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的联想

2013-04-10 22:13江川澜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3年1期
关键词:加德纳多元智能儒家

“有教无类”的联想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是不够重视多元智能和学生个性发展的。我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国,我每每惊讶于他们中小学时代社团活动的丰富。反观同龄的中国大学生,普遍循规蹈矩,能言善辩,动手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人少。这不能不说中国教育是有缺失的。

“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一般的解释为:不论贤愚贵贱,都该一视同仁地加以教育。然而已经有不少学者指出,这样的解释有误。世界上各种语言中,表示“领有”这个概念的动词,都发展出一个重要用法,放在动词的前面,表达该动词所指的动作已经完成。比如英语里的have(有)放在eat(吃)之前,变成have eaten,表示已经吃过。中国南方人常说“我有吃饭”就表示已经吃过。古代汉语里,“有”后面跟动词,就是表达动作已经完成。比如《诗经》里的“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意思是女子出嫁了,远离了父母兄弟。所以“有教无类”实际上是“有教则无类”,着重表达的是教育后的结果,应该解释为:教育过后,智、愚、贤、不肖等人的类别才会消除。孔子这句话提出了通过教育来消除社会中重大差别的美好设想。这也是古今中外智慧之士的共识:教育是消除社会不平等,获得平等机会,改善个人命运的最好途径。

“有教无类”作为教学理念有非常积极和理想的一面:给予每个人受教育的机会,接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在道德观念和品性上加以引导,这样可以提升社会的整体素质,不至有太大差别,这是促成社会良性发展的巨大助力。孔子确实是位伟大的教育家。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不同的教育资源,自然就会带来相应的不平等,这也要求社会教育资源应该尽量均衡。

然而细想“有教无类”这一理论,确也还有不少偏差。教育的结果,让大家都具备社会公民必有的素质,这是教育应该追求的目标,比如遵守法律,尊重他人的教养等等。但希望教育的结果是,学生们的学养和各类能力达到较为一致的水准则肯定是太过理想。第一是我们必须承认人的智能表现,按照美国教育学大师,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是存在极大差异的,达到大致“无类”都是不可能的。第二,我们的教育,更不能将“无类”,即某种统一的标准,作为教学目标来进行设计和操作。比如说,重点强调文字理解和数理计算的教学大纲,这就是加德纳提到的多元智能中的两种——语言和逻辑数理智能的训练,强调背诵记忆的所谓基本功训练,要求学生只能用标准答案答题,而忽略学生其他方面智能的培育和训练,如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领导智能等,并且只强调服从,不鼓励怀疑,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是不够重视多元智能和学生个性发展的。我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国,我每每惊讶于他们中小学时代社团活动的丰富,学生们都提到自己上学时花了很多时间在这些活动上。很多学生都具有音乐或者美术,或体育方面的专长,年纪轻轻就已经参与了不少社会活动。课堂上也十分活跃,敢于发言,问题很多。反观同龄的中国大学生,普遍循规蹈矩,能言善辩,动手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人少。这不能不说中国教育是有缺失的。

最近教育界也有种趋势,大谈要进行儒家式教育,诸如读经,回到儒家时代。儒家教育思想确实有诸多可借鉴之处,然而处处照搬,也是不祥之兆。全球化的年代,只强调依凭某一古老学识,而不注重吸收当今全球的教育研究成果,很难说是明智之举。

猜你喜欢
加德纳多元智能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加德纳 跌宕人生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多元智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加德纳把幸福变成一个动词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下的历史教学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