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琳
(河北大学 研究生院,河北 保定071000)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迄今为止最科学、最合理的幸福观。当前,在中共十八大精神感召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社会各界应该进一步科学认识和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和创造幸福生活,描绘“幸福中国”蓝图。
马克思主义学说并没有直接对幸福的概念作出明确的界定,但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论述,可以这样定义幸福:幸福是主体通过创造性劳动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感受和意识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上的满足,其基本条件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表现为人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其全部才能和力量。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多维度的,总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和把握它的基本内容。
幸福是现实的创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身幸福的创造者”[1]57,而劳动则是幸福的源泉。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人的最高理想,人是在劳动中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首先,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人与人在劳动过程中结成了各种社会关系,劳动促进了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2]580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劳动发展的历史。其次,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人在劳动过程中释放自身的潜能,体验着自身的存在。人通过劳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满足了自己的需要,产生了进一步追求幸福的动力。再次,劳动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成果使有限生命获得了无限的价值,使人的生命得以延伸。
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作为人的主体性追求,对幸福的实现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把握人生方向。道德以善恶评价为主要手段,以应当与不应当为尺度,告诉人们该怎么做人处事,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其次,协调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协调各种社会关系”[3]61。一个有道德的人,必然有益于他人和社会,必然能得到更多的赞誉和支持,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个人的发展营造出和谐的社会环境。再次,合理控制欲望。欲望不都是合理的,有的是有害于社会和他人的。人们为了有尊严地活着,会自觉地接受道德规范的约束,通过自我调控将自己的欲望控制在许可的范围内。第四,提供精神动力。道德具有理想性,体现着主体对“应当”的追求,能够激发人们的成就感和尊严感,促使人们不断自我完善。
幸福的主观性指的是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中的个人对幸福的理解、要求和感受不同。幸福的客观性指幸福的获得要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幸福的客观性决定幸福的主观性,幸福的主观性依存于幸福的客观性。二者统一的基础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幸福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表明,虽然人们对幸福的标准认识不同,但是幸福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客观现实条件基础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主体价值得以实现的体现,与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理解分不开。但幸福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条件决定的,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环境的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人类的两大社会生活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真正的幸福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一方面,物质生活是幸福的物质基础。抛开生存条件谈幸福无异于画饼充饥般可笑。而且,物质需要的满足程度,也影响着精神需要的满足。例如,一个“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4]126。因此,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很难拥有幸福。另一方面,人类的幸福不等同于物质享受。物质幸福是低层次的幸福,精神幸福才是持久而深刻的。人类应当追求一种建立在一定物质生活基础上的精神幸福,达到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不仅包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还包括通过劳动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创造。劳动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人是自由自觉的劳动者,从事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本质需要。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幸福不能靠天上掉馅饼,而是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享受劳动成果是一种幸福,改造世界创造新的幸福也是一种幸福。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与社会的本质始终是分不开的。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幸福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以往幸福观的显著区别。个体幸福离不开社会和集体的幸福。没有社会全体的幸福,个人的幸福也不会长久。社会幸福决定个人幸福,同时个人幸福丰富社会幸福。
任何人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都必然要与社会和他人发生联系。脱离社会创造的物质基础,独立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外的个人幸福是不存在的。仅仅把幸福停留在个人需要的满足上,是狭隘的幸福;为他人提供便利,为整个社会谋幸福,才是高尚的幸福,是幸福的最高境界,这种幸福才是无产阶级要追求的幸福。
人们的幸福在层次和境界等方面存在差别。幸福的终极归宿就是为全人类服务,奉献自己的一切,这也是幸福的最高价值,“也就是把幸福寄托或建立在毕生为实现人类的伟大理想而奋斗的事业上”[5]11。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个人只有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为整个社会作贡献,才能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马克思号召人们为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而献身。因为只有全人类的解放才能实现全人类的幸福,从而达到个人幸福的最高境界。当前,人民群众应当把对幸福的追求融入为共产主义事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伟大实践中,爱岗敬业,攻坚克难,无私奉献,不懈奋斗。
新时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国民素质显著提高。同时,由于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人民幸福感的提高。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中国人民指明了走上幸福之路的正确方向和途径。当今时代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提倡诚实劳动和奉献社会、物质和精神齐发展、个人利益与社会进步相统一等进步思想,对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构建幸福中国具有积极意义。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指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6]25,在生态领域、民生领域、行政体制进行新的改革,为百姓勾勒出一幅“幸福中国”的蓝图。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中共十七大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八大正式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的观点体现了劳动和创造是幸福的源泉这一马克思主义思想。幸福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其中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是幸福的必要前提。实现科学发展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落实好“五个统筹”;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要加大力度完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解决城乡二元化问题,减少收入差距、贫富差距,并推动社会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转变干部作风,坚持群众路线,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切实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加快实现全民幸福生活。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6]11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结构快速转型期,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问题。如收入差距扩大、就业和劳动中存在歧视现象、教育和公共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等现象,极大影响了普通百姓的幸福感。制度建设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在新时期大力推进制度建设,始终坚持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增加公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兼顾效率与公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6]27;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完善民主集中制,实行信息公开化、决策民主化;建立公正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政府对社会保障和农村基础教育及医疗的投入,使更多的人能够享有社会保障,过上安心和乐的幸福生活。
中共十八大报告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中共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到那时,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显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到2020年实现宏伟蓝图时将会把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到一个新台阶,全面提高老百姓的幸福质量。
目前,中国国有经济比重过大,非公有制经济面临体制障碍,政府管理经济的体制不健全。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经济体制改革,坚持“五个统筹”,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更新发展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加快转变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和要素投入,坚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支撑;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繁荣将给人民生活水平带来实实在在的提高,让人民感受到真实的幸福。
民生问题涉及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改善民生是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相一致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现。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过好了,整个社会的幸福才能实现。改善民生要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并发挥主体作用,建设民生政府,做好民生工程: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要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实施好重点惠民工程;要强化政府责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缓解群众在居住方面遇到的困难;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人民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内心愉快而充实,幸福感自然就会大大增强。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独立一篇来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把“美丽中国”[6]29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子孙后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
中国虽然资源丰富,但是人均资源严重不足,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长期以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剧了资源和能源消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国家应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统筹供需平衡,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优化布局结构,着力优化国土综合开发利用空间格局;推进节约集约,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改革力度,坚持开发保护并重,促进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更加协调。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总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幸福中国,要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更需要全体国民树立正确的人生幸福观,把追求个人幸福与奉献社会相统一,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拼搏奋进。
[1]陈国锋.论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及其中国化进程[J].高校理论战线,2011,(12):57-6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闵绪国.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论析[J].高校理论战线,2010,(2):60-6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江海全.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2):9-11.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