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培根
(常熟理工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文献检索课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名的以培养学生情报意识、掌握从文献中获取知识和情报的一门科学方法课。高校普遍开设文献检索课是从1984年开始的,近30年来,文献检索课培养了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独立研究能力,受到有关部门和师生的重视和欢迎,全国图工委秘书处曾因此获得国家科委颁发的科技情报成果奖。朱天俊老师是高校文献检索课的倡导者,他在师资培训、教材编写和课程指导等方面,为文献检索课程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4年2月22日,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84]教高一字004号)。文件规定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有掌握知识情报意识,具有获取与利用文献的技能,要求以此课作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文件还对课程的内容、教学时数、教师队伍、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问题作了原则规定。这个文件可以说是我国高校情报用户教育发展阶段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文献检索课在高校普遍开设的一大发动。开设文献检索课,师资是关键。
1984年3月28日至5月8日,为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在高校普遍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育部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委托苏州大学举办了全国高校首届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师资培训班,我很荣幸与来自全国二十个省、市、自治区36所高校的37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北京大学朱天俊老师与南京师范大学赵国璋先生、苏州大学潘树广老师、南京师范大学王长恭老师、苏州大学华人德老师负责培训班的教学工作。朱老师备课精心,授课认真,还在课后指导学员完成文献检索训练题。
课余时间,朱天俊老师进图书馆查阅报刊,留意收集工具书的编撰出版信息,所以,朱老师上课信息量丰富,追踪学术前沿,其教学方法和敬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朱老师还带领我们去宁波天一阁考察,登上宝书楼观书。在培训期间,朱老师与赵国璋先生还去我校常熟理工学院前身苏州师范专科学校为全校学生做了一场有关文献检索与利用学术报告,也是为我校对大学生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做了动员。从1984年下半年起,我校开设了各种形式的文献检索课直至今日。
全国高校首届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师资培训班结束后,朱老师在《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年第6期发表了《开设“社科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设想》,就高校为何开设社科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以及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教学中需要正确处理几方面的关系等问题,为全国高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1986年,我在开设两轮文献检索课的基础上编出课程大纲,为教材编写做准备。当年4月中旬,我将课程大纲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请朱老师指正。4月29日,朱老师给我复信,对课程大纲和教材编写问题做出如此细致的指导云:
文理合编有它的好处,学科交叉渗透现象愈来愈多,有些工具书本身就反映包含着文理学科的资料,如能合二为一,似可试编。现有工具书介绍的著作颇多,大同有异,赵、潘与我等合编《社会科学文献检索》教材,明年可望出版。大纲按学科编有优点,也有难处理的问题,一部工具书常常可查多种学科资料,教材中重复出现一、两部可以,多了就使人有重复琐碎之感。我意还是按问题编写较好,大纲中绪论、第一章均可用,理科工具书选择其主要的有所反映,逐步增加。课程名称可否称之为‘文献检索与利用’。如目前条件不具备,就编‘社科文献检索与利用’也可以。一切从需要和可能考虑。
对大纲意见:
1.也可按此体例编教材,大纲中经济、历史两章内容充实,好。大纲总设计也较为协调,可以试编。路总是人走出来的。
2.第一章中“社科文献检索原理”可改置于“检索语言”之后。
3.学科不全,如哲学、社会学等。教育学一章可否与心理学合在一起写,这方面的知识对师范院校学生是必需的。
4.教材中增加习题,可否?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我从前年十月兼任系行政工作,比之过去更为繁忙……七月也许去苏州一行。
信中提到的《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就是朱天俊老师与赵国璋老师、潘树广老师等根据学员的要求,在全国高校首届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师资培训班讲稿的基础上编著适合高校本科生通用的《社会科学文献检索》教材,被列入国家教委1985—1990年高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1987年5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后经多次印刷和修订。朱老师等还为教材编写了配套的《社会科学文献检索教学参考图录》,对于缺少工具书的高校学生学习文献检索并进行实训,非常实用。该套教材在推动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方面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按照朱天俊老师的指导意见,我1986年底编成了《社会科学文献检索》校内教材初稿。同年,我又协助赵国璋老师主编国家教委推荐全国师专文科用教材《社会科学文献检索与利用》,1987年8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的上编按问题编,下编按学科编,教材编写过程中得到全国高等学校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朱天俊老师和潘树广老师的指导,赵国璋老师在《前言》中记:“北京大学朱天俊同志对设计本书纲目,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朱老师等全国高等学校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除组织协调编写出版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系列教材外,还组织了全国高等学校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并多次召开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研讨会,有效地促进了文献检索课课程建设。全国高等学校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从教材建设又转入课程指导。
1988年5月30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朱天俊老师与肖自力、江乃武、来新夏、吴观国、陈光祚、谢天吉、葛冠雄、潘树广等学者,以及国家教育委员会的罗丽等来我校苏州师范专科学校指导文献检索课课程建设。我陪同朱老师等去古里镇参观了铁琴铜剑楼,又陪同朱老师等去常熟图书馆石梅古籍部参观,朱老师饶有兴趣地观看了该馆珍藏的清同治五年秋瞿秉渊、秉清兄弟请画家吴俊所绘《虹月归来图》原件,朱老师说,《虹月归来图》是瞿氏兄弟精心护书的见证,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这期间,朱老师还鼓励我好好总结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工作。他说:“社科工具书使用是一门技巧,一项富有智慧的工作,不是偶然碰碰运气的检索,应有规律可循,要注意探索文献检索的规律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朱天俊老师的鼓励下,我撰写了《文献综合渗透现象初探》、《文献检索方法论略》等文,先后发表在人大复印资料《图书馆学情报学资料工作》1990年12期、《文教资料》1992年6期。也是在朱天俊老师的鼓励下,我参与主编了《哲学文献检索》1989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编著了《文献检索知识概要》(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受到朱老师的好评。
1992年5月5日,国家教委发出了朱天俊老师等参与起草的《文献检索教学基本要求》(教高司[1992]4号)。这一文件对于规范教学活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93年7月5日,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以教高司[1993]108号文,下发了《关于成立文献检索课教学指导小组的通知》,朱天俊老师等聘为指导小组委员,对文献检索课教学进行指导,更有效地促进了文献检索课课程建设。
1984年以来,由教育部、国家教委连续下发4个文件,对文献检索课及其建设提出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组织用户教育,这不仅具有中国特色,在世界上也是创举。回想高校文献检索课的倡导者朱天俊老师等先驱者为文献检索课程建设做出的重大贡献,历史应该是不会忘却的。
〔1〕 张怀涛,曹培根主编.文献检索课教学研究手册(下)[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9
〔2〕 赵国璋主编.社会科学文献检索与利用[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19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