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代安荣
插班生与草根教师
文_代安荣
《插班生林可树》是一部描写当代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一部作品,被称为中国版的《窗边的小豆豆》。
这是一位小学老师所记载的一段与插班生同时也是“问题生”之间的教育故事,作者在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中记录下这段生活,并整理成文,共有46篇,时间延续一学期;故事忠实生活,详细地记录了作者面对林可树所制造、引发的种种问题和自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与孩子进行心灵的对话,并最终实现了与孩子的沟通和赢得了孩子的信任。
作者尽可能忠实地呈现给读者一个真实“问题生”的点滴变化或反复,并客观地介绍了林可树的班主任所采取的措施及背后所反映的态度,以此反映出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问题生”学习成长带来的影响。
作者立足自己的教学生活,以林可树在班上不交作业、打架斗殴、逃跑等一系列日常生活琐事为切入点,勾画了一个插班后进生身上的陋习,从而带出校长、班主任、科任教师以及家长对此的态度,展现了一个后进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困惑与难题——这也正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
第一,学校对待“差生”的现状堪忧。林可树是一个因在其他学校违反纪律、学习成绩差等问题迫不得已托关系转学的“差生”,此前学校美其名曰的“劝退”,实则是“勒令开除”。在学校里,很多教师或多或少地会先入为主,在思想观念上就放弃了对林可树的教育,在校长那里,也是“只要不出事就行”。这反映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对待“差生”的基本态度:教育呐喊轰轰烈烈,实践理论的没有多少,也难得有用切身行动去感化、改变孩子的好老师。
第二,教育需要真爱,态度决定教育的高度。书中作为普通科任老师的“我”,对林可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好的,作者把自己与林可树之间发生的故事详细记录下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原生态的林可树,也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教师在引导差生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轨迹。爱学生,是一个老师的职业底线。
第三,当前草根教师的热情精神值得发扬。很多一线、尤其是农村教师,他们有思想、激情、理想,把自己的爱和精力全部倾注在教育上。作者“我”就是这样一个教师,做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以至于“我”在改变林可树的同时,也改变着班主任老师,甚至改变了林可树妈妈对孩子的态度。尽管,这些改变看上去微不足道,但这是一个教师起码应该做到的,也是教师应该坚守的责任。
现代教育,不是一个人教育的结果,不是单边的教育活动,而是家庭、学校和孩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育,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也是教师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沟通的过程。林可树的教育出了问题,就是在沟通这个环节上出现了断裂。作者之所以能走进林可树的心,就是因为他以教师的爱心和信心在这三者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教育,需要学生、科任教师、班主任、家长之间的有效配合,才能引导学生的正常发展。如今许多“学困生”、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究其本源,就是因为各个教育环节断链,失去了应该有的合作。
从作者对林可树的转化中可以看出,现代教育需要有责任感的教师,这样的教师才能奉献教育、献身教育,为了孩子的明天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温家宝总理曾说:“师范教育不能仅注重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专业素质方面得到应有的发展,更要注重未来教师气质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文化熏陶。师范学校的专门训练,不限于教学的技能,而尤其在于多年的教育文化氛围中涵濡浸渍,使学生对教育实践的兴趣油然而生,对于教育事业的敬仰日益坚定。”
《插班生林可树》的作者正是无形中从这些角度规范着自己的教育行为,在自己的教育天地里自由地驰骋,给孩子播种梦想,也放飞自己的理想。
温家宝还指出:“教育是为人类文化承先启后的事业。以教育为职业者,必须具有淡泊名利的高尚志趣,刻苦勤学的精神,诚挚友爱的感情。师范教育的目标绝不是造就‘教书匠’,而是要造就堪为人师的教育家。师范教育不能仅注重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专业素质方面得到应有的发展,更要注重未来教师气质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文化熏陶。”
中国的基础教育,需要这样的教师,需要这样的草根教师用心地做教育。如果中国的每一个教师都像《插班生林可树》的作者那样去教书,我们的“差生”、“后进生”便会少很多,留守儿童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当代中国缺乏“教育家办学”的教育。温总理多次呼吁教育家办学,很多人也在探寻教育家。其实,中国的教育家很多,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定义这些教育家。
顾明远说:“作为教师来讲,最重要的是要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位学生,真正能做到这一点,我想,他就称得上是教育家。”
本书的作者,便完全符合顾明远说的教育家标准。
教育,需要一种担当精神,更需要一种奉献精彩,才能为孩子们的明天画上美丽的蓝图。
《插班生林可树》
作者:杨聪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