系,古代仓储事业在大多数时期能够得到建设与发展,各级“司仓掌办入谷之物,蓄其余,以待凶荒”[11]679,遍布全国的仓储系统储量丰饶,甚至出现过因储量过大,政府不得不硬性规定各地应储数量的现象[12]。就是少数民族政权,如金在明昌五年(1194年)的储量,“可备官兵五年之食”[13]1127。规模宏大的仓储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稳定民心的作用,符合古代“家有储粮,心中不慌”的观念。
各朝政府以大量储备物资提供人口救济,当自然灾害或战乱发生时,实施荒政救助;在日常生活发生困境时,也给予不定期的帮扶;将特殊人口照顾救济作为基本政策,在这方面,明清做的较好,形成定制。明朝开国之初就规定:“贫民鳏寡孤独者不能自存者,岁给米六石”[14]283,清朝沿用。国家以仓储为后盾的保障,维系了生命,保存了劳动力,促进人口不断增长。
古代仓储名目繁多、功能多样,特别是国储,在救济时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别异灵活的手段,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在灾害发生时最普遍的政策就是直接开仓放粮,还有施粥、货币等政策,具体操作办法有无偿提供、粜粮、赈贷;利用全国地域经济差异和储备多寡采用移民就粟或移粟救民;当国家储备不足时,就采取各种形式的劝赈,如以官职、爵位、功名等;对社会弱势群体,实行定期配发、随机赏赐等诸多手段[15]491-510。并且配以法制管理,保障的实效效果得到提升和加强。
国储自汉代以来成为国家基本仓储,具有官办官督性质,遍及全国各地,成为政府缓解灾年粮食紧张的重要调节手段,储备主要来源于民众赋税,一部分用来面向全体国民,为其提供民生保障,颇有现代意义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意味。在隋朝开始出现社义仓,是民设官督的民储,粮食来源村民缴纳,“当社有饥馑者,即以此谷赈给”[11]684,故社义仓满足于地域性和血缘性救助,社义仓更因因地制宜,了解民情民意,操作更加有效,弥补国储保障的遗漏。不同性质的仓储从不同层面为民生提供救助,扩大了保障的覆盖面。另外,仓储也起到暂时缓解社会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伦理维护和道德教化等作用。
从总体来看,仓储的经济作用较为突出,对于缓解民众生活困境,恢复社会生产起到很大作用,特别是自隋唐以来,上述仓储的这些作用更为显现。
也需指出,仓储在运营过程中产生诸多问题,直接制约其功能的彻底发挥。
一些王朝的统治者受到治国理念、个人性情、财力状况等原因对仓储事业并未始终努力发展。如常平仓的建置,隋唐以前基本上处于或兴或废的状况,这就不可能使其作用充分发挥,因而保障出现巨大的波动。储备丰盈时期保障相对有实效,反之,仓储几近废弃,保障也就无从谈起,米贵、流民、饿死之类现象颇多,尤在王朝末期和社会分裂动荡期间。
秦朝就已颁行仓法,加强对仓吏管理,后世王朝也都有自己的律令,并且越来越严酷。可是,一些仓官贪脏枉法、管理疏漏的现象屡禁不止,诸如勾结作弊、作亏空、虚报数目、监守自盗、以次充好等五花八门犯罪手段层出不穷,“纵立法万分尽善,当悉成纸上空言”[12]。官吏的舞弊和懈怠行为极大地削弱了政府救济力度和仓储作用的发挥。
在君主专制体制下,对国储威胁最大的是皇储,许多王朝视国储为皇储,并吞挪用,甚至据为己有,汉灵帝的“中御府”和其母的“万金堂”,开创了将国储混同皇储的恶劣先例,为后来的统治者仿效,不断地侵吞,掏空国储储备,削弱了保障的物质基础。针对此状,汉代就已提出国储与皇储分流的主张,但直到古代末期也未曾解决。
古代仓储建置地点的布局有失合理。普遍情况是常平仓大多置于州县一级行政衙门所在地,义仓被集中于州县府,社仓仅出现在一些相对富庶的乡村。对一个方圆百里、偏远贫困、交通不便的地域而言,受灾人口领取救济物资存在很大困难,“平粜但惠近民,不能惠远民”[16]217是真实写照。
古代仓储运营中的具体问题与弊端不一而足,致使仓储事业受到极大的侵扰,大大地降低了保障的实际效果,因此,出现了王夫之对仓储的大加鞭伐和全盘否定。
综上所述,古代仓储与民生保障组成一个以民生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民生保障是仓储设立与发展的理想指向,仓储是提供民生保障极其重要的实际操作手段。在体系的运行过程中,民生保障的需求与实践推动着仓储事业的建立与发展,仓储事业运营的状况直接制约着民生保障的实际功效,两者处在统一与互动关系中,相互依托,相互影响。也可知古代仓储利弊与得失,以此为鉴,探索适合现代国情的仓储机制,更加有效地为改善和发展民生提供服务。
[1]黎翔凤.管子校注[M].梁运华,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4.
[2]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邓云特.中国救荒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4](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3.
[5]王顺民.“社会福利”的说文解字其及福利思想与福利作为的历史性考掘[DB/OL].http://www.npf.org.tw/post/2/3918/2008-02-20/2012-12-20.
[6]吴忠起.中国古代仓储史概要[J].中国储运,1991,(10):46;1992,(4,7,9,12):50,37,47,39-40;1993,(7):38.
[7](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9](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0](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1](唐)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2]施峰.中国古代仓储制度的作用与弊端及其对当前粮食储备管理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1,(28):2,7.
[13](元)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4](清)乾隆.续文献通考[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75.
[15]王跃生.中国人口的盛衰与对策—中国封建社会人口政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16]董煟.救荒活民书[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