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及对策

2013-04-10 22:45胡艺刘璇
湖北社会科学 2013年11期
关键词:武汉市武汉文明

胡艺,刘璇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武汉市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及对策

胡艺,刘璇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生态文明是应对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退化情况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理念。长期以来,生态文明作为与物质文明、法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并列的文明体系加以建设,从而陷入用物质文明成果建设生态文明的误区,体现为“先污染再治理”。武汉市应摒弃这一做法,用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自主创新示范区、宜居武汉和文化名城的一体化建设。

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文明武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创造经济高速增长奇迹的同时,长期追求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1](p3)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2007年,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2012年,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武汉市作为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现时承载着多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武汉城市圈是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东湖高新区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市正致力于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打造国家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面对新时期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必须用新思维来统一武汉城市建设的思路和举措。生态文明理念无疑是符合现时需要,并可用于城市一体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必然选择。

一、武汉市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是把生态文明作为与物质文明、法治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并列的文明体系加以建设,[2](p82)这种思路容易割裂各个文明体系建设之间的联系,尤其容易走入优先建设物质文明,然后用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来建设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等。

新中国成立后,武汉迅速建立起了以重化工业为龙头的现代工业体系,武钢、武重、武船等国家大型企业落户武汉,使武汉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中心。改革开放之后,武汉的经济地位逐步被沿海城市超越,但武汉依托强大的科教实力、坚实的工业基础、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等,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近年来取得了经济增长上的长足进步。只是在经济增长和城市扩张的同时,城市生态质量却急剧恶化,突出表现为:工业及生活三废排放量逐年增多,导致水资源紧张和水污染严重,湖泊消失;大气污染指数超标,阴霾天气连连;森林树种被砍伐,自然景观受破坏,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极其脆弱。

和其他国内城市一样,武汉市依然沿着“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理念的重点仍放在单纯的末端治理,具体手段包括在工业废气排放口安装脱硫除尘设备,处理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烟尘等污染物,兴建污水处理场对工业及生活污水进行基本处理后排放,对重点湖泊和水域水质进行综合治理等。这些举措在短期内缓解了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由于总体发展思路、制度建设和生态意识淡薄等多方面的原因,治理的速度不及污染破坏的速度,从而进入“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死循环。

因此,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即本文所提的实现生态文明的一体化建设。武汉市生态文明只有实现一体化建设,才能形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好互动,将武汉打造成为经济发达、绿色和谐、美丽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市。

二、武汉市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的思路

生态文明是21世纪的环境伦理观念,用于指导全社会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处理。[3](p1)武汉市应在生产生活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的原则,用生态文明理念统领城市建设,统筹规划,一体化推进,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文化提升等各方面体现生态文明的要求。

(一)“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的一体化建设。

“8+1”武汉城市圈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承载着中西部城市群资源集约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机制、体制改革示范的重任。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正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城市圈建设中的集中体现。武汉城市圈重点推进了圈内城市的产业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农业产业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国家和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加速推进,“碧水蓝天”、“十城千辆”、“十城万盏”等工程扎实推进,公共自行车免费租赁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形成特色,节能减排目标超额完成。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每项任务的完成都体现了生态文明的要求,但仍存在与生态文明理念相悖之处。例如产业一体化建设使武汉与其他城市在多个产业进行有序流动和双向转移,实质是武汉将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化工业等转移出去,而引入其他城市的企业总部。按照“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的做法,重点是通过武汉新兴产业的培育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来带动和辐射周边城市产业发展,降低圈内的整体能耗和污染。同时,一体化建设重在基于市场的体制、机制创新,在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融入生态文明要求,而非政府主导的“两型”示范工程建设。

(二)自主创新与生态文明的一体化建设。

武汉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只有两条,一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改造升级,走上绿色生态的高端装备制造之路,二是寻找符合低碳环保要求的新兴产业。而这两条道路的基石都是自主创新。

东湖高新区的产值在全国甚至全市都并非最高,但却能成为继北京中关村之后第二个获批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高新技术区,关键就在于其独树一帜的自主创新,而非技术引进。东湖高新区依托邮科院、中科院武汉分院、武大、华科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雄厚技术积累,在光电子信息、能源环保、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这为武汉的自主创新与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自主创新与生态文明的一体化建设要求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落实到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重点和产业发展方向上。根据这一要求,武汉市未来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业重点应是传统制造工艺和生产质量控制、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和软件等,通过这些领域的创新研发和技术突破实现传统制造业的提档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崛起,使武汉成为绿色低碳的国家创新中心和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

(三)宜居武汉与生态文明的一体化建设。

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淡水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乘飞机2小时、乘高铁4小时可至北京、上海、广州三大中心城市。武汉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努力建设生态宜居武汉。“宜居武汉”的提出高度契合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便利而廉价的交通是宜居的首要标志。武汉市应根据宜居武汉与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的要求,重点发展绿色低碳的公共交通体系,加快地铁、轻轨、城际铁路等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用自行车和步行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逐步限制公车使用、提高私家车使用成本,形成私家车停车费、拥堵费等反哺公共交通的制度,不断降低公共交通的费用,使公共交通方式成为市民出行的当然首选。

自然环境美化和生态污染防治也是宜居的重要要求。武汉市应根据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加快城市湖泊、河流、湿地、森林等的综合治理,完善道路林荫化、城区园林化、市郊林网化的绿化工程。深入实施“碧水蓝天”工程,解决严重影响武汉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污染问题,努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四)文化名城与生态文明的一体化建设。

生态文明不仅是长远的民生问题,更是一种文化观念体系。[4](p5)武汉市正致力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并希望藉此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和普及自然应作为武汉文化名城建设的重点而进行一体化建设。根据文化名城与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的要求,武汉市应创造包括环境教育、环境科技、环境伦理等的生态文化形式,提高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着力塑造现代城市的文明环境和精神风貌,实现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结合。

一方面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和文化武汉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活动,使清洁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等成为风尚,全市人民的生态道德意识、科学文化素质和城市公共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在风景名胜区、湖泊湿地、园林建筑等生态系统保育和建设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开发旅游资源,争创一批武汉特色的文化品牌,使武汉市生态文化名城的整体风貌进一步传承发扬,特色文化品牌形象在国内外的美誉度明显提升。

三、武汉市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的对策

(一)调整工业空间布局,优化产业、能源结构。

为降低武汉中心城区的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中心市区将禁止新建高能耗、重污染、占地广的工业企业,并在中心区工业企业实施能耗和排放改造后逐步外迁,进入青山等工业园区发展。同时,进一步明确各专业产业园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整合资源优势突出特色,依托几大经济技术开发区,构筑以高新技术为支柱、大型企业集团为带动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工业基地,并有计划地改造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现代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过渡。

在产业布局、能源结构调整方面,鼓励传统制造产业的生产设备更新升级,提高原有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引导重化工业企业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比重,逐步过渡为少污染、低能耗、精细化的生态型工业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形成包含绿色产业、清洁产业和低碳产业在内的新产业体系,在循环经济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使得武汉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5](p2)

(二)运用高新技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根据“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武汉市要努力寻找符合生态文明的新经济增长点,在高新技术领域加速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效节能与环保等优势产业。武汉环保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6%,远高于2.8%的全国水平,未来将重点发展热能综合利用,钢渣、矿渣等综合利用,半导体照明,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处理设备,工业、建筑业、医疗和生活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新材料产业依托官产学研相结合,重点发展新型建材、复合材料、关键设备、零部件等产品。高效节能产业开发重点在推广节能降耗新工艺与新装置,为建立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绿色发展模式。政府应通过政策倾斜、税收优惠等扶持手段鼓励汽车制造、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重工业企业,通过可再生能源及原材料、能源节约工艺技术的应用,全面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使资源循环利用比例上升。

(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

一是要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使公共交通成为市民出行的自然首选。加强城市道路、过江交通和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公共交通优先战略,改善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环境,推进市内各种出行方式无缝对接,形成畅通有序、多模式一体化的城市交通体系,引导公众绿色低碳出行。二是要大力建设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推进能源、土地、交通通道和岸线资源的节约,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推广大容量、高效率运输装备和节能、清洁能源装备,加强环境友好型装备建设。三是通过政府补助、税收优惠等手段支持出租车行业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改善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环境,推动出行方式转变,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改善武汉市的生态环境。

(四)突出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打造“蓝天碧水”。

武汉为实现“清水入湖”和中心城区湖泊基本截污,应集中控制工业污染,在主城区禁止建设环境污染较重的项目,严格限制新建高污染企业,加强对含铅蓄电池业、电镀、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的重水和污水治理,鼓励大型龙头重化工企业加快能源结构升级调整及污水处理设备的引进。通过专项资金拨款新建、扩建和加快污水处理厂的改造升级,提高生活污水处理效率,完善雨污分流管道的改造和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避免污水直接排入江湖。同时强化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排污管制,建立实时监控技术站点,及时恢复受损水质,使主要湖泊、河流等水体水质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武汉市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运输工具尾气、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因此,应重点控制和削减钢铁、造纸、医药、化工等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鼓励传统制造产业的生产设备更新升级,提高原有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引导重化工业企业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同时引进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减少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形成包含绿色产业、清洁产业和低碳产业在内的新产业体系,在循环经济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使得武汉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五)加大生态框架规划和环境优化力度。

武汉市应合理布局生态框架,通过自然环境修复美化,增加武汉市的绿地面积和水体、湿地面积,形成颇具特色的荆楚生态文化城市圈。生态环境规划分绿地建设和多样化生态系统修复两步走。在山体、水体的绿地保护的基础上,加快武汉市主城区“两江四岸”岸线绿化带建设,提高园林绿化水平,合理布局城市各类社区和公园绿地。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绿色通道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工程,使我市森林面积有所恢复,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得到基本控制,配合水污染治理项目基本建成“青山碧水、绿树成荫”的城市生态景观。

多样化生态系统修复除了农业和工业污染治理外,应利用“自然治理自然”的先进理念,例如在水生态体系投放菱角、苦草、金鱼藻、狸藻等分别具有挺水、浮水和沉水的植物,在湿地生态系统种植亲水性树木、灌木,起到生态净化的作用。针对物种锐减的现状,培育适合各种生态体系的微生物、鱼类、两栖类和鸟类动物择机放生,重建多样化生物体系,通过自然检验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成果,取得长期的生态效益。

(六)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通过生态文化教育,培育武汉市民生态道德意识,提高人们的生态文化素养,有助于公众认同“绿色发展、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的生活理念,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6](p1)

一是高度重视市民生态文化心理和价值观的培养,以“打造蓝天碧水、美丽武汉”为主题,利用户外广告、电子屏、手机短信等平台开展社会宣传。通过各种公益宣传活动传播绿色低碳理念,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唤起人们关爱生命、珍惜资源的道德良知,培养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

二是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深入开展文明城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街道、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市践行保护环境、维护秩序、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文明行为,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日常化、平民化。

三是发掘武汉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建设载体。通过“读书之城、博物馆之城、艺术之城、设计创意之城、大学之城”等大型公共主题活动,让文化融入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产品和文化服务,提高市民共建生态文明的公信度和参与度,增强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公共意识和社会影响力、自我约束力。

(七)逐步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武汉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举措应包括:一、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效果考核评价体系,转变“GDP至上”的观念,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目标的达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明确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二、完善耕地、湿地、水资源、环境管理和保护制度。尤其是要健全我市重点生态功能区、各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管理运营制度,禁止功利性开发。三、推进市场机制的试点运行,积极开展碳排放权、水权、排污权等实行试点交易,通过价格机制引导企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

[1]季开胜.略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J].经济问题,2008,(6).

[2]路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J].理论导刊,2010,(9).

[3]潘岳.弘扬环境文化,建设生态文明[J].湖北社会科学,2005,(7).

[4]孙来斌.刘近.生态文明:民生幸福的新追求——从“美丽中国”引起热议说开去[J].湖北社会科学,2013,(1).

[5]李慧明.左晓利.产业生态化及其实施路径选择——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6]付文杰.何艳玲.论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J].教育探索,2005,(12).

责任编辑 郁之行

F127(263)

A

1003-8477(2013)11-0073-04

胡艺(1981—),男,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璇(1989—),女,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

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文明武汉建设对策研究”(2013040906010437),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低碳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和技术因素的数量测度及对策研究”(10CJL031)。

猜你喜欢
武汉市武汉文明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请文明演绎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漫说文明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