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生产力与科学发展观的契合

2013-04-10 22:57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生产力人类生态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传统的生产力理论过度强调人们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忽视了对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保护。所以,它在给人类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对此,人们越来越质疑传统生产方式的科学性。生态生产力正是在反思传统生产力发展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为解决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现实出路。

一、正确认识生态生产力的内涵

何谓生态生产力?目前中国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学者往往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目前对于生态生产力的定义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观点:一种是把生态生产力归为自然生产力范畴,认为其是与社会生产力相对应的概念,如文启胜在《论生态经济生产力》一文中指出:“生态生产力是指生态系统的物质变换能力,即自然物质、自然能量在合成与分解过程中的循环转换能力。”另一种观点认为生态生产力属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形态,如谢中起在《生态生产力理论与人类的持续性生存》一文中指出:生态生产力“所反映的是人的持续生存能力,是人类将自身推向遥远的极限的能力……生态生产力概念可以表述为:为了实现人的持续生存,人类所具有的对自然界的保护、利用以及协调能力的总和”,即突出的是人类自身的综合能力。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生态生产力是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如蒋圣斐在《生态生产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理念》中指出,“生态生产力是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它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使人类与自然在高度和谐统一中相互转换物质和能量,最终实现人类整体进步和每个个体全面发展的能力和成果。”本文认为生态生产力首先是一种生产力,它不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即生态生产力的主体是人,因此更偏向于第二种观点,认为其是社会生产力在当今发展的必然形态。生态生产力是一种生态化的生产力,它具有生产力的一般特性,它的主体是人,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同时,这种生产力突出了其生态性,认为生态是生产力的内在维度,把尊重和保护自然放在了与开发和利用自然平等的地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生态生产力的定义可以表述为:为了实现人的持续生存与发展,人类在兼顾生态平衡和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以生态文明为发展方向,在和谐统一中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能力。具体的讲,生态生产力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第一,生态生产力突出了生产力的生态维度,是对传统生产力的超越与发展。生态生产力较之以往其他生产力而言,最重要的特征是强调生产力的生态化,认为生态是生产力的内在维度。这就改变了传统生产力单向度的思维模式,放弃了对自然界的片面征服,而代之以双向度的发展理念,即强调在尽可能少的破坏自然的前提下实现人类的自身需求,使自然对人而言,实现从征服对象到合作伙伴的转变。正如萨克塞所说,自然经历了一个“从敌人到榜样,从榜样到对象,从对象到伙伴”[1]的过程。

在这种双向度的和谐思维模式指导下,生产力的发展克服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利益的局限性,特别是实现了经济由量的增长到质的追求的转变,从而可以使生产力的发展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也经历了从一元的物质需求向多元型需求的转换。人们在实现一定物质利益的前提下,必然会提出更高层次的需求,如精神需求、生态需求等。生态生产力正是对人类生态需求的满足。试想,有谁愿意在肮脏混乱、生态问题严重的地方生活呢?相信即使有再多的物质利益诱惑,也没有人愿意在此生活。

第二,生态生产力代表了未来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生产力发展的原初动力是人类自身需要的不断满足,马克思曾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2]传统生产力是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资本主义初期产生的,为了摆脱物质资料匮乏的困境,大力发展生产力,采取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发展模式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且这种模式也确实创造过巨大的经济奇迹。但是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决定了生产力发展的无限性,传统生产力对自然的一味索取必然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片面运用科学技术进行经济建设势必造成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生产力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人类迫切需要一种更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产力模式,这种生产力既要满足人类的需要,又要保护自然环境,从而使人的各方面需求得到协调发展。生态生产力正是这一模式的充分体现,它在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前提下,更好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它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础,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发展方向,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兼顾生态平衡,从而有利于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说,生态生产力代表了未来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二、生态生产力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契合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生态生产力是以追求人类自身价值与自然界价值有机统一作为自己目标的,这一点决定了它必然与科学发展观相契合。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突出了生产力发展的生态内涵,与生态生产力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是两者内在契合的核心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3],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效益关系。人类作为社会生产生活的主体,人的需要的对象是由自然提供的,生产力就是人们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产生活资料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因此,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就成为生产力的价值所在。但是传统经济将这种思想片面化了,认为人的需要只是物质利益的满足,发展就是经济的飞速运行,其实质就是“以物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作为“以物为本”的对立面,强调人才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将人的生存价值作为终极关怀。但这与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又有着本质区别。“人类中心主义”视人与自然为对立的两极,形成了以人类为中心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模式,刺激人类疯狂地向自然索取,从而造成严重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问题。而“以人为本”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待人和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的价值,强调的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认识和利用自然,这是一种合理的生存活动。

生态生产力和科学发展观都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价值。生态生产力保证了人类社会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在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发展观更是针对中国发展中存在的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提出来的,它并不否认经济发展,它所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正如胡锦涛所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不仅回答了发展“为了谁”的问题,同时认为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回答了发展“依靠谁”的问题,对今后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追求生产力发展是两者内在契合的根本所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曾经说过:“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4]这就是说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所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否则一切都将成为空想。

不管是发展生态生产力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两者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人类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都是对生产力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重要地位的论述。生态生产力作为未来生产力的发展形态,科学发展观作为发展经济的正确观念,它们的提出都是为了满足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推进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核心所在。当然,由于对传统生产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两者注意到了生态规律对生产力运行和发展的指导作用,提高了对自然和生态的保护意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放弃了发展,相反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第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两者内在契合的重要着力点。传统生产力模式认为生产力的作用只能通过对自然界的开发、不断增强人类对自然界的控制能力来实现。但是人类的需要是无限的,自然资源却是有限的。在传统生产力的影响下,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无限度征服和改造势必造成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而这反过来又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形成威胁。

因此,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未来发展要做到“五个统筹”,其中之一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力观念,发展新型的生产力来代替传统的生产力,以消除传统生产力给人类造成的严重生态问题。这就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要充分发挥理性力量,对人类活动及其后果做出科学的预见,以及时对自身行为做出控制和调节。生态生产力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力,它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重要前提,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人类要按照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和要求去规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使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与自然资源的价值利用之间保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明确了生态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实现两者内在契合的重要着力点。

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生态生产力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内在契合的。目前中国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但是由于国内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大部分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生产力模式,只重视物质利益、不注意保护环境,由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此,我们应积极吸取经验教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健康发展。

第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理念的变革一般是社会新旧模式发生变革的先导。因此,在中国发展生态生产力首先要变革发展理念,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所谓生态理念指的是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态度,即在发展中通过对自身行为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价值评价和反思,用以合理制约人类在经济生产和管理实践中的行为,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树立生态理念最重要的是坚持生态生产观和生态消费观。

生态生产观是在考虑生态条件及生态效益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的生产方式,它要求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持协调,不能因为经济生产活动损害生态再生产过程的正常机能。为实现生态化生产,一方面应大力提倡低碳经济,这是中国发展生态化生产的有效途径。低碳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新能源开发等一系列手段,在生产中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共赢。另一方面要树立正确衡量经济发展的尺度。我们知道,目前中国衡量生产发展的常用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以GDP作为衡量干部政绩标准的现象普遍存在。但是在计算GDP的过程中自然资源的折旧并未计算在内,这就导致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高增长率的GDP,不惜大量消耗资源、恶化生态环境。因此,为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树立一种正确的衡量尺度,引进生态维度,把生态资源列入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中,同时征收生态税,从而在生产过程中使产品的价格体现出生态真相。

与生态生产观相对应,我们还必须大力提倡生态消费观。它是对传统消费观的超越,是指一种与自然生态相适应、不构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可持续消费模式。它改变了人类把物质需要作为最大追求的生活方式,摒弃了盲目追求过度消费的腐朽生活作风,结束了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分离状态。特别地,我们应大力发展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相对应的“低碳消费方式”,它主张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这不仅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更是人类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充分体现。

第二,建立生态市场经济。“社会生态市场经济”一词由德国总理默克尔首次提出,她认为“社会—生态市场经济策略……关键就是切断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之间一直存在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日益威胁着生存的自然基础,破坏自然的多样性”[5]。即生态市场经济要求一切经济活动必须具有生态环保性质,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努力转变传统经济与环境此消彼长的发展模式,并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社会的良性循环[6]。

作为一种新型经济体制,生态市场经济必将促进生态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生态市场经济实现了对传统自由市场经济的超越。在传统市场经济中,由于经济人假设理论前提的存在,市场参与主体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市场力量是不会去注意碳的排放与自然界固定碳的能力之间的越来越失衡,更不会去注意燃烧化石燃料在造成此类失衡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7],在一些企业中出现大量不顾环境代价、社会成本而只是追求某一系统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现象。同时又因为生态资源具有的公共性和外部性特征,使得市场调节经常失灵,这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而环境的恶化必将导致生产力发展后劲不足,人类长远利益受到损害。生态市场经济突破了传统市场经济的缺陷,打破了经济和环境人为割裂的弊端,坚持在生态环境和经济关系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保持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的支撑能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共生,这对于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生态市场经济是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经济,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及社会进步的“共赢”,这不仅是生态生产力发展的目标所指,更为生态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第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推进生态生产力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循环经济作为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它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协调统一,用循环经济思想指导自然资源的开发,倡导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实现有限资源的不断循环利用,保护生态平衡;同时,它要求尽可能多地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环境,最终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

目前,“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无疑是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中国必须放弃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传统发展模式,坚持科学发展观,走资源节约型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为此,以科技推动生态生产力发展就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必然选择,同时也为发展生态生产力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生产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可能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发展科学技术必须以生态科技为核心,把生态思想运用于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全过程,使科学技术的运用能够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这应是中国现代科技发展战略的主题。

具体到生产过程而言,发展生态科技必须加强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在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更新换代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以减少环境负影响、节约能耗、保护人类健康为主导的绿色技术和管理行为,运用最新科技创造出新的人工生态系统,并逐步实现经济社会系统的生态化,从而提高生态环境系统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供给能力和支持能力,最终实现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更多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

总之,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面临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任务,特别是目前中国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情况不容乐观。为此,我们要以史为鉴,避免传统生产力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学会用生态科技推进经济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萨克塞.生态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33.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86.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

[5] 安吉拉·门克尔.科学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4):90.

[6] 周杨.论生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契合[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5).

[7] 莱斯特·布朗.生态经济[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84.

猜你喜欢
生产力人类生态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生态养生”娱晚年
人类第一杀手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生态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