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内容、路径和方法

2013-04-10 22:57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思想史政治思想

(吉林大学 行政学院,长春130012)

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为一门学科大约已经走过了90年的历史。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研究正在走向成熟和深入,并不断产生越来越多的新成果。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研究方法的创新,总结前辈的研究方法,探寻其经验和不足,对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内容

就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内容,学者们意见不一,强调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朱日耀认为,政治思想史就是研究历史上思想家、政治家对于“政治”的主张和理论的学说。具体到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至少包括“政治哲学、国家与法的学说以及历代思想家、政治家的治国方略”等三个层次[1]。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政治哲学占据着思想制高点,标志着每一历史时期政治思想的发展水平,是国家与法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政治哲学以天道观、天人观、历史观和人性论为主要范畴,在根本上决定了思想家们对于社会政治的认识程度,同时也决定了他们的社会认知路向。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构成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第二个层次。在这一层次,从先秦到清代,历代关注的政治命题主要有国家与君主的起源、国家的政体、礼与法的本质、君民关系和君臣关系等,这些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体。第三层次的治国方略,是思想家的国家与法的理论的具体体现,往往针对具体的社会问题而发,具体内容一般包括国家政治经济政策、边疆民族政策、君主统治手段等。

刘泽华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内容的界定则较为宽泛。他认为,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包括研究中国历史上“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学派和不同人物关于国家和社会制度、社会改造以及通过国家机关强力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理想、理论、方针和政策;研究这些理想、理论、方针和政策提出的社会背景及其对实际政治的影响;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和规律”[2]。国家与法的理论、政治哲学、理想国的理论、治国的方略和政策以及与政治相关的伦理道德、政治实施理论、政治权术理论等,都应成为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内容。

林存光依据“范式”研究这一方式,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划分。林存光认为,所谓“范式”就是指“基于对中国政治思想的问题意识与义理结构之核心理念与特色的某种实质性看法而进行的研究或展开的论述”[3]。由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是围绕着“统治”问题展开的,而“统治”又包含统治主体、统治方式和统治对象等三个基本要素,因此,围绕统治三要素而提出的看法和论述就构成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诸范式。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包括“政术”或“治道”、民本主义或“民学”、“王权主义”等三部分内容。具体来看,“政术”或“治道”关注的重点是历代政治思想家对于统治的方式、方法及其思想脉络,民本主义或“民学”的研究重点是政治思想家对统治对象、统治正当性的依据和目的的论述、解读,“王权主义”则重点关注政治思想家对君主统治和维护君主统治诸问题的论述和阐释。

总之,尽管学者们对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内容,存在着认识差别,但其共同点还是显而易见的:一是认同政治思想应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核心,一切与政治思想相关的现象都可成为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内容;二是有关国家和统治的学说构成政治思想的主干,君臣关系和君民关系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核心命题之一;三是政治思想家(包括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和理论,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此,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学者们将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集中于少数历史人物身上,造成研究视阈的狭窄和研究内容的单一。由于思想与社会的互动成果往往呈现多种存在形式,因此,政治思想的载体也是多种多样的。依据张分田的划分,政治思想的存在形式及主要载体包含五大类型,即“个体提出的主张、政府制订的政策、国家实行的制度、大众认同的价值、全民缔造的文明等”[4]。对于这种划分,笔者认为过于宽泛,但其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必须超越以少数著名政治思想家为中心的研究模式,应该更加关注广泛的其他政治思想存在,如广大民众的政治思想。

当前,学界对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内容,基本认同由政治哲学、政治伦理和纯粹政治思想共同构成。政治哲学方面,关注的命题主要有:以道、理、数等为核心概念的天道观,以天人感应、天人融合为主流的天人观,善恶之辨的人性论,中庸、中和的圣贤人生观等。政治伦理方面,尽管先秦法家主张应该区分政治与道德,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流还是将政治与伦理混在一起来谈论,伦理道德政治化十分明显。以孝为核心的仁义道德成为中国传统政治建构的理论依据。儒家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贯通为一,成为道德与政治结合的典范。纯粹政治思想方面,学界的认识差别很大,但对于国家与法的学说、治国方略、治术、君民关系和君臣关系,则基本表示认同。然而,随着现代政治学的发展,对于政治统治的动态过程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一崭新的研究视角,不仅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认识政治现象,而且开拓了政治学研究的新领域。

从已有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来看,关注点多集中在传统政治思想领域,即近代以前的中国政治思想。这种状况的长期延续,不免会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造成损害。近代以来,大量西方政治思想涌入中国,国内政治思想急剧变化。而且,政治思想领域的变化已经对国家政治实践产生了显见和潜在的多种影响。由于对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思想史状况研究的薄弱,提供给政治实践的理论支撑已明显不足。因此,急需加强对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思想的研究。依据政治思想的不同产生背景和阶段特色,本文认为,中国政治思想可以划分为传统政治思想和现代转型政治思想两大内容。传统政治思想就是中国进入现代转型之前的政治思想的总称,大约以鸦片战争为时间终点。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突出特点就是伦理色彩浓厚。“以哲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础,以伦理思想作为行为准则”[5],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的途径实现政治与伦理的融合、社会与政治的贯通。现代转型政治思想,就是鸦片战争以后,直到现在的国内各种政治思想。之所以称为现代转型政治思想,就是由于这时期的政治思想,契合中国政治向现代转型的阶段特征,呈现出显著现代性和过渡色彩,并形成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政治思想不断融合的趋势。

二、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路径

从事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必须找到研究的角度和切入点,这样才可能深入和产生良好的研究效果。据笔者观察,当前学者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中,经常采用的研究路径有:

1.对人物及其著作的研究。政治思想的作为一种人的思维活动,首先体现在人的言行及其留下的著作(或典籍)中,主要是思想家和政治家(包括君主)的思想及其著作中。历史人物的政治思想,既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又是具体历史人物对政治现象和先人思想认知的结果,具有鲜明个性的一面。因此,人物及其著作应该成为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主要路径之一。这也是当前中国政治思想史学者的普遍共识。就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列传式的研究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研究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方式之一。尽管近年来部分学者对通史和断代史地书写政治思想史提出一些批评和质疑,但并不能抹杀这种以历史人物思想为基础的“铺陈”式研究的重要意义。这些批评和质疑,更大程度上是对以往通史性和断代史研究主体地位的反思,是对政治学研究新方法的一种探索。与其他学科,如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相比,以列传式为基础的通史和断代史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对思想流派的研究。几千年来的中国政治思想,有着鲜明的传承特色。分析方法和观点相近的思想形成特定流派,并呈现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轨迹。中国政治思想的流派划分标准,繁杂而不统一。常见的有阶级划分法、历史影响划分法和思想特征划分法等。对应地,常见的思想流派有:奴隶主阶级政治思想、地主阶级政治思想、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农民阶级政治思想、保守派政治思想、改革派政治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等。对思想流派的研究,不仅能够揭示思想传承的具体形态,而且有助于对历史人物作出公允的评价。因为历史人物的思想往往产生和依附于特定的思想流派中,并经常作为一个流派的“代言人”或“集大成者”而被广为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走向深入,离不开对思想流派的探讨。

3.对思潮的研究。思潮,指一定时期内反映一定数量人的社会政治愿望的思想潮流,通常以特定的时代问题或时代主题为核心。通过对思潮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掌握一个时代政治思想的主流和总况,而且能够看到普遍意识的形成过程及其现实影响。因此,开展政治思潮研究,理应成为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路径和重要切入点。近代中国政治思想界,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潮争鸣激荡,盛极一时。各种思潮的理论体系和观点主张各不相同,但又都有着受西学影响的共同背景。研究近代中国的各种思潮,不仅有助于认识中西思想交流互动的轨迹和形态,而且能够加深对近代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和主题的认识。对政治思潮的研究中,在注重体现进步趋向的思潮的同时,也要更加关注其他思潮,特别是与主流思潮存在对立观点的思潮。站在历史大趋势来看,各种思想具有走向融合的属性,不同思潮在竞争中将会相互借鉴而不断得到修正。全面研究各种思潮,既是对思想发展的尊重,也将会促进主流进步思潮的完善。

4.对概念的研究。概念是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基石,人类通过把握概念来认知世界。每个学科和领域都有自身特定的概念或范畴。对中国政治思想进行研究,就必须明白相应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然而,由于“概念内涵的家族类似现象和人类认知能力受时空限制使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6],导致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不同学者对同一概念的界定往往存在差别。但这一情况,并不妨碍我们对概念的探索和认知。通过对中国政治思想史中的具体概念的演进过程的研究,包括对同一概念的内涵外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和不同概念之间承续关系的研究,能够了解政治思想的演变过程和政治关系的变动状况。对具体概念的研究,将会大大拓展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视角,有助于理清思想流变的过程。目前,一些学者在概念研究中已经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其表率意义将会激励其他学者进行这方面的不断尝试。

5.对思想的比较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比较研究的路径选择十分常见。比较的角度很多,如对不同人物思想的比较、各种思想流派的比较、中外思想的比较、思想发展前后的比较等等。通过比较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准确地理解和界定特定政治思想,有利于在整体上把握和评估各种思想。然而,在比较研究中,我们也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比较尺度的把握要合适。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特别是近代以来政治思想史的研究,离不开对中西思想的比较。由于中西政治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不同、思想的社会基础不同,因此对中西政治思想的比较研究就要掌握适度原则,不能盲目地绝对化。二是比较的目的要明确。一般来说,比较研究的目的有三,即认识政治思想的特征、产生逻辑和发展方向。

6.对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联合研究。政治思想的产生来源于政治实践。对中国政治思想进行研究,需要与中国政治史研究结合进行。而且,在政治史研究中,某种政治思想是否发生作用、发生了多大作用,往往成为困扰学者的问题。因此,对政治思想与政治实践进行联合研究,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理,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史上,完全由一种学说或政治思想指导政治实践的情况很少,常见的是多家思想杂糅并用而共同作用于政治。分析不同政治思想在政治实践中的作用形式和地位,探讨它们的相互作用机理,总结二者的演进轨迹,对于深化政治思想的研究意义重大。

以上只是谈了一些常见的研究路径,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走向深入,还有待更加丰富、多样研究路径的开拓。一条研究路径,就是一个研究的切入点,就是一个研究视角和一种理论视野。为了更加全面、准确、深入地认识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全貌,在具体研究中,应该尽可能地分析和选择恰当的研究路径,并注重对各种研究路径的综合使用。多路径综合研究也将会成为中国政治思想研究的重要路径选择。

三、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复合性特点。一方面,既要以政治学理论作为指导和分析视角,又要遵循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具体到研究方法上,就是在借鉴政治学和思想史研究的基础上,探寻适合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具体方法。另一方面,要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以及生产背景、经济关系、制度形态和运行状况等等进行综合探讨,最终实现政治思想史的全面透视和系统把握。具体来看,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中要注重以下四个结合:

1.专题研究与综合分析相结合。专题研究可以深化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认识,也是学者们从事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常用方法。但是,专题研究有着自身的缺陷,主要体现为研究视野的狭窄和研究成果的解释力不足等方面。这是由于中国政治思想的特点——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伦理思想往往结合在一起。如果单纯研究政治思想,研究成果的解释力当然就会下降。而且,中国政治思想,特别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具有浓重的伦理色彩,这也要求我们在研究中要坚持综合分析的方法。具体来看,综合分析主要体现在:第一,在思想体系中研究政治思想。研究政治思想,要分析它的哲学基础和伦理准则,努力实现思想体系中探讨政治思想。第二,综合分析各种政治思想。中国政治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逐步走向融合和一统。自先秦诸子百家开始,这一融合过程就已开始。近代以来,西方政治思想传入,中西思想走向融合。因此,只有对各种政治思想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明白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脉络,发现政治思想的演进规律。第三,多学科综合分析。任何政治思想,都必然根植于特定的政治制度、经济、社会和宗教环境中。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对政治思想的认识。总之,采用专题研究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大大拓展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广度和深度。

2.历史主义与阶级分析相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自文字记载以来的人类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某一时期的思想家,思想往往会超越客观历史条件和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而这一现象在社会变革和社会等级结构急剧变化的时期尤为明显。因此,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尤其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必须坚持历史主义与阶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和理论,看到思想家性格的多面性和思想的多元性,努力实现总体把握政治思想的社会历史地位和作用。

3.逻辑与实证相结合。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有着内在的逻辑,主要体现在系统的政治理论以及概念、范畴的演变过程中。研究中国政治思想,特别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要注重对其演进过程的逻辑分析。具体到历史人物思想的研究,就是要将其理论体系和内涵放到思想演变的历史发展脉络中进行纵向分析,寻找思想的来源和实现的创新,以及它对后代思想的贡献。只有这样,才能对人物思想达到一个较为客观的认知。然而,要实现对思想的全面评判还是很难。由于思想是要付诸实践的,尤其是思想家往往基于特定时代问题进行思考,并融入到特定的政治实践中。只有将历史人物的政治思想与社会实践状况联系起来,坚持逻辑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人物在特定时代的作用,才能对政治思想作出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4.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相结合。伴随着科学进步,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越来越多,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的相互借鉴也越来越频繁。特别是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引入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已经成为研究走向深入和精确化的重要途径。“二次大战后,系统科学方法(包括信息论和控制论方法)和交叉科学方法(指一门自然科学方法与一门社会科学杂交形成的新理论和相应的研究方法,如生态经济学、地理文学、计量史学等)相继进入社会科学领域”[7]。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领域,一些常见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已经得到应用,且有不断强化之势。加强对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研究,并积极引入和运用到研究中,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工作者必须努力的方向之一。

总之,中国政治思想史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很强的学问,在研究中不仅应该视野开阔、有所侧重,还应加强对研究方法的灵活运用,在借鉴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中推进政治思想史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产生新成果。

[1] 朱日耀.关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几个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1988,(2):75-80.

[2] 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和方法问题初探[J].天津社会科学,1985,(2).

[3] 林存光.重读中国古典政治哲学——兼论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诸范式[J].政治思想史,2011,(1):15-36.

[4] 张分田.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必须拓展学术视野[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2,(2):25-31.

[5] 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论[J].清华大学学报,1999,(4):55-58.

[6] 赵艺.论概念研究的转向[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3):33-37.

[7] 张红.关于自然科学方法用于社会科学的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9,(2):36-41.

猜你喜欢
思想史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为什么弱者难以接近正义——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费孝通学术思想史识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