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其龙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
刘其龙
基于全民健身的社会背景,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在分析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主要从健身环境的创建、健身意识的提高、管理方法的创新、健身锻炼的指导、健身资源的共享、科学化水平的提高、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民族特色的打造等方面分析了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和社区体育的研究提供借鉴。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社区体育;现状;对策
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在社区成员的自发参与中迅速发展起来。但同时社区体育的管理组织、场地设施、建设规划、体育指导以及运动水平等都滞后于城市化的速度和经济发展水平[1]。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们的生活观念相对落后等原因,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步伐缓慢,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健康生活方式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对于促进该地区人们的身心健康,营造社区文化氛围,建立和谐民族关系,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都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1 社区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不足,发展不平衡
近几年,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喜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也随之增长,社区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但由于地处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对全民健身的投入相对较少,致使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城市社区的体育设施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居民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满意度调查中,对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满意的仅有12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2.8%。而却有499人对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不满意,占被调查人数的50.6%,是前者的4倍;另外该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就相对较为完善,效益较好的企事业单位(学校、政府等)、高级住宅区等拥有的体育设施条件也较好,无论是不同的城市,还是同一个城市的不同社区,体育设施都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态势,这无疑不利于城市社区体育的良性发展。
1.2 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难以常态化
通过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随机抽取10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城市社区的1 000位居民的调查显示,不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有489人,占总数的49.6%,将近一半,而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只有268人,只占27.2%,还不到三分之一;社区居民每天持续活动时间以1~2h的最多,占总数的42.8%,而活动在3h以上的最少,仅占9.4%。由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知道目前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大多数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常常是“想到就去,想不到就算了”的状态,无法常态化,根本起不到什么健身效果,因此,社区体育的开展情况亟需改善和提高。
1.3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欠科学,难以适应群众体育的发展
体育活动持续和有序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和指导,而社区体育在这方面明显缺乏,甚至很多社区根本没有任何管理和指导可言[2]。城市社区体育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了管理、指导、服务、协作、监督等具体环节,活动经费的筹措渠道、社区体育服务保障体系的构建等都必须创新方法,分层次、分重点逐步落实,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区体育的发展水平。在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管理方式的调查中,社区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由锻炼者自发管理的有513人,占总数的52.0%,居首位;然而由街道、社区居委会管理的仅有331人,占总数的33.6%。以上数据充分说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有日益强烈的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愿望,但由于缺乏统一有效地管理,再加上一些人认识不够,这就加剧了管理方式不科学与参与主体日益增加之间的矛盾。因此改革社区体育的管理方法,使其趋于科学化,从而更好地促进社区体育的良性发展已是迫在眉睫。
1.4 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性较弱,民族特色不明显
调查中发现,散步、大众健身操、跑步、登山、气排球等受场地限制较少、简单易行、投资成本低的体育项目成了目前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居民的健身首选,而对于场地、自身经济条件等要求较高的项目选择项较弱。众所周知,广西目前有壮、苗、侗、仫佬、京、仡佬等近10个少数民族,由于长期以来少数民族聚居,形成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譬如侗族和壮族的抢花炮,苗族的爬坡杆和打草球、京族的跳竹竿、仡佬族的荡秋千等都是娱乐和健身效果很好的项目。然而调查显示,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该地区城市社区体育中却很少开展,没有形成民族特色。
1.5 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结构单一
调查可知,目前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被调查人数中,仅有201位居民认为所在社区的体育活动有指导者,仅占20.3%,还不到三分之一。而这些社会体育指导员中文艺工作者和体育爱好者占据了半数以上,占总数的64.7%。这说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体育的指导者多以体育爱好者和文艺工作者为主体,而作为体育经验和能力都较高的体育教师尚未在城市社区体育中发挥主要作用,社会体育指导员结构单一。
2.1 加强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健身环境
当前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供给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活动旺盛需求与薄弱的体育公共服务物质基础及紧缺的体育公共资源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当前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矛盾[3]。近几年,随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城市社区居民日益增强的体育需求与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建设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已经迫在眉睫。首先,政府应给予政策优惠,适当减免税收,充分利用社区内企事业机关、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制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向社区开放的法规,合理利用已有的各类体育设施;其次,必须拓宽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资金的筹资渠道,面向社会,通过市场运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加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再次,要安排专门人员改造、修缮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及时修理和更换落后和有安全隐患的设施,保证社区居民有一个可持续的健身环境。
2.2 加强城市社区体育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
通过对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次数的调查,每周活动3次以上的仅19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9.7%;每天活动的只有16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6.4%,且这一部分主要集中在老年人,这充分说明,不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无独有偶,通过对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时间的变化情况的调查,长期坚持体育活动的区居民有268人,只占所调查人数的27.2%;这说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时持续锻炼的情况较差,很难真正达到较好的体育健身效果。因此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方法,向社区居民宣传体育健身的意义,介绍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使居民的体育健身真正成为一种自觉和自愿的行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居民积极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令人可喜的是,目前随着我区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钱买健康”的消费观念已经逐步深入人心,也有一些人已开始更多地走进了需交费的体育健身场馆,譬如在对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场所的调查中,有77人选择了去羽毛球馆、气排球场等体育健身场馆进行有偿健身,占被调查人数的7.8%,虽说比例还相对较低,但却代表了今后社区体育的发展方向。
2.3 创新城市社区体育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保障体系
社区是社区体育存在和发展的土壤,相应地,社区体育管理主体同样与社区管理主体紧密结合。从历史和时代条件的发展趋势来看,社区管理的主体呈现为由最初单一的行政管理主体不断向多元化的管理主体发展,这一管理主体的多重性体现了社会的进步趋势[4]。市场经济背景下,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必须创新管理方法,打破依靠政府投资运行的传统模式,建立符合市场规律,具有社会特征的投资和管理机制。首先,必须培育和提高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形成“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念,让有偿锻炼深入人心,培育体育消费市场,发展城市社区体育产业。其次,充分依托社会,发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区位特点,大力寻求区内外各级部门的援助和企业的赞助,采用多种形式筹集资金,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鼓励并扶持社会企事业单位、个人投资城市社区体育服务,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来投资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事业。再次,根据多元化需求,建立包括管理、指导、服务、协作、监督等环节构成的服务网络,提高社区体育服务的质量。最后,完善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保障体系,将城市社区体育与体质监测、康复治疗、疾病预防等有机结合,适当开展体育技能培训、健身咨询、健身指导等体育服务项目以及举办体育赛事、体育展览等活动,以保障城市社区体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4 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促进居民科学化健身
体育运动是一项科学的运动,只有科学的,合理的体育运动才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生活,否则很可能会伤害身体甚至导致意外事故。社区的体育人才资源是推动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引导人们进行科学,合理,正确的体育运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5]。调查显示目前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所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还相当缺乏,社区居民一般都是自发进行体育活动,很难做到科学锻炼,因此,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对于促进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必须利用好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机构,增加培训名额,更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培训尽可能多的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其次,要实现学校体育资源和城市社区的共享,依靠社区范围内的学校体育人才资源来指导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解决城市社区体育指导人才缺乏的问题;再次,建议政府部门成立城市社区健身指导咨询中心,在社区设置专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岗位,开展体质监测、健身咨询以及运动处方等服务,促进城市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化、规范化,这应该是未来社区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5 加强城市社区体育的科学研究,提高城市社区体育科学化水平
首先,追求锻炼效益,讲究科学健身,将成为一种广泛而迫切的社会需求。锻炼内容和方法的选择,营养、卫生、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的关系,运动处方的制定等问题,都需要相应的科学研究活动来完成。其次,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组织体制、运行模式、活动方式、环境因素、发展趋势等诸多方面,需要进行科学的探讨和研究,形成行之有效的理论支撑。因此,积极开展城市社区体育方面的理论研究,提高城市社区体育科学化水平,对于体育健身方法的推广应用、社区居民科学健身观念的形成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6 建立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网络,促进人才、设施等资源的共享
据调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不同城市之间,同一个城市的不同社区之间都有差异。因此,城市与城市之间,小区与小区之间,应该加强横向合作,建立网络联系,实现资源共享。首先,城市与城市之间应该加强交流,相许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经验,达到合作共赢;其次,同一个城市的各个社区之间应该充分利用各自的人力、设施等资源条件,在“小社区”的基础上建立“大社区”,组建“大社区”体育协会、“大社区”文体中心和“大社区”体育锻炼俱乐部等组织,形成覆盖“大社区”的多层次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网络,促进人才、设施等资源的共享。
2.7 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打造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特色
据调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体育开展的体育活动内容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还显得单一,尤其是对广西本土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不够,因此今后要注重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甄别,在保持项目本身民族特色的同时,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精髓,将其改造成更能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喜欢的体育健身项目, 通过引进、改造等手段加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进社区体育健身的步伐,打造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特色。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社会在给人类带来轻松、便捷、舒适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威胁,体育在人们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终身体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这种背景下,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不仅对该地区城市社区体育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而且也能为同类地区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帮助。
[1] 彭长锦.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4): 28.
[2] 袁 洁.高校体育资源服务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110.
[3] 郑卫民、任保国、刘德新.新时期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探索[J].体育与科学,2012(1): 89.
[4] 韩 坤,于可红.我国城市社区体育行政管理的缺陷及创新构想[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 5.
[5] 沈雪峰.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2010(4): 392.
Research i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ity Community Sports in Guangxi Minority Area
LIU Qi-long
Based on the national fitness social background, The use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Logic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he analysis of Guangxi minority area city community sport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in the foundation, mainly from the fitness environment creation, Fitness awareness, Management method innovation, Fitness exercise instruction, Fitness sharing, The improvement of scientific level, sports activities, The eth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ild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Guangxi city community sport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With period for Guangxi minority area city community spor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ports research in china.
Guangxi minority area; Community sports;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G812.4
A
1007―6891(2013)02―0082―03
2012-06-18
百色学院——广州大学合作科研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09KB04)。
百色学院体育系, 广西 百色, 533000。P.E.Dept.of Baise College, Guangxi Baise, 5330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