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东部区高校学风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

2013-04-11 07:25张艳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学风习惯建设

张艳华,荆 雪

(赤峰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激烈的生源竞争阶段,一个学校是否有生命力,是否被广大家长学生认同,重要的参考指标是学风的好坏.所以,可以说学风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线,加强学风建设关乎到一所学校的存亡.然而,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学风建设成了最棘手的问题,不得不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

学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即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氛围,是学生总体学习质量和学习面貌的主要标志,是全体学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综合表现.广义的,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①本文探讨的是狭义的学风.

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内蒙古东部区高校学风建设状况,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内蒙古东部区高校的学风建设,我们于2012年下半年,对赤峰学院、通辽民族大学的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1 学风状况的基本数据及反映的问题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3份,其中63名一年级的学生,163名二年级的学生,57名三年级的学生,涉及到全校的各个院系.问卷主要依据狭义学风的组成要素,设计成学习的目的和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习惯、学习环境和氛围四个维度.②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能够看出现在内蒙高校学风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1.1 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不浓

对学风建设状况的评价,从总体上看,多数学生对自己学校的学风状况是持肯定态度的(表1.1),有24.4%的学生认为很好,38.5%的学生认为较好,一般的占29.7%,较差的占7.4%.调查显示(表1.2),对于周围同学的学习状态的评价(从8个选项中限选2项),但有很多同学只选一项,尽管如此,从中也能看出一定的问题:52.7%的学生认为周边同学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学,10.2%的学生认为同学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12.4%的学生认为也学习,但学习气氛不浓,迟到严重、浮躁不踏实、考试突击、甚至作弊的占到37.1%.没有选择厌学、迷恋网络的.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当前两所学校学风的主体是积极向上的,大多数同学学习刻苦,有较强的上进心和进取心,但同时也要看到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态度不端正,学风不良.

表1 对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的评价 单位:%

1.2 学习目的功利主义色彩浓,学习动力不足

调查显示(表2.1),在学习的努力程度上,15.5%的学生人为自己很努力,50.9%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努力,有三成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努力.可见,上大学后,一部分学生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丧失了力争上游的学习精神和只争朝夕的学习心态;对于学习目标(从7个选项中限选两项)(表2.2),有很多同学只选一项,从中能够看出多数同学的学习目标主要集中于为了拿文凭(50.6%)、提高社会地位(48.8%),其次是充实自己(25.8%)、报答父母(20.5%)、奖学金(18%)、拥有一技之长(14.5)、报效祖国(1%),没有目标的学生选的很少(0.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明确的,但功利主义色彩较浓,读书是为了一张文凭“装门面”,将学习作为获取个人利益的途径和手段,把学习与能否应聘到一个环境舒适、报酬丰厚的工作单位联系起来,读书工具论、惟文凭论比较普遍,重学位轻学识,不讲究真才实学.大部分学生不是让学历等同于实力,而是让学历等同于经历.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后成绩不理想(表2.3),放弃努力学习的学生占8.5%,改变学习策略的占74.2%,任其发展的占17.3%,反映了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只是应付了事,缺乏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

在学习兴趣方面表现出缺乏(表2.4),仅有29.7%的学生感觉很少疲惫,19.8%的学生经常疲惫,认为重要的课学习不累的占19.1%,看教师的教学情况的占31.4%;因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又丧失了对理想的追求,在课余时间的利用上(表2.5),学习的只占24%,上网的占到38.9%,组织或参加活动的占到25.4%,谈恋爱的占到6.7%,社会打工的占到4.9%.

表2 对学习目的及动机的评价 单位:%

1.3 课堂纪律松散,学习态度不端正

对于学习能否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表3.1),27.6%学生认为一定,66.4%的学生认为不一定,认为二者毫无关系的占6%.可见,对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66.4%的学生认为可能会“学非所用”,6%的学生认为是几乎用不上,显然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的意义及重要性的认识是不够的.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到课情况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当老师的课堂教学不吸引你时(表3.2),23.3%的学生会加倍集中注意力去听,心不在焉的占45.9%,干脆不听的占28.3%,逃课的占2.5%.可见,在课堂上,有一部分大学生精神萎靡,学习情绪低落,课堂纪律自由散漫.

表3 对学习态度的评价 单位:%

对于迟到(表3.3),56.6%的学生从没有迟到,37.8%的学生偶尔迟到,6%的学生经常迟到;对于旷课现象(表3.4),从没有过的占73.1%,偶尔的占23%,经常的占3.9%;对于经常迟到旷课的现象(表3.5),25.1%学生人为很正常,45.9%的认为不应该,29%的认为无所谓.从一系列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迟到、旷课现象在两高校中是非常普遍的,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待考试的态度,考试成绩不好是否会感到内疚(表3.6),74.2%的会,8.5%的不会,17.3%的偶尔会,可以看出有四分之一强的学生考好考坏无所谓,并没有把学习当成重要的事情来做.

1.4 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对于老师留的作业(表4.1),多数按时认真完成的67.5%,占五分之三强,混过就行的占12.7%,抄袭同学的10.2%,网上下载的8.4%,占五分之二的学生蒙混过关,没有养成严谨治学的习惯;对于学习计划的制定 (表4.2),27.6%的学生制定,27.9%的学生不制定,44.5%的学生有时制定,反映了部分大学生对大学生活没有规划、处于迷茫状态.对于学习过的内容(表4.3),能做到及时复习的28.6%,从不复习的占10.6%,考试也不花时间复习的占20.1%,考前突击的占40.6%.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浮躁不踏实,不重视平时学习,考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普遍.仅仅靠考前强化记忆“复习”重点,其结果是必然助长了学生的惰性.

表4 对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评价 单位:%

当和教师的想法不一致时(表4.4),10.6%的学生会完全接受老师的想法,54.4%的学生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教师讨论,14.5%的学生不会很认真,20.5%的学生自己的想法一闪而过,不会太计较;对于教材内容的正确性是否会质疑(表4.5),26.1%的学生从不质疑,73.9%的有时会质疑;对于做笔记(表4.6),43.4%学生会认真做笔记,有时做的占47.3%,认为不需要做的占6.4%,2.5%的学生知道重要但不做;在学习过程中(表4.7),经常查阅资料的仅占34.3%,很少或从不的占17.3%.这一系列数据反映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只是浅尝辄止,学不求深、识不求广,缺乏不畏艰难、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习惯,还有占十分之一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质疑的习惯.

2 内蒙古东部区高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问卷中,问到:哪个方面对你学习的积极性有重要的影响时,选择社会风气的占17.7%,就业难的占24.8%,选择个人兴趣的占20.5%,个人自我实现愿望的占11.3%,教学设备的占18%,教学方式的占24.4%,学校的管理和规章制度的占8.5%,家长期望的占3.5%,其它1.1%.从中可以看到,主要是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就业状况)、学生自身因素(兴趣、愿望)、校园环境(教学设备、教学方式、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是各个因素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影响程度不同.

2.1 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当今时代是一个日益物化的时代,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在社会上盛行.这些不良风气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到高校中来,形成及时享乐、相互攀比的非主流文化、快餐文化,无处不在地浸染着校园,前所未有地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良的社会风气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带有一定程度的功利、实用和投机取巧的色彩.另一方面,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学生已经不再是社会的精英,“学非所用、专业难求”的就业难现象普遍存在,而现实生活中又存在一些脑体倒挂、文盲发财、工作分配和升职加薪不靠能力靠后门的现象,成了“读书无用论”的佐证,这些都日益动摇着大学生学习的信心.对此,问卷有明显的反映,问你认为当今社会什么最重要时,34.6%的选择社会关系,12.7%的选择家庭背景,15.9%的选择机遇,而个人学识仅占36.7%,也就是有6成多的人都对学习活动的意义是怀疑的.这些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学生学习的心态,从而影响学风建设.

2.2 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风不良的影响.对教风的评价,22.6%学生认为大多数教师知识渊博,启迪学生思维,41%的学生认为大多数教师认真负责,讲课较生动,32.9%的学生认为大多数教师照本宣科,较枯燥,3.5%的学生认为大多数教师讲课不认真,应付.可见,部分教师对从事的教育事业缺乏敬业精神,在教学上不钻研、原地踏步,“认认真真赚钱,马马虎虎上课”的现象比较普遍.不良的教风使教师身存而教已废,成为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必然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第二,考风不正.教师监考力度不大,作弊被缉获率较低.问你是否有过考试作弊的经历时,73.9%的选择从没有,20.5%的选择一两次,5.7%选择经常,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一的学生都做过弊,反映了大学生作弊的广度和严重性,折射出学风低下的现实.作弊者的屡屡“成功”,“辛辛苦苦学半年,不如轻松瞟几眼”的现实的存在,严重挫伤了部分希望“按学得分、多学多得”的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 学生自身的原因

第一,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力不足.对于学习的目标(表2.2),从中看出多数同学的学习目标主要集中于为了拿文凭(50.6%)、提高社会地位(48.8%),其次是充实自己(25.8%)、报答父母(20.5%)、奖学金(18%)、拥有一技之长(14.5),报效祖国(1%).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由于未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及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学习目的功利主义色彩较浓,丧失了对人生的追求和求知压力.这是引发高校学风问题的根本原因.

第二,学习习惯、方法不良.大学的学习与中学有很大的变化,由封闭式转为开放式,由以督促为主转变为以自觉为主,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但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制力较差,严于律己、刻苦钻研的精神欠缺,缺乏勤奋努力的意志.部分学生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便不能迅速从长期应试教育形成的学习观念、学习方法中摆脱出来,实现角色转换,仍然保持中学的只为应试而学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差,难以做到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

3 对加强内蒙古东部区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学风建设涉及到学校、教师和广大学生,三者都是学风建设的主体.

3.1 建设健康的校园文化,营造具有浓郁学习氛围的校园环境

加强学风建设,氛围是助推器.“实践表明,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重视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认识和情操的熏陶作用,是加强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活跃学生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③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我们要塑造浓厚的知识为先,竞争生存、优胜劣汰的校园风气.这就“应该依靠共青团、学生会等社团,采用多种形式,广开渠道,开展融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以高尚的情操塑造学生,以优秀的作品鼓舞学生,提升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氛围”.④通过不断地彰显知识的价值,为大学生勤奋学习、拼搏向上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3.2 完善各种管理机制,深化教学改革

3.2.1 健全管理机制,端正教风,加强考风,促进学风建设.一是成立教学专家督导组,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检查与督导,加强对学生课堂出勤的检查.二是成立教学信息中心(其成员主要是由学生党员、干部组成),收集、反馈相关教学信息.三是开通教学网络评估,收集教师教学情况信息.⑤教风塑造学风,教风建设是学风建设的指针和保证.通过以上措施,督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树立起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四是加强考风.考风是教风学风的集中体现,端正考风是转变教风学风的关键所在.在考试中,要严格考试纪律,加大对违反考试纪律学生的惩处力度,打消学生的侥幸心理.逐步实行教考分离,采用标准化考试,尽量采用现代化手段,随机生成难度相当的试题,促进学生刻苦学习.

3.2.2 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加强学风建设,课堂是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增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和师生的互动性,充分展开交互活动,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杨振宁曾说:“上课其实就是一种表演,成不成功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教师能使多少学生对你教的学科发生兴趣.因为你教学生,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如果能让学生对你教的学科和这个领域发生兴趣,那么这个影响可就大了.”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也曾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所以,我们应该改变知识取向的质量观,把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作为评估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这样教师们就不再只是教学生如何考高分的,也不是严格规定学生死记硬背的老师,而是引出学生的兴趣,像磁铁般,带出更多有意思的东西.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智慧之美,才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与柔情.

3.3 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内在的求学精神和动力是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和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也是培育优良学风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求学精神和动机的激发,这就需要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3.3.1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讲座等多种形式,消除学生中存在的“苦高中,玩大学”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加强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特点、前景及人才培养规格,使学生在了解自己专业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投入学习.变社会的指向为自我的导向,变他律的被动为自我的渴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此,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形成勤奋、严谨踏实、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3.3.2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主要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一环紧扣一环,严格要求,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课前准备习惯,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习惯,预习、复习习惯,作业与检查订正习惯,课外阅读习惯.最终,使学习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并由个体行为逐渐形成集体风气,最后促进整体优良学风的全面形成.

注 释:

①http://baike.baidu.com/view/448207.htm.

②全国工程硕士研究教育网.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加强工程硕士“知识产权”课程建设的通知 [EB/OL].http://www.meng.edu.cn/htmls/w jfg/statute_detaiL.jsp?w jfg_type=2&wh=%D6%B8%BC%CE%AF%5B2007%5D14%BA%C5.发布时间:2007-12-20.

③张振平.浅论高校学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5(7):78.

④王文涛,谢水波.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11.

⑤郑延友,陈静,冯亮波.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7(6):106.

〔1〕宋明江,李德全.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8).

〔2〕徐增勇.从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透析高校学风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7).

〔3〕张振平.浅论高校学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5(7).

〔4〕李海龙,刘帅.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分析[J].文化建设,2010(7).

〔5〕姜佳明.关于教风、学风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36).

〔6〕韩延明.论高校学风建设[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8).

〔7〕王文涛,谢水波.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

〔8〕郑延友,陈静,冯亮波.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7(6).

猜你喜欢
学风习惯建设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上课好习惯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好习惯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