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AR技术进步与地面沉降监测应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教授接受本刊专访
【编者按】
2013年7月26日,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水土环境研究所所长王寒梅教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兼《上海国土资源》编辑部主任龚士良教授专程赴武汉,拜访了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德仁教授,并代表《上海国土资源》期刊作了专题访谈。
李院士详细介绍了中国科技部与欧洲空间局合作的“龙计划”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业已取得的成果;阐述了卫星遥感监测的技术进步及在资源与环境调查中的应用;针对城市地面沉降问题,指出利用短波段双天线雷达,采用极化方式,通过差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与永久散射体干涉技术,有助于提高监测精度;重大工程的形变监测,可采用光纤传感器,推广应用精密工艺测量。李院士同时建议,应加强大地水准测量、卫星遥感测量与光纤传感器等技术的融合,以更好地为国土资源研究与管理服务。
遥感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资源环境遥感;地面沉降监测
本 刊:李院士您好!非常感谢您特地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专访。您是中欧合作项目“龙计划”的中方负责,目前“龙计划”已完成了两期,正开展第三期工作。可否介绍下“龙计划”的基本情况、主要技术内容及已取得的成果?第三期的研究工作主要侧重在哪些领域?“龙计划”对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与成果的社会转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院士:欧洲空间局(European Space Agency,ESA)是欧洲国家组织和协调空间科学技术活动的机构,其任务是制定空间政策和计划、协调成员国的空间政策和活动、促进成员国空间科学技术活动的合作和一体化。欧空局的国际合作项目的起名都比较有意思。欧空局援助非洲的项目叫“TIGER”,因为非洲虎很有名;与中国科技部的合作项目称为“龙计划”(Dragon Programme),也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味。
中欧合作“龙计划”是目前我国在地球观测领域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旨在建立面向地球观测数据应用研究的中欧联合研究队伍,促进双方卫星遥感技术水平的共同提高。“龙计划”项目于2004年正式启动,中方由国家遥感中心负责实施。“龙计划”一期于2008年结束,二期项目于2012年结束。一二期的成功实施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有效促进了中欧双方遥感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使我国在遥感应用领域的研究与国际保持同步。经过中欧双方的共同努力,“龙计划”已成为中欧地球观测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有力促进了中欧遥感科技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我国遥感应用技术的提高,并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青年遥感科技人才,产生了良好而广泛的国际影响。
一期项目利用欧空局地球遥感卫星(ESA ERS)和欧洲新一代环境卫星(ENVISAT)数据,在中国开展科学与应用研究,涵盖农业、林业、水利、环境、灾害监测、大气、海洋、奥运管理等诸多遥感应用领域,包括福建省农业监测、水稻监测、中国森林制图、森林火灾监测、POLinSAR数据反演森林参数、地形测量、地震形变监测、滑坡监测、洪水灾害快速成图与监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中国的旱情监测、气候与海洋系统耦合、大气化学分析与气候变化、空气质量监测与预报、海洋环境、对地观测与奥运、中国西部测图等17个方面。中方有32家遥感单位的119名科学家和青年科研骨干参与“龙计划”的合作研究,欧方由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挪威、英国、芬兰、比利时、荷兰、希腊等10个欧空局成员国的50多名世界知名科学家参加。
2008年开始的“龙计划”二期,主要利用ESA、第三方卫星(Third Party Mission,TPM)和中国的对地观测(Earth Observation,EO)数据,在中国陆地、海洋和大气领域开展科学应用研究,涉及陆地资源与环境、海洋学与海岸带、灾害、地形制图、大气、校正与验证6个领域。同第一期相比,合作内容更为广泛,共设置了地震学、地形测量、三峡、农作物在碳收支中的作用、作物监测、海洋环境和安全监测、中国海洋监测、极化干涉SAR技术、森林生态、城市化、对地观测技术与体育活动、干旱监测、水资源、干旱、SMOS 数据校正与验证、海岸带、河流三角洲、水质、中国空气质量监测与预报、化学/气候变化、雷达校正与验证、煤火、海冰探测、林火、湿地等25个具体合作研究项目,研究内容涵盖农业、水利、林业、海洋、大气、测绘、灾害等遥感应用的诸多领域。参加二期合作的双方单位达165家、科学家400多人,参与的机构和科学家之多,影响之大,都是空前的。
圆满完成的两期项目任务,探索出了一套“政府搭台,自主参与,自选合作主题”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机制,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研究、技术培训、学术交流及数据共享等工作,建立起一支地球观测中欧联合研究队伍,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有效促进了中欧双方地球观测技术水平的提高。
目前开展的“龙计划”第三期同样为期4年,将延续目前双方的合作模式,重点基于欧洲和我国最新发射和将要发射的卫星,特别是科学探索卫星,开展定标、真实性检验和应用方面的合作研究,更加突出地球系统科学、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共设置50个项目,增加了地球重力场、大地水准面、冰冻圈、大气动力学、地球磁场及其演化、大气气溶胶变化以及地球系统科学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内容,涉及到更多的遥感传感器和应用领域。三期项目各专题的中方负责单位有中科院下属的遥感应用研究所、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光电研究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河海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30个单位,而欧洲有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西班牙、荷兰、芬兰、波兰、希腊、奥地利、比利时、挪威、瑞典、冰岛等14个国家的数十个单位参与负责。第三期项目的正式实施,标志着中欧遥感科技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必将推动中国和欧洲在地球观测领域的技术合作再上新台阶。
欧空局在1979年后成功发射了科学、海事、气象、通信等数十颗卫星,1991年7月与1995年4月成功发射了两颗采用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地球资源卫星(Earth ResourcesSatellite)ERS-1、ERS-2。欧洲的科学卫星比较先进,他们希望通过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合作,鼓励欧洲科学家和其他地区的科学家合作,共同研究资源与环境的有关问题,这一宗旨非常好。欧空局免费提供数据,目的就是要把欧空局的卫星资源用好,但要注明是用欧空局提供的数据,是做了什么事情,在相关成果中致谢就行了,这个方法也比较好,是一个典型的国际合作范式。至目前,欧空局向中方无偿提供了40000多景欧洲环境卫星等的遥感影像数据,中方有关卫星数据也参与了合作研究。“龙计划”项目,我们不仅得到了大量研究数据,而且从国际合作中学到了许多研究和管理的经验,他们的管理方式相当好,值得借鉴。
欧空局有三颗载有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所以当时就提出这三颗卫星能否在解决中国的自然环境与灾害等问题上得到应用,就让大家报题目,并希望每个专题的首席科学家是中国人,但必须有欧洲的合作伙伴,否则该项目就不被批准,这就是欧空局的聪明之处。假如我申请一个项目,来当首席,如果找不到欧洲的负责人,也做不了,所以这对中国的对外交流与科研合作的基础有了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我们以往的国际合作成果作了检验。如果没有良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基础,要想找到欧洲国家该领域的知名学者一起领衔项目负责,并带来国外科研团队共同参与,也是不容易的,也就直接影响项目的开展。“龙计划”项目中,我负责地形量测这个专题,并邀请意大利著名的雷达遥感专家罗卡(Fabio Rocca)教授作为欧方负责人,当时就同意了我们这个专题。用欧空局的SAR卫星,研究中国有关地形、三维地形和地表形变这个问题。林业部门研究中国的森林,农业部门研究农业,水利部门研究中国的水环境、水灾害,海洋部门还有海洋大学是研究中国的海洋问题,这都属于第一期项目的优先领域。之后紧接着是二期。现在的第三期发展到也可以用中国的数据,也可以大家一起用三维化的数据。比如研究森林碳汇,采用激光雷达,来监测森林面积,研究二氧化碳的碳循环问题。研究领域与技术手段不断拓展,总体上来讲效果比较好。当时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与罗卡教授合作,用PS-InSAR方法,把上海的地面沉降作为第一个研究目标。第二个研究目标又扩展到三峡坝区的稳定性研究,包括整个库区的监控。
国际合作对我们自己也有好处,国际合作也要自立更生的,不是说躺在国际合作上就什么都不做,那样是不行的。国外专家给讲了道理,也要有相应的软件,这个软件还是有偿的,他们不想送我们软件,软件卖得很贵。我们必须自己开发,哪怕是二次开发也好,我们必须自己开发软件,买他们软件买不起。我们开发的SAR数据处理软件,形变量测可以达到2~4mm的结果,看能不能再提高,到亚毫米级精度。
我们这个专题的成果还是比较显著的,因为我们中方和欧方科学家的水平都很高,研究生的水平也不错。我们这个项目多次在“龙计划”总结大会上受到表扬,称赞对上海的地面沉降做得挺好,在国际国内都有很好的影响。我们做的激光雷达扫描这块也很强。我感觉战线应该拓宽一点,这块是全新的,传感器是新的,像激光雷达森林扫描能够得到好多信息。
气象局做大气污染也很好,有的项目要难一点,但做的效果也是不错的。BIOMASS上去以后,罗卡教授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之一,所以他提出要做些调整,在第三期中原来该做的还要继续,另外再增加一些内容。
BIOMASS的应用研究是超前的,跟卫星的设计同步进行,地面做了大量数值模拟,等卫星上天以后,获得的数据就能马上得到应用。卫星寿命通常是有限的,卫星上去后的前两年数据可能还在调试,等好用了以后,时间也快过去了。所以从这方面来说,西方国家做得好一点。以需求和应用先行来做卫星,待卫星发射时,后续的数据应用其实也都已做好了。
美国NASA的卫星发射,就由地学研究中心来牵头,有什么地学问题、环境问题需要研究,提出来,发什么卫星,卫星怎么发,需要做什么,接收什么数据,数据怎么用,都进行一揽子考虑。美国的NASA有研制发射的职能,重点的研究部分由地学研究中心的专家去管理。美国的NASA有地学研究部,规模达上千人,像研究大气、海洋的都在里面。为了解决气象问题,发什么样的卫星,装什么传感器,应用方面的专家提出需求,工程专家通过设计给予满足,这种模式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的测绘卫星也是借鉴这样的模式做的,所以做得很好,比国外的还要好。所以这条路依然要坚持,过去是解决从无到有,外国有什么我们拿来仿一仿、做一做,现在我们要解决有好用的卫星,有用得好的卫星,这是我们的重点。原来是航天遥感大国,现在要变成航天遥感的强国,所以要把卫星研制与应用开发相结合,通过政府引导,走产学研一体化,这样才能保证上去的卫星能够用得更好。
我个人觉得,“龙计划”项目对我们解决问题、锻炼队伍很有帮助,也促进了同行之间的业务合作。中国现在科技界的数据共享是个大问题,如有自然灾害发生,数据难以共享,影响监测与处置。中央各个部数据来了以后,几个部门研究后做个报告,报告出来之前数据不会给其他人用,这是中国体制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想提出一个想法:比如对于地震灾害,作为一个系统,由国务院负责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国土资源部必须第一时间拿到数据,及时绘制相关图件,再发送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置。因为国土资源部有专业技术方面的优势,灾后一小时就把数据拿过来,再花一小时,地调局可把图件绘制好,数据共享能为各方面服务。有没有堰塞湖,由水利部去治水;有没有堵路,信息交给交通部。不需要水利部或交通部也去勾画这个滑坡危险区,最好统一由国土部的专家来提供数据与图件信息。现在我就在呼吁建立这个系统,中央及各个部委按照职能分工,必须把数据拿出来共享,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数据共享既要承认国家分工,又要强调机制。在现有体制条件下,建立和完善机制,涉及灾害防治的十几个部门协调配合,实现互动。这个机制建好以后,也有检查和控制,你的功劳并没有被掩没,我对你也负有责任。国际上的数据共享系统,也是借鉴GUSS的工作模式,是各自独立而有合作的机制,是互相联合的一种共享。从“龙计划”实施以后,开始能够逐步实现数据共享。执行的三期项目成效还比较好,现在中国也提供SAR卫星数据,大家对此“盯”得很紧,利用也比较充分。
本 刊:卫星遥感与测控技术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InSAR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如D-InSAR、PS-InSAR等。可否简要介绍其发展过程及主要的技术关键?其各自的特点及在资源与环境监测中的适用性如何?
李院士:载有合成孔径雷达的对地观测遥感卫星统称为雷达卫星。迄今为止,已在一些发射的卫星上携有SAR,如SEASAT、ALMAZ、JERS-1、ERS-1/2等,与它们搭载在同一遥感平台上还装载着其他传感器。例如,Radarsat SAR有三个特点:具有45、75、100、150、300和500km不同辐射宽度的成像能力;有11.6、17.3和30.0MHz雷达带宽的选择性操作,使距离分辨率可调;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
SAR的全天候、全天时及能穿透一些地物的成像特点,显示出它与光学遥感器相比的优越性。雷达遥感数据也在多学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星载雷达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获得迅猛发展,特别是发展了极化雷达和干涉雷达技术。
欧空局在1999年11月发射的Envisat-1卫星上装载ASAR,有同极化和交叉极化两种极化模式;2006年发射的日本ALOS/PALSAR亦为多极化、多工作模式雷达系统;我国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L波段雷达卫星。由此可见,国际上星载雷达正在向新的方向发展,它们将为数字地球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数据源。SAR技术的空间应用,使其成为20世纪末最受欢迎的侦察仪器之一,对它的应用和发展还刚刚开始。SAR卫星在未来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是以同一地区的两张SAR图像为基本处理数据,通过求取两幅SAR图像的相位差,获取干涉图像,然后经相位解缠,从干涉条纹中获取地形高程数据的空间对地观测新技术。InSAR干涉技术已经成为SAR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它解决了SAR对地物第三维信息(高程信息或速度信息)的提取。目前InSAR有以下三种形式:单道干涉,将双天线刚性安装在一个飞行平台上,在一次飞行中完成干涉测量,又称为空间基线方式;双道干涉,属于单天线结构,分时进行二次测量,要求二次飞行轨道相互平行,又称为时间基线方式;差分干涉,在航迹正交向安装双天线的单道干涉与第3个测量相结合,测量微小起伏和位移的干涉。
InSAR充分利用了雷达回波的相位信息,不仅可以获得高精度、大面积的地面高程信息,而且还可以利用其差分干涉技术(D-InSAR)监测地面毫米量级的微小位移,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比如地质灾害监测、地球动力学研究等。
干涉测量技术之所以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地表形变监测,原因就在于其测量精度取决于相干雷达波所独具的相位信息,而不是普通光学影像的图像分辨率单元的大小。因此,干涉雷达波的相位是决定干涉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在差分干涉测量中,相位对地表形变的灵敏度只是与雷达波相位值有关的常量,而与地形等其它因素无关。这表现在利用InSAR技术生成的DEM只能达到数米的精度,而利用D-InSAR技术进行地表形变监测,理论上却能达到毫米级精度。这一点上与传统的距离测量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相干雷达波由于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大气效应影响,以及地表变化造成的时间去相关和长基线引起的空间去相关,所有这些因素将会造成测量上的误差,剔除这些误差是获得高精度地形量测结果的先决条件之一。常规差分干涉测量技术难以很好地解决这些系统误差带来的问题,由此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Perman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y)应运而生。
PS-InSAR技术的目的是解决D-InSAR中时间、空间的去相关和大气效应等限制测量精度的问题,与传统方法比较而言,该技术真正实现了生成米级DEM和毫米级地表形变监测,所获得的永久散射体可被用作构成一个“天然”的角反射器网,可以高精度地监测地面沉降、滑坡、地震断裂和火山地区等地表形变。同时,由于PS点不受时间和空间去相关的影响,使可利用的SAR影像突破了已有的时间和空间基线的极限限制,大大增加了SAR影像的可用数量,也为不同的SAR影像,如ERS系列、ASAR等的数据集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本 刊:监测工作是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的基础与关键,随着科技进步,监测技术与方法不断发展,传统的水准测量逐步被GPS、InSAR等卫星测控技术替代。针对地面沉降每年仅数毫米的变化速率,如何可以有效提高监测精度与可靠性?在城市地区,工程建设等的影响也是地面沉降的重要因素,InSAR技术能否予以动态反映?
李院士:差分干涉是通过相对观测值,能够超高精度地测定形变、下沉。因为雷达波长是厘米级的,五六厘米或是十几厘米,要达到毫米级甚至更高的精度,这是非常难的,但是有一定的潜力。相对观测值的精度与波长有关,精度通常是波长的百分之五,现在整个电子卫星精度到波长的百分之二还是可能的,这是极限。另外可以通过重复观测,从变化量中提取信息。现在有各种方法,PS-InSAR是目前国际上推荐的,相干目标分析法也是一种,基本原理大同小异,只不过实现的方法上有些不同。
现在有个问题,雷达干涉要通过大气层,还有地表覆盖的影响。像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目标比较明显、植被少的地区,应用波长短一点的X波段、C波段,效果比较好。而植被覆盖好的,波长短的干扰就比较大。遥感SAR卫星是根据目标来选择波长,是选择X波段,还是P波段、L波段,具体要看做什么。加拿大研究的重点是森林和海洋浮冰,这是他的主要需求,所以选择了C波段。波段的选择不一样,电磁波后向反射就不一样,有的波段透不过去,换一个波段就会透到地面再回去。L波段有一个好处,就是找有树林覆盖区域的地表比较容易。利用微波遥感原理,研究什么目标就用什么波长。从成像原理上说,不同的波长有不同的特点,既有各自优势,也有相对不足。如果只做形变测量,需要的波长短一点,同样是百分之五,精度就高了,而波长长了精度就低了。但是波长短了以后,植被干扰也就大了,怎么办?就搞人工目标,这就需要增加投入。还有就是考虑极化方式,根据电磁波传播,有些是水平—水平,有些是水平—垂直,还有些是垂直—水平,电磁波不同的极化方式效果也不一样。就像不同光谱的反射不一样,电磁波极化也不一样。现在我们主要研究电磁波P波段的主要极化方式,研究其目标解译的效果。如果有三个极化就可以赋予不同的彩色RGB,三种不同的极化方式代表不同的颜色,合成在一起就是彩色遥感。
现在所有的遥感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确定位置和形体的变化,就是关注形状、关注变化;还有一个是确定物理属性,比如土地分类、土地覆盖、环境监测、环境污染等等就从这去考虑了。
欧空局下一步是要更多地关注全球变化的研究,研制了一个P波的SAR卫星,前面用C波段做重复轨道的干涉。干涉如果说做得好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双天线,因为双天线接收就是两个眼睛看,信息就比较一致,而且同样的环境存在很多干扰,所以双天线有它的优势。美国的SRTM就是60米间隔的双天线,放在航天飞机上。干涉测量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天线之间距离的量测精度,国际上公认的绝对精度到厘米,相对精度到1毫米。现在做得最好的就是德国航天局,他们做的TanDEM-X,就是一个卫星上将波束打出去,两个卫星上的天线同时接收,这两个卫星之间的距离测量的相对精度能够到毫米。整个精度高,就能产生很好的干涉数据处理的结果。
我们与你们单位的合作也快十年了,具体工作由廖明生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来做,以上海地面沉降为重点内容,参与了“龙计划”项目,取得很多成果,也得到充分肯定与广泛好评。上海近几年地面沉降趋势,跟十年前或是更早一点比起来,有明显好转,总体上处于微量可控阶段。沉降变形越小,对监测手段的要求也越高。上海地面沉降控制得很好,监测工作也做得很扎实,不仅有精密水准测量,也建立了覆盖全市的GPS监测网,手段比较丰富。GPS比SAR卫星的干涉精度可能还要好一点,像美国的GPS接收机,测相对的距离精确到毫米。GPS测量做到亚毫米是现实的,也是最高极限,再高就得依靠其它技术,如物理的形变,相对精度能到微米。但是,雷达干涉是大面积,不需要做实地更多辛苦的工作,这是优点。现在分米级、厘米级的很多,毫米级的是超高精度,要做到就难了,因为宏观的遥感方法有精度上的限度,每一种方法都存在局限。
传统的GPS方法是双频,武汉市利用4到5个卫星,精度是1毫米,还达不到标准。我们现在的服务系统,平面形变的精度只能到厘米,3.5厘米左右。葛洲坝的形变测量,在坝上布设了9个点,有两个打在基岩上作为参照点,测定形变的精度到0.8毫米,24小时不间断往外传输数据。我个人认为,零点几毫米是大地测量在地表做测量的一个极限,能不能做到微米的测量,肯定要用精确度高的精密测量。
其实上海现在有些需求是要求亚毫米级,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对于公共的大型建筑,埋设各种传感器,可以测到亚毫米,甚至微米。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的姜德生教授是专门做传感器的专家,他成功研制了数十种光纤传感器,并得到产业化应用,效果非常显著。现在就是看能不能把这种技术方法应用于高铁、地铁隧道等交通设施、还有高层建筑的形变监测。巴黎埃菲尔铁塔上装有精密测量仪器,应用物理方法测定微小的形变,超出大地测量、遥感测量的精确程度。我们实验室李清泉教授的团队研究路面地表沉降的弯沉度,精确到百分之一毫米。地面的弯沉度、高速公路测量,不是一般的方法,用多少的激光往下打,借助伯努利方程,搞一个积分什么的,他们有一套理论和方法,这属于精密工艺测量。再精确的话,我们认为大地测量要请教物理学家,看是否有其它的方法,往微米级别更精确地测量。像上海市的城市地面沉降,扩大监测范围是可以的。中国现在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我认为高层建筑、大型工程的形变测量要重视。也可以选择更多的测量方法,不只是大地测量和遥感的方法,还有智能传感网。传感网的范围小,针对性强,精度更高。我们可以在多技术耦合方面做些工作,使实用效果更好。
InSAR: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land subsidence monitoring —An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LI De-Ren,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Professor LI De-Ren is a well-known international scientist specializing in the fields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an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and a director of the scientific committee of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 Surveying, Mapping and Remote Sensing at Wuhan University. Professor Li gave this exclusive interview to theShanghai Land & Resourcesjournal on the afternoon of 26 July 2013.During the interview, Professor Li detailed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Dragon research program run by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 He also summarized the results already achieved, and explained recent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surveying. In view of ongoing issues related to urban land subsidence, he pointed out that monitoring accuracy will be improved by the use of short wavelength double-antenna radar together with the polarization approach and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 and permanent scatterer interference technology. Professor Li also discussed the increased use of fiber optic sensors for deformation monitoring during major project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recision measuring processes. Furthermore, he suggested that technologies such as geodesic leveling,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s, and optical fiber sensor technology, if further developed so that they can be used collaboratively, would benefit both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of land and resources.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remote sensing; land subsidence monitoring
P237
D
2095-1329(2013)04-0001-06
10.3969/j.issn.2095-1329.2013.0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