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传茂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荆州 434023)
近十余年来,国内有许多学者对翻译动机或译者动机进行过研究。有的就某一译者的某一翻译动机进行讨论,如林纾翻译小说的爱国动机(韩洪举,2002),郁达夫文本选择的动机(胡婷婷、张德让,2004);有的探讨翻译动机对翻译实践活动的影响,如翻译动机对翻译个体和群体的影响(许均,2004),译者动机对译文风格形成的影响(岳峰、周秦超,2009);有的就某一翻译观背后隐藏的动机进行研究,如鲁迅“宁信而不顺”翻译观的动机(王斌,2004);有的从某一翻译理论视角探究翻译动机,如从翻译的文化交流观和文化认知容忍度探讨英语专有名词重译的动机(何斌、莫国林,2006),从目的论探讨广告翻译动机(刘驰,2011);有的结合某一学科领域的理论探讨影响翻译动机的外在与内在因素,如结合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探讨翻译的外在动机(宋萍,2006),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译者立言与践行的心理动机(李志奇,2011);有的对翻译动机进行一般研究,如对翻译动机进行分类(文军,2001),探讨译者动机与翻译的关系(徐朝友,2001),等等。
翻译动机是依附于翻译主体(如译者、翻译赞助人、发起人等)的极为复杂的心理和意识形态现象。就翻译动机本身而言,不同的翻译活动可能隐藏不同的动机,它随时、随地、随语境、随文化、随主客体的变化而变化;甚至同一翻译活动的动机也不一定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就影响而言,翻译动机与翻译实践活动以及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就类型而言,翻译动机可从不同视角如翻译主体类型、道德水准、时代文化语境等来进行划分。从翻译动机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它有自身的规律和本质特征。翻译动机的研究可从多向度、多层面进行探讨。综观已有研究,基本上都停留在“翻译动机是什么”的层面。从某种意义上说,翻译动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揭示翻译行为动机的本质。下面结合德国学者诺徳(Christiane Nord)有关翻译目的的分类以及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有关资本类型的理论探究译者动机的类型与本质。
动机属于心理学范畴,指行为发动的起因,也即个体用某种形式进行活动的主观原因。恩格斯指出:“就个别人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是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①换言之,人类一切活动背后都隐藏着动机。所谓“愿望的动机”,实质上是指一种推动力,这种推动力或来自外界的事物,或来自精神方面的需要、激情,甚至一时的念头。带有明确目的地行事,其动机是有意识的、显性的、内在的;无明确目的地行事,其动机同样存在,表现为模糊的无意识,有时是外在的。动机具有多重性和转化性。
德国翻译学者Christiane Nord(2001:27-28)将翻译目的分为三种类型:译者的总体目的,如可能是为了谋生;目标文本的交际目的,如可能是为了教育读者;具体翻译策略或程序背后隐藏的目的,如逐字翻译以再现源语的结构特点。Nord这里所说的“目的”实际上是动机,因为后者指“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念头”(吕叔湘,1999:302),亦即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或驱动力。例如“谋生”是推动职业译者从事翻译的最主要动力。参照Nord的分类,我们将译者动机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
宏观层动机与译者身份相关。处于抽象身份地位的译者践行翻译必然带有动机。这是宏观层动机。中观层动机与译者的总体翻译选择,即翻译意图有关。译者在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审美取向等的制约下,对国家、作家、文本、历史阶段等的选择必然带有倾向性。这种倾向性背后隐藏着动机。这是中观层动机。微观层动机与译者的具体翻译活动相关,始于具体的文本选择,并贯穿于整个文本的传译过程。
译者动机的宏观层面围绕“为何而译”即为什么要搞翻译,它与具体的翻译工作无关。正如Nord所说,有些人做翻译纯粹是为了谋生,这主要指古今中外的那些职业译者,当然也不排除因生活困顿暂时以翻译为业的“短工”译者。例如俄国诗人曼德尔施塔姆,由于受到前苏联作协的排挤和打压,20世纪20年代曾有一段时间居无定所,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只能靠翻译和朋友的接济生活。(北岛,2005:50)同是职业译者,动机还有高下之别,有意识与无意识之分。有些译者,通过自己的劳动成果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增添助力,其动机是高尚的,例如那些通过翻译增进相互敌视甚至冲突的地区、民族、宗教社团相互了解进而促进世界和平的译者,或者那些致力于跨文化交流从而促进人类科技文化进步的译者。而还有些译者,成为毁坏人类文明力量的帮凶,其苟且偷生、追求物质利益的动机是可鄙可耻的。现成的例子是二战时期充当日军翻译官的汉奸,他们永远是中华民族的罪人。高尚和低下的动机贯穿于译者动机的所有层面。
职业译者为生存而译是一种有意识的、内在的动机;同时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满足了某种社会需要,这种动机对某些译者来说可能是模糊的、无意识的。业余译者的动机比较复杂,一般说来不是为了生计。有些是出于精神方面的需要,如审美的诉求、他者的认同、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等,这是内在的动机;有些动机是外界环境使然,如译者对名誉、地位、虚荣心的追求等等,这是外在的动机。需要指出的是,译者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动机,内在和外在的动机并不是泾渭分明、毫不相关的。它们常常相生相伴、密不可分。例如郭沫若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翻译,既是内在的释放革命激情的需要,也是外在的时代语境的呼唤。又如鸠摩罗什从事佛经翻译好像是由于后秦皇帝姚兴的逼迫而为了保命,实则是他渴望将佛教真义传到中土。
译者动机的中观层面位于翻译的筹划阶段,仍然与具体的文本翻译活动无关。它围绕“翻译什么”以及“为谁而译”,其核心是译者希望译文实现什么样的功能。“翻译什么”是对象选择的问题,大到某一时代、国家地区、流派、作家的文本群,小到某一具体的文本。例如傅雷译巴尔扎克,是为了传播异域文化。“为谁而译”,可以是为一般或某一类型或某一特殊的读者,也可以是为某一组织,还可以是为译者自己。比较典型的是当代职业译者。他们或受聘于联合国之类的国际国内组织,或受雇于翻译公司,表面上是为组织、公司、顾客服务,归结到根本还是为自己而工作。
动机可以转化。翻译赞助者、组织者、发起者的动机可以转化为译者的动机。例如,中央编译局组织对马列著作的系统翻译,以翻译文献来服务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动机潜移默化地转化为译者自己的动机。又如上个世纪80年代《北欧现代诗选》的翻译,旨在介绍北欧现代文学,策划人是彭燕郊,译者是北岛,其动机显然是由出版商或出版代理人设定,译者不过是乐于参与其事或者说出版商的动机转化成了译者的动机。(北岛,2005:4)再如《钦定圣经》的翻译。当时英国国教会中的清教徒发现,圣经翻译的诸多版本存在问题。他们渴望能有一个统一的版本。这种渴望转化为新圣经翻译筹划人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欲统一基督教教义的动机,而47位译者正好来自于英国国教会。②这样,筹划人的动机又转化成了译者的动机。
译者动机的微观层面始于文本分析、翻译宏观策略的制定等翻译的准备阶段,并贯穿于整个具体的翻译过程。换言之,文本阐释的方式以及翻译的整体和局部传译策略的选择构成了译者动机微观层面的主要内容。文本理解隐藏译者动机。例如,上个世纪30年代,李霁野翻译《简爱》时,对原文某些词语的理解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他将中性色彩的blame,torpid faculty和wake up分别译为政治感情色彩浓厚的“批判”,“心智十分麻木不仁”和“觉悟”,其动机显然是欲以翻译唤起民众的革命觉悟和热情。(张萍,2005)整体和局部的翻译策略毫无例外都反映出译者的价值观、文化观和翻译观。从整个文本到一词一句的翻译,译者必然会在诸多原则、标准、策略、方法、技巧中选取一种进行翻译。这种选择隐藏着动机。例如鲁迅提倡“宁信而不顺”的整体翻译策略,是为了端正不信之译风,改造发展白话文,引进新思想,改造中国社会。(王斌,2004:188)又如张培基先生译郁达夫的《谈结婚》时碰到这样一句话:“同兰姆所说的一样,儿子们去上了断头台”,他弃对等的guillotine不用,而用gallows(绞刑架)译“断头台”,其原因是兰姆原文中用的就是gallows,这是局部翻译策略选择上的互文性动机。(田传茂,2005:85)在动机与策略的关系上,一般是前者制约后者。例如翻译同一部作品,动机不同,策略不同。胡乔木同志就曾指出,大仲马的小说如果译给小学生看,不适合用全译,编译似乎更好,因为他的小说中有些情节对小学生“似乎很不相宜”,需要作些删节。(转引自丁景唐,2004)
译者动机具有多重性。在译者某一具体的翻译行为背后,或者在译者的整个翻译活动中,可能隐藏着多种动机。这些动机有主导与非主导之分。比如林纾,其动机至少有这样三层:开启西方文学之窗,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以及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而前二者应当说是他前期翻译的主导动机。在他的《爱国二童子传》序言中,他把翻译当作了救国保种的“实业”。他写道:“畏庐,闽海一老学究也……今已老,无他长,但随吾友魏生易、曾生宗巩、陈生杜蘅、李生世中之后,听其朗诵西文,译为华语。畏庐则走笔书之。亦冀以诚告海内至宝至贵,亲如骨肉,尊若圣贤之青年学生读之,以振动爱国志气。人谓此即畏庐实业也。噫,畏庐焉有实业!果能如称我之言,使海内挚爱之青年学生,人人咸归本实业,则畏庐赤心为国之志,微微得伸,此或可谓实业也。”(转引自罗新璋,1984:174)但是到了翻译后期,林纾的翻译激情消磨殆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逐渐上升为主导动机,这说明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译者动机还具有变动不居性。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可能促使译者动机发生变化。例如古罗马时代的译者,对古希腊经典的翻译经历了由虔诚翻译到掠夺式翻译的转变过程。译者翻译方式的变化与两种文化的权力话语关系紧密相连。在罗马帝国征服包括希腊在内的欧洲之前,译者的态度是虔敬的,而随着帝国军事上的胜利,译者对古希腊典籍的翻译转变为文化掠夺。(谢天振,2003:65;胡德香,2005:58)
布迪厄在《资本的形态》(1986)中将资本划分为三种类型:经济资本,即金钱、资产等经济资源;社会资本,即基于种群资格、关系、势力网络的资本;文化资本,即知识、技能、教育等一切予人以更高社会地位的优越条件的资本。后来,布迪厄又提出了象征资本,即作为一种权利之源的诸如声望、荣誉、被倾听的权利等形态的资本。③
布迪尔的资本论发展了马克思关于资本的概念,将资本从物质交换的经济形态扩展到非物质的、非经济的资本形态。他阐述了各种资本形态的获得、交换以及向其他形态的转换。他指出,各种资本形态可以通过主体的转化努力从经济资本中产生。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本质上植根于经济资本。布迪厄的资本论不仅可以用来研究教育领域的不平等现象,也可用来研究人类各种行为背后隐藏的动机,包括翻译行为动机及其本质。
据《现代汉语词典》,本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吕叔湘,1999:61)就翻译活动而言,从宏观的文本选择到微观的策略确定,及至最后形成译本面貌等属于现象层面。位于宏观层、中观层和微观层的译者动机,虽然其具体内容千差万别,但如果从布迪厄的资本论来考察,这些动机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就是对某种资本的追求。例如,林纾翻译的爱国动机,究其实质是对象征资本的追求,即希望人们认同他的翻译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从而获得崇高的身份。下面结合中外翻译史上的实例,分析译者动机本质的各种表现形式。
3.3.1 追求经济资本
用布迪厄的资本论来观照译者的动机,追求经济资源,如金钱或者财物是古往今来职业译者的主要目的。最早的职业译者,在中国叫做寄、象、狄鞮、译,他们服务于官府,领取官家的俸禄。钱钟书先生在《林纾的翻译》中,生动地描绘了译者对金钱的追求。他说,林纾在其翻译后期,成了一架翻译机器,“一时千言”,“翻译只是林纾的‘造币厂’承应的一项买卖”。(转引自罗新璋,1984:711)现当代职业译者拿的是政府的工资或翻译公司的酬劳。在特殊时期或特殊情形下,翻译劳动的报酬可能不是金钱,而是某种物质形式,有时甚至是非常特殊的物质形式。例如红军长征时期,瑞士牧师勃沙特为红军翻译了一张法文地图,得到的是肖克将军亲手为他做的一道粉蒸肉。④当然,如此断言未免武断。这里体现了译者动机的微妙性和不可把捉性。勃沙特是否有所图以及所图为何,实难确定。追求经济资本主要与宏观层和中观层动机相联系。
3.3.2 追求文化资本
在布迪厄看来,一切能使人在知识、技能、教育等方面获得更高地位的条件都可视为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又可分为内含状态资本(capital of the embodied state)、客体化状态资本(capital of the objectified state)和制度化状态资本(capital of the institutionalized state)。内含状态资本与作为个体的人相关,它指个人先天继承和后天获得的抽象的文化资本;客体化状态资本指以客体形式存在的资本,如书籍、绘画、工具等;制度化状态资本指以制度形式确认的资本,如大学文凭,各种证书等等。
译者的翻译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文化能力、技能能力,主要属于后天获得的文化资本,当然也包括对语言、文化、技能的敏感性这种先天固有的资本。根据布迪厄的观点,经济资本与其他资本可以相互转化。译者的翻译能力是通过一定的经济投入和智力努力获得的。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看,译者的这种文化资本是由经济资本转化而来的。反过来,译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将内含资本还原成经济资本或其他资本。例如某个译者通过教育投资,受到翻译培训,获得翻译能力,然后利用翻译技能获得各种资本。特殊情形下,译者非功利性的劳动是为了帮助他人获得文化资本。例如傅雷将傅聪的英文信译为中文是为了帮助后者提高中文能力。(傅敏,1998:211)
动机可以物质化。翻译过程使译者的愿望转化为物质形式,同时为了保证再生产和资本积累,译者将获得的部分经济资本转化为客体化的物质形式。例如译者为了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效率会利用经济资本添置装备,如词典、软件、各种必要的硬件设备等等。翻译产出,准确地说,是翻译成果,能使译者获得各种文凭证书,如大学文凭、职称证书、翻译资格证书等等。笔者曾撰文指出:“市场经济和高校现行的考评体制把一些游击译手市场化、功利化了。翻译能带来名和利。于是有人自不量力搞起了翻译副业,承接什么手册、什么简介、什么产品之类的翻译业务。还有近水楼台者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国外最新畅销书,在商业动机的役使下进行抢译。有的勉强译之,有的仓促译之,有的草率译之,结果便有了形形色色的译文。这些译者不重过程,只重结果。只要文章发了,书出了,就达到了目的,译事的是非让别人说去。”(田传茂,2002:52-53)通过“良性循环”,文凭证书还能为译者带来荣誉、地位、话语权以及物质利益。其结果是文化资本转化为象征资本和经济资本。这种循环周而复始,永不停止。追求文化资本贯穿于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
3.3.3 追求社会资本
布迪厄的社会资本指的是以种群资格、关系、势力网络等为基础的资本,其核心内容是关系,如不同种族、民族、国家、社团之间的关系,个人之间的关系,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关系的强势一方比弱势的一方把持更多的资本,从而拥有更大的有时甚至是绝对的话语权。这是社会资本对象征资本的影响。译者动机折射出对社会资本的追求或占有。例如那些活跃在全球各冲突地区的各类翻译工作者,包括手语翻译工作者,作为沟通和理解的桥梁,致力于实现当地和谐的人际关系、种群关系、社团关系、地区关系以至国家关系。他们的工作除了追求经济资本,还有社会资本即建设和谐的社会关系。对这些译者来说,动机是一种责任,而这种责任可以通过努力履行转化为贡献。追求社会资本多隐藏于宏观层和中观层动机之中。
3.3.4 追求象征资本
对荣誉、地位、友爱、感情、亲情等象征资本的追求同样是某些译者翻译的动机。象征资本可以看作是文化资本的延伸。例如对知识、技能、文凭证书的占有可以为译者带来荣誉、地位、话语权。这是一种“良性循环”,至少在译者本人看来是这样。象征资本的获得既可能是主观攫取,也可以是客观的给予。例如译经大师玄奘,他与詹姆斯一世国王组织翻译基督教圣经有着非常相似的动机。在他去天竺取经之前,唐朝的佛教教义十分混乱,空宗和有宗两个佛教派别论争激烈。为了一统教义,玄奘经历了16年的取经磨难,并把余生献给了译经事业。他所获得的象征资本遍及文化、宗教和学术领域。他被宗教界尊为大宗师,是“印度佛学发展到最高峰的首屈一指的集大成者”(赵朴初,2006),被文化界视为对宗教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绝大贡献的人,翻译研究界则奉他为佛经翻译第一人,“后世再也没有能超越他的佛经译家”。(罗新璋,1984)他生前被顶礼膜拜地倾听,死后被虔诚、热情地阅读、研究。可以说,象征资本在他身上得以最大化,虽然他并无此求,在世时便看淡名利,曾婉拒唐太宗李世民劝他还俗从政的请求。
在有些情形下,译者的翻译行为不是为获得经济利益,不是为了荣誉地位,也不是为了自我审美诉求,而是围绕友爱、博爱、友情、亲情等人际情感方面的资本积累。这种特殊资本的追求主要表现在利用翻译进行感情和道德投资上。译者并非生活在真空之中。人与人之间除了经济关系,尚有亲情关系、人情关系、道德关系。亲朋好友,同学同事,找上门来要你翻译,碍于情面,即使人家主动提出交费,你也会严词拒绝。在这种情形下,翻译成本连同利润一起都成了感情投资。有时,译者的道德良知迫使他们放弃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笔者曾读到这样一则故事。一天,一位年轻医生拿着一大叠复印的医学文章找巴西老翻译家诺圭拉翻译,并问翻译要多少钱。他同时对译者解释说,他翻译这些文章没有任何商业动机,只是作为他正在撰写的有关心脏疾病的博士论文的参考资料。该译者听后欣然接受翻译,只象征性地收了点费用。(Nogueira,2002)对此事,那位译者的看法是,与其无所事事,不如做点善事。这种放弃经济利益的行为背后体现的是译者人道主义的关怀和付出。追求象征资本主要体现在宏观层动机之中。
译者动机的本质归根到底是对身份(identity)或认同感的追求。从本文中的例子来看,职业译者追求经济资本本质上是对职业译者这种社会分工的认同,因为社会需要这种职业;玄奘翻译佛经表面上是为了获取皇帝的俸禄,实质上是对宗教使命,即弘扬佛教使命感的认同;傅雷替傅聪将英文书信译为中文,表面上是帮助傅聪提高中文能力,实质上是对炎黄子孙这种身份的认同,因为在他看来,凡是炎黄子孙必须会讲中文;勃沙特为红军翻译地图是对革命事业正义性的认同;译者的道德投资,如免费为亲友翻译,实际上是对“圈中人”(如亲朋圈子)的认同;译者的道德投资,如免费为穷人翻译,背后反映的是译者对“好人”这一抽象的道德身份的认同。
需要指出的是,布迪厄对资本的分类多有重复,且界限模糊。例如作为社会资本的关系一方的优势地位实际上是一种象征资本。作为文化资本的知识、技能、教育等资本又是作为社会资本的优等种群资格、强大势力网络等的构件,同时也是象征资本的源泉。而且,布氏的理论并非对所有类型的译者动机都具有解释力。例如对于带有意识形态倾向的动机,其理论的解释力不强。
翻译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其背后总是隐藏着某种目的或曰动机。同人类的其他实践活动一样,翻译活动的本质在于追求各种形态的资本,特别是象征资本。这种追求贯穿于翻译实践活动的整个历史。随着翻译市场化、全球化以及本地化的不断发展,随着地区、种族、宗教、集团冲突加剧,以及恐怖主义日益猖獗要求人类彼此之间加深了解从而维护世界和平的愿望不断加强,翻译对于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追求将同样彰显。
感谢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杨晓荣教授对本文初稿提出的宝贵意见。
注释:
①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心理学》卷“动机”词条。
②维基百科全书Authorized King James Version词条。
③见维基百科全书Bourdieu词条。
④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2007年8月14日报道,见方玮。
[1]Authorized King James Version[OL].http://en.wikipedia.org/wiki/Authorised_Version.[2011-03-18]
[2]Nogueira,D.Translation Economics 101[OL].Translation Journal,2002,(6).http://translationjournal. net/journal/21economics. htm .[2010-06-25]
[3]Nord,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2001.
[4]北岛.时间的玫瑰[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5]丁景唐.犹恋风流纸墨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6]方玮.被“拉入”长征队伍的英国传教士[J/OL].http://hsly.cntv.cn/20120530/108708.shtml.[2012-05-30].
[7]傅敏.傅雷家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8]韩洪举.论林纾翻译小说的爱国动机[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2):9-12.
[9]何斌,莫国林.从院士风波谈翻译动机和文化认知容忍度[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65-67.
[10]胡德香.后殖民理论对我国翻译研究的启示[J].外国语,2005,(4):58-63.
[11]胡婷婷,张德让.内外皆宜,两全其美——从三篇爱尔兰小说的翻译看郁达夫的翻译选材动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35-39.
[12]李志奇.译者立言的心理动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3):77-80.
[13]刘驰.目的论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J].山东外语教学,2011,(3):109-112.
[14]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5]吕叔湘.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6]宋萍.译者的翻译动机[J].社科纵横,2006,(1):162-163.
[17]田传茂.谈译者的三种精神[J].语言与翻译,2002,(1):52-53.
[18]田传茂.试论文学翻译的“复合间性”[J].外语教学,2005,(2):84-87.
[19]王斌.论鲁迅“宁信而不顺”翻译观的动机[J].广西社会科学,2004,(8):188-190.
[20]文军.比较动机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8-14.
[21]谢天振.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J].外国语,2003,(4):60-67.
[22]徐朝友.翻译动机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6):57-62
[23]许钧.翻译动机,翻译观念与翻译活动[J].外语研究,2004,(1):53-57.
[24]岳峰,周秦超.理雅各与韦利的《论语》英译本中风格与译者动机及境遇的关系[J].外国语言文学,2009,(2):102-109.
[25]张萍.社会文化环境与译者的选词――对《简爱》两种译本的比较[OL].http://www.transexpert.net/news/c/2009911142353.html.[2011-05-19]
[26]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7]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